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9的文章

選擇與不選擇

圖片
假如有一天,你的生命中出現了『旁白』,這個聲音一直在你耳朵旁嘮叼著,這個聲音描述著你的人生,掌握著你的一舉一動,甚至還預言你的未來 ….   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這是一部相當奇特的電影『口白人生』所設定的情節,哈洛是一個生活規律,毫無變化的國稅局查稅員,在他無聊的生活中某天早晨忽然出現了一個女生的聲音,描述他所有的動作,甚至預言了他即將死亡。在恐懼之下,他開始重新思索自己的生活,並試圖逃避這個預言的死亡,他去找心理醫生,又透過推薦找上了教文學的教授,發現主角雖然真實存在,但同時也存在另一個虛幻的空間裏,是一個女作家正在寫的故事裏的主角。 不過,對於每天上班打卡,下班打卡,回家看電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個單調乏味的上班族而言,我們的一生,哇!還真像這部電影裏可憐的哈洛呢!   我們往往會像「等待果陀」戲劇裏那二個人,等待那個從來不曾出現的果陀,我們總期待生活中會有些不一樣,總在等待未來某個時刻幸福就會降臨,我們等著長大,等著找理想的工作,等著加薪,等著升官,等著退休,可是最後卻會發現,從來沒有人承諾會給我們「玫瑰花園,其實人生就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所說的:「期待他人或等待未來,改變將永難實現。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等待的人。我們自己,就是我們尋找的改變。」 多年前有一場國際論壇,有位著名的商學院院長說:「不是我看不清楚未來,而是未來變化太快了!」面對這有如剎車壞掉失控火車般的時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不只是我們自己,包括台灣其他的年輕人,全世界的年輕人,甚至大企業家,世界各國政府領袖,無一不是焦慮的面對這令人「看不清楚」的未來。   我們並不孤單,這是首先要體會的。   因此,我們也無法期待別人,期待政府規劃好產業環境,期待企業訓練我們,我們必須覺悟到我們就是自己等待的人,就是自己唯一可以期待與改變的對象。   同時也因為誰也測不準未來,所以若我們初入社會就找到不錯的工作並且表現不錯,並不要太得意,因為也許只是我們運氣好,趨勢或許隨時會改變,因此要謙虛一點並且不斷地把握學習的機會,相反的,若我們一再遭遇失敗挫折,也不要太沮喪,人生中「豬羊變色」的機會很多。   在這個令人容易焦慮徬徨的時代中,我們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我們要掌握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我們選擇要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選擇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機會。我們

彎下腰找出問題― 「30雜誌2015年11月號」

  年輕人對社會不公不義的事十分敏感,大至食安風暴或居住正義,小至農民被剝削或洪仲丘事件等。都可以看到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從關心,已經進化到起而行上街頭表達訴求。同時期,以解決或改善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也開始崛起,更引導年輕人以實際行動或商業創意,去解決已存在這社會間的問題及不公平的地方。     不論是上街頭表達訴求,或是以社會企業的方式投入改善社會的問題,年輕人不再獨善其身,宅男宅女背後其實也是美國隊長,打擊不法或不公。     只是,年輕人投入社會關懷面臨那些問題 ? 一旦發現問題無法立即解決,是否受挫而打退堂鼓 ? 又社會企業到底與一般企業又和不同 ?     荒野保護協會今年正好滿 20 年,創辦人之一的牙醫師李偉文,他以一位維護大自然的志工身分,投入自然維護 20 餘年。     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她曾在國際有機保養品公司工作,後來到英國讀書,開啟了她對公平貿易的興趣,回國後與先生創辦了生態綠,更取得公平貿易組織 (FLO) 的認證,開啟了台灣公平貿易模式的大門。     一位是創辦公益團體、有豐富經驗的終身志工李偉文;一位是引進公平貿易商業模式到台灣的余宛如,他們對年輕人投入社會關懷有何觀察 ? 他們對社會企業的期許是什麼 ?   悶經濟,年輕人從社會關懷中找到出口 。     李偉文 ( 以下簡稱李 ): 年輕人投入社會關懷,我想有工具便利性的條件,也就是網路讓年輕人可以很快吸收資訊,也很快把資訊傳出去,使年輕人更方便看到社會問題,也可以在網路上串聯、掀起運動。加上全球化使然,造成了貧富差距及居住等不公,年輕人失業率高,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年輕人有熱情及抱負,就轉到關懷社會議題層面上,這 2 年有很多宅男宅女都上街頭去了,不再只是待在電腦前按按鍵盤而已。     余宛如 ( 以下簡稱余 ): 的確,我們也發現好像大家都覺得要鼓勵年輕人,在悶經濟中找到一個出口,就去創立社會企業。但結果常常是一股熱潮後,又恢復平淡,一股腦的風氣,也出現在社會企業中。     不過,其中的隱憂是,年輕人熱情有餘,務實不足。他們有熱血,很左派,會想去改變、改造社會;但不願意去面對光有想法卻沒有商業模式這件事。社會企業不是不賺錢的,它很重要的精神是企業,要存活才能談理想、談解決。其實很多社會企業都不敢想要能獲利,只想著熱情,能存活就好了

如何培養未來世界所需要的能力?

圖片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養孩子長大之後在社會上生存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我相信大家都了解世界是愈變愈快,未來不再是現在的延伸,可是為什麼我們卻還用舊時代的方法教育孩子 ?    以前的時代,讀好學校或擁有證照,這種「優勢」至少可以維持二、三十年,可是在這個典範轉移迅速,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的全球化競爭時代,任何優勢都只能維持一、兩年就會被超越或淘汰,未來的世界只有那些因為熱情而可以忍受挫折並且不斷學習的人可存活下來。     五年後十年後,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行業,還有 什麼產業存在,沒有人知道,孩子長大後找工作所需要的技術,知識或工具,現在跟本還沒有出現,即便家長再能幹再用心,顯然我們沒辦法教導孩子現在跟本不存在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面對未來的世界,家長到底可以如何協助孩子?     我比較樂觀,也就是因為未來是不確定且充滿變化的,所以不必太在意孩子現在讀什麼科系,現在的學業成績好或不好,反而我會希望孩子能擁探索世界的熱情以及在活動中培養耐心與挫折容忍度。     那麼該如何讓孩子找到生命的熱情?     最簡單的方法是引導孩子在真實的世界裏找到自己的興趣或喜歡做的事情,最好是能參與某個團體,與一群好朋友一起,那會有更多附帶的好處。     如果孩子從小有特殊的能力與興趣,家長就要從旁引導,並且加深加廣地進入那個領域。如果孩子在求學階段,沒有特定的偏好或傑出的表現,這時候父母要找機會就盡量讓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活動與多元學習,然後有耐心地從旁觀察。     這幾年世界各國很流行體驗學習或探索教育,也就是透過活動設計讓孩子挑戰不熟悉的領域,藉此發展潛能,突破極限,同時也能建立自己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找回孩子生活的熱情。     一定要想辦法多讓孩子在戶外活動,與其他朋友組成團隊同心協力克服難關,否則當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會與真實世界愈來愈脫節,也會與社會愈來愈疏離。     除了參加單次的活動或營隊之外,假如能夠的話,能參加登山社童軍團或慈幼社等等服務性的社團是最好的教育過程了。     其實面對全球化高度競爭的世界,參加像童軍團這類的綜合性社團,才是培養未來所需關鍵能力的最重要場域。因為讀書追求知識是自己隨時隨地都能進行的,但是學習的熱情或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所需要的素養,絕對要在真實的情境裏獲得,無法在

用腦袋作自然觀察

圖片
記得將近二十年前搬到台北近郊的山中社區時,常常見到蛇,幾乎每次散步都可以看見草叢裡的蛇或路上被汽車壓扁的屍體,回家車子停在門口附近馬路邊時,也要小心看看開門時會不會撞到掛在竹叢上的青竹絲,偶爾,隔壁鄰居會來敲門要我幫忙抓溜進屋裡的龜殼花。     但是這十來年很少看到蛇了,晚上也很少聽到蛙鳴,除非特別走到溪邊才能找到稀稀落落的青蛙。     乍看之下,社區的生態似乎沒有什麼改變,樹林保持得依舊很完整,但是仔細一看,原來蜿蜒於社區馬路的所有排水溝全都水泥化了,甚至大部分都加上水泥蓋,明溝變暗渠,而路邊也全部築上水泥堤。     這樣的環境,青蛙是沒有辦法生存的,而青蛙少了,以青蛙為食的蛇當然也少了。     相反的,若是到了一個自然野地,遍地蛙鳴,當然也要小心蛇的出沒,因為青蛙多了,蛇當然也會多。     這種透過食物鏈組成的生態系,是做自然觀察之前就該理解的,否則你若只想用眼睛做自然觀察,常常會什麼東西也找不到,因為生物為了躲避敵人求得生存,偽裝是最基本的功夫,一個初入門的觀察者往往踩死了許多生物,還直嚷嚷著怎麼都看不到東西。     因此,在開始用眼睛做自然觀察前,要先動動腦,先辨認出這個地方是屬於什麼樣的生態環境,而這種生態環境該有什麼物種。     比如說,最簡單的概念,所有的動物,當然也包括人類,都需要喝水,所以想看到稍微大型的動物,附近應該要有水源,當然反過來也成立,若你看到有動物出現,代表附近有水源。     所有動物都需要吃其他生物來維持生命,而植物只靠最基本的化學物質 — 陽光、空氣、以及礦物質,當然還要加上土壤或空氣中的水,就能存活,有了植物,就會養活許多以它為食物的動物。     進階一點的生態知識,或者說我們常常會忽略掉的常識,比如說,所有的土地,或者說土壤底下一定是某種岩石,有些岩石如板岩,沒有孔,有些如白堊岩,多孔。無孔的岩石上面比較會積蓄水分,形成濕地,有孔的岩石會讓水穿過而形成乾燥的區域,有些動植物喜歡乾燥的環境,有些喜歡潮濕的環境,就像也要知道什麼植物喜歡比較多的陽光,有的又不太適應強烈的日照。     來到自然野地,先判斷屬於那一類型的棲地,比如草地,灌叢、森林、濕地,還是屬於河岸或海岸,以及所在地的海拔高度。這些不同的棲地會有不同的物種,事先了解才能知道我們能找到什麼。對人類大

陪孩子尋找興趣、才藝與天賦

圖片
  近年有一本暢銷書《讓天賦自由》,作者提醒大家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如此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社會能夠不斷進步與發展的來源。他把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歸屬用「天命」這兩字來描述,指的是「喜歡做的事」與「擅長做的事」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   這兩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容易發現,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有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情,往往不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也不見得是最擅長做的,因此活得不快樂,無法充滿熱情與活力地面對每一天。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福快樂,焦慮的家長愈是想幫助孩子,反而讓孩子離自己的「天命」愈遙遠。我想,這是因為許多父母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孩子必須選擇哪種職業,獲得哪些能力或身分,才能追求到世俗認定的「成功」,反而壓抑了孩子真正的天賦與興趣。   根據統計,絕大多數孩子學才藝是由爸爸媽媽建議與決定的,因此,身為家長的大人,就要反省我們讓孩子學習才藝的動機。我覺得所謂才藝,目的是在提供孩子豐富的生活與開拓生命視野的機會,同時透過多元的嚐試,引導孩子發掘潛能,培養出一生的興趣,在各種活動中,提供他們自我探索的機會。孩子學才藝若只是被當成升學加分的管道或父母炫耀親友的方式,實在是太可惜了,況且若太重視分數與學習成果,往往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反而得不嚐失。   同樣學才藝,有可能變成技術的反覆操練與孩子的夢魘,也有機會成為陪伴孩子終生的興趣,讓他們更能品味生活,成為生命的活水源頭,其間的差別或許只是家長的態度與孩子自己的感覺。   因此,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不過,也要注意到當孩子想放棄時,是否有其他非興趣或學習上的原因,也許是孩子不喜歡老師,或者老師教法孩子不適應,甚至只是才藝班某個孩子會欺負他 …. 等等,若確定不是這些因素,再看他學習的狀況來協助。 假如孩子對某種才藝屬於高度興趣也具高度能力,那麼注意他學習的瓶頸以及晉階師資的選擇;若是高興趣低能力,那就當做是興趣的培養,重點在孩子的欣賞能力即可;若是低興趣但卻高能力,就要想辦法激發孩子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圖片
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每個人都必須以大自然的生物或現象,來為自己命名,志工們彼此就以自然名互稱,往往大伙上山下海籌備活動多年,熟得不得了,卻不知道對方身分證上的名字。     這些年因為手機的 line 通訊流行,因為每個人只有一個帳戶名,荒野的志工為了讓伙伴們知道是誰,往往會在帳戶名稱標註自己的自然名。因此我應邀到各地演講時跟主辦人聊天時,常常遇到他們提起誰誰誰是荒野志工,他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好奇為何 line 的名字很奇特,詢問下才知道,原來荒野有這麼一個傳統。     這個傳統從荒野一成立就開始要求,首先是當作志工訓練裡的一項作業,要去找出一種自然界的生物跟自己內在的本性相合,或是自己喜歡或與自己有緣分的,透過這項作業,一方面也是藉此讓每個人有機會找到自己與自然的連結點,另一方面,這也是很多原住民部落的命名習慣,只是在文明演進過程,人的生活與自然生命愈來愈疏遠,名字也逐漸脫離這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     命名這件事,自古以來就是很慎重的,除了別人不斷以此來稱呼你,名字所代表的意象也會影響別人對你的認知,再加上長期不斷地自己書寫,別人叫你,這是種催眠,對潛意識是有很大影響的。     雖然莎士比亞的戲劇裡有個對白 : 「即便玫瑰不叫做玫瑰,它還是一樣的芬芳 ! 」這是勵志的話語,勵志的意思通常是一種期待,而不是事實,因為一個字的字型或意義,真的會影響我們對它的感覺。            在帶領民眾做自然觀察時,看到任何東西,幾乎所有人第一個問題,甚至唯一的問題,就是問 : 「它叫什麼名字 ? 」雖然我們在解說時,常會提醒民眾它叫「張三李四王五」都不重要,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它長得如何 ? 它長在什麼地方 ? 它與周邊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如何 ? 我們的提醒是希望大家要了解它的本質,不要只想知道名字,就像去考試想追求標準答案,當我們以為知道答案,所有的學習就會停止。            其實我們這樣的說法是有問題的,雖然不能說是錯的,但不管這東西叫什麼名字,是違反大腦認知學習的步驟與結構。              我們在學習任何新的事物或概念時,一定要將這個新東西找到跟我們原先已熟悉了解的事物連結點,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將它分類擺在某個既有的知識架構中,它才能被記憶,而名字,也就是給他一個標籤,一個分類,沒有這個起始點

自然裡的美感教育

圖片
           參加一個青少年營隊,晚上住在大學的學生宿舍,與朋友們擠在小小房間聊天,忽然有人歎一口氣 : 「大自然缺失症的父母長大了 ! 」     「咦 ?! 」在我的狐疑眼中負責舉辦親子自然體驗的伙伴繼續說 : 「這批從小在缺乏自然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也當父母了,他們帶著孩子參加活動,卻死也不敢赤腳踩在草地上 ! 尖叫著說好髒,好恐怖啊 ! 」     「那他們幹嘛帶孩子來參加自然體驗活動啊 ? 」我很好奇。     伙伴搖搖頭,又嘆了一口氣 : 「我也問了,他們說因為教養專家說,孩子接近大自然可以培養美感跟想像力,而這些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競爭力很重要 ! 」     姑且先不論大自然缺失症對年輕父母本身的影響或對孩子的身教,那些專家所講的沒有錯, 的確,不管美「術」或藝「術」,那個屬於技術方面的訓練其實是簡單的,真正重要的是屬於「美感」與「胸懷」那不可言傳的經驗。     但是如果只看到大自然給孩子 ( 當然也包括我們大人 ) ,那些 「實用」的價值或「功利性」的目的時,就太可惜了, 讓孩子接近大自然,在自然中玩耍與成長,大自然所可以帶給孩子的,絕不只是表面的色彩與線條而已,在花開花落月圓月缺四季循環中,有一種無窮的生命與力量的展現,當孩子面對浩瀚的星空或登高望遠而有所遐想,這就是胸懷的養成。   美感是一種經驗,不需要教,其實也無法用言語傳授。讓孩子沒有壓力的在自然裏玩耍漫遊,讓他們蹲下來看著綠葉上的瓢蟲,紅色身體上的黑點,或者摸到不同樹木不同質感的樹皮,看到天空中的浮雲,飛越千里而來的候鳥,河溪中的魚蟹,樹上飄落的枯葉,每個觸動孩子的感受,就是可以陪伴他們一生的美感經驗。   這些經驗的獲得,並不需要長途跋涉到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只要有個安靜不急躁的心境,住家附近的小公園,甚至是自家陽台的幾個盆栽之間,就有機會獲得這種感受。     我其實很好奇那些覺得泥土很髒,花草樹木都藏有可怕蟲子的父母,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大自然,也不免想起, 畢卡索所說的:「每個孩子天生都是藝術家,問題是在他長大過程中怎麼保持下去,不被大人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