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3的文章

用一種美麗的心情,赴朋友之約

圖片
  假日午後在例行的散步中,居然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他們帶著讀小學的孩子出來玩,或許這是我住在算是風景名勝地區的山裡面的一種額外紅利吧 !     駐足閒聊一陣子才揮手道別,回程路上不免感嘆,這些年因為大家都忙碌,很多老朋友一轉眼都已經很多年沒碰到面,甚至偶爾相遇,不是在會議桌上,就是在活動中彼此匆匆擦肩而過,這實在是很不健康,應該要在明月山川間與朋友悠遊談心,才是該過的生活吧 !     不過大家真的都很忙,或許因為無這些年全球化的高度競爭,讓任何地區任何產業、任何年齡的人都愈來愈忙了!在每個人都追求更多更多的背後裏,也帶著『不贏過別人就會被淘汰』『贏者全拿輸者一無所獲』的焦慮吧?!     在忙碌的工作中,對每一天的生活,每個時辰的消逝,我們很容易輕忽掉,但是若我們能警覺到每天的生活累積起來,事實上就是我們的生命,會不會再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如何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當然,我們不停地忙碌,也許是為了多賺點錢,讓生活過得更好。可是,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如果少做一點事,少賺一點錢,可能反而會活得更好,過得更快樂。     有一年過年,朋友們到我家聚會,著名的企管顧問詹炳發老師就如此感慨:「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不要以為大家都年輕,不要以為交通往來很方便,要知道世事無常。」他有一位生死之交,讀大學時住同一間宿舍,兩人一起打工,一起啃同一顆饅頭果腹,長大後大家各自忙碌,雖然同樣住在台北市,卻在他死後一年多才得知消息。   沒錯,許多我們以為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事,往往卻成為難以彌補的遺憾!   我們總是以為,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一定會繼續如此。今天與朋友告別,我們以為不久一定可以再見到面,因為日子既然一天一天如此的來,當然也應該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不同的,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我們轉身的一剎那,有的事情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在時空長河中,人類實在太渺小,永恒與瞬間,幾乎沒有差異。體會生命的無常,使我更珍惜當下的每一時刻,當下的每個因緣聚合。   和老朋友見一次面是一次,次次機會都要把握,都要珍惜,都要感恩!   是的,我願意空出時間,與老朋友訂下約會,然後用一種美麗的心情,赴約。

蔬菜跟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圖片
  蔬菜跟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式的問題。站在人類角度,蔬菜跟水果都是促進我們健康的重要食物來源,但是,假如站在植物的立場來看,蔬菜跟水果究竟有什麼不同 ?     答案是,植物的水果是很願意被動物吃掉的,而蔬菜是牠們很不願意被吃的。     水果裡面有種子,所以植物希望動物能藉由吃牠的果實來幫牠們傳播種子,但是蔬菜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獲取養分的重要器官,被吃掉了會危害牠的成長或生存。     另外一個問題,植物跟動物有什麼不一樣 ?     這題未免太簡單了,動物會動,會跑來跑去,而基本上植物不太能動。因此遇到動物,或者陽光烈日 …… 等等會妨礙生存的外敵時,動物可以逃跑躲避,但是植物不能動,為了生存只好演化出不同策略來保護自己了,也就是製造各種化合物來抵禦外在不良的因素,在果實而言,果皮有五顏六色的植化素來抵抗強烈的紫外光,而葉子則帶有苦味澀味的草酸,來保護自己不被昆蟲或食草動物給吃了。     這是我們吃野生植物時 ( 也就是沒有經過人類育種改良的菜葉類 ) ,都帶有澀味或苦味的原因。      草酸很容易與鈣離子結合,因此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而且草酸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也容易造成體內的結石,幸好草酸只要加熱就會被破壞,所以野生葉菜只要燙過、煮過苦味或澀味就會減少。     但是現在人類吃的葉菜類都經過育種改良,所以草酸含量降低,但也因為如此,昆蟲就比較喜歡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種的蔬菜很容易被毛毛蟲吃光,而一旁野生葉菜植物卻安然無恙的原因。      正因為蔬菜是植物不願意被吃的,所以有人總會覺得蔬菜很不好消化,其實不是不好消化,而是葉菜類的纖維人根本無法消化,基本上是原封不動排出去,這剛好協助吃太多垃圾食品的現代人將腸胃道的渣渣形成漂亮的便便排出體外。     相反的,水果是要讓動物吃的,所以種子成熟後,包住種子的果實也會變成動物最好的食物。不過果實的外皮對現代人來說,才是促進健康最重要的菁華,因為植物抵抗外敵的成分,也就是我們現在通稱的植化素 ( 植物化學元素,包括數百種天然抗氧化物 ) 幾乎都存在果實的外皮,而果肉就只有澱粉、水份、纖維及少量的礦物質等微量元素。      古代的貴族或有錢人擁有很多奴工或僕人,貴族吃好吃的果肉,而外皮則讓下人吃,結果當然是貴族體弱多病而傭人身強力壯。所以,我們

餓一下,更健康長壽

圖片
  如果全面檢視現代人的健康,會發現問題其實出在太多,除了身體之外,包括精神與心靈的毛病,絕大多來自吃太多,坐得太久,工時太長,煩惱太多,壓力太大,情緒太複雜,不良生活習慣太多。     樣樣都少一點,生活也單純一點,對身心靈會有很大好處。     其中最簡單也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就是吃少一點,哦,精確一點來說,應該是偶爾讓自己餓一下,也就是現在很流行的間歇性斷食。     其實不要吃太飽,自古以來就是養生的秘訣。數十年來,眾多動物實驗中,唯一較確定可以延長壽命的方法,就是減少熱量的攝取,意思是長期處在吃不飽的狀態下,會比正常進食的動物壽命增加許多。     2016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日本的大隅良典教授提出的細胞自噬機制,他發現細胞能夠把老舊的細胞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然後利用這些分子建構出全新的細胞。     換句話說,有點像現在的資源回收循環再利用,更重要的是,這個機制不只是節省資源,它對於清理身體裡的汙染物,組織的再生與修復都扮演重要角色,而細胞自噬機制的啟動,主要在餓肚子的時候,也就是沒有東西吃,細胞欠缺平常代謝時,第一優先使用的葡萄糖及肝醣,必須動用到脂肪甚至蛋白質當作能量使用時,身體會產生大量的酮體,來啟動自噬機制。     最新的研究發現,細胞自噬作用會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 對糖尿病的改善有幫助 ) ,減重、降脂、降血壓、抑制發炎反應、增加抗壓能力 …… 等等。     餓一下,啟動自噬機制,可以激活人的新陳代謝與排毒淨化功能,其實這也是動物為了求生存透過長期演化所形成的自我保護機制,因為人類享有豐盛食物的歷史也不過數十年,在漫長數十萬年裡,通常都是有一餐、沒一餐,若幸運捕獵到動物或採集到食物就大吃一頓 ( 沒有冰箱可以儲存 ) ,然後也許又要餓上好一陣子才又能找到大餐可吃。     間歇性斷食的意思,並不是指限制卡洛里的攝取,因為就算是東西吃得不多,但還是平均分配到一天的三餐或四餐來吃,雖可達到減重的效果但是無法有間歇性斷食的其他好處。     目前最多人採用 「 168 斷食法」,也就是早餐不吃,晚餐早點吃完,從晚上八點到隔天十二點, 16 小時不吃東西,也就是一整天的進食集中在中午 12 點到晚上 8 點, 8 個小時內,這個方法對大多數人來說很容易做到,因為現在原本就有不少人早餐沒有吃,所以只要晚餐早一點吃

如何避免成就愈高晚年愈不快樂的陷阱?

圖片
  哈佛大學布魯克斯教授的研究發現,成就愈高的人,到了退休之後愈不快樂。     一般的常識總以為,當我們努力工作,認真賺錢,達到職業上的高成就後,也就是所謂人生的勝利組,從此就幸福快樂。其實結果很可能剛好相反,職場愈是成功,退休後愈可能不快樂。     只要稍加思考,這個答案是合理的,就像以前我們當笑話講的,一個原本日理萬機的總經理或大將軍,退休後沒有公文可以批,只好要太太將每日菜單上呈讓他批閱,滿足失落的成就感。     布魯克斯認為,再怎麼成功的事業,或一輩子生涯奮鬥,總會由盛而衰或終究必須交棒讓出舞台,因此唯一解決之道,就是在原本的第一條生涯曲線還沒走下坡或還沒交棒,及時發展第二條曲線。     他的建議,其實就是我多年來在講「退休進行式」的主張,只要是工作,也就是能為我們帶來金錢報酬的工作,一定必須退休,將舞台讓給別人。但是現代人的壽命很長,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件到離開世界前都可以持續做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既然我們用寶貴的這一生來做,所以也一定是要值得的事。   以前的人追求長壽,現代人重視活躍老化,因為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當我們可以健康地活著之餘,就不免會思考,如何活出讓自己覺得很值得,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 如何讓人生沒有遺憾 ? 我的答案是,把自己的時間花在自己在乎的事情上。真正的幸福,不是吃喝玩樂,而是能夠做自己覺得很值得的事,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 有一句很出名的話 : 「只要我們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的力量就會來幫助你。」這個渴望,就是我們的夢想,也是那件值得而且可以做一輩子的事。但是要記得,不能只是懷抱夢想,夢想像孩子,要養才會大。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如果有伙伴同行,那是最能持久的方法,因此我們一定要到公益團體當志工,不只是對社會的回饋,更棒的是,當志工會接觸到許多人,這對大腦的刺激與活化有強烈的效果,可以預防失智,同時當志工可以拓展一成不變的生活,這種新鮮經驗也是大腦神經成長與健全的神奇肥料。 到一個跟自己的興趣或夢想比較接近的公益團體當志工,假如當志工的過程能夠接觸到大自然,那就更完美了,像是荒野保護協會這類的保育團體,就很適合任何年齡層的人參加。 這些年已經有很多設計得相當嚴謹的研究證明,接觸大自然對於疾病的復原,疼痛的控制,多種的精神障礙,有非常明顯的效果,而且能夠增加免

吳軍的元智慧與軟能力

圖片
    很難介紹吳軍這個人,最簡單的大概是說「暢銷書作家」,畢竟這些年他出了十多本屢獲圖書大獎又極為暢銷的書,但他不是「專業」作家,若以世俗角度,賺最多錢的工作算是正職的話,他現在應該算是矽谷投資人,若以專業來說,他是科學家,或是更夯的人工智慧專家,也在世界最頂尖的幾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董事。     以一個如此具有在真實世界歷練而有所成就的人,願意花時間花力氣來寫作,無私地分享他的心得,初入社會或還在職場打拼的人,應該滿懷感激地把此書當作經典來修行。     是修行沒錯,就如同他在前言裡寫道 : 「掌握知識的方法和獲得智慧的方法不同。知識可以透過學習去獲取,智慧則要靠悟來獲得。這個「悟」是指自己去覺悟,去領悟。一個道理只有在自己真正領悟了,使用起來才能融會貫通。因此,獲取知識的過程是學習,這是大家所熟悉;獲得智慧的過程則是一種修行,這是很多人之前沒有體驗過的。」     「元智慧」跟「軟能力」,這兩本是最近在台灣出版的書,我在推薦序裡這麼寫 : 「在知識取得很困難的時代,擁有別人沒有的知識,能帶來優勢的力量。但是活在知識唾手可得的時代,如何不淹沒在訊息大海裡反而是新的挑戰。現代人要能夠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並且學會將智慧運用到真實世界的能力。」     書裡幾乎都是「過來人」真誠的建議,若是仔細且慢慢地體會與實踐,收獲一定很多的。但是我另一方面也有點擔心,在這訊息太多的時代,如果只是大略看過,覺得有道理,然後就放下,繼續用自己原來的方式學習與過生活,就非常可惜了。     作者不是只提出原則,寫出很多金句,他的論點都有實例與方法。比如說,在「用系統論的方法優化自身」這一小節裡,他以電腦科技的進步來比喻,電腦的進步是系統性的,人的進步則有很大的隨意性。系統學習的核心有兩個 : 一個是目標設定,另一個是回饋機制。     他說,眼睛盯在那裡,被什麼人感動,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其實就是目標設定。而你做了某件事被獎勵,做了某件事被懲罰,這就是回饋機制。     人在成長中,接觸到的回饋機制有兩種,第一種是學校的作業和考試機制,你可以透過做作業和考試,來獲得及時又準確的回饋。第二種是真實世界的回饋機制,它未必及時,可能也不完全準確,更複雜的是,它不是孤立的,很多時候的回饋都是整體性的,模糊的。     若是照學校那種回饋機制訓練出來的模式努力,

聚會該聊什麼

圖片
  每個人都討厭那些喜歡議論別人、搬弄是非或到處八卦親朋好友隱私的人,若是細究那些人的心理狀態,他們應該是藉由述說別人的問題來逃避面對自己人生的問題吧 ? 我們若要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恐怕就得花費許多時間跟心力,哪來閒工夫來八卦別人的事呢 ? 有人形容得好,那些愛談論八卦的人是「咀嚼他人生活的殘渣來餵養自己空洞的心靈」。 如果不聊共同朋友的事,那麼朋友相聚要談些什麼呢 ? 通常我會利用閒聊的時候來學習,問問朋友最近看了什麼好書有什麼心得 ? 有哪些精采的電影 ? 追了那些劇 ? 參加哪些有趣的活動 ? 若要分享訊息給朋友,我也會談一些最近有那些朋友或公益團體做了哪些事,有哪些地方我們可以幫忙。 若要聊朋友間的事,我也盡量講正面的好事,講別人正在努力的好事,看我們是否能幫點忙,共襄盛舉。這個心情有點像姚仁祿建築師說的 : 「我們不能管理時間,我們只能在一定的時間資源內,利用知識判斷事情將如何發生,然後,用我們的經驗,讓有能力促使它發生的人聚在一起。能夠如此,我們就是形成這個緣分發生的重要催化劑。」 是的,讓自己的好朋友都能互相認識,促成事情發生。從三十多年前辦民生健士會,後來的荒野保護協會,也無非就是希望營造出一個平台,讓有心為社會付出的人在此相遇,共同創造一些好玩又有意義的事 !   讓自己的好朋友都能互相認識 .       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幸福感最大的來源,能夠帶來比金錢更大的滿足,這是許多調查與研究都共同呈現出的結論。     所謂人際關係,在上班時,跟客戶及同事的互動大概佔了我們最多精力,至於生活上的親朋好友往往只能利用有限的下班時間與休假日培養感情了。遺憾的是,花最多時間的同事與因工作往來的利害關係人,在退休之後幾乎都會消失,我們是否擁有足夠的生活中的好朋友彼此互相扶持,共享退休後的生活以及共度人生的晚年 ? 這是要及時提醒自己的重要事項。     尤其交朋友是要花時間的,培養相知相惜的老朋友更是不容易,退休後雖然有時間去交朋友,但那些都是新朋友,而朋友的交情,一年就是一年,老朋友是很不一樣的,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把在各種場合交到的好朋友維持聯繫,甚至為了省時間且維持穩定不變的關係,想辦法把所有好朋友都串連起來,我自己從很年輕時就主辦一個聚會,這也是生活在都市叢林裡的一種實驗。     之所以會有這種想

自然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人類古老的鄉愁

圖片
  年輕時曾經看過一個著名的襌宗公案,一個老和尚獨坐襌房,忽然聽見庭院青蛙跳入池塘噗通一聲,當下他就開悟了!   當年會好奇老和尚到底悟到了什麼?那隻青蛙怎麼如此厲害?如今才瞭解,重點不在於那一隻青蛙,老和尚可能已經聽千百萬次青蛙跳入池塘裏,卻都沒事,可是當他的心境對了,因緣成熟了,那一聲噗通就是引起他身心靈共振的契機。   因此,當我們看周遭的世界時,花就是花,樹就是樹,流水就是流水,陽光就是陽光,可是當某一天,某個時刻,我們能夠與自然萬物共鳴時,就會像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的翰繆爾所說的:「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   當然,這種情境不是很多人可以體會的到的,因此,多年來心中一直有個夢想,想推動一個運動:「給荒野 24 小時」,這個口號是仿效「饑餓 30 」,透過實際不進食 30 個小時來體驗非洲難民在饑餓邊緣掙扎的情境,我想提倡的給荒野 24 小時源自於我小時候參加童軍,有一個人獨自移動露營的經驗,以及童軍考驗裏一個人在森林或曠野中守靜的儀式。我發現一個人獨自在大自然裏漫遊行走,周邊沒有任何同伴,甚至視野所及之處沒有任何人類,也沒有任何人為設施,比如建築物,電線杆或柏油馬路,然後沒有任何目的性的與這一片自然荒野共處(不為了作調查,也不是做特定物種的觀察或攝影),這種方式,大概是最能融入自然,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法門了。   一般來說,不管是大人自己或帶領著孩子接近大自然,除了覺得可以讓我們情緒放鬆,戶外活動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之外,往往也著重在自然知識的探索,當然,這並沒有錯,人類的食衣住行物質生活的需求都來自於大自然,甚至我們也可以從大自然中獲得源源不絕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但是,若是只看到這些太具體的「功效」,就太可惜了,因為荒野大自然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人類古老的鄉愁,自然荒野可以更新我們生命的能量,和一種與萬物合一的連結,這種超覺經驗的體會,可以安定我們的心靈,甚至領悟到生命的終極意義。  

一個適合生活的好地方

圖片
    有一年春節過年時,許多旅居國外或者在國際上飛來飛去的朋友都回到台北了,其中有位近年在北京從事都市規劃的朋友問大家:「這些年台北除了變得比較好看之外,似乎台北的市民也變得很友善,守規矩有公德心,為什麼?」   於是乎引起大伙七嘴八舌的討論,有人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有濃厚的民間信仰,而且參與宗教團體當志工的人也愈來愈多,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說自從有了捷運之後,陸續完成的一些公共建設做得都還不錯,人們覺得有被政府好好的對待,所以也願意好好對待別人;有人說台北人常常出國旅行,除了見多識廣之外,也比較能夠同理出門在外的遊客,因此也願意主動協助陌生人 ….   最後大家一致同意的是,台北是個相當適合居住的地方。的確,全世界很少城市既是首都,卻又有國家公園,有大山、有大河、又如此接近大海、再加上經過眾多國家殖民與不同民族文化的洗禮,有豐富多元的人文遺跡,台北真是得天獨厚啊!   有許多朋友喜歡逛台北的巷弄,尋找其中的小店家。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平凡的小市民在自己的小小天地裏認真經營自己的人生,有些人甚至在國外生活打拚到一定年紀之後回台北定居,開一家小小的店。   或許店面不怎麼起眼,但是深入瞭解後會發現,老闆見多識廣學富五車,卻能保持低調,甘於平凡的生活。這些精彩的人物,其實才是台北最美麗的風景。   記得前一陣子,曾有家科技大廠的老闆感歎台灣的年輕人都沒有什麼志氣,只想開個咖啡館。   其實我倒覺得夢想著開個咖啡館也沒有什麼不好,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什麼神聖偉大的事,甚至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那些想救國救民做聖賢的人給搞壞了。開一家小店,貼心地服務別人,讓人在生活中有一點點的美好,有一點點幸福的感覺,這就是很有價值的貢獻了。   而且我認為台灣若要跟別人比財大氣粗,比一個廠佔地數 十公頃 容納幾十萬個生產線上的勞工,那絕對是比不過的,也沒有那個必要,我反而覺得或許台灣的優勢在於創造一個華人地區最適合生活的地方,換句話說,我們應該成為生活型態的先膒者,以及軟性經濟的創新者。   當我們善加利用台灣在地理的因緣際會之下擁有的多樣化自然生態,以及在歷史的因緣際化之下,擁有最多不同文化與種族,自然而然的在此共同生活,這是我們最大資產也是最大的優勢。   我們真的不需要更多的工業區、科學園區了,讓我們珍惜土地風貌與生態環境,

大神與大咖

圖片
  聽說現代的年輕人不會崇拜「大咖」,也就是那些有權力有地位或企業創辦人這類業界的大老級人物,因為這些人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他們現在崇拜的是「大神」,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做到極致的人,即便那個領域很冷門,或者往往也談不上有什麼名利地位。 這種價值的轉變,應該跟他們習慣看短影音有關,他們從五花八門的地分享者中感受到那種熱情,因此他們認為能堅持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把它做到無人能及,那就是一種成就,這種追求跟過去社會定義的升官發財這種成功很不一樣。 這些當代年輕人,有人稱為 Z 世代。 雖然追求自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是所有世代共同的嚮往,但是 Z 世代比起之前的父執輩來說,他們更勇敢,更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盼望當一個能忠於真實的自己。 趨勢專家的觀察認為,野性美學漸漸成為 Z 世代的潮流風尚,化妝造型不再強調刻意的精緻,反而希望能保持一些野生真實的美感,同時在網路社群平台上,也從刻意塑造個人形象的「人設塑造」,轉為希望能以真實的自己來獲得認同。 對於工作的態度,除了不願意加班,會跟公司跟主管努力爭取該有的權益外,會花更多心思在嚮往的私人生活,認為人的價值不能全由工作來定義。 你身邊有 Z 世代的年輕人嗎 ? 你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嗎 ? 天賦不是那麼容易找的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這麼表示 :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非正常現象,而是一種罕見並且困難的心理成就。」     我同意他這句話,並且也有點擔心,這些年所有人都鼓勵孩子尋找天賦,並且從小學國中高中,一直到大學,透過「生涯輔導」的課程,期望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會不會產生另一種後遺症,認為自己是不是犯了某種錯誤,或者太過愚笨,才會沒有找到自己的「天職使命」 ?     其實相反的,我相信很早就顯露出自己獨特的能力或天賦的學生,應該並不多,通常是在人生不斷摸索中,跌跌撞撞中,才能慢慢地確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的建議是,假如還沒找到自己的天賦很正常,只要把自己眼前應該做的事認真的做,把有機會嘗試與參加的活動,好好把握,那麼自然而然,總有一天一件件完成的事情就會帶領我們找到天賦。     生涯輔導單位會提供一些比如性向分析、人格類型分析或職業傾向分析……等等的問卷表格供我們填寫與檢測,不過我還是覺得人的性格與偏好很難只分成九種或十六種或任

AI不懂基本常識

圖片
  因為研究 AI 而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崔藝珍教授認為, AI 絕頂聰明,卻也愚蠢到令人瞠目結舌。     許多對 AI 而言輕而易舉的事,對人類極其困難,但是,反之亦然。比如說, AI 很難弄懂人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     崔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你問 GPT-4 ,騎腳踏車經過一座懸吊的橋,橋下有釘子,螺絲和碎玻璃,腳踏車會爆胎嗎 ?     GPT-4 回答「非常有可能」。它無法推理出因為橋是懸吊的,而釘子碎玻璃在橋的下方,因此騎過橋面,並不會接觸到尖銳的物體。     什麼是基本常識 ?     崔藝珍教授認為常識是智慧中未被言明的內隱知識,因為太理所當然了,所以根本不會拿出來談。有點像是物理學裡常談到的,組成這個宇宙的「暗物質」,相對於暗物質的正常物質是我們可以見到、可以互動的物質,但是這些只佔宇宙的 5% ,另外 95% 都是暗物質與暗能量,是不可見也無法直接測量的。很玄的概念,但是物理學家確定暗物質的存在,認為如果沒有它們,一般的物質也無法形成。     崔教授致力研究的領域是 AI 是否能培養常識,甚至進行道德推理,希望能教 AI 做出中立的道德判斷,甚至能對抗開發者的不道德意圖。     他們正在努力的嘗試,是希望 AI 不只學會單一價值體系,而是能夠像人類群體一樣, AI 應該尊重多元價值,而不是將特定標準化的框架強加在所有人身上。     人們對 AI 的恐懼大概就是來自 AI 沒有人類的「常識」,當人類給它的指令下得不夠周全的話,若它理性且有效率的執行,可能會採取超乎我們想像的極端或毀滅性的解決方案,在許多好萊塢的科幻電影裡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情節。 AI 跟真人魅力 線上語言學習平台的創辦人趙捷平發現,因為 AI 的發展,線上教育產業可能整個消失,因為未來學生就可以直接與模擬真人語音的 AI 助理進行各種不同語言的對話,不受跟真人老師約時間的限制,同時這是個永不疲倦的老師,而且費用一定更便宜。 他也擔心,將來已經不會有人願意為知識付錢,有了 AI ,教育變成免費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目前平台上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師不會被 AI 取代,這些老師必須擁有特殊且專屬的經歷,有自己一套人生哲學與生活態度,換句話說,真人老師要不被 AI 取代,就要有魅力,而且可以讓學生除了基本知識之外,還附加更高的價值。 教育產業的

被蜂叮該怎麼辦?

圖片
之前 寫了「為什麼秋天的虎頭蜂又凶又暴躁 ? 」這篇文章在臉書上及粉絲團引起廣泛迴響 ( 近二千多個分享轉傳 ) ,也有一些媒體引用與採訪。     我猜想這或許是因為大家沒有注意到虎頭蜂的生活史,牠與我們習以為常的蜜蜂不太一樣,蜜蜂的蜂巢若沒有遭遇攻擊,可以存續一年又一年,但是虎頭蜂從春天蜂后從土壤石縫中出現開始築巢,從一丁點大到秋天可以大到像足球甚至大到近一供公尺的蜂巢,但是冬天一到所有工蜂都會死亡,而巢也就廢棄了。     蜜蜂跟虎頭蜂的螫針也不同,蜜蜂尾部的針是由輸卵管特化而成,所以牠叮你後針會留你身上後牠也會死掉,虎頭蜂的針是獨立的,可以連續一直盯你,牠是毫髮無傷的。也因此若被蜜蜂叮咬,牠的毒刺留在皮膚裡的話,要用指甲,悠遊卡或紗布用刮得去除,不要用擠壓或鑷子去夾,因為蜜蜂的針後還連著毒囊,擠壓毒刺會導致毒囊裡更多毒液是放到身體裡。     蜜蜂比較少主動攻擊人,但是虎頭蜂到了秋天為了保護巢裡下一代的蜂后們,會主動出擊。     萬一被蜂攻擊,最好的方法就是迅速離開那個地方,千萬要克制自己的反射動作去揮舞驅趕牠們,因為這只會引來蜂群的攻擊。     若被叮咬了,只要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螫傷的部位,其實不必找什麼植物或撒尿嘗試 「酸鹼中和」。     清洗後就冰敷,並且監測身體的反應,如果腫脹移到其他部位,就要立刻就醫,身邊如果有一些止痛藥或抗組織胺的藥物,可以服用減緩疼痛。     據統計,一千個被蜂叮咬的人只會有一個產生過敏反應,而且有過敏反應的人,只要被叮一針就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會送命。但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只會有輕到中度的反應,也就是叮咬部位疼痛腫脹,輕者幾個小時內消退,中度的會在一個星期左右消退。     但是即便過敏的人,被叮了十幾次以上的話,毒液的累積會產生毒性反應,嚴重的也會致死,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頭痛、眩暈、抽搐、發燒 …… 這當然要趕快送醫。

為什麼秋天的虎頭蜂又兇又暴躁?

圖片
前些 昨天瑞芳八分寮有一群健行的民眾被虎頭蜂攻擊,十多人輕重傷,有二人當場呼吸心跳停止,送醫仍救不回來。因為過兩天我們一群朋友也要到附近健行,所以大家對這個新聞相當關切。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虎頭蜂一到秋天脾氣就很差、很暴躁,偏偏秋高氣爽,是最適合健行踏青的時候,每年台灣都有不少人被虎頭蜂蜇而過敏死亡,因此虎頭蜂也可列為台灣野外最危險最致命的生物。這些被攻擊的健行者並非跑到偏僻的密林,往往就是在規劃好的步道上,以為這條路經常在走,之前也常常看到虎頭蜂飛來飛去,都沒事,就忽略了牠們的警告,所以就被攻擊了。平常牠們警戒範圍是蜂巢附近十來公尺,到了秋天範圍有時候會擴大到四、五十公尺呢! 為什麼一到秋天虎頭蜂就特別兇 ? 這必須從牠們的生命史來說。 虎頭蜂的生命週期以一年為循環。一開始是每年二、三月,躲在石頭或樹木縫隙過冬的虎頭蜂后從冬眠中甦醒飛出來,找到適當的地點,自己築出一個非常小的巢,產下第一批卵開始,很快卵孵出第一批工蜂來幫忙後,蜂后就可以專心產卵,其他所有照顧幼蟲,尋找食物以及築巢的工作,都有工蜂幫忙,所以蜂群數目就能夠迅速增加,蜂巢也不斷擴建,大家各司其職,非常的忙碌。因此夏天的虎頭蜂不太會理人,通常忙著築巢,覓食、照顧幼蜂,為蜂巢搧風降溫,忙得不可開交,只要不是太接近蜂巢妨礙牠們進出,牠們也不會離巢來攻擊人。反倒是秋高氣爽,適合登山走步道露營的時候,是牠們最凶的時候。到了秋天時,蜂群達到最大數量,蜂后也產下最後一批卵,這些卵將全部成為后蜂(有能力產卵的母蜂),冬天到了,在其他所有成蜂都死亡後,這些后蜂會找一個隱蔽的地點越冬。因此進入秋天之後,這個族群的虎頭蜂是不是能夠順利撫育出最後一批雌蜂,攸關整個種族的存續,若當此時,蜂巢受破壞或蜂后產卵被干擾,牠們沒有時間與機會重新產下一代時,整個族群就會絕種,這也難怪虎頭蜂到了秋天壓力就特別大,情緒特別緊張,保護蜂巢更不能出一點差錯,我們稍一接近,牠們當然就要警告了! 在野外看到虎頭蜂接近身邊,要先冷靜地觀察牠只是路過,還是在我們頭上盤旋警告,不要揮舞衣物去軀逐,因為牠們會以為是敵人的攻擊,可是如果是看到有兩隻以上在頭上盤旋不去,一定要立刻拔腿就跑。因為蜂巢附近範圍是牠們的警戒區域,並會派遣偵察蜂巡戈,若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牠的警告,偵察蜂就會從毒針噴出警戒性的費洛蒙,在蜂巢外守衛的蜂接到訊息,立刻會趕到現場助陣

AI跟真人魅力

圖片
  線上語言學習平台的創辦人趙捷平發現,因為 AI 的發展,線上教育產業可能整個消失,因為未來學生就可以直接與模擬真人語音的 AI 助理進行各種不同語言的對話,不受跟真人老師約時間的限制,同時這是個永不疲倦的老師,而且費用一定更便宜。 他也擔心,將來已經不會有人願意為知識付錢,有了 AI ,教育變成免費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目前平台上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師不會被 AI 取代,這些老師必須擁有特殊且專屬的經歷,有自己一套人生哲學與生活態度,換句話說,真人老師要不被 AI 取代,就要有魅力,而且可以讓學生除了基本知識之外,還附加更高的價值。 教育產業的商業模式或許也跟其他產業一樣,先 用免費或便宜的 AI 工具吸引了很多人使用後,其中一小部份的人對這些免費的內容無法滿足時,就會付費請真人老師來協助,因此,包括老師在內的所有知識工作者或白領階級,都必須強化自己的能力,要能做到 AI 做不到的事。 歷史悠久的 PTT 網站創辦人杜奕瑾也提醒 : 「當你發現所在的產業,部分工作 AI 已經做得很好,千萬不要跟它對抗,就把它用起來。」 人工智慧 面對未來的職業生涯,人工智慧在這一兩年可以說是如武俠小說中的已「打通任督二脈」,透過深度學習,類神經網絡等技術的進步,以及大數據物聯網各種雲端資料庫的完備,若再加上五 G 通訊技術的運用,速度快,價格也低廉到所有產業都運用得起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這將取代了無數的工作機會,只要是有規律、重複性的工作,人類就比不上 AI ,換句話說,只要 AI 做得到,勢必就會淘汰掉人,因此未來只有非常規性的工作,比如複雜的人際溝通,以及能理解並處理人的內心與情緒方面的能力,是 AI 無法做到,這類型的工作勢必也會是未來最夯的職業。       我相信未來職涯會像是執行一個又一個專案,也就是有開始,有結束,會不斷改變,也就是處在永遠流動的狀態,換句話說我們待在同一個公司做同樣一件事情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所以每個人都會是一個一人公司,只是不斷地與其他公司做策略聯盟,而且因為專案是許多不同能力的組合,所以我們也要累積不同的能力,並且時時刻刻準備從 A 專案跳到 B 專案的轉變,把自己視為獨立公司的態度,就是讓別人願意與你合作,所以要不斷創造自己繼續被利用的價值。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要做自己一人公司的執行長,必須先了解自己,像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