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3的文章

演講聽眾的最適規模

圖片
  前幾天到台糖的高雄分公司演講,執行長是荒野早年的自然解說志工,台北的挖仔尾定點觀察小組他是創組的組長。原先是預定只跟台糖同仁演講,但是他覺得難得找我南下一趟,只有內部同仁聽有點可惜,就訂下有五百個座位的國際會議廳,希望能邀更多人來,於是他很努力地宣傳與動員,邀請相關客戶來參與。 老婆大人有空,就跟我一起順便到高雄玩,得知執行長這麼大費周章,不免感嘆,荒野伙伴真的是不管在那裡都是那麼熱情與積極。 其實,與其在非常大的場地,聽眾坐得稀稀疏疏,不如在比較小的場地,聽眾擠得滿滿的,空間裡的氣場與能量不會散掉,反而會在小空間迴盪而增強。 若以 CP 值來看,花同樣時間若聽的人較多,效益當然比較好。不過一場演講整體感受好不好,除了人數,更重要的是現場的氛圍,尤其是聽眾的專注度與反應,都會影響到講者的表現。除此之外,場地的音響與麥克風品質 …… 這些似乎很基本的東西,其實比想像中重要。 二十多年來,幾乎什麼場地都去過了,從幾萬人的飢餓三十大會師的巨蛋棒球場,到只有個位數聽眾的偏鄉學校親師座談,我最喜歡的是二百到三百人的視聽教室,通常隔音與音響效果很好,而且是階梯位子,每個聽眾的眼神我都可以接觸得到,對於我這種不習慣預先準備演講稿,內容大約有七八成都是我「隨機」演出的人來說,聽眾的眼神與表情,往往會牽動著我下一句話要講什麼,因此看得到聽眾是很重要的。 我相信「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所以即便是只有少少的聽眾出現,我也是很恭敬的回應這份相遇的因緣,以同樣感激與熱情的態度來講,所以聽講的人數從來不是我評估是否答應一場演講的條件。 不過,還是非常感謝荒野老伙伴,曾執行長的熱情張羅這場演講,也非常開心能夠再見到老朋友,隨著年齡漸長,這些年會愈發珍惜與老伙伴相見的機會,因為,老伙伴見一次是一次,次次都要珍惜啊 !   一席話與一本書     有句成語從小被覆誦到大:「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其實這句話很不周全,也對也不對。   若以實質內容來講,一席話那裏比得上一本書呢?何況口語常常失之於誇張或者失之於疏漏,怎麼可能比得上寫下來的文章(更不用說一本書了)來得嚴謹,而且一場演講實質內容充其量頂多也是數千字的篇幅,世間許多學問很難用這區區的字數完整表達的。   不過話雖如此,我們還是不能低估一席話對一個人的影響,尤其人這種動物,親身感受、真

時間啊,您是永遠不敗的君王!

圖片
  歲月總是無聲無息地湮滅多少興衰勝敗喜怒哀樂,難怪有位詩人不禁感嘆 : 「時間啊,您是永遠不敗的君王 ! 」人在歲月之前,是要謙虛臣服的。     長大後才體會到,原來年輕時常說的「永遠」是一種虛妄的幻想。當年以為自己可以掌握很多事情,可是年紀愈大,愈知道自己的渺小和無能。而當初所期盼的,得到之後覺得不過爾爾,反倒是當時以為不值得一顧的小事情,卻日日夜夜啃蝕我們的心。 傳說當人離開世界,他的靈魂會把他生前的腳印一個一個撿起來。因此,每個靈魂就要把他生平經過的路再走一遍,車中船中,橋上路上,街頭巷尾,腳印永遠不滅,縱使橋已坍,船已沉,河岸變水溝,但只要靈魂看到,他的腳印便會一個一個浮上來。     若說撿腳印是一個人最後一次「餘興」,那我寧可分次在每年歲末年終就來撿拾腳印,而且我要撿的可不只是腳印還要有曾唱過的歌,曾講過的話,曾流過的淚—仔細收拾和著酒細細品嘗。     然後再滿懷希望的翻開新的行事曆往前走。 歲末感懷 多年來,每到歲末時的情緒,都是蠻複雜的,一點的懷想、一點感傷、一點感恩、還有一點期待、一些休閒的歡樂。在這麼多高高低低的情緒混雜中,自己總是喜歡以「別時容易」來做為一個總結。 「別時容易」這句話來自於李後主的詞「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多年以前曾刻了個章,每到歲末,就在每封給朋友的信末,慎重的印上這個「別時容易」的章。 在人世走這麼一遭,不管我們認真的收集與累積,不管是珍惜的物品、心愛的人、甚至我們這有限的生命與歲月,都是要一再的割捨與告別,呵!別時容易,但是見時難呀!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也愈來愈能體會藝術家楚戈他所說的:「就是一生都在遊戲和等閒中過去,也是無所謂的。」 該如何表達我這樣的情緒呢?我想,我會認真做每一件值得做的事,真心對待每一個有緣的人,疼惜每一個曾擁有過的時光與人物,但是不會太執著,因為別時容易!

中山憶往

圖片
  前些天回母校中山醫學大學演講,邀請的圖書資訊處熱情地做校園導覽之外,也在演講前約了校長、副校長及牙醫學系主任一起聊聊天, ( 看來自己真的是很資深了,他們都是學弟,年紀比我小 ) 。 其實我算是常回母校演講的,只是每隔二、三年回去校園總有些變化,舊的建築不斷拆掉改建新大樓,很難想像,當年讀書時的所有建築只剩下二棟,一棟是連著三間大教室的實驗大樓,另一棟是我大五時才蓋好的教室及女生宿舍。 甚至這僅存的二棟老建築也即將拆除改建,屆時當年的記憶就無所依存了。尤其實驗大樓的大教堂後面的迴旋樓梯更是每個中山人最深刻的印象。 有無數的傍晚,就坐在階梯上望著旁邊的天鵝湖及從另一側操場緩緩下降的夕陽。這裡也是情侶約會談心的地方,也是從大教室翹課的逃生梯。 不過據說新蓋的大樓會復刻這座迴旋梯,讓老校友記憶有個依附之處。 以前,我們自稱中山是木棉花城,因為沿著學校圍牆有一整圈的木棉樹,每到春天厚厚的木棉花繽紛地舖滿校園,隨風飄盪的棉絮有如下雪。 當年學校四周都是稻田,我就租住在學校操場最遠端圍牆外的四合院裡。大二時,房東在原本的一樓平房加蓋了幾個房間,我就搬到二樓住,學校圍牆內的木棉樹枝椏伸到我的窗戶邊。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常拉張椅子坐在陽台看書,邊看邊隨手抓下飄到我身邊的棉絮,集成一大袋,一些充當枕頭的棉絮,剩下的就塞在寄給朋友的信封裡,然後要他們往上一灑,想像滿天空都是棉絮的浪漫感覺。 但是隨著校園的擴展,所有的木棉樹都消失了,若是現在的學弟妹看到我們以前的刊物總是以木棉花為名,一定會大惑不解。 現在學校幾乎算是三鐵共構 ( 台鐵與捷運在大門兩側,而高鐵站也在 10 來分鐘的車程 ) ,校園四周都是超大馬路,現在的學生很難想像當年學校四周都是稻田,唯一對外的通道是比產業道路還小的路,小型巴士校車經過時,原本騎自行車上學的學生就可能會被擠下稻田,真的有幾次同學上課遲到的原因就是摔到田裡面。 現在的校舍宏偉壯觀,交通方便,但是我卻蠻懷念當年的校園氛圍。我大一進中山時,學校只有牙醫系、醫學系及護理系;我大二時學校增設營養系,老婆大人就是營養系第一屆的學妹;我大三時時學校又增加了醫學技術系。因為科系少,班別不多,校園又小,所以全校每個人彼此都會在校園磨肩接踵的遇到很多次,大家就算不認識,但是臉孔總是熟悉的,也大概知道對方是什麼系幾年級的學弟妹或學長姊。

向上國中演講有感

圖片
  前些天到台中向上國中跟全校二年級的同學演講。由於學校位在台中市的市中心蛋黃區,所以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向上國中學生人數算是蠻多的。 學校事前有做準備,除了以班級書箱方式先看過我寫的書之外,也挑了幾篇文章指定閱讀,並且進行心得寫作比賽,擇優贈送讀書禮券。 近年來到中學演講,都會希望學校老師能事先帶領學生閱讀我的文章,並且進行討論,那麼在演講時與學生的互動會比較好,他們也才會比較有收穫。的確,有些學校做的很到位,甚至曾經還有幾所學校要學生邀家長共讀,並且請家長描述與孩子共讀互動的經過。 各個學校挑選的文章或閱讀的書都不太一樣。這次向上國中挑選的是「活得興高采烈」,我覺得有點訝異,因為當初這本書想像的閱讀對象是上班族,希望讓辛苦的工作者能找回生活的熱情。其實我出了許多很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書,其中有一本原先是設想寫給大人看,但是後來卻被許多高中列為指定閱讀的補充材料,這本意外的書就是在十年前出版的「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這本書剛出版時,台北市九個公立高中就聯合採購,給成績優異的學生當作獎品,當時 AB 寶讀高三,還拿到這本老師說可以當「作文範本」的書,或許我這本書的寫法,剛好跟學測作文的出題型態一樣,書裡的內容就是依文章開頭引述的一段名言佳句或故事,然後敘述我自己的觀點,其中夾雜大量我歷年所蒐集的名言佳句跟古往今來令我深思的故事,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的真實故事與體會。這是一本可以反覆閱讀的書,我自己也不斷重新閱讀裡面所引述的名言與故事,這本書有二篇文章被選至中學的國文課本的課文,其他如習作,補充教材或考題,從這本書中選錄的更是不計其數。 另外有一本書的主題也常受邀到學校演講,就是「看新聞學思考」,大概是媒體識讀這個議題的關係吧,這個主題也有篇文章收錄在國文課本裡,而且有趣的是,居然是小學的國語課。 當初「看新聞學思考」是寫給高中生看的,但是曾經到苗栗獅潭國中導讀這本書。這個學校的老師很用心,用一整個學期的時間,跟學生上從這本書挑出的幾篇文章。也因為看到這位老師的用心,我特地到這所有點偏遠,全校沒有多少個學生的學校。 早些年我常到對學校跟老師或家長分享教養心得,但是近年我喜歡直接跟學生講,雖然比較累,比較耗能量,但是若有些學生能聽進去幾句話,記得幾個故事,或許就此埋下改變的種子——我是如此的期待。   一席話與一本書       有

寫給年輕人的信~雜誌採訪

圖片
  讀到席慕蓉的「人間煙火」,其中提到:「……當時是因為年輕嗎?那種無憂無慮, 那種把力氣都用盡了卻還知道自己依舊無損的年輕, 是多麼令人想念啊!」 高中時,班上有一小群朋友很要好。雖然組合有點怪,有喜歡看古書及近代史的怪人;有專看外國期刊想移民國外的;有的愛打球、整天無憂無慮;我呢,正是所謂忙著社團、班務、校務的「職業學生」。當我們從高中到各自考上不同大學的那些年,每年 12 月 31 日 總會碰面,一路聊到天亮,然後走路到總統府前參加升旗典禮(那時還沒有所謂的跨年晚會)。 那是段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那也是意氣昂揚的青澀歲月。 年輕,真好。 經常到處演講,總有人問到要如何培養孩子面對危機處理的能力。其實面對年輕、聰明如你,我唯一想說的只有兩點。第一、多讓自己接觸真實的世界。第二、擁有健康的身體。 這兩點剛好都跟休閒時間不要被三電(電玩、電視、電腦)完全佔據有關,畢竟人的時間是極為有限。少了接觸大自然,以及跟人長時間互動相處的機會,會讓人喪失很多能力,包括面對自然意外災害,以及人際衝突的危機處理能力。 記得小時候家住萬華,每天下課後就是跟著街坊鄰居從白天打混到天黑,進行各式小小的闖蕩與探險。玩伴中有大有小,各個年齡層都有,想想這不就是真實社會的縮影?在玩耍裡不時上演吵架、打架的戲碼,因為吵完、打完第二天仍然得見面,不得不和好,不知不覺也學會了如何面對人際衝突,以及溝通協調。 回想起來,這樣的互動磨合,卻是現在放學後就關在家裡與安親班的孩子中極為缺乏的。 我想說的是, 危機之所以稱為危機,是因為沒有時間讓人慢慢思考作答,也不是學校的教案模擬就可以學會的,一定得在真實情境中經歷才有辦法。而且越是在年輕時歷練過,殺傷力越小,復原力越強。 所以面對危機最好的準備是平常就讓自己置身於真實環境中,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接受小小的挫折、小小的傷心,小小的背叛 … ,當真正的危機來了,才有機會做出適切的反應。 既然如此,年輕如你,要主動創造機會。在學校參加社團,甚至創辦社團,許多政府或民間基金會,例如青輔會的「社區行動方案」,即鼓勵年輕朋友組成團隊,提出計畫,付諸實現。在構想、企畫、執行的過程中,必須同時面對內部 V.S. 外在的人際和環境挑戰。也許你與夥伴的意見完全相反,根本找不到任何資源與支持,也許做出來的結果不如預期,千萬不要害怕衝突,成功否與

聖誕夜看小氣財神

圖片
   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忙上忙下的準備著,小孩子感受到這些忙碌中的興奮,這些期待與儀式性的活動,變成了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溫暖回憶,我覺得如果能在童年中能創造許多如此的經驗,其實是父母可以給孩子很重要的生命禮物了。   因此,我覺得保有傳統節日的儀式是重要的,甚至也可以創造自己家庭特有的節日或傳統,讓一陳不變的生活中有一點變化與期待。尤其在時代變遷之下,許多家庭早已不花精神與時間「準備」過節,雖然照常放假,但是在廣告行銷的威力之下,消費商品已經取代了手工的心意,其實是非常可惜的。   我們家在忙碌的生活中,也創造了一些傳統,比如這十多年來,每到大年初一就邀請沒有出遠門的朋友們穿著喜氣洋洋的大紅衣服到家裏團拜、聚餐聊天,分享自己過去一年的創作;每年春未初夏看螢火蟲賞楓花,秋天到北橫看紅葉。至於平常的日子,如果周末晚上沒有出門,我們也會挑一部影片,用投影機大銀幕全家專心地看並且分享討論。   明天就聖誕節了,今天是聖誕夜,我打算和孩子一起看「小氣財神」這部電影。這部影片我自己已經看過很多次,也是每年聖誕夜會重看一次的「儀式」,影片是根據一六○年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原著「耶誕歌頌」所拍攝的,至今已有將近二十部不同的電影改編版。   聖誕夜裏出現了三個鬼魂,現身在冷酷、自私自利的富翁史顧已面前。過去之鬼帶著他回顧年輕時曾有的夢想、熱情,以及在成長過程中,他曾經接受多少人的協助與善意對待。   現在之鬼帶他去看他一直在有意無意中忽略掉的社會現況,原先他以為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並不如他想像的那麼一廂情願,未來之鬼則帶領他去看未來的情境──假設他目前不改變,他所面對的未來世界就是如此悲慘。   我是希望透過影片中史顧已的反省,孩子可以體會到,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是表達仁意、寬恕與快樂的時光。這一天所有的人不約而同打開他們的心胸,想到生活不如己的人,其實大家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伙伴,而非毫不相干的生命體。   我覺得現代的孩子,或許在世界競爭壓力之下與父母寵愛以及物質豐盛之下,已經逐漸失去對周遭社會與環境的關懷。有一位學者曾感慨,許多孩子在父母疏於生活教育之下,已經成為敗家子:「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對事不盡力,對己不克制。」   同時我也希望透過影片的觀賞以及討論,可以讓孩子看見另一個世界。因為我們平常所見所想的只是十分之一的世界。全世界只有

園藝治療

圖片
  園藝治療是利用植物或園藝相關的活動來幫助我們跨越某些心理的障礙,來改善整體身心狀態的治療方法。     有效的原因來自於當我們觀察與照顧另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往往能夠讓我們反思及面對自己的生命困境,尤其植物的生根發芽與成長的生命週期較短,從中展顯旺盛的生命力而帶來啟發。     園藝治療師也就是搭起人跟植物之間橋樑的人,創造兩個生命體的溝通與交流,建立彼此間美好的關係。     也因為要展現植物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挑到適合季節與適合當地的植物就很重要,首要條件是容易栽種,生命力強;再來也要能激發人的感官經驗,也就是在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甚至聽覺上,都有明顯且獨特的表現;最後若能連結到在地文化、民俗節慶或個人的生活經驗,那麼療癒的效果就會更快更明顯。     有些厲害或講究一點的園藝治療師,植物的挑選還會特別跟傳統中醫養生保健的藥材結合,甚至會搭配中醫理論的五行五色養生觀配合著四季的運轉來進行,讓身體的小宇宙和大自然的大宇宙有所呼應,這時園藝治療就從身跟心的層次,進入到靈的連結。       最近西方的醫學研究也不斷證明,人跟植物一起在世界演化著,所以植物會分泌許多對人類生存很有幫助的天然分子,這數以千計不同的成分也是近年最夯的營養素 — 植化素,包括了我們過去常講的芬多精。     台灣園藝治療的先驅黃盛璘老師就這麼認為, 「多年經驗讓我深刻體驗到,很多植物都很照顧,甚至呵護我們,只是我們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運用。」 多近自然增加免疫力 多到大自然走走,還尤其對於對抗病毒入侵人體時,扮演重要角色的「天然殺手細胞」。     這是人體第一線的免疫防禦力,平常身體裡就有許多天然殺手細胞在四處巡邏著,只要發現有病變的細胞,比如分裂時突變的癌化細胞,就直接將這個有問題的細胞吞入殺死。人體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飛沫,這些病毒會入侵我們的正常細胞,然後利用這個細胞大量複製病毒它自己,複製到數百數千個病毒之後,細胞會破裂,這數以千計的病毒跑出來後就會再去尋找數以千計的細胞,如此不斷複製它自己。     而天然殺手細胞如果夠多,就會在第一時間,也就是吸入的病毒進到第一批細胞時,就把這些病毒以及已被病毒入侵的細胞一口吞掉,整個殺死,讓病毒無法複製而擴散。     因此,你如果體內巡邏的天然殺手細胞夠多的話,即使和另一個人同時被確診者感染,但是進入

感受自然感受自己

圖片
  年輕時曾經看過一個著名的襌宗公案,一個老和尚獨坐襌房,忽然聽見庭院青蛙跳入池塘噗通一聲,當下他就開悟了!   當年會好奇老和尚到底悟到了什麼?那隻青蛙怎麼如此厲害?如今才瞭解,重點不在於那一隻青蛙,老和尚可能已經聽千百萬次青蛙跳入池塘裏,卻都沒事,可是當他的心境對了,因緣成熟了,那一聲噗通就是引起他身心靈共振的契機。   因此,當我們看周遭的世界時,花就是花,樹就是樹,流水就是流水,陽光就是陽光,可是當某一天,某個時刻,我們能夠與自然萬物共鳴時,就會像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的翰繆爾所說的:「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   當然,這種情境不是很多人可以體會的到的,因此,多年來心中一直有個夢想,想推動一個運動:「給荒野 24 小時」,這個口號是仿效「饑餓 30 」,透過實際不進食 30 個小時來體驗非洲難民在饑餓邊緣掙扎的情境,我想提倡的給荒野 24 小時源自於我小時候參加童軍,有一個人獨自移動露營的經驗,以及童軍考驗裏一個人在森林或曠野中守靜的儀式。我發現一個人獨自在大自然裏漫遊行走,周邊沒有任何同伴,甚至視野所及之處沒有任何人類,也沒有任何人為設施,比如建築物,電線杆或柏油馬路,然後沒有任何目的性的與這一片自然荒野共處(不為了作調查,也不是做特定物種的觀察或攝影),這種方式,大概是最能融入自然,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法門了。   一般來說,不管是大人自己或帶領著孩子接近大自然,除了覺得可以讓我們情緒放鬆,戶外活動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之外,往往也著重在自然知識的探索,當然,這並沒有錯,人類的食衣住行物質生活的需求都來自於大自然,甚至我們也可以從大自然中獲得源源不絕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但是,若是只看到這些太具體的「功效」,就太可惜了,因為荒野大自然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是人類古老的鄉愁,自然荒野可以更新我們生命的能量,和一種與萬物合一的連結,這種超覺經驗的體會,可以安定我們的心靈,甚至領悟到生命的終極意義。

給我親愛的朋友

圖片
  我知道你很忙,日以繼夜被工作給壓得喘不過氣來;我也知道,為了孩子的功課以及照顧父母與家人,你也已經疲憊得沒辦法做自己夢想已久的事;我也能體會,對於台灣的社會現況,在一切典範早已失落的時代中,你早已心灰意冷。 但是,你心底又不時傳來微弱的聲音告訴你,日子不能這樣下去,生命不應該只是在嘲諷與逃避中結束。 想起羅賓威廉斯主演的「春風化雨」,在電影裏,有一天他讓學生在校園裏朗誦著詩,踩詩的韻律,他說:「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   「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出自美國著名詩人佛洛斯特的詩,未曾選擇的那條路: 「……兩條路分岔在樹下,而我── 我選的那條則少被走過, 而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 總覺得人的命運是一連串的岔路與選擇,不論路與路之間是那麼難以抉擇,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選擇視為與眾不同,並且真的讓不同由此開始。 你可以忽略掉來自心底的聲音,我們可以有非常多的理由來告訴自己:「我真的是太忙了!」曾經有過的感動與初心,就淹沒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忙碌單調的生活裏。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麼選擇。把參加社團擔任志工,當作是新生命開展的契機。 親愛的朋友,我相信不管早或晚,我們總要面臨工作職場上的拼鬥似乎已塵埃落定,孩子也離家就學或成家立業,肩上擔子減輕之後,雖然獲得了盼望已久的自由,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事一身輕也代表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那種內心的空虛與惶恐,恐怕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與活力。 總是覺得,不管是退休或者是在上班,一定要在行程中排出空檔到公益團體當志工,因為有非常多的好處,不只是對社會的回饋,更是對自己的身心靈都會帶來莫大的好處。 「助人為快樂之本」雖然是句老掉牙的話,但是近年真的有非常非常多的科學研究證明,這不只是道德教訓,古往今來許多宗教家也一再開示,如果能將我們的思慮焦點從自己轉到他人,把對自己的關心轉移到對別人的關懷,自己的痛苦就會立刻減輕,生命也會立即開展,同時也能獲得心靈的平靜。 一個人在幫助別人,從事公益行動時,身體的壓力反應會關起來,那些比如憤怒,憎恨和嫉妒的負面情緒會降低,連帶影響內分泌系統,會增強我們的抵抗力,有研究發現,這些因為無私奉獻所呈現的愛,對我們身體整體健康的保護能力,比每天固定吃阿斯匹靈來預防心血管疾病還高出幾倍呢 ? 付出會讓人快樂,這是因為體內多巴胺的濃度會大

人人都可以寫傳記

圖片
  資深的傳記作家楊艾俐在紀州庵文學森林針對傳記寫作的演講中主張,人人都可以寫傳記,不必是個大人物,因為即使是一粒小水滴,也可以映照世界。她說 : 「歷史是宏觀,時代是長河,傳記是時代的小小身影,是一個人對家庭、企業、社會、國家的貢獻。人們從個人傳記得到的啟示,不下從宏觀歷史得來的經驗,甚至更超出一個時代所給我們的事。」 曾經寫過 12 本名人傳記的楊艾俐認為好的傳記必須注意到以下幾點。 第一是要真實,若以寫作的「真善美」來看,真最重要,沒有真,善是偽善,沒有真,美成為虛矯。 再來是要感人,因為傳記是人的故事,要能激起閱讀者的情懷。所謂情懷,就是真心感受,不管是感動、憂傷、歡樂 …… 要能讓讀者有所感。 最後是要通暢易讀,所以文字的運用與潤飾這些基本功也要注意到。 她提供了幾個秘訣,若照一個人的編年史來寫,如流水帳,那一年發生什麼事,做了什麼事 …… 這會很無趣,不好看,寫的人也會寫一寫就放棄不想寫,所以她建議開始寫之前要先佈局,比如把自己人生分為 10 個 20 個故事,然後根據這些故事寫成大綱,故事中間留下大量空間,可以包含後續發展的子故事,這些大綱可以列印出來隨身攜帶,隨時想到什麼就添加上去。 最後成稿時,每個故事也要加些導言,吸引人讀下去,而且整個傳記的主題跟語調要一致,結構要清楚分明,並且適時採用文學手法。而且既然是說故事,最好寫的時候腦中要有畫面,讓看的人也可以一邊建構想像的畫面,像電影裡的分鏡,有長鏡頭、也有特寫鏡頭,彼此交錯,免得平鋪直敘,流於平淡。 楊艾俐的這些建議很有參考價值,我們在回顧自己人生時,可以嘗試寫下來,即使現在不知道要寫什麼,但是我相信只要開始寫,靈感就會出現,因為寫作是與自己靈魂相遇的最好方法。   練 學習寫自己的回憶錄    大部分人都以為寫回憶錄是曾經在商場或政界叱吒風雲、以及引領風騷的藝術家或發明家的專利,像我們這樣庸庸碌碌平凡的上班族,有什麼值得述說的歷史 ?     其實,寫回憶錄應該是每個走過青壯年期的人,必修的學分,不是要述說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如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主張的,人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整合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回憶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因為我們所有過去的經驗其實都沒有真正過去,它們都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往往現在困住我們的,

為減碳而造林是偽善?

圖片
  種樹很好,因為樹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扮演關鍵的角色。 近年因為淨零碳排的目標,造林減碳成為顯學,世界各國也紛紛響應「種一兆棵樹」的運動,有大企業家也在聯合國大會宣示 : 「我們需要種一兆棵樹,用來吸收全球三分之二的碳排。」 但是,問題是,要種在哪裡 ? 有人統計,若把各國政府或者各個企業與組織已經承諾要種的樹,所需的土地面積加起來,總共十二億公頃,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 若扣掉四分之一的農業用地及沙漠、岩石砂地,極地凍土 …… 世界上根本沒有足夠的地方來實現這個種樹的雄心壯志。 若是我們先不管這個問題,單單以現在為減碳而急就章執行的種樹計畫而言,也可能會有許多問題,比如把原本可用的農地改成人工林,可能會影響到糧食產量,但若現在原本沒有植物覆蓋的地方種樹,那失敗率可能會很高。 更大的盲點是,大家只募款種樹,卻沒有足夠經費,讓那些樹活下來。最近有一個研究檢視了亞洲地區 170 個造林計畫中,有半數以上的樹木,都在五年內死亡。其他地區恐怕情況也一樣,比如 2022 年 5 月,英格蘭西諾福克地區的議會撥款種的六千棵樹,在三個月後檢查,有九成的樹木已死亡。 為什麼大家只募款種樹,卻不關心剛種下的樹苗能不能存活 ? 答案是,當你號召群眾 : 「你的捐款能種下一百萬棵樹」聽起來很棒很有吸引力,但是假設你說 : 「你的捐款能幫助除草澆水,確保這個地區的森林健康」,聽起來似乎就很遜,恐怕也募不到錢了。 種樹是好事,但是種樹也很複雜,若要真正的達到減碳目標,也許還要從很多方面來努力。

走越快活越久

圖片
  日本有一份研究報告以走路的速度來評估老年人的健康程度。發現 2017 年的高齡人口走路速度明顯比過去同齡的人還快。比如 2007 年 85 歲以上男性步行速度每秒約 80 公分,到了 2017 年增加到每秒 110 公分。 其實前些年在歐美地區也有關於熟齡人口走路速度與健康及壽命關係的長期且大規模研究,發現在眾多健康指標中 ( 比如各種慢性病或身體檢查數據 ) ,與預期壽命最相關的,就是走路速度。簡單講,一個人走得越快,表示他會活得越久。 日本的研究也發現,有八成的男性在 75 歲以前都能獨立完成生活大小事,不需他人協助,而且有九成的女性在七十歲以前也有良好的獨立生活能力。 日本政府的統計資料也發現,七十歲以上還繼續就業人口的比率愈高的縣市,平均耗費的醫療費也會愈少,相反的,在一些老人工作比率低的縣市,老人耗費的醫療費也會較高。當然,這只是統計上的相關性,很難明確斷定一個人是因為工作而身體健康,還是因為他身體健康所以能夠工作。不過,各種醫學研究都支持若是社會參與度愈高,長期來說身體的健康狀況也會愈好。 日本也有一份全國性的調查,訪問了五千位五十歲到六十九歲的日本人,退休後想做的事。結果出乎意料的,大家最想做的事,第一名居然是「工作」。不過這裡講的工作不見得是繼續延後退休的全職工作,而是希望用另外的方式繼續工作。因為日本絕大多數上班族都必須擠地鐵到公司,然後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到家,假如能夠找到走路、騎自行車就能到的地方工作,才會是符合退休族群需求的方式。 每個人都不希望退休後整天就只是看電視、追劇、遛狗、爬山散步。雖然年紀大但是當大家都還很健康有活力,有豐富經驗與技術,大多都希望能繼續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如何建構新的,符合長壽社會的社區模型,是新的挑戰。因為現在的城市建設,不管是都市規劃、公共交通,僱用制度,都是預設人生只活五、六十年的思維,當人類社會已來到人生百歲時,我們的社會從硬體到軟體,該是什麼樣子 ? 這是令人好奇的問題。

氣候變遷正在助長青年自殺

圖片
  「背離親緣」是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所羅門教授寫的書,他花了十年時間,除了學術研究的彙整之外,還有他深入訪談數百個家庭的第一手資料,這本書拿下十餘座獎項,全球暢銷,也翻拍成紀錄片。 「背離親緣」探討年輕人為什麼不肯活 ? 又該如何留住他們 ? 什麼樣的愛可以救回孩子的生命 ? 年輕人的自殺率數十年來,在各個國家的死亡統計中,都年年上升,現在已成為兒少的第二大死因。近年的心理學研究發現,青年自殺有三分之一看起來毫無預警,事前也沒有求助過任何心理諮商單位或醫療院所。 研究發現,自殺的原因也許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來自社群媒體,或是網路生活所形成的壓力。看起來方便的線上互動反而讓人在社交上變得更孤立,同時也更擔心與在意社群媒體對個人形象的看法與評價。 不過,所羅門教授在採訪許多自殺未遂的年輕人後發現,最大多數人提到的自殺原因令他訝異,我則是在驚訝之餘有更多感慨 ! 你猜許多年輕人為什麼自殺 ? 是在學校被人霸凌 ? 還是臉書出了狀況 ? 其實都不是,那些自殺的年輕人是擔心氣候變遷這場災難會讓世界變得不宜居住。他們因為害怕把孩子帶到這個災難頻傳的世界而不敢結婚生孩子,也都認為自己會死於氣候災難。 居然是因為深信近年環保團體宣揚的「環境教育」所傳遞的理念而深陷絕望而自殺 ?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美國自殺防治基金會醫療長莫提爾說 : 「激烈想自殺的衝動時刻非常短。」換句話說,或許身旁友人給予適當的互動,或許就可以阻止這忽然湧現的衝動,或者身邊無法取得自殺工具也可以避免這個悲劇。 以前在演講時,我就避免以世界末日式的恐嚇言語來訴說環境災難的可能性,而會儘量以正面的訴求,鼓勵大家只要每個人願意做一點行動,情況就會改善。因為我總是認為,人在被恐嚇而且事情又似乎無解的情況下,心理防衛機制會讓我們逃避,或者變得冷漠。如今我才知道,還有人會絕望的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