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養出「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對事不盡力、對己不克制」的孩子
這些年我常到各中學或大學演講,也在各種活動中接觸到許多年輕人,覺得當代的孩子比起當年的我們聰明、帥氣,並且也比較活潑勇於表達,可是總感覺他們缺乏對生命的熱情,有點得過且過的態度,漂浮不定,對未來的想法也是很功利現實,眼光短淺,也談不上什麼抱負。 許多朋友難免會困惑為什麼年輕人或長於物質最豐盛,生活最便利,訊息流通最快速的時代,應該能夠在這優渥的基礎上一展長才,怎麼反而出現了一大堆疏離甚至憤世嫉俗的孩子? 我想大概是因為時代變遷而造就出這些「被卡住」的孩子。這是個擁有太多選擇的時代,也因為似乎做什麼都可以,所以什麼地方也都到不了;因為物質太便宜太豐盛,要什麼有什麼,我們對周遭的物品不再珍惜,也不再有感情,與人的相處也一樣,朋友來來去去,跟每個人都沒有深交,也沒有穩定的關係。當我們跟周遭的所有人、事與物都沒有感情,沒有關係時,自我存在感就消失了,也就會變得虛無,什麼都無所謂,得過且過,不然就轉而追求短暫的感官享樂。 現代的孩子,或許在世界競爭壓力之下與父母寵愛及物質豐盛之下,已經逐漸失去對周遭社會與環境的關懷。有一位教育學者曾感慨許多孩子在父母疏於生活教育之下,已經成為敗家子:「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對事不盡力、對己不克制。」 我們的孩子往往將自己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將我們身處的社會,以為全世界人都是這麼過的,很少體會到,我們只看見十分之一的世界。全世界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口,達到與我們接近的生活水準,用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吃我們吃得到的東西。是的,全世界有好幾億的人口,生活在每天少於一塊美金的狀態下,偏偏在這十多年的全球化發展,這十分之九的人口已無法閉關自守,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現今全球化世界中,十分之九的人口,已成為古代帝國時代的奴工。 我們看不見這十分之九的世界。我們常常假裝貧窮痛苦的人是不存在的,我們常常不去看到另外一個世界,我們寧願只活在十分之一的世界中。 讓孩子瞭解世界的真實面貌,以及參與社會公益的行動,對他們價值觀的形成,生活的熱情,甚至鼓勵學習的主動性,都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我認為只有正向,對社會有益的生命追求,可以提供我們持續的激勵、動機與復原力。邪惡或卑劣的目的,也許能提供強烈的動機一段時間,但終究會燃燒殆盡。甚至我還認為,若是孩子生命的追求都只是利己的,比如說從小師長耳提面命要孩子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