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看不看書?


        中國大陸的知識網紅,一本書暢銷三百萬冊的作家,古典,他曾對二千六百位中小學老師講課,要讀過五本非教科書類書籍的人舉手,結果只有二十個人舉手。我相信若是在台灣做類似的調查,情況也應該差不多。
        哇!若是連中小學老師都不讀書,那又怎麼能希望學生讀書?
    若是連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都不讀書,那其他行業的人更不會去讀書了?
    那麼現代人還有在讀一本一本的書嗎?
    若是讀書的人少,那買書的人當然就少了,這也可以從書籍的銷售數量節節敗退看出來。
    不過,神奇的是,每年還是有相當多的好書不斷出版,這詭異的現象當然是有原因的(暫且按下不表)
    最近評完今年度公務員每月一書的初審,從數百本書中挑選十來本,是很困難的事,必須忍痛不斷地割愛。
    以下附上我初審挑出的書所寫的推薦語。

公務員每月一書初審―推薦書與推薦理由


    1.天長地久

    作者龍應台是華人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她的作品總是能回應時代的變遷,也屢屢讓讀者深思。這部作品表面上雖然只是作者寫給她罹患失智症母親的信,但其實是她幫大家做了功課,試著在個一切價值皆已潰散的時代裡,如何重新找回單純的初心。

    2.瞰海
    誠如書的副標題——從台灣望向世界,12個海洋的歷史故事,我們雖然住在海島上,但是這些年來我們很少看到大海,從大海瞭望向世界,海洋變成阻擋我們視野的牆,而不再是前往世界的通道,這本書用12個歷史主題,用精彩的故事,幫我們找回遺失的海洋文化。

    3.微笑告別
    作者是安寧病房的醫師,二十多年來照顧了無數的臨終病患,透過他的作品,能讓大家思考如何活出人生最後一哩路的勇氣與尊嚴,讓生命能夠活得更深刻更有意義。

    4.我在紐約當農夫
    半農半X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也就是在從事能夠養家活口的專業工作之餘,能夠親手栽種農作物,當個能夠親近土地的農夫。這本書的作者在世界最繁華的都市裡,用高樓建築的屋頂創辦了能夠商業營運的空中農場,這個能友善環境又能永續的經營模式,很值得我們參考。

    5.意外的守護者
    這幾年國際上很流行「公民科學行動」,也就是藉由志工協助收集科學資料或協同合作解答科學問題的方式,這本書副標題是公民科學的反思,就是藉由實例來探討,為什麼公民科學會大行其道,而且會有這麼多人願意投注心力,無償地耗費時間與精力來協助某些計畫幫忙收集科學資料。

    6.當水母佔據海洋
    人類原本以為海洋這麼浩瀚廣大,足以稀釋以及處理所有的廢棄物,而海洋生物也是人類最永續的自然資源,只要有陽光,就會有浮游生物與海藻,由此構成源源不絕的食物鏈。但是現今的科學研究逐漸揭露,人類的汙染以及過度捕漁,已經改變了海洋,而這失控的海洋也將危及人類的生存。

    7.億萬年尺度的台灣
    在將近五十億年的地球歷史長河中,才誕生僅僅六百萬年的台灣,為什麼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島嶼,吸引了全世界的地質學家前來研究?生活在這個非比尋常的島嶼上的我們,不能不了解我們生存之所依的這塊土地。

    8.我們的島台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隨著經濟成長與開發行為,這三十年是台灣自然環境改變最劇烈的世代,幸好有紀錄片導演柯金源,長期以攝影機記錄這一切,如今以書本的形式,將土地、山川、河流、海洋變遷的樣貌,以史詩般的宏觀,如實呈現在這一鉅冊的書中。

    9.拒絕真相的人
    雖然社群媒體的興起,加以病毒式快速傳播的特性,假新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政府頭痛的問題,不過,還有個更令人傷腦筋的現象,人們常常會忽略或否認科學證據,人是情緒化的動物,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有許多不夠理性的盲點,認識人的天性,才有可能順利達成公民教育的目的。

    10.葯與毒:醫療的善惡相對論
    台灣因為全民健保,看病不用錢,而且大家習慣看醫生一定要拿葯,再加上地下電台的賣藥廣告,所謂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宣傳,所以葯物的濫用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不過除了公衛教育的耳提面命之外,如果民眾能夠透過醫學的歷史,在生動的故事中了解,治病的葯與害命的毒,往往是一線之間,或許能更謹慎地看待賣藥的江湖術士的不實宣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在未知中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