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條件的美好生活
  最近這幾年有關退休生活的議題很夯,不管是出版還是網路上廣為分享的文章或相關的演講,都不斷教我們如何活出個美好的第三人生。當然,這是因應台灣高齡化的速度太快,有一大群離開職場空下大把時間的人口不知如何打發時間。       不過經常在我演講後聽眾私底下或在臉書私訊留言,一方面當然說是感謝我的建議與提醒,但是也有人會暗示說,他們的條件沒有我那麼好,所以只能羨慕我。       陸陸續續一直收到這樣的訊息後,好奇地花了一點時間上網搜尋,果然發現坊間談退休的大多是興高采烈說自己逍遙的樂活人生,不然就是建議搭郵輪看世界,參加旅行團認識新朋友,或者爬百岳高空彈跳完成人生的夢想清單 ……       這些現身說法的建議當然很好,但是台灣社會其實有不少人沒那麼好運,也許是財務不允許,或者是身體健康無法承受那麼高強度的活動,甚至更可能是被各種無可奈何的原因綁住,沒辦法跑趴式的參加各種聚會,與新朋舊友碰面,那麼這些人是否就得黯黯淡淡地度過這一段人生 ?       其實享受美好生活的來源非常多,並不一定要像在工作職場時,跟朋友競相比賽累積金錢與履歷般,拼出一個亮麗的清單才能快樂,我覺得事實上也許剛好相反,當我們不再追求別人羨慕的眼光,能回到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悅。       我們以為,因為 「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人生」,所以必須不斷地冒險嘗試新事物才是珍惜,但其實所謂這個值得珍惜的人生,是建立在無數的日常生活上,所以日常才是真正的重點,每天吃飯,與人交談,我們所聽所見的每個事物,甚至每個呼吸都能注意到並且好好地重視,就是珍惜人生,每天的生活就會變得很豐富。我們可以細心地撿拾年輕時為了工作,或者為了拼樂活清單所忽略地每件小事,那些都是被我們遺落的幸福碎片,比如說安安靜靜地看著破曉時陽光的變化,或者黃昏時雲彩變化的顏色,有位坐在公園長椅上的長輩曾分享他的快樂 : 「陽光照在臉上暖暖地感覺真好 ! 」       一天光影的移動,四季更迭變化,只要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世界奇妙與豐富,尤其台灣多山多溪流,城市裡也有很多公園或公共空間都留有或大或小的花園,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且免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