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不需要條件的美好生活

圖片
  最近這幾年有關退休生活的議題很夯,不管是出版還是網路上廣為分享的文章或相關的演講,都不斷教我們如何活出個美好的第三人生。當然,這是因應台灣高齡化的速度太快,有一大群離開職場空下大把時間的人口不知如何打發時間。     不過經常在我演講後聽眾私底下或在臉書私訊留言,一方面當然說是感謝我的建議與提醒,但是也有人會暗示說,他們的條件沒有我那麼好,所以只能羨慕我。     陸陸續續一直收到這樣的訊息後,好奇地花了一點時間上網搜尋,果然發現坊間談退休的大多是興高采烈說自己逍遙的樂活人生,不然就是建議搭郵輪看世界,參加旅行團認識新朋友,或者爬百岳高空彈跳完成人生的夢想清單 ……     這些現身說法的建議當然很好,但是台灣社會其實有不少人沒那麼好運,也許是財務不允許,或者是身體健康無法承受那麼高強度的活動,甚至更可能是被各種無可奈何的原因綁住,沒辦法跑趴式的參加各種聚會,與新朋舊友碰面,那麼這些人是否就得黯黯淡淡地度過這一段人生 ?     其實享受美好生活的來源非常多,並不一定要像在工作職場時,跟朋友競相比賽累積金錢與履歷般,拼出一個亮麗的清單才能快樂,我覺得事實上也許剛好相反,當我們不再追求別人羨慕的眼光,能回到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才能獲得真正的喜悅。     我們以為,因為 「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人生」,所以必須不斷地冒險嘗試新事物才是珍惜,但其實所謂這個值得珍惜的人生,是建立在無數的日常生活上,所以日常才是真正的重點,每天吃飯,與人交談,我們所聽所見的每個事物,甚至每個呼吸都能注意到並且好好地重視,就是珍惜人生,每天的生活就會變得很豐富。我們可以細心地撿拾年輕時為了工作,或者為了拼樂活清單所忽略地每件小事,那些都是被我們遺落的幸福碎片,比如說安安靜靜地看著破曉時陽光的變化,或者黃昏時雲彩變化的顏色,有位坐在公園長椅上的長輩曾分享他的快樂 : 「陽光照在臉上暖暖地感覺真好 ! 」     一天光影的移動,四季更迭變化,只要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世界奇妙與豐富,尤其台灣多山多溪流,城市裡也有很多公園或公共空間都留有或大或小的花園,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且免費地...

活躍老化的關鍵因素

圖片
    因為戰後嬰兒潮的大量人口陸續退休,一下子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在關心高齡社會這個議題,起先大家只注意到退休金以及長照安養的準備,但是當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活躍老化這個比較正面積極的目標後,大家才發現重點原來是在預防失能,是不是能夠行動自主,才是活得好或不好的關鍵,而是否能站能走,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肌肉與強壯的骨骼,因此,肌力的訓練與存骨本一下子躍升為養生保健最夯的主題。     最近網路有一段健身的影片,在關心肌力鍛鍊的朋友群中引起熱烈討論。     這是美國運動醫學會發表的一個研究,提供一項只要七分鐘高強度的間歇運動,就能夠有效的燃燒脂肪增長肌肉,更棒的是,運動後的三天之內,也就是熱量的消耗量可以持續維持 72 小時,更令人心動的是,不用上健身房,只要一張椅子,隨時隨地就可以做,這對於常苦於沒有時間或有一大堆藉口的懶人頗有吸引力。     這七分鐘運動包括了 12 項動作,每個動作時間 30 秒,中間休息 10 秒,再換下一個動作,所以做完一整套大約花七分鐘,一天之內可視體力重複幾次,但最多只要做三、四次就可了。這 12 項動作包括了我們從小就會的比如伏地挺身,弓箭步,深蹲、開合跳 …… 等等。     這種 「動、停、動、停」即稱為間歇訓練訓練,是當下很夯的新概念,包括健走,也有人主張採取這種間歇式的,也就是一般步伐走跟快速行走兩者交替,似乎效果更好。總之,現在市面上健身房一大堆,每個教練都有獨門方法,網路上也有無數教學影片,都有各自的理論,我覺得都好,找一種自己喜歡,覺得方便自在的方法,持續做下去,不要一曝十寒三分鐘熱度,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對於這種七分鐘運動雖然方便有效率,但是會讓人短時間體溫上升,呼吸加快,除了做之前要適當熱身之外,還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是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關節受傷或者體力不好睡眠不足,都要避免,以免造成傷害或意外。     另外很多人也知道鍛鍊肌力是為了長肌肉,所以會刻意補充蛋白質,但是要注意要在運動後三十分鐘到一小時之內補充完蛋白質,若是超過兩小時,吃進去的東西就只會成為一般的熱量,會合成脂肪。 ...

哪種蔬菜水果最毒?

圖片
  大概是周邊的朋友也都到了一定的年紀,每個人都愈來愈重視養生,大伙也知道 「藥補不如食補」,如果平日三餐吃得不對,吃再多健康補品只是白白製造出昂貴的排泄物,而且能排掉還算好的,若是效果存疑的補品累積在體內,往往會造成更糟糕的結果。     因此,現在大伙碰面時,餐廳的選擇已經不是追求排隊名店或重口味好吃的爽店,而是尋找強調健康食材口味清淡的餐點。     不過在今年春節前,有報紙的頭版整版報導了蔬果的農藥殘留排行榜,又把好些人嚇得不知道該怎麼辦。     根據公布的資料,台灣在整年度各單位 ( 農政單位或校園午餐的抽檢 ) 共檢驗了八千多件蔬菜與五千多件水果,發現蔬菜整體的不合格率約百分之五,水果是百分之三,跟各國檢測結果差不多,但是其中有幾項蔬果不合格率特別高,比如芹菜超過三分之一,豌豆是四分之一,蘿蔔超過六分之一;至於水果,農藥殘留最高的是草莓,將近七分之一,柑桔則超過十分之一。     看到這些數據是頗嚇人的,不過檢測是以未經清洗且帶皮帶殼來檢驗,因此只要經過清洗,應該就沒有問題了,即便外食,擔心餐廳沒辦法像我們在家那樣洗得很乾淨,其實這些農藥殘留,大多還是很微量,只要不是長期且大量食用,對人體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    或許因為太太是營養師,近年常常有朋友會問我們家是不是都吃有機的食物 ?     其實並沒有。當然,並不是不吃有機的,而是不會特別挑食,非有機的不吃。若是在方便的情況下,比如朋友自己種的,或者到鄉下旅行時會順便買,因為有機栽種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是比較好的,應該要鼓勵。     若是害怕農藥殘留,就盡量買一些農藥不會殘留或不會用農藥的蔬果,比如地瓜、木瓜、茄子、芒果、玉米、鳳梨之類的。有位營養專家曾表示,有三樣食材他一定選有機的,就是牛肉、牛奶跟雞肉,因為他擔心賀爾蒙汙染,不過,台灣好像這些蛋白質類的食材標榜有機的販售點似乎不多。     其實真正對人體有致命影響的,反而是餐前餐後人手一杯的飲料,姑且不談販售店街上到處都是的又甜又濃的珍珠奶茶,即便鋁罐的可樂或汽水,其中含糖量都超過...

練習寫自己的回憶錄

圖片
   大部分人都以為寫回憶錄是曾經在商場或政界叱吒風雲、以及引領風騷的藝術家或發明家的專利,像我們這樣庸庸碌碌平凡的上班族,有什麼值得述說的歷史 ?     其實,寫回憶錄應該是每個走過青壯年期的人,必修的學分,不是要述說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如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主張的,人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整合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回憶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因為我們所有過去的經驗其實都沒有真正過去,它們都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往往現在困住我們的,都是來自於過往的心靈創傷,而療癒的重點,並不是追究誰害了我們,而是在隔了一段時空距離外,重新審視這些經驗,賦予這些事件新的意義,寫回憶錄就是在講自己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而且過往有很多事情當年來不及體會,如今透過寫回憶,可以將那模糊的印象重新描繪一次,從中得到領悟,然後在當下還來得及的時候,有了改善或實踐的力量。     不過,我也相信當你鼓起勇氣,想試著寫自己的回憶錄時,會覺得工程太大,無從動手。其實不用怕,反正我們也不想寫出曠世鉅著,這個紀錄也不會出版,也不見得會給其他人看,不必擔心寫得好不好,以下倒是有些具體的建議提供參考。     首先是先期準備作業。     每個星期擇定一個晚上作生命的回顧,可以選周五、周六或周日沒有邀約或活動的晚上,進行這項長期的計畫。在頭三四個月,可以先配合「斷捨離」的清理工程,將信件、日記、相片,或各種紀念品,依年代整理。所謂年代就是小學前、小學、國中、高中、大學 …… 以三至五年左右為單位將這些東西撿拾在一起。     然後就依每個階段,以固定幾個問題來詢問自己,比如那時候你住在哪裡 ? 當時你生活中主要的玩伴或朋友是誰 ? 有沒有對那位長輩或老師有特別的印象 ? 那階段有那些事件你會特別煩惱或高興 ? 那時候有沒有什麼興趣或娛樂 ? 參加什麼社團或活動 ?     當然,也可以列出瑣碎的事項來一一回答,有時候從細節可以勾引出背後整個失落掉的回憶,比如問自己那個階段你最喜歡哪些...

認識西醫體系的功用與限制

圖片
  多年前的約翰羅彬斯所寫的 「新世紀飲食」,改變了許多人的飲食習慣,甚至讓美國的牛肉銷售量明顯下降,引起畜牧業的抗議。     這本「新世紀飲食」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一方面是來自他的家世,原本他是美國著名的冰品「三一冰淇淋」的繼承人,他卻放棄家業,反而投入心力與資源研究肉類及牛奶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後來他又出了很多本書,持續關注飲食與健康,食物生產與環境永續之間的關係。     倒是 1998 年台灣琉璃光出版社翻譯出版的這本「還我健康」在台灣似乎比較少人提起,這本書批露的是醫療體系,許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治療方式,其實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幫助,甚至是有害的。     他的描述頗能說服人的,因為用實例與數據舉證歷歷,令我們深思,也令我想起一句話 : 「善良的人,在體制裡做著邪惡的事。」     羅彬斯寫了一個寓言故事 :     某個國家的人民不斷地掉落懸崖,受傷嚴重。因此醫療機構在各地設置了救護車隊,以便使受傷的人接受最現代化最新科技的治療,因為為了拯救生命花再多代價也在所不惜。   可是當有人建議在懸崖放置欄杆防止人民掉落時,許多人忽視,甚至反對。救護車司機不贊同,醫療器材的廠商也不同意,醫學界權威人士也說話了:「這問題比大家想像中要複雜,人命這麼重大的事,應該交給專家處理… . 」   當因某些需求而衍生出的事務發展成體制後,最大的特色是會產生許多體制內的層級,以及標準作業流程,一件事被分割成許許多多瑣碎的程序,然後由許多不同階層的人處理,然後一層一層管理節制。這些手續淹沒了真正的目的,而且愈接近現場的,愈沒有權力,實際執行的人無法負責,而理論上能負責的人,卻完全感受不到執行的結果。這也是善良的人在體制裡做邪惡的是的源由。     羅彬斯他主張預防醫學,預防醫學與正統醫學大異其趣之處,基本上在於它所採取的角度是尊重人類身體本具的智慧與能力,其目標在於如何支持並加強已經在我們體內運行的自癒能力。當然,毫無效果的替代方式也並非沒有,有些甚至謊稱不實的療效,但也有許多取代的方法確確實實曾經幫助難以計數的人。...

預防可預防的疾病

圖片
    帶狀泡疹俗稱皮蛇,是種非常難纏的疾病,往往在我們免疫力低的時候,比如中壯年因工作過度勞累,或者五十歲以後,也許是一兩天沒睡好,或感冒過後,就突然發病。     現在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小時候大概都得過水痘,因為當年還沒有水痘疫苗可以打,因此幾乎都有機會在身體疲累免疫力差的時候得到帶狀疱診,因為帶狀疱診的病毒就是水痘的病毒,只是小時候感染過水痘後,這些病毒就長期潛伏在我們的神經系統裡,伺機而動。 病毒沿著神經結從身體任何一處神經末梢冒出來,那種神經痛如針刺、火燒、電擊般,而且夜以繼日,是種難以忍受的痛,更慘的是,在幾個星期皮膚的水 ? 結痂似乎痊癒後, 還有將近二成左右的人,會持續的神經痛,短則幾個月,有的更慘是終生疼痛,痛到喪失存活的勇氣,這也是年長者除了憂鬱症之外,最主要的自殺原因。     為什麼會造成長期的神經痛 ? 原來是病毒在攻擊神經時,身體的免疫系統若過度反應,雖然病毒被消滅了,神經元也連帶受損傷。也因為受到劇烈的破壞,所以在神經元快速修復過程中,容易產生不正常的連結,導致神經元在傳遞訊息時的紊亂,不分晝夜,患者會有好像被針刺、火燒、電擊的感覺,更慘的是,因為疼痛的原因不是細菌感染或其他器官組織發炎疼痛,而是我們原本應該正常的神經傳導發生異常,因此吃下止痛藥根本沒有用,通常是可以試著吃抗癲癇或抗憂鬱的藥,希望能阻斷這些異常的神經傳導,若不行,也許只有用外科手術切斷這些神經來降低這難以忍受的痛。     另外最讓我害怕的是有很大比例的患者會有眼睛的併發症,甚至失明。據統計,台灣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一生中會有三分之一的人會罹患帶狀 ? 疹。哇 ! 三分之一,機率實在是很高。     帶狀疱診就像是我們身體被安裝了不定時炸彈,年紀愈大,發病機率就越高,往往只是一、兩天沒睡好覺或感冒或忙碌太累壓力太大,可能就會發病。      其實在發病的前三天若早確定是帶狀疱疹,能及時服用抗病毒的藥,就有機會抑制病毒的大規模感染,也可以減少癒後神經痛的機會。     但是初期的帶狀疱疹我們會以為是太累或罹患其他感染而忽略了,雖然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可以注意,...

認識最完美的保健食品

圖片
  到朋友家,看到餐廳的櫃子上擺了幾個藥罐,隨口問了一下,他說是健康食品,問他是什麼成分,有什麼功效 ? 他聳聳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 反正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吃了心安吧 ! 」     算一算,一顆小小膠囊狀的 「食品」,要價六、七十元,不禁搖搖頭,不過也忍不住消遣他,最完美的健康食品要價不到那個小藥丸的十分之一,卻絕對真的對身體有幫助。果然他好奇了,我才慎重地揭開謎底—雞蛋。     看他一臉匪夷所思的樣子,我才補充說明 : 「你想想看,一顆雞蛋,在沒有任何外加資源的情況下,可以孵出一整隻活生生的小雞,換句話說,一個生命所需要的任何物質,包括小雞的骨骼,血液、大腦、神經、肌肉與皮膚,所有組成身體的一切營養素,一顆雞蛋全部包括了,而且還是人體很容易吸收利用的元素 ( 相對於其他植物或食物,雖然號稱具有許多營養素,但是人體的吸收利用率見得高 ) 。」     雖然以前流傳說,蛋黃裡有豐富的膽固醇,年紀大或身體膽固醇過高的人最好不要吃蛋。但是這個至今還有人相信的迷思,在很多年前就被更正,原來人體的膽固醇百分之七十以上是人體自己合成的,跟所吃的東西關係沒有絕對關係,而且擔心膽固醇造成心血管堵塞,並不是看血液裡的總膽固醇含量,而是要區分低密度膽固醇 ( 壞膽固醇 ) 與高密度膽固醇 ( 好膽固醇 ) 兩者的比例。有研究顯示,適量的蛋,對身體的膽固醇含量沒有影響,而且蛋黃裡還含有膽鹼,這是人體移除多餘脂肪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素。     更棒的是,雞蛋裡含有最完整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必需胺基酸,在營養學上他是衡量其他食物含有人體所需蛋白質的基準,也就是 100 分的食物,以雞蛋為標準來評斷其他食物是三十分或八十分,更棒的是,雞蛋含有所有高價健康食品所不及的最完整營養之外,對現代人最擔心的熱量只有 75 大卡,比一根香蕉還少,更神奇的是,雞蛋又是這麼的便宜。     是的,令我們困惑的是,為什麼雞蛋這麼便宜?一瓶來源有問題的礦泉水 ( 比水龍頭打開的水還不安全 ) 都可以買上好幾顆雞蛋,為什麼 ?     或許是現代工廠化大型的養雞場所達到的「大量生產」與極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