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0的文章

記憶的風景―「記憶與遺忘」導讀有聲書之1

         記憶很奇怪,有時候我們想忘掉的事,卻不斷前來糾纏著我們;有時候很想記住的事,卻偏偏一點印象也沒有。   更多時候,當年以為重要得不得了的生命里程碑,現在回顧卻雲淡風輕了無痕跡;反而是一些偶然碰觸的吉光片羽,卻鮮明得宛如昨天才發生。     是的,想記的的事不住,想忘的忘不了。     「記憶的風景」跟「遺忘的慰藉」這兩本書就是在探討有關記憶與遺忘這件人人關心,但是卻又不太了解的現象。     作者杜威德拉伊斯瑪是位心理學教授,一輩子研究人的記憶,這兩本書用深入淺出的故事與例子,介紹了一百多年來對於記憶跟遺忘的科學研究。     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 ? 作者在記憶的風景一開頭就說,記憶有其自由意志,當我們告訴自己,我們必須記住這件事,必須銘記這一刻,不能忘記這種神情,這種感覺,但是,結果不到幾個月,甚至不到幾天,便會發現記憶已不如當初的感覺。     就像愛麗絲漫遊仙境這本世界名著裡有一段有趣的對白。     國王說 : 「最恐怖的那一剎那,我永遠永遠都不會忘記。」皇后卻接著說 : 「你會忘記的,如果你不把這件事寫成備忘錄,你會忘的。」      的確,記憶就像狗一樣,窩在牠自己想待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命令記憶「不要」保存某些事,它也從來不會聽我們的話,這時候,記憶還是像一隻狗,啣回我們丟棄的東西,朝我們搖尾巴。     記憶很神祕,但是對我們個人而言,又非常重要。     沒有記憶,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過去曾經是什麼 ? 在可想像的未來又將有何發展。我們知道「我是誰」主要是因為我們記得自己做過什麼,想過什麼,,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而且我們之所以能思考,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或是與別人的互動,都是因為我們具有記憶。     我們是自我記憶的總和,它提供持續的自我意識。改變記憶,我們就改變了身分。     因此,假如記憶就是自我存在的基礎,那麼失智症症就是最殘酷的疾病,就像是延長的死亡,隨著過往的記憶一天天消失,我們也一點一點的死亡,我們這個與眾不同的獨特個體,也一天一天地不見。     我們常會用大腦與電腦互相比擬,包括記憶的登錄與提取這些名詞也引用自電腦科學,但是在實際運作上,兩者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是人腦是大自然演化出來的,電腦是工程師設計出來的,因此電腦是依循嚴謹的邏輯程序來

關於失智―西蒙波娃論老年導讀之5

  阿茲罕默症是在一百多年前發現的,所以西蒙波娃在五十年前寫這本書時已經對失智症有基本的了解,也描述了很多疾病進展的狀況。     不過令人好奇的是,她在書中透過一些名人的傳記,書信或當時的新聞報導,非常仔細地描述了幾位名人年老之後的故事,包括二次大戰時成立流亡政府的貝當大元帥,這些名人以現在的醫學常識來看,應該很容易知道他們其實都已經罹患了失智症,但是西蒙波娃卻沒有這麼假設,認為是老年人身體的衰弱和對人的不信任,使得他們對別人懷有敵意。現在我們已經了解,每個失智症患者表現雖然有很大差異,但是還是有很多蛛絲馬跡可以判斷。     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幾個失智症的警訊,建議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這些症狀,就應該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與診斷,首先比較容易發現的是有關於記憶問題,因為記憶力衰退而影響到日常生活,一般來說,健忘是人所難免,比如說忘記鑰匙擺哪裡是健忘,但是不知道鑰匙是做什麼用的,那就恐怕是失智了;或者忘了那位老朋友的名字是人之常情,但是忘了每天戴的眼鏡該怎麼說,那就麻煩了。     其次是原本做得很熟練的事卻忘了該怎麼做,比如煮菜洗衣服這些天天在做的事一旦開始顛三倒四,恐怕也是有問題,或者已經沒辦法規劃事情或解決問題,判斷力顯著變差,也要小心了。     至於到了言語表達有問題或者寫字有困難,甚至搞不清楚現在的時間、季節或所在的場所,乃至於東西亂放,把鞋子放進冰箱,到了這種狀況,還沒就醫,就真的太離譜了。     以上這些指標還算容易分辨、但是失智症的表現人人不同,假如只是心情低落慢慢不再出門與人社交,或者情緒和個性改變,恐怕家人就比較不容易察覺。     失智症的原因很多,發生障礙的部位或惡化速度也會因人而異,如果是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失智症,通常會突然出現障礙,比如講話明顯出狀況,無法與人溝通,而阿茲海默症型的失智症,通常是大腦逐漸萎縮,所以功能的退化是漸進式的,初期患者還能夠流暢地說話,只是會用這個那個含糊地帶過他想不起來的事物。如果發生在四、五十歲,算是早發型失智症,惡化速度會比六十多歲後才發現的速度快很多,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很重要。     在各種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是阿茲海默症。罹患阿茲海默症最初會失去短期記憶,一開始的症狀也許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健忘,但是後來會失去空間記憶,常常迷路,經過一段時間後,疾病會進展到情緒不穩定與失

老年人的真實面貌―西蒙波娃論老年之4

  在文學作品中常將人的一生比喻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的時節,西蒙波娃認為這是很老套的描述,因為自古以來,在繪畫或各種作品中,都一再重複著這個老調。     從古老的埃及到文藝復興時代,在處理老年這個題材時,幾乎總是出於刻板印象,同樣的比擬,同樣的形容,老年總是人生之冬,白頭髮、白鬍子總會讓人想到白雪、冰霜,大家不管是頌揚或貶抑,總是用陳腔濫調來掩蓋對老年人真實面貌探究缺乏興趣。     不過換句話說,這個被用濫的象徵,其實也表示這種來自於人面對春夏秋冬的直接感受,對比於生命境況的轉換,是很能夠引起人的共鳴。     但是我們身處同樣風景或同個季節,會因個人因素而有不同感受,就像把老年比喻為冬天,西蒙波娃就發現,有的作者看到貧脊的冷酷,也有的視為悠然休閒的季節,就像有的作家一方面醜化老年,另一方面又歌頌老年。或者以四季為比喻,也可以將年齡的成長階段單純視為變化,而不是退化,因為不同季節有不同季節各自的優點,無法跟其他季節互相比較。     冬天是一年的結束,老年也會感受即將來到的死亡,不過西蒙波娃卻不那麼認為,她覺得死亡對任何年紀的人來說,都是既不遠也不近,而且死亡對於我們而言,它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我們活著時,死亡當然不在,當死亡到來時,我們也就不在了。更何況不管那個年紀的人都有死亡的可能,沒有人知道災禍會在什麼時候發生,死亡的必然性對七十歲的人來說跟對八十歲都是一樣的。     我們總認為,年紀愈大因為會愈恐懼死亡,所以會活得愈憂鬱,但是事實有可能相反,研究告訴我們,大部分的超高齡長者,通常都是快活地度過每一天,因為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是由大腦不同部位處理,處理負面情緒的器官主要是位於海馬迴旁邊的杏仁體,它與海馬迴有很緊密的連結,隨著年齡增長海馬迴會萎縮,也連帶影響到杏仁體,所以對負面情緒的感覺也連帶沒有那麼敏銳。     而且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其實也有不少好處,因為人生過往的記憶,有快樂有悲傷,有正面的有負面的,目前研究結論大多認為我們對負面的記憶印象更深,但是因為隨著年紀大記性不好,忘性也愈大,因此那些原本記得的負面記憶也隨著健忘而消失,所以老年人也就會比較快樂。     有人曾用儀器追蹤眼睛在瀏覽特定場景所花的時間,有時候我們以為眼睛只是隨意掠過周遭的景物,但在超高速以千分之幾秒萬分之幾秒的記錄下,其實我們眼球的運動並不是

老人就醫與健康新定義―西蒙波娃有聲書導讀之3

      或許在西蒙波娃那個時代因為就醫不方便再加上沒有全民健保,所以她當時的觀察認為,和年輕的病人相比起來,老年病人比較少看醫生,比較少吃藥。他們是在一個比今日較少接受治療的社會中養成的。這跟有完善全民健保,看病可以說是不用錢,就醫又這麼方便的台灣是完全不一樣的,台灣的醫院十之八九都是老年人。     不過,西蒙波娃發現老人雖然很少看病,但是他們對自己健康的漫不在乎其實只是表象,而非真實。要是我們細查,我們會發現他們很焦慮。     五十年前法國的老人很焦慮,到了現在,不管在哪一個國家的老人,相信也都是一樣地焦慮,因為現在的醫療科技讓人人都有病,社會上已經找不到一個健康的人了。     早些年我在醫學院讀書時,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全都良好的狀態,而不僅僅是疾病的消除。    也因為當年的定義,所以醫療資源大多放在生理跟心理適應不良的恢復,換句話說,還是針對一個一個特定疾病的治療。但到了二 0 一五年,世界衛生組織已轉變高齡醫學的健康重點,強調維持生活中的功能表現,換句話說,當全世界進入高齡化社會後,我們必須接受大部份的長者都必須帶病生活,以台灣來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齡長者都至少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所以重點已不再是一定要將所有人的所有病都治好,而是期待即使有病,還是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功能,繼續維持原本的生活與步調。    人人都有病,除了來自人口高齡化之外,醫療科技的進步,創造了很多新的疾病也是原因。有人說 : 「如果你覺得自己還算健康,那只是表示你做的檢查不夠多。」也有人很厭世地說 : 「只要不去看醫生,你就永遠健康。」     不過仔細想想,不管我們身體有什麼疾病,假如這一輩子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一輩子生活也都可以自己處理不用麻煩別人照顧,那麼究竟有沒有得到什麼病,病有沒有治好,其實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主張的原因,認為老年人的健康指標應該以功能為主要考量,而不能只從各別的器官或疾病的治療來努力,否則搞不好會變成「手術很成功,人卻死了」或原本能走能吃,治療後卻要插管終身臥床的下場。     若要維持生活自理不需別人照顧,能夠自己行走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而老年人能不能行走,就得靠肌肉是不是有力量,骨骼是不是夠強壯,這也是現在全世界健身房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而健身教練也成為最夯的

退休制度與多重人生―西蒙波娃論老年有聲書導讀文字稿之2

  自從 1880 年德意志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明確規定公務員與勞工,在六十五歲應該退休並且接受政府的照顧,從此似乎一錘定音,至今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以六十五歲左右當作退休年齡,並且依此實施退休金制度。     但是大家會忽略,當時德國平均壽命才四十多歲,換句話說,只有很少數的人有機會活到能夠領退休金的年齡,若是依同樣人數來推估,到現代大概要活到九十幾歲才能夠領到退休金了。    若以西蒙波娃當年所處的法國來看,政府也把退休年齡訂在六十五歲,但是大概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活到可以領退休金,而且還領不了多少年呢 ?     因此當二次大戰結束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逐漸來到六十五歲時,因為人數眾多且壽命更長,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財政都無法應付這筆愈來愈龐大的開銷,只好重新修訂退休的年齡。     澳洲宣布,計畫將退休年齡逐步延後到七十歲,而加拿大也取消強制在六十五歲退休的規定,德國也很早就把退休年齡延到六十七歲,至於浪漫的法國 2010 年立法將退休年齡由六十歲延到六十二歲,就引起全國大罷工與暴動。     台灣雖然在 2008 年就將強制退休年齡從六十歲延到六十五歲,但是我們實際的平均退休年齡是五十七歲,遠遠比大部分國家都還早,比如說,韓國官方的退休年齡雖然訂為六十歲,但是實際的平均退休年齡男生是七十一歲,女生是七十歲,而日本法定退休年齡與我們一樣訂為六十五歲,但他們實際退休年齡男生平均是七十歲而女生是六十七歲,看起來台灣人是最好命的,或者說,最會享受悠閒的人生,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後還繼續工作的人只有百分之八,而日本與韓國卻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不過我猜,這種好日子不會太久,因為台灣很快就進入超高齡社會,在少子化及工作人口減少以至於繳稅人口也隨之降低之下,不管是因為政府財政或社會勞動力不足,如同現在五十歲多數就退休的可能性很快就會逐漸消失。     雖然台灣人過去總是認為年齡大還要工作是歹命,是命不好或子女沒有出息才要工作,但是其實高齡還繼續工作對身體與心理的健康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西蒙波娃也認為持續工作的人比退休的人來得更有活力,雖然他們休閒時間較少,但是他們的娛樂活動,社交生活豐富許多。     而且脫離自己職業環境的退休人員必須改變他們安排時間的方式及改變他們的習慣,更大的改變是「失去價值」的感覺會讓他們痛苦不堪,因為人的

歧視老與恐懼老―西蒙波娃論老年有聲書導讀文字稿之1

  二十世紀著名的法國作家西蒙波娃,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個女權主義者,她所寫的 「第二性」幾十年來至今都是研究女權運動必讀的經典名著,但其實她還是位存在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更是位積極參與改革的政治運動家。     西蒙波娃所處的年代是二次大戰後,科技快速發展,整個社會欣欣向榮,現在所謂的戰後嬰兒潮當時才陸陸續續誕生在世界上,但是她以一個社會學家的敏銳,已預先看到人口結構的老化是將來世界必須面對的挑戰,她引述她那個時代的人口學家索維的話 : 「在所有當代的現象裡,最沒有爭議,最確定,也最容易提早遇見,而且說不定後果最嚴重的,就是人口的老化。」     可是當時還沒有人認真探討老年人的種種面貌,甚至社會上都忌諱談到老這個字,偶爾出現在歷史或文學作品裡的老人形象都是被扭曲的,因此西蒙波娃發揮了如奠定女權主義般的魄力,寫下了這本數十萬字的「論老年」,全書橫跨了數千年的歷史,也收集了各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獻,為當代人補修了一堂被忽略掉的必修課,如她所說的,絕大部分的人都都會成為老年人,但很少人會提早正視這個新的身分,沒有什麼比老年更確定會到來,但也沒有什麼比老年讓我們更沒準備。     西蒙波娃也解答了許多關鍵問題,比如說為什麼我們都被教育應該尊敬、愛護老年人,實際上卻總是在詆毀他們,迴避他們 ?     即便到了現在,這批進入老年期的戰後嬰兒潮,因為掌握了社會大部分的金錢與資產,理論上應該擁有相當的權力而備受尊敬才對,但其實並沒有。     時時刻刻出現在我們周圍的廣告,不斷販售著逆齡抗老的商品,美妝時尚產業以凍齡抗老等名詞,甚至用「讓你一覺醒來就變年輕」作為宣傳的標語,而廣告中老年人也經常被塑造成等待兒孫回家的角色,暗示老後生活的寂寞,這些都是隱含歧視老年人的心態。     研究高齡化的專家就為這種年齡歧視感到困惑,這不就等於我們對未來的自己產生偏見嗎 ?     曾有研究發現,年輕時會對年齡增長歧視的人,比較易導致心血管健康狀況出問題,而且有許多研究顯示,對變老保持樂觀的人,一般會多照顧自己一點,記憶力與運動能力的測驗分數也會比較高,他們的走路速度較快,遭遇意外恢復得比較快,而且他們的平均壽命比對老懷抱著悲觀恐懼的人多出七點五年。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條消息,指稱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已更新年齡的定義,四十四歲以下稱為青年人,四十五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