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制度與多重人生―西蒙波娃論老年有聲書導讀文字稿之2

 

自從1880年德意志帝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明確規定公務員與勞工,在六十五歲應該退休並且接受政府的照顧,從此似乎一錘定音,至今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以六十五歲左右當作退休年齡,並且依此實施退休金制度。

    但是大家會忽略,當時德國平均壽命才四十多歲,換句話說,只有很少數的人有機會活到能夠領退休金的年齡,若是依同樣人數來推估,到現代大概要活到九十幾歲才能夠領到退休金了。

   若以西蒙波娃當年所處的法國來看,政府也把退休年齡訂在六十五歲,但是大概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活到可以領退休金,而且還領不了多少年呢?

    因此當二次大戰結束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逐漸來到六十五歲時,因為人數眾多且壽命更長,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財政都無法應付這筆愈來愈龐大的開銷,只好重新修訂退休的年齡。

    澳洲宣布,計畫將退休年齡逐步延後到七十歲,而加拿大也取消強制在六十五歲退休的規定,德國也很早就把退休年齡延到六十七歲,至於浪漫的法國2010年立法將退休年齡由六十歲延到六十二歲,就引起全國大罷工與暴動。

    台灣雖然在2008年就將強制退休年齡從六十歲延到六十五歲,但是我們實際的平均退休年齡是五十七歲,遠遠比大部分國家都還早,比如說,韓國官方的退休年齡雖然訂為六十歲,但是實際的平均退休年齡男生是七十一歲,女生是七十歲,而日本法定退休年齡與我們一樣訂為六十五歲,但他們實際退休年齡男生平均是七十歲而女生是六十七歲,看起來台灣人是最好命的,或者說,最會享受悠閒的人生,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後還繼續工作的人只有百分之八,而日本與韓國卻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不過我猜,這種好日子不會太久,因為台灣很快就進入超高齡社會,在少子化及工作人口減少以至於繳稅人口也隨之降低之下,不管是因為政府財政或社會勞動力不足,如同現在五十歲多數就退休的可能性很快就會逐漸消失。

    雖然台灣人過去總是認為年齡大還要工作是歹命,是命不好或子女沒有出息才要工作,但是其實高齡還繼續工作對身體與心理的健康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西蒙波娃也認為持續工作的人比退休的人來得更有活力,雖然他們休閒時間較少,但是他們的娛樂活動,社交生活豐富許多。

    而且脫離自己職業環境的退休人員必須改變他們安排時間的方式及改變他們的習慣,更大的改變是「失去價值」的感覺會讓他們痛苦不堪,因為人的身分認同是由他所從事的活動,由他的薪水來界定的,而退休以後就喪失了這樣的身分認同,當我們不再扮演任何角色時,等於在社會中失去了地位,失去了尊嚴,而且幾乎是失去了他的真實性,西蒙波娃所指的真實性,就是我們現在的流行用語,存在感。

    曾經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退休後在短期之內,雖然會因為減少了工作所帶來的壓力,似乎會改善健康情況,但是時間再一拉長,自覺健康良好的人數立刻掉了一半,而憂鬱症與失智症發生的機會也迅速增加,原因是因為退休之後會減少日常生活的活動量,同時人際互動也會減少,這些對健康都是很不利的影響,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就主張:「只要健康許可,以後大家必須工作到七十五歲。」其實這句話應該可以反過來看:「如過你能工作到七十五歲,就表示你一直保持健康。」

    以往我們習慣的:「讀書、工作、退休」三段式人生恐怕會消失,更具有彈性的生活模式會成為常態,也就是在工作、休閒、照顧家人,進修學習中,進進出出,不斷轉換身分。

    曾經應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之邀,到中興學術文化講座作專題演講,他們給我的講題是「看見希望重新組合未來人生」。

   由國家的文官訓練體系,要所屬公務人員開始思考開創多元人生的可能性,是很有趣的事情,也可從中觀察出一個全新的未來趨勢――即便安穩如鐵飯碗的公務人員,也不能只是期待只有一個專長,只做同一種業務,然後就過完這一生。

    從消極面來說,公務員的退休金愈來愈少,退休之後,或許還須找份兼職工作賺點錢貼補生活,積極面來說,如今壽命愈來愈長,退休後的確有漫長的光陰,足供我們享受第二,甚至第三階段完全不同的人生,換句話說,這個時代除了賺錢養活自己或照顧家人之外,的確有機會投入自己的興趣,追求自己的夢想,活出精采而豐富的人生。

    演講完隔天,剛好就有個例行的課程,到考試院所屬的國家文官學院,為通過特考的準公務人員上課,這個班有點特別,是退除役軍官轉任公務人員的特考,上課前我坐在講師休息室,忽然有位學員跑進來問我,是不是民國七十幾年曾經在馬祖防衛部的幹訓班上過課?

    原來他是我在馬祖軍醫院服預官役時,短暫幾個星期被派公差到幹訓班時的同學,他是陸軍官校畢業的職業軍人,不過服役沒多久,他就申請退伍,然後重新考進台北科技大學讀書,畢業後到一般私人企業工作近二十年後又再度退休,然後經由這個特考重新開始擔任公務體系的新鮮人。

    這是三段完全不同性質的職業生涯,而且顯然的,再十多年他屆齡退休後,又有二十多年可以盡情揮灑的人生。

    我相信他不是少見的特例,而會是從現在到未來,社會的新常態,因為我們必須瞭解,並接受一個事實,一個人一輩子就從是一種工作,這種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這個世界的典範轉移速度愈來愈快,某個新產品的發明,也許我們生活方式也就改變了,很多行業就此消失,我們的人生也勢必會隨之改變,從新開始。

    有些轉變我們是處在被動的立場,但有愈來愈多的例子是我們主動的選擇,比如說,有觀光產業教父之譽的嚴長壽先生原本培植蘇國垚先生當他的接班人,想不到蘇先生居然比他早退休,因為他的人生規劃是二十年從事旅館業,然後在二十年從事教職,作育英才,然後在二十年旅行環遊世界。

    其實,職業生涯的轉變只是未來多元人生的某種樣貌,我覺得即便我們很幸運,所從事的工作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淘汰,我們也是有機會發展自己不同的專業,因為任何興趣的投入,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專業,而任何興趣,就算再冷門,只要夠專業,就有可能變成可以帶來收入的行業。想辦法持續工作也可以避免西蒙波娃在書裡提醒的,年老的窮人處在社會最底層,老人沒有權力又沒有金錢是很悲慘的。

    西蒙波娃認為,老年人被迫退出職場並不是因為不能勝任工作,而是社會做的選擇。她舉了很多當年的研究報告指出,五十歲和六十歲或者六十歲和七十歲的工作者之間,他們的生產效率沒有太大差別,除非是像礦工這種需要消耗大量體力的艱苦行業之外。對於一般的工匠而言,能力會隨著經驗而增加,即使你有些事情因年紀增加而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可以用工作分工來讓自己持續做能勝任的工作。

    當代進步的科技也證明年長者的大腦有獨特的優勢,包括用功能性磁造影術掃描正在運作中的大腦發現,隨著年齡增加,解決困難問題時會動用到大腦中更多的區域,換句話說,能夠多一些創意與聯結,而且也有研究顯示,當包裹大腦神經的髓鞘因年紀而破裂後,會鬆綁神經架構,讓意念更能自由流通。

    俗話說的「老狗變不出新把戲」主要的學習障礙不是老化的大腦,而是對年齡歧視所帶來的刻板印象使我們喪失了信心。雖然老化的大腦的確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記憶新知識或回憶舊資訊,但是在真實世界這多花的一點點時間根本不重要,畢竟大部分的工作不是比速度,因為做得對一定比做得快來得重要吧!

    何況隨著年齡增加,情緒智商也會增加,溝通協調能力更好,更能站在別人的觀點,找到折衷的辦法來解決彼此的衝突,這在AI智慧取代絕大部分的記憶工作後,職場的人際互動愈來愈重要,這對年長者來說也是很大的優勢。

    年齡愈大,冒險的意志力不再,記憶力減退,也許都是好事,因為不敢冒險,也代表我們更能深思熟慮不會孤注一擲而下場悽慘;記憶力變差讓我們忘了痛苦的往事,活得更快樂;體力不好也會讓我們找到更有效率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日本著名的日野原重明醫師,活到一百零五歲,年過百歲還應邀到世界各國演講,甚至過世前幾周還在安排下一趟出國的行程呢!

    台大外文系齊邦媛教授八十五歲獨自住進養生村,花了五年寫她的自傳「巨流河」;美國大導演伍迪艾倫六十歲以後,給自己的功課是每年拍一部電影,至今八十多歲仍創作不歇;二十世紀大建築師萊特他重要的代表作也都在六、七十歲後才蓋出;華人世界引領風騷數十年的大作家,愛情教母瓊瑤,至今八十多歲仍然持續寫出許多感人的作品。

    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顯然,我們必須讓自己不是真正完全退休,而是轉換對社會的貢獻,這也是未來趨勢。我們勢必沒辦法從五、六十歲退休後,一輩子不再找工作,也不能到五、六十歲才開始準備退休,就算完全不必顧慮退休後的生活開銷,已經存夠老本,也是要找到目標可以繼續努力與貢獻。

在這個既長壽卻又變化快速的時代,我們可以活出多重的人生,離開或從正職的工作退休,轉換兼職有薪水的工作,或利用自己的專業與經驗擔任顧問性質的職務,或者重拾自己荒廢多時的興趣,當然,更好的是從不間斷的社會參與中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職志,完成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