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2的文章

因為世事多變化,所以…

圖片
  當我還是一個小女孩,     我問我媽咪將來我會如何?     將來我會美麗嗎?還是會有錢?     媽媽告訴我:     世事多變化,未來怎麼能預料?     人生本來就是個謎,     世事多變化,世事多變化。       這是希區考克導演的「摛凶記」電影裏的主題曲,由芭芭拉史翠珊高吭嘹亮的聲音唱出,從我中學時代就陪伴著我,剛好也回應學生時代面對未來的一絲絲困惑或興奮的情緒。     記得有一年農曆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其間有經營企業的人不免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 …. 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當年台灣工商業剛開始發展,工作機會很多,而且可以在較慢的步調中跟著企業一起成長與學習,競爭的壓力與挑戰與今天比起來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的確,時代變遷的速度真的是一天快過一天,去年有一場國際論壇,有位著名的商學院院長說:「不是我看不清楚未來,而是未來變化太快了!」面對這有如剎車壞掉失控火車般的時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不只是我們自己,包括台灣其他的年輕人,全世界的年輕人,甚至大企業家,世界各國政府領袖,無一不是焦慮的面對這令人「看不清楚」的未來。   我們並不孤單,這是首先要體會的。   因此,我們也無法期待別人,期待政府規劃好產業環境,期待企業訓練我們,我們必須覺悟到我們就是自己等待的人,就是自己唯一可以期待與改變的對象。   同時也因為誰也測不準未來,所以若我們初入社會就找到不錯的工作並且表現不錯,並不要太得意,因為也許只是我們運氣好,趨勢或許隨時會改變,因此要謙虛一點並且不斷地把握學習的機會,相反的,若我們一再遭遇失敗挫折,也不要太沮喪,人生中「豬羊變色」的機會很多。   在這個令人容易焦慮徬徨的時代中,我們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我們要掌握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我們選擇要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選擇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機會。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我們關注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未來。   而且,這是個多元價值的時代,競爭雖然劇烈,但是機會也很多,不愁沒有發揮的舞台,也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是如何,所以或許我們可以少一點具體明確的目標或規劃

知識與智慧的差別

圖片
      以前的學校教育,課堂上大部分的任務都在學習知識,也就是一個又一個對我們周遭世界 ( 包括人際互動,人的創造物及自然世界 ) 理解後所描述的獨立事實。     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知識的產出實在太快,無論我們如何努力,窮盡幾十輩子,都無法預先在課堂上將我們以後人生會用到的知識事先準備好,所以我們被迫從知識的學習,進展到能力的培養,最後進階到現在以素養為學習目標,若不要用素養這麼新名詞,換成古典一點的角度,這些學習進展的歷程,有點像以前學者討論知識與智慧的差別。     早在一百年前,多位教育專家就曾在冗長的會議中討論出智慧的五個定義 : 抽象思考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適應生命中新情境的能力,獲得知識的能力及從既有知識和經驗中獲取教訓的能力。     後來發現這五個其實可以合併為兩個 : 從經驗中吸取教訓的能力跟能夠適應環境的能力。     最後又發現,其實可以再整合成一條 : 在環境中適應各種情境的應變能力。這個智慧的定義,其實就跟 108 課綱所期待達成的素養是一致的。 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   為什麼我們會要求學理工的人要有人文素養,但是學人文藝術領域的人卻可以理直氣壯的不理會科學素養的養成呢 ?     尤其這二十多年來,大學高舉通識教育的大旗,似乎強調全人教育,但是窺諸其內容,還是以人文藝術或近乎才藝性質的軟性課程為主。     而且,在生活或旅遊中,若有朋友對眼前的歷史古蹟或藝術文物的掌故信手拈來或娓娓道來的話,會讚佩他們知識淵博,相對的,那些學理工科學的人就會被笑說是不解風情的木頭人。     當然,對於過往歷史典故如數家珍,的確是茶餘飯後增添情趣的重要媒介,但是在這愈來愈複雜的世界,能否擁有思辨的素養才能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更清楚的判斷力。     而思辨能力就是科學素養的基礎,除了令人頭大的非 P 即 Q 之類的邏輯推理之外,歸納法與演繹法使用的條件與限制,論述的可證否性,以及科學事實及科學實驗中最重要的控制變因,設計對照組及採用為了排除安慰劑效應的雙盲測試 …… 這些都是身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但是,若是在年輕求學時放棄了這些科學類的科目,長大後恐怕也沒有機會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或許這也是一個不理性或弱智又迷信的社會的源頭吧 !  

活到老跑到老享受到老―「跟生命的時鐘一起跑」推薦序

圖片
  長達將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事物,也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涯規劃,包括這本書的作者,伯恩˙韓瑞希,八十多歲的生物學家與超級馬拉松多項紀錄的締造者。 原本伯思還想以八十高齡參加一百公里的超級馬拉松,但是因為疫情他決定打消這個計畫,這是生命時鐘教導的 : 人生這場旅程不適合太硬性的規則,隨著年歲增長,必須學會調適取捨,若以正面的角度看,身為科學家的他也體會到,精心規劃的行動很少孕育出真正的原創,反而各式各樣的意外更有潛力。 的確,如同詩人佛洛斯特說的 : 「我們必須願意鬆手放開計劃好的人生,才能進入正等著歡迎我們的人生。」雖然伯恩是廣義的科學家,科學尋求的是確定性,但因為他研究的是動物,對生命而言,任何事都要考慮到時間,同一時間從各方來拉扯我們的力量,使得生命中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當我們能放開心胸,給生命本身的神祕留點空間,生命全新的可能性才得以在其間滋長。 伯恩放棄八十歲跑百公里馬拉松的計劃,從閣樓翻出幾個塞滿書信文件的大紙箱,開始回顧過往,才有了這本回憶錄。 他從十幾歲到八十幾歲,生命重心就圍繞在跑步及觀察自然做動物研究。人也是動物,他把自己當白老鼠,將人類跟大自然的動物對比,也讓我們能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生命歲月的成長歷程。 大部分的研究都認為老化和新陳代寫有關,因此壽命較長的大型動物新陳代謝比小型動物低,現代市面上買得最夯的抗老化產品就是各種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維他命或植化素,而自由基就是新陳代謝細胞氧化的產物。 動物新陳代謝的速率最具體的表徵就是心跳的速率,有個假說認為哺乳動物一生的總心跳是個常數,把各種常見的哺乳動物平均壽命跟牠們心跳數相乘,是一個固定數,而且心臟細胞跟身體其他細胞非常不一樣,幾乎是不會複製再生的,換句話說,心臟絕大部分構成的細胞從出生後都不會死掉,也不會複製後代,直到老年或因病停止跳動,人死掉這個跟我們活一樣歲數的心肌細胞才會死掉。 作者顯然很在乎這個說法,因為他父親年輕時也跑步也贏過比賽,但後來卻是完全不跑,就是擔心跑步會造成心跳加快而讓生物時鐘走得太快,提早衰弱和死亡。顯然這個新陳代謝假說古今中外都有在流傳,因為古代人養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吐納,利用緩慢的吸氣與呼氣降低心跳速率來獲得長壽。 作者終其一生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尋找答案,不過不管支持與反對,在科學上都缺乏足夠的證據。至於以個案來說,人的歧異度很高,

趨勢大師佛里曼對世界的觀察建議

圖片
  世界著名的趨勢專家與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在 2005 年出版了「世界是平的」,立刻成為全球的暢銷書,他在書中詳細地分析資訊與網路革命如何剷平了世界,也改變了全球的工作流動,讓開發中的中產階級數量快速增加,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大幅增加世界對能源的需求。 2008 年他又出了一本「世界又熱又平又擁擠—為何我們需要綠色革命」,他注意到,全球暖化,世界抹平以及人口暴增這三大攸關人類未來的現象,已經交錯形成一個複雜難解的威脅,人類也面臨幾個迫切的議題。 首先是能源和天然資源日漸減少,但是需求卻愈來愈高,而且全球財富流入能源生產國和石油獨裁者手中,在面對能源匱乏與價格高漲的情況下,地球將會分成有電的和沒電的兩種人。 除了能源之外,氣候變遷也將重創全世界,再加上人類自工業革命至今的破壞,將掏空地球的生態地基,佛里曼建議,現代人或許必須像舊約聖經裡製造方舟的諾亞,很努力的保存生物多樣性,才能躲過毀滅生態的浩劫。 從 2008 年「世界是熱的平的擠的」出版後,這十多年智慧型手機襲捲全球,隨時隨地可上網的生活方式,加快了生活步調,也加快科技的進展,更是迅速加大環境的壓力,全球生態系也面臨崩潰的臨界點 佛里曼觀察世界,從世界是平的,到世界又熱又擁擠,再到幾年前的世界是快的,他認為全球化,氣候變遷和科技這三個大力量交互作用的結果,正在快速重新塑造現代世界,也快速的改變地球的面貌。 最近他所提出最新的描述是世界已從平的,和快的,變成深的和通靈的。 在西元二千年時,科技讓更多人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及更多的方式競爭或合作,那時候佛里曼給這種趨勢取個很容易理解的名詞 : 「世界是平的」,因為所有人都可以接觸到以前無法接觸的人。 然後從 2007 年起,出現的智慧型手機、雲端、大數據以及 AI 技術,這些科技讓我們能以很簡單的方式處理很複雜的事情,比如只要在手機輕輕一按,就能叫計程車,付錢給計程車,還可以給司機評分,這一切過程只要輕輕一按通通搞定,把複雜全都抽離隱藏起來了。 到了現在,佛里曼認為世界進入第三階段,從平的、快的,進入到深的和通靈的。只要使用這些方便的科技,我們的心理特性就會被掌握, AI 將會比我們自己還了解我們,想買那些食品雜貨,藥品或任何需求,科技會通靈般預知我們的一切。 面對全球化、氣候與科技三大力量的交互作用,人人無法自外其身,佛里曼

陪伴與帶長輩看病的方法與資源

圖片
    根據統計,假如不是特別罹患某種急性疾病或意外,許多高齡長輩的健康狀況也許原本好好的,但忽然就在幾個星期內就急轉直下,變得非常衰弱而失能,所以若不是與長輩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城市,除了常常打電話問候外,還是要抽出時間至少每個月見父母一次面。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住在香港時,每二星期一定回台灣屏東鄉下陪媽媽,持續經年,後來她覺得媽媽真的老了,就毅然決然放下一切,搬到屏東跟媽媽一起住。     當有機會回老家陪父母時,難免會想到幫他們整理堆積如山的物品,但是有許多我們覺得是垃圾該回收的東西,在未取得他們同意前,千萬不要隨便扔了,要體貼他們的心情,因為隨著年紀愈大,身邊許多我們曾經珍惜與擁有的事物都不斷的失去,還包括失去親友及自己的健康,那種失落及惶恐,是我們不容易體會的,因此當他們想用物品填補內心的空虛或在恐懼中有所依附時,千萬不要殘酷地說 : 「這些東西你以後根本用不到。」     父母的身體除了看得到的病痛外,也許還有許多是他們不想講,或者怕我們擔心的不舒服,建議在生日的時候送他們高階的健康檢查當禮物,這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問 : 「健檢報告出來了嗎 ? 」來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那些隱而未宣的病痛也可以在共同討論健檢數據的時候得以了解。     長輩跟任何年齡層的人一樣,分為兩種,一種是有不舒服卻不肯講,隱瞞病情一直拖著,另一種是常常抱怨這裡痛那裡痛,但是檢查或治療卻始終無法改善,身為子女,對這兩種極端狀況都要準備妥善的應對方式。     不管是我們自己身體病痛或帶長輩到醫院就診,除了檢驗數據提供醫生參考外,病人訴說病情的進展狀況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疼痛的描述非常主觀,而且是從外在檢查不出來的,也因為醫生看不到,所以我們能提供給醫生的訊息就很重要,可以幫醫生在多種可能的病因中理出頭緒,比較有機會作正確的診斷。     因此在到醫院前,最好做好以下幾點紀錄,第一,痛了多久 ? 是昨天開始,還是已經一個星期或更久 ?     第二,每次從哪裡開始痛 ? 然後那些地方連帶也都會痛 ?     第三,每次痛會持續幾分鐘 ? 一直痛,還是痛一陣子好一些,然後又痛 ? 一天會痛幾次 ? 還是多少天痛一次 ? 有沒有注意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引起疼痛 ?     第四,是哪一種痛 ? 是悶悶地痛;還是像針刺到的痛 ? 還是像電到一樣 ?

林嘉賢感恩能站在醫療與教育的第一線

圖片
  日本作家春上村樹在 「挪威的森林」書中寫到,男主角渡邊幫女主角直子過生日,直子對於就要二十歲這件事還沒有心理準備 : 「就好像有誰從背後硬推了我一把。」她認為,人的年齡應該就是定格在十八歲到十九歲之間,也就是過了十八歲之後就是十九歲,然後過了十九歲之後再回到十八歲,這樣的話,很多事就可以輕鬆一些了。」     的確,十八、九歲這些年,該是一個人最值得懷念的歲月,不只青春無敵這般籠統的喟嘆,而是往後人生的選擇及遭遇,幾乎都可以溯及這段雖然懵懂,但卻影響深遠的日子。     會想起春上村樹這段話,是因為最近與大學時代的伙伴碰面的關係,而為什麼遲至今日才想起大學生活,是因為這三十年來我沒有參加過任何學生時代各級同學的同學聚會,我也沒有用手機,這十多年來不接電話也不打電話,沒有 Line 、臉書也只貼文,沒有空去搜尋老同學,也沒有空去回應別人的訊息,唉,簡單說,對於老同學而言,我應該算是人間消失或隱居起來了吧 !      其實前些年就從其他牙醫師給我的留言,輾轉接獲林嘉賢醫師的邀約,但因時間不湊巧而沒碰到面,這次他在返國前用臉書私訊親自聯絡,總算隔了三十多年後見到面了。     這位大學伙伴的學術成就應該算是我輩中數一數二的,畢竟以一個毫無背景的黃種人要在美國學術界這麼競爭的環境中存活是一件很難的事,他卻能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當教授,同時在哈佛附設醫院當主任,他不只要比別人強,而且還要好上非常非常多才有機會。     我一直對他如何能在劇烈的競爭中過關斬將頗有興趣,但他也不說他有多努力多認真,只說了幾天之前發生的一個小故事。他在醫院的同事剛巧看到一大早他開著車子進停車場,很好奇他為什麼興高采烈,是不是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 ?     他聳聳肩說 : 「沒有啊 ! 你不覺得能夠上班,幫病人解決病痛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嗎 ? 」     他很感恩他能同時從事醫療與教育這二件事。同時在工作空檔,最喜歡擔任公益慈善事業的志工,也常常應邀擔任國際慈善活動或運動賽事的志工召集人,有一次跟他一起共同擔任主席的企業界人士,這位擁有私人飛機的超級有錢人對他說,很羨慕林醫師的工作,因為他做的事情,是被上蒼所祝福與恩賜的,是能 touching 人們內心的行業。不管是透過教育啟迪人心,還是藉由醫療來幫助人們。     「因此,每一天每一個時刻,我都很珍惜這樣的機

我的養生與不養生

圖片
  最近在上班途中常聽的廣播節目不見了,原本主持人會談國際局勢,介紹藝文訊息,談談音樂,說說新出版的書與新的趨勢與觀念,簡單講,就是很對都會上班族的脾胃,但是整個電台隨著傳統媒體不敵數位新媒體的現實,節目大幅換血,我喜歡聽的節目都不見了,全換成保健食品的置入性節目,雖然比地下電台賣藥的主持人水準似乎高一點,或者包裝得更科學一點,但是我完全無法接受那些以食品之名,價格卻像藥品一樣的保健產品,更受不了那些主持人把食品的效果說得像仙丹一樣。     的確,若是以是否購買或食用保健產品的角度來講,我是完全不養生的。雖然我深切了解飲食對健康的重要,也接受華人自古以來醫食同源的說法,但是保健食品就應該是食品的價格,把食品賣成藥品就是暴利,難怪在一片蕭條聲中,唯有保健食品的銷售市場屹立不搖。     我對飲食的養生之道是儘量吃真正的食物,也就是吃看得出食物原本的形狀,儘量不吃那些從工廠生產出來,完全搞不懂是啥成分的食品。若要再講究一點,那些真正的食物最好能來自無毒純淨的環境,而且吃的時候是整個食物一起吃,比如說,水果能連果皮一起吃的最理想,因為果皮的營養成分,尤其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或最近這些年很夯的植化素最高,又比如說,吃魚,能吃整條,連頭連皮帶骨一起吃最理想,因為整隻吃就是包括所有生存必須元素全部吃一次解決,在此概念下,雞蛋也是完整的 100 分全食物,因為一顆雞蛋不用再添加任何元素就可以孵出一隻小雞,包括小雞的骨骼內臟帶血液,總之一個生命成長的所有要素,雞蛋全包了。     這些超棒的完全保健食品,不管是雞蛋,巴掌大的小魚,或者胡蘿蔔,多麼便宜,若要分析起來,營養成分絕對比售價在百倍以上的 「健康食品」來得豐富又重要。     除了飲食之外,注重養生的人會去健身房或從事各種運動,對於這一點,我又是屬於不養生的人了 ! 雖然我知道運動很重要,不管是從身體健康精神紓壓或者預防失智……總之,從保健預防疾病到抗老,運動絕對是歷經所有科學研究都一再證明絕對有效的養生之道。當然,要扣除掉運動當中的意外傷害不算。     可是我跟大多數人都一樣,懶得上健身房,也沒空去打球或跑馬拉松或一大早到公園去練氣功,頂多就是假日沒有活動或邀約行程時,跟孩子在社區後山走走路,運動量其實是不夠的。     因為缺乏運動,走過青壯期,真的感覺體力越來越差,而且肌肉開始有不明的痠痛,偶

善用金領銀髮族的第三人生

圖片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全世界各個國家陸續面對人類社會從未發生過的現象 : 在同一個地區或國家,有這麼高比率的高齡人口,而且這些在二次大戰前後出生的人,大都受過完整的教育,而且身體相對健康有活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在戰後經濟快速成長時進入職場的人,也累積了不少的資產。     據估計,這群號稱為金領銀髮族的退休人口,掌握各國大約五到八成的財富,因此,如何讓這些擁有知識與經驗的人,他們的資源與多出來的生命歲月,能善用到對的地方,是這個時代全新的課題。     就像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說的 : 「賺錢是困難,可是花錢更加困難 ! 」除了預留自己的生活費醫療費,以及不會讓孩子變得好吃懶做的遺產之外,剩下來的,就是幫自己圓夢,也就是完成自己生命的意義。     很多人會把錢捐作社會公益,但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卻認為 : 「慈善捐款,只會拿走人的積極主動性。並不是說從事慈善不好,而是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透過社會企業的模式。」     社會企業是這幾年很夯的創新模式,一般而言,企業的使命就是賺錢,每個出錢投資企業的股東分配企業所賺的錢,是天經地義,也是企業之所以存在的目的,而社會企業相反,它們在成立的時候就跟出錢的投資股東說,賺的錢不會回饋給你,而是用來從事公益慈善。這應該是一種全新的商業創新,而且也跟慈善團體不一樣,非營利組織捐款做好事,但是社會企業是在做生意、賣東西,也必須跟市場上同樣的商品競爭,賺錢獲取利潤,只是利潤用來做好事,換句話說,社會企業一樣是賣商品,只是他們讓民眾透過消費來幫助別人。     不過社會企業還是很不容易經營,因為光有愛心不夠,還必須有生意頭腦才能永續。而且當社會企業發展得不錯,逐漸成長時,需要有三種不同特質的領導人,第一階段懷抱夢想的熱情很重要,到了能夠存活下來,工作人員增加時,就得有組織規劃的能力,等到因為無遠弗屆的網路威力,訂單愈來愈多時,需要的就是能夠壯大規模的企管高手了 !     這也是尤努斯特別關注的地方,因為這些銀領族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以及足夠多的人脈可以幫助社會企業解決問題,克服發展的瓶頸,他建議,我們想解決哪種問題,就創立哪種社會企業,這同時也可以提供年輕人一個富有理想使命的工作,也讓他們的創意可以貢獻給社會。     的確,這些年世界的發展,尤其挾帶著大量資本的科技,雖然解決了很多問題,也豐富了人類

你排毒了嗎?

圖片
  有些很關心養生的朋友,最近都不約而同的開始聊起排毒這件事。     有的會偶爾斷食一下,有的會準備什麼排毒餐,更激進的甚至想嘗試清腸 ! 他們認為我們身體不斷接觸過多的毒物,並且累積在體內,久了會損害到身體健康。     而有些已經採取不同方式進行排毒的朋友,都認為自己精神更有活力,身體瘦下來了,甚至皮膚更光滑。     究竟排毒真的有這種神效嗎 ? 我們需不需要刻意去排毒 ?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針對排毒這件事做了研究,結論是,坊間進行的排毒方式其實功能比不上身體本身天然就具有的排毒功能。人體透過肝、腎、皮膚、肺 …… 等等器官,不斷地過濾,分解與除去吸收進來的有毒化合物或廢物,人體無法吸收的,直接就從大腸排掉了。     只要我們維持正常的均衡飲食跟生活方式,體內這些排毒系統就可以正常運作,不需要藉助外力就能做好這些排毒工作。     至於那些力行排毒飲食的人,言之鑿鑿,認為排毒帶來很大的身體改變,研究人員的看法是,因為這些排毒飲食會讓他們吃得比較少,而且水喝的比較多,同時吃較多含抗氧化物的蔬菜水果,比較少喝酒或其他刺激性飲料 …… 等等,簡單講,健康好轉並不是身體排掉了過量的毒素,而是改變了過去不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研究人員還特別提醒,有許多排毒飲食主張不吃肉類,這往往會導致蛋白質過少,但是身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臟,在高蛋白的飲食下,才能較有效地分解和去除毒素。     究竟該不該排毒 ?     我認為首先要盡量少吃含有毒素的物質,包括某些食物可能殘存的農藥或各種人工合成的添加物,尤其透過食物鏈累積在動物體內的化合物或重金屬。     再來是要讓身體裡的天然排毒器官健康,同時透過建立好的生活習慣讓它們能發揮作用。比如皮膚的流汗也是排除身體廢物的管道,但是現代人整天都在冷氣房裡,排汗量不足,也就無法充分發揮功能了。     過去,我們身體裡的毒素大都是吃進去的,但是近年來,最致命的毒素並不是吃進去的,而是經由鼻子、我們無時無刻不得不的呼吸中,進入到我們體內,沒錯,就是空氣中的有毒化合物與懸浮微粒,也就是現在大家已耳熟能詳的 PM2.5 ,除了會引起肺癌之外,也跟心血管疾病,其他呼吸系統疾病都息息相關,甚至也有研究發現,也會造成早產,老年癡呆與腦癌等等病變。     去年一年裡面,台灣就有將近一萬

鈣多鈣少都麻煩?預防骨質疏鬆與腎結石

圖片
    最近有二位好朋友,一位過年時回老家與子侄輩打籃球,好端端地居然就肌肉韌帶受傷,送醫急診還要拄著拐杖好一段時間;另一位因為打掃整理高處物品,不小心摔倒骨折,也必須打石膏休養好幾個月。     這些朋友都是五十來歲,平常就很身體強健,相信復原後又會是一尾活龍,但是,假如年紀再長一些,或者原本就有些慢性疾病,恐怕這一摔就會造成大問題。     俗話說 :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許許多多老人家只要一跌倒,就很容易骨折,若是手或腳骨折還好辦,若是骨盆腔骨折,那就真的麻煩大了 ! 因為在長達數月臥床不能動期間,容易引起感染與褥瘡,身體其他肌肉也會萎縮,即便骨盆腔骨頭癒合,往往也就從此不良於行。有許多研究統計,高齡長者一旦骨盆腔骨折,一年之內就過逝的高達一半以上。     因此,如何貯存骨本,鍛鍊肌力,就是過了壯年期的人,日常保健長期努力的目標了。     肌力的鍛鍊比較辛苦,也要花時間。除了近年來很流行的各種核心肌群的體操或重力訓練之外,平常要多活動,每天維持走一段路 ( 可以配戴計步器檢視一天有沒有走上一萬步 ) ,若是膝蓋還行的人,能走樓梯就不要搭電梯,其他如慢跑或騎腳踏車,若條件與時間允許,也是很適合的運動。     至於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其中我們最簡單能預防的就是補充鈣質。     對於鈣的攝取,假如你不贊成每天吃葯般地吞食鈣片,想從真正的食物中獲得的話,我們最直覺的常識會想到牛奶,因為乳製品含有豐富的鈣。     不過,我也知道有很多人不喝牛奶,姑且不管基於其他什麼原因或考量,單以鈣質的攝取來看,有些研究報告蠻有趣的,攝取牛乳最多的國家或個人,不但骨折率最高,骨骼的含鈣量也最低 ?     咦 ? 為什麼會這樣呢 ?     這些研究人員解釋,動物性蛋白代謝後會產生許多酸性化合物,因為人體的體液必須維持穩定的酸鹼度,所以只好用鈣去中和酸性,然後排出人體,換句話說,乳製品是有鈣沒錯,但是過多動物性蛋白質的代謝反而會消耗更多的鈣,當血液中的鈣不足,就會從骨骼裡析出鈣, ( 相反的,血中鈣過多,有一部分就會貯存在骨骼裡 ) 。     主張吃蔬食的朋友常常會提到,豆類和葉菜類的蔬菜都含有大量的鈣,足夠供我們所需,也減少動物性蛋白質代謝產物帶走鈣的風險。     其實也有研究顯示,當吃進太多的動物性蛋白,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