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2的文章

永續農業與在地農業

圖片
    研究報告指出,世界上有一半的食物在還沒端上餐桌之前就被扔掉,家庭垃圾裏有將近一成是食物。單單歐洲和美國加拿大地區所丟掉的食物就可以餵飽全世界饑餓人口的三倍呢!     食物除了從超市或者我們冰箱中扔掉之外,在產地就被「淘汰」的更是不計其數。這裏所說的淘汰並不是指食物的品質不好,而是食物的外觀與大小不符合全球化運輸體系所需的包裝需求。     比如說,食物銷售廠商不收購彎的小黃瓜,馬鈴薯太大或太小也會被扔掉,因為不好包裝、運送,更離譜的是食品公司居然用電腦化的色彩檢驗系統去比對,去規範蕃茄的顏色,香蕉每一串必須標準化的有幾根,有多重,不准誤差… . ,田裏種出來的農作物不符合這些標準,就當場銷毀。商人似乎忘了這些食物是從土裏長出來的生命,而不是從工廠用模子大量製造出的化合物啊!     不過似乎也不能全怪這些商人,因為在全球化的銷售體系中,降低成本攸關企業競爭力與存活,只有規模化的「產品」才方便包裝與運輸,減少人工的處理成本。比如說,一貨櫃的柳橙從產地經過兩千公里運到歐洲,最後卻直接被丟掉,原因是有一些在運送途中過熟,舖貨到超市,消費者也不會買,但若是要整理挑選出那些過熟的柳橙,卻不合人力成本,企業一算,直接銷毀還是比較划算!     生活在物質豐盛富裕國家的人民,對食物的期待與價值觀也造成食物的浪費。因為當我們到賣場或商店,期望貨架上的物品是滿滿的,而且種類齊全。因此賣場合約就會規定,銷售麵包的店家在營業時間內,架上必須擺滿所有種類的麵包,以保持美觀與確保提供顧客充份的選擇,因此烘焙師傅就被迫必須做出比實際需求還多兩成的麵包,以維持在打烊前一刻門面仍然是豐盛的,可是一旦打烊全部麵包立刻就被扔棄,連送給慈善單位都不被法律允許呢!這些結構性問題有時我們去努力改善。不過我們個人的生活習慣倒是可以立刻改變。     以前我們上超市購買食物時,會注意包裝上的日期,並且挑選距離有效期限最久的食品,但是這習慣無形中卻造成超市大量丟棄這些已到期,即將到期,甚至還有一段時間才到期的食品,而且這些食品標示的保存期限其實是最佳賞味期,除了少數生鮮的肉類之外,過了最佳賞味期並非不能吃,而且也與健康無關。     這些明明可以吃卻在超市被大量浪費的食品原因來自於生產廠商不斷縮短賞味期限,這一方面來自廠商的謹慎(怕萬一消費者吃出問題,官司賠償不完),但是另一方面

人們只能了解自己馴養的事物

圖片
  ―寫於 2015   「你們有沒有發現,戲院裡絕大部分都是沒有帶著小孩的大人 ? 」看完「小王子」動畫電影, A 寶問我們。     B 寶附合著姊姊 : 「本來嘛 ! 不管是小王子原著,或者是改編成動畫電影,都是屬於成人童話,就像爸爸老早就邀我們一起來看,你看哪時候他曾這麼認真期待一部電影的上映,而且居然還是動畫耶 ! 」     我有點尷尬的笑著 : 「不要說我了,你們還不是一樣,長愈大愈覺得小王子好看,記得在你們小學五年級時,我就曾經推薦這本暢銷全世界好幾十年的故事給你們,但是當時你們正著迷於「追風箏的孩子」、「三杯茶」、等厚厚的書,而且還很挑剔的只願意看「真實故事」,對於「小王子」這種帶有奇幻、傳奇的「虛構」童話,人小鬼大的你們根本沒有興趣。」     這時換成 AB 寶有點不好意思了 : 「後來我們不是跟你一樣,喜歡上這一本書。」     我回想著 : 「小學時你們三二下就看完,問你們覺得如何 ? 你們的反應是 : 好奇怪的故事 ? ,直到中學後,你們才體會到小王子在簡單故事裡,透過附有哲理的對白給我們人生帶來的安慰與勇氣。」     A 寶也感嘆著 : 「小王子的奇幻旅程以及他跟玫瑰花、狐狸的故事,還有他在路上遇到的人,每個情節每個畫面都非常鮮明,也常常會浮現在腦海裡。」     B 寶問 : 「長愈大愈喜歡,而且明明故事都知道了還會反覆著看,這是不是現代非常流行所謂的療癒系列的書啊 ! 」     我哈哈大笑 : 「沒錯 ! 不管是什麼人,不管你成就多高外在多光鮮亮麗,生活中難免會有些時刻會有寂寞的感覺,我們也偶爾會有跟整個世界格格不入的疏離感,面對愛情、友誼、權力、金錢、知識,乃至於死亡,有許多人生必經的課題,小王子這本書用很簡單的語句就讓人憶起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那個屬於童年的純真,讓每個歷經滄桑的大人,都能夠從故事中找到一些啟發,一些提醒,以及被理解的溫暖。」     A 寶問我 : 「你最喜歡小王子那個段落 ? 你常說從一個人看完一部電影或一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影像,最讓他最有共鳴的部分,往往可以推測出他目前的關注或生命狀態。」     我笑著回答 : 「咦 ! 現在你們也懂爸爸從小陪你們看電影看書,跟妳們討論背後所帶的心機了喔 ! 小王子這本書我看過很多遍,不同生命階段,有共鳴的地方都不太一樣。在學生時代,我

贏在健康起跑點

圖片
   許多關心孩童健康的家長,常會焦慮的問:「琳瑯滿目的點心、糖果、餅乾、飲料,該如何選擇,才不致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因為是雙薪家庭,全家經常在外解決三餐,我該怎麼注意孩子的營養?」 l    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首先,你要下定決心,孩子的飲食習慣,是父母責無旁貸且無法逃避的責任。幼兒時期,父母餵養的食物,就會形成孩子一輩子最信任與最放心的食物來源。 因此,當我們責備孩子經常吃垃報食物前,就要先檢視一下自己平常的生活習慣。因為孩子是照著我們所做的學,而不是照著我們說的去做。 l    讓孩子學習採買蔬果 以我們家為例,只有熱量、糖、油,缺少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的垃圾食物,如含糖的果汁、汽水;油脂很高的洋芋片、糕餅 … ,是教孩子避免選擇的零食。到超市或賣場購物時,孩子要負責採購蔬菜、水果、奶製品。如果有機會,也會帶孩子到農產品的產地或銷售地,讓孩子體會農民的辛勞,以及農產品的可貴。 孩子小時候,我們居住的內湖區附近有許多自耕農,我們總喜歡和這些殷實的農民閒話家常。孩子在田埂間追逐翩翩飛舞的彩蝶,在橘樹飄香的坡地翻滾,回家炒幾盤最清香、新鮮的蔬菜,都成為我們愉快而難忘的回憶。 當她們進入小學,這些內化的記憶,讓孩子不會出現部分同學的行為:如果飯後隨餐附的是養樂多、奶茶就很開心,如果是水果就皺起眉頭,任由水果腐敗發臭。 l    水果雜糧麵包當點心 成長期的孩童,除了三餐之外,的確有必要補充點心。但是大部分的餅乾、蛋糕,其實最主要的成份只有糖和油。也就是在麵粉裡加了許多糖、劣質油脂,還有各種不同的人工香料、色素,塑成個五花八門可愛的造型,再透過精美的包裝,滲透到每個家庭。 因此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點心,父母真的要費些心思。臺灣是水果王國,任何季節都有豐富的當季水果,我們家餐桌上時常擺著許多水果,讓孩子隨手可取來當點心。此外,含堅果的雜糧麵包,孩子接受度都很高,也是食物櫃裡必備的點心。 至於,會引誘孩子想吃各種垃圾食品,造成吃得太多、吃得不健康的最大罪魁禍首,是電視廣告。 l    新鮮食材為營養加分 忙碌的生活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孩子的營養,除了傳統的中式菜餚外,義大利式的蔬菜湯、義大利麵、焗烤等,都是製作簡單,孩子也百吃不厭的菜色。假日我們經常熬煮一大鍋蔬菜湯:洋蔥、鮮香菇切丁先用純奶油爆香,如果想吃葷的

我的傳家書

圖片
  在天下文化企劃的 「閱讀的力量―搶不走的競爭力」裡,要求每位受訪者推薦 10 本書,主題鎖定―我的傳家書,意思是要推薦年輕人,給下一代看的書。     其實我很怕開書單,一方面好書太多,總是會有掛一漏萬之憾,另一方面則是,我喜歡的,別人不見得合適,閱讀是很個人的事,而且閱讀的時機很重要,就像人與人的相遇一樣。     不過,既然被要求,我也勉為其難,花半個小時巡視書架,挑出十本書,因為既然是給年輕人,有時間與世代的意涵,所以以下這十本書也是我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涵蓋社會各個面向,推薦給孩子的書。       ( 一 ) 大崩壞     作者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是最頂尖的生物地理學家,但是也致力於大眾科學教育的推廣,文筆生動,資料詳盡完整又嚴謹。     他研究了從古代至當代許多國家民族或文明之所以崩壞毀滅的原因,帶領我們穿梭古今,將古往今來的人類社會重現。讓我們了解為何曾經盛極一時、燦爛輝煌的文明卻轟然崩塌。書中以大量的歷史文獻、考古證據,以及現今各國的環境現況為根據,像是說書人般,以持平的態度,來解讀故事背景的意義,並且思考我們每個人能做些什麼 ? 如何為人類這個生命共同體的生存而努力 ?       ( 二 ) 未央歌     鹿橋寫的這本校園小說,影響了許多六 0 至七 0 年代的年輕人,與當下流行的校園小說有點不一樣,除了大學生之間的愛情與友情之外,那種在大時代變動之下,對國家民族的情感,以及純真的理想,濃烈卻又細緻的描述,很感動人。     記得我是在大一開學前夕,一個人在宿舍房間裡閱讀,書至終卷,天也漸亮,望向空曠的校園,對爾後的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     當然,隨著時代變遷,年歲漸長,那種年少純真勢必會逐漸淘盡,但是我希望藉由這本書陪伴在身邊,能夠提醒我,以及我的孩子,珍惜屬於每個青春曾經有的理想。       ( 三 ) 不要跟我說再見台灣     這是徐仁修老師踏察台灣生態變貌的紀錄,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初衷,希望台灣這個美好的家園,豐富的自然生態,能留給後代子孫繼續享有。     什麼是告別的姿勢 ?     我們以怎樣的心情說再見 ?     作者期待用這本書提醒離大自然越來越遠的人們反璞歸真,並重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讓氣若游絲的台灣大自然點起一點點希望之光,並匯聚成熊熊

韋瓦第四季導聆

圖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聲音關掉的影片 ?     無聲的恐怖片似乎不再駭人,而寂靜的喜劇片也似乎沒有那麼好笑。的確,音樂是影響我們情緒最直接有效的媒介。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音樂一響起,整個氣氛就改變了,因此在日常生活裡,善加利用適當的音樂來搭配一天的作息,是形塑美好生活最容易也最方便的工具。     古典音樂是最耐聽,也最百搭的音樂,自從二十多年前從市區搬往郊區,甚至住到山上,我的居家生活大多以古典音樂為伴。     欣賞音樂跟接觸大自然很像,不懂的人也能從中獲得好處,但是若懂得多一點的話,樂趣會更多,除了最直接的感官享受之外,多了知性的理解後,體會更多,心靈感受的層次也就更豐富了。     過去參加過不少音樂賞析的系列課程或單場的演講,但是對我這種沒啥音樂底子的人來說,泰半是鴨子聽雷,聽過就忘了。     倒是隨著疫情,線上影音課程愈來愈多,一次聽不懂,聽不清楚,可以反覆再聽。因此發現康健雜誌大人社團的網絡平台上,開了這個線上影音課程,頗為驚喜。     因為林仁彬老師口才好,講得深入淺出,尤其他挑選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韋瓦第的四季當作入門課,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     四季是古典樂曲中第一首標題音樂,也就是作曲者清楚明白的告訴大家,這是一首什麼曲子,他想描述的是什麼場景什麼心情。在這首曲子之前,所有的古典樂曲都只是標示出數字或什麼升降調,比如第幾第幾交響曲,對我們這種非專業的欣賞者來說,憑添進入的障礙。     韋瓦第的四季,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協奏曲,每首曲子還各附了一首 14 行詩,換句話說,等於每首有十四個段落,呈現十四種不同的場景或心情。     林老師在影音視頻中,樂曲與樂譜清楚地同時呈現,加上他清楚的解說,五線譜上的豆芽菜不再是令人頭大的天書了。     推薦大家有空可以線上訂購這套入門的課程。 課程連結: https://bit.ly/3G1gvUJ 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 「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這句話是尼采所說的,我同意他說的話,但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他,大概沒有料到,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生活中,聲音已經太多了,多到像身處被污染的空氣中般,幾乎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在這一堆「聲音」中,屬於粗糙,喧囂的居多。因此,生活中沒有音樂,固然是一種錯誤,可是生活中有過多庸俗,粗鄙的音樂,恐怕也不是

跳脫出自己的框架

圖片
  ―寫於 2015 「姐姐,難得今天我們都沒有活動,沒有出門,你就正式做個簡報,分享一下你們到義大利拍攝紀錄片的心得吧 ! 」住校的 B 寶假日返家要求讀大眾傳播學系的姊姊 A 寶。     「沒問題 ! 」說著 A 寶就拿出她的電腦,開學一個月,她也才剛剛把影片初剪跟字幕配好,心情比較輕鬆。     趁著 A 寶在找電腦檔案, B 寶在搬椅子布置現場的空檔,媽媽先問 A 寶 : 「你先講一個整段旅程給你最大的體會或改變吧 ? 」     A 寶指著投影片的第一張所引述的話,也就是她大一在關鍵評論網實習,結束時主管送給她一段話 : 「祝福你,從踏出門口的那一刻開始,別讓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用你自己的選擇,你完成的每一件事,告訴別人,你可以做到什麼。」     B 寶問 : 「你去義大利跟你之前的關鍵評論網主管講的話,有什麼關係嗎 ? 」     A 寶回答 : 「之前我不管到商業週刊或關鍵評論網,都是所有實習生中最年輕的,這次我們組團隊六個人到義大利,我也是年紀最小的一個。我會因為認為自己最小,所以常常會等著別人下指令要我做什麼事,自己也不太敢有什麼意見或想法。直到這次去義大利訪問幾位著名的設計師,我分配到的工作是製片,其實也就是打雜,所有食衣住行的安排都我負責,包括訂民宿,租車,買菜煮飯……等等。」     「哇 ! 很酷耶 ! 不過我看你們旅程中在網路上張貼的相片,除了做雜務,你也有幫忙訪問以及做現場的紀錄嘛 ! 」 B 寶為 A 寶按讚。     A 寶聳聳肩 : 「當然囉,去拜訪受訪者時,當然是有機會大家會一起問嘛 ! 不過整個四十天的吃住交通都是我打點的,起先我很不能接受,心想,咦 ! 我年紀最小耶 ! 怎麼會讓我來決定呢 ? 有時候看大家在睡覺休息,我卻必須去超級市場買食物煮給大家吃,心理也不太平衡。」     A 寶停了一下,繼續說 : 「整個行程快要結束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幾個月前,實習時我的主管送我的這一句話的意思,從此我不會再以我年紀還很小來當藉口,我也再不會自我設限,認為因為自己的年紀或其他經歷,就框限住自己,我不要等別人來告訴我你應該做什麼事,我要主動去學習,主動去嘗試。」     媽媽為 A 寶按讚 : 「你有這番體會,看來爸爸媽媽贊助你的機票錢沒有白花了 ! 」     我忽然想起不久前看到

飲食習慣是父母親的責任

圖片
  在近年來工業革命,生產鏈的專業分工發展下,食品工業興起,再加上全球化大量生產的影響之下,許多人只認識超級市場裡包裝好的水果與食品,沒有看過種子從土讓成長,發芽、開花到結果的整個生命循環。     以致於許多人不知道芒果竟然有子 ? 以為雞有六隻腿,因為炸雞腿都是一盒裡有六隻。這也是因為在都市話發展之下,我們的生活已經離土地與糧食生產愈來愈遠,因此今年台北市政府開始推動田園城市,除了在市政府周邊空地規劃蔬菜,果樹及香料植物園區開放民眾申請種植之外,也打算將公有建築的屋頂變成農園。     除了台北市政府之外,屬於中央政府的農業委員會這十年來,每年也補助數十個中小學,進行種稻耕作的課程。     了解食物生產的過程,認識真正的食物,以及選擇健康的食物,這些飲食教育的教學,已經逐漸成為新的趨勢。美國從 1995 年就興起「食用校園計畫」,在學校裡設立菜園,帶領學生種植蔬菜。英國 2003 年起推動「校園飲食計畫」,甚至在 2014 年,在教學大綱內規定,中小學畢業之前,每個學生必須學會烹煮 20 道料理。瑞典也要求學生每周上一小時家庭與消費者知識的課程,教導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物。日本更是在 2005 年正式訂定食育基本法,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     飲食教育對我們的健康與環境都非常重要,尤其目前台灣平均四個學生就有一個過重或肥胖,認識我們每天吃了什麼東西,是新的重要課題。     尤其台灣的小朋友喝含糖飲料的數量高居全世界第二名,我想這主要是便利商店或自動販賣機到處都是,飲料的種類與口味又非常多,再加上許多家庭也習慣從大賣場扛回一箱又一箱的含糖飲料擺在家裏,當孩子很方便隨手可以拿到時,也就很容易養成只喝飲料,不喝白開水的習慣。     這些含糖飲料所含的熱量,我們稱為空熱量,也就是說只含有熱量,卻沒有其他營養素,因為正常食物中包含了許多很難區分的營養成分,這些不容易定義的成份,是身體健康成長的基礎,因此,即便是熱量的補充,也最好從天然食物中去獲得。     而且,大部份的含糖飲量都添加了許多色素,香料以及防腐劑,對肝臟腎臟形成了很大的負担,長期下來會損害身體。同時,會冒泡泡的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會把身體的鈣與鐵帶走,當孩子一口一口喝下汽水時,發育所需的鈣與鐵也從尿尿一點一滴的流失了。     這樣的習慣除了會影響身體

毛毛蟲與蝴蝶

圖片
  古代聖人告訴我們,勇氣是「義所當為,毅然為之」,我想這是談到個人面對身旁不公不義時能夠挺身而出的選擇。   除此之外,勇氣在這個時代中,更需要注意的反而是我們對自己生活方式與態度的選擇,尤其在這個變化迅速且高度競爭的世界中,我們能不能勇於嚐試,甚至於冒險,離開自己習慣的舒適圈,尋找挑戰,已經成為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學習歷程。     從 19 世紀未以至今天,歐洲的青年學生一直有漂鳥精神,也就是學習候鳥般,漫遊於廣闊的天地間,追尋生活的真理,並且在自然中鍛鍊生存的能力。     要變成一個有勇氣的人,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出發,不要想太多,就是從任何一個起點往前開始。德國作家紀德曾說:「想要認識自己的毛毛蟲,永遠也變不了蝴蝶。」因為若是整天關起門來思考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永遠無法從不斷嚐試與突破中發現自己,那就不可能變成自在飛翔燦爛漂亮的蝴蝶,因為每個人的潛能必須由外在的人或物或真實的情境中去呼喚出來。     我自小原本是個害羞內向整天躲起來看小說的「宅男」,但是中學之後加入了童軍,在一次又一次的露營與技能考驗中做好準備,並且在許多次一個人在野外探索與獨處中發現了自然生命,也發現了自己。     當我們有了面對自己的勇氣之後,回到與別人相處的世界時,也要能體會到,最勇敢的人才會靜心傾聽別人,最強壯的人才會謙虛讓步,最有力量的人才懂得給予與分享。

和朋友和家人玩桌遊

圖片
    和朋友和家人在同一個時間與空間 「一起玩」是每個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可惜這樣的美好經驗,在這個網路與行動無線上網的時代,卻瀕臨絕跡。     很多人雖然一起吃飯,一起聚會,卻是每個人低頭看自己的手機,少了與人直接面對面互動的機會與經驗,除了人際互動能力的缺乏外,也會有情緒發展上的障礙。     近年開始流行的桌遊,或許是一個新的希望,重新找回人與人互動的溫暖,以及一起玩的樂趣。        全世界都在瘋桌遊,剛好可以挽救滑世代的社交力與學習動機。     有研究發現,在教室裡透過簡單的二十分鐘內的小遊戲和學生互動,就能有效地引起學習動機,提升學習專注度和成效。     好玩又有挑戰,讓人渴望且熱此不疲,是遊戲最大動力,線上遊戲曾經這麼吸引了孩子,也佔據了他們所有的休閒時間,但是如今,與人面對面的桌上遊戲悄悄竄起,每年推出數千款新遊戲,題材也包羅萬象,台灣的桌遊店也以倍數的比率迅速成長,現在有有許多兼顧遊戲性與教育目的的桌遊設計,也吸引了許多老師希望用桌遊翻轉教學。       腦科學家發現,遊戲能活化、刺激大腦中許多正向神經的傳達物質,這是一種令人感動幸福的報償,會使得我們反覆再試,也就是一玩再玩,也希望獲得更多這種精神傳導物質,這種欲望太強的話,也就會形成上癮的現象。       研究發現,桌遊是一種動手又動腦的遊戲。純粹的講述與動腦,無法帶來真正的學習與體驗,同樣的,純粹的動手做,也無法構成完整的學習。       數位遊戲,也就是電玩或線上遊戲,即時的回饋度高,但是若長期暴露在快速且強大的回饋中,大腦的迴路會改變,並且產生強烈慾望不斷進行回饋,停止會出現沮喪等等症狀,也就是成癮症狀。

為什麼環保團體反對經濟全球化

圖片
  ―寫於2016年 因為雙胞胎女兒妹妹 B 寶暑假有到歐洲旅行的計畫,所以對英國公投通過脫離歐洲聯盟的消息很關心,一邊看著報導,一邊問我 : 「為什麼有人評論說,英國脫歐是為全球化敲響了警鐘 ? 」     A 寶也湊過來討論 :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引起的風潮也是保護主義興起的徵兆。」     B 寶想起我以前講過的 : 「為什麼環保團體和大部分的公益團體都反對經濟全球化 ? 」     我點點頭 : 「簡單的結論是,因為現在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問題,比如貧富不均不公不義,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都來自於沒有適當管制的經濟全球化。雖然許多人接受企管大師梭羅曾說「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全球化都不可能停止,你若選擇不加入全球化,即等於選擇貧窮,全球化是個屬於勇者和強者的時代。」但是還是有許多人懷抱著悲天憫人的心情,覺得全球化使得為世界上愈來愈多的人餓死以及帶來生態環境無法挽回的傷害,而選擇反對全球化。」     B 寶有點困惑 : 「可是也有很多人說全球化讓很多人買得起東西,改善生活 ? 」     我點點頭 : 「全球化最原始的理想是期望大眾的資金能夠經由股市募集,以大資本強化企業推動及運用知識與科技的創新能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造就更低廉品質更好的產品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以及分享經營的利潤。理想很好,但是若加上自由化,關稅壁壘的喪失,必然形成全球化的競爭,初期或許是百家爭鳴,市場一片蓬勃,但是很快的,企業會以大吞小的方式,形成壟斷性的產業,喪失了生物〈或產業〉的多樣性。而且由於低價的競爭也會帶來資源浪費,一方面是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是否能夠承受得了競爭所帶來的消耗,另一方面由於競爭及科技,形成產能過剩,供過於求,並且因為過度競爭,企業利潤消失基層員工遭殃,形成貧富不均,廣大民眾反而更苦。再加上大企業是由眾多投資者持股,只在乎企業賺不賺錢,只關心短期股價的漲跌,因此不太可能顧到社會正義,或地區性的永續發展。甚至我們會發覺,在市場經濟全球化之下,幾乎已經沒有可以自給自足的地區,全世界各地區之間已經沒有緩衝區,在自由競爭市場機制之下,已喪失了多樣性。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單一化是最不穩定的。」     AB 寶靜靜著想著我說的話。     我繼續舉她們比較熟悉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例子 : 「在市場全球化之前,也就是說在地方經濟的時代裏,自然資源和當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