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1的文章

胃食道逆流

    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將近八成發生在三十來歲至六十歲間的壯年人,也就是正在為工作打拼,飲食作息容易不正常的上班族,這些族群一方面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為了舒壓喝咖啡或刺激性的食物,甜的炸的也是忙碌之餘隨手可得的食物,也常會在應酬時大吃大喝,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正是胃食道逆流的罪魁禍首。     有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胃酸上湧,但也有人忽略了這些狀況,直到胸痛、喉嚨痛跑去掛心臟科及耳鼻喉科,折騰半天才發現是胃食道逆流在作怪。     所謂胃食道逆流是胃中的食物與胃酸,逆流到食道所出現的疾病。胃酸是強酸,因為胃壁有保護機制,但是食道沒有,所以當胃裡面酸性內容物回流到食道,多少都會造成食道的傷害,發炎潰瘍,而且因為食道表皮組織反應在受傷反覆修復的循環中,食道上皮會纖維化,失去彈性同時也逐漸變窄,影響進食,很多東西沒辦法吃,自此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而且也因為食道的反覆發炎,也增加了食道腺癌的機會。     改善或避免胃食道逆流,要從飲食習慣著手,減少高油高糖及辛辣油炸燒烤的食物,減少胃的負擔,同時在睡前二至三小時不要進食,吃飽飯後稍微動一動,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     飲食最好是定時定量,不要過度飢餓,也不要暴飲暴食,尤其現在很多吃到飽的餐廳,若是為了吃夠本,不小心就會吃太多,或者為了工作喝太多咖啡提神,或在應酬時還沒吃飯就喝酒,這些都是很糟糕的飲食習慣。     另外,若是穿過緊的衣褲,或者是現在很流行的塑身衣,會增加腹部的壓力,也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能夠的話,就盡量穿寬鬆的衣褲。

尋找生命裡的寶藏―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不管你是誰,也不論那是什麼,只要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就放手去做,因為渴望是源於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     這兩句勵志金句二十多年來不斷在全世界被傳誦,這是暢銷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銷售超過五千萬冊的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最重要的概念。      其實,我很怕看勵志書,也覺得所謂「吸引力法則」所標舉的正面思考,若是沒有附帶條件,那麼也許會有更多後遺症,我認為追求自己的夢想之前,要先區分「夢想」跟「目標」的不同。     在故事中,當少年的錢被騙光之後,只好幫一個水晶商人工作。有趣的是,水晶商人原本開這個商店是希望能賺到足夠的錢後能去麥加朝聖。可是當他賺夠了錢,卻一直遲遲沒有動身。     少年很納悶地問 : 「那你為什麼不現在去麥加呢 ? 」     「因為我是靠著想去麥加的念頭活下來的。是這個念頭支持我能夠面對一成不變的每一天,日復一日地在那間可怕的餐廳吃午餐和晚餐。我很害怕一旦完成了夢想,我將不再有活下去的理由。」     我想這個水晶商人正如同許多人一樣,錯把目標當成夢想了。我們每個人都很會訂目標,通常目標有三個要件,一是有期程,也就是在哪個時間必須完成;第二個是可以量化的,具體的;第三是依自己能力應該是可以達成得了的。     但是夢想跟目標不同,真正的夢想應該是抽象的,而且自己一輩子也完成不了的,也就當我們還活在世界上時,都可以不斷朝它前進。是的,夢想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我們可以一輩子追尋 , 每天都有新的進展與收穫,同時整個人生中,也因為時時刻刻都處在追尋夢想的路上,而充滿熱情與活力。     相反的,目標完成就完成了,不再有懸念,也不再有熱情,甚至會如水晶商人擔心的,不再有活下去的理由,但是夢想因為永遠完成不了,所以可以永遠追尋。     那麼該如何找到真正的夢想 ?     可以從現有的目標來著手。     定目標是比較簡單的,但要辨識何者是自己的夢想,對很多人來說是困難的。我建議的方法是,對著自己的中長期目標問「為什麼 ? 」     比如說,你想讀博士學位,那麼問自己 : 「為什麼要獲得博士學位 ? 」每個想讀博士的人的答案恐怕都不同,也許有人會說 : 「為了獲得別人尊敬」有人是 : 「為了比較容易

比生命更長久的事

    曾經有一個研究訪問許多八、九十歲高齡長者,問他們假如可以重新回到年少,再活一次,他們會有什麼改變 ?     結果大多數人都表示 : 「我會多做一些在我死後仍然可以延續下去的事。」的確,面對生命最後,總會希望不是白白來這世界一趟,做過的一切都隨風而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那麼我們曾經存在跟不存在,這世界都沒有任何不同的話,那豈不是令人遺憾,也會很不甘心嗎 ?     死後仍可以延續下去,就是做一些比我們生命更長久的事。     有一次周末假日與朋友登台北近郊的山,同行的有剛卸任文化部長的龍應台老師,我很好奇以她這麼典型的知識份子,具有華人自古以來的士或文人素質的作家,投身至台灣這麼喧囂甚至無厘頭的政治環境,到底有何心得 ? 卸任後的計畫是什麼 ?     只見龍老師語氣堅定的說,以後我要把時間花在真正長遠的事物上,不管什麼政權執政,不管當下的時勢如何,希望我努力的研究或創作的東西,可以超越政治當下的紛紛擾擾。     或許我們不必總是那麼有使命感,但是我對於網路社群媒體盛行的這個時代有些困惑,行動裝置即時通訊裡時時刻刻產生了如恆河沙數般無以計數的泡沫訊息,瞬間生瞬間死,我們的生命不該耗費在如幻影般的事物上吧 ?      曾經在建中資優班任教的阿貫老師退休後,創辦原聲教育協會,每星期辛苦地從台北開車到玉山裡,幫這群布農族的孩子上課,我曾經問過阿貫老師這些年來的心情,她說 : 「當我看到這群孩子努力的學習,我知道,他們的未來,絕對跟我們還沒來這裡不同。」     是的,這個世界有沒有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有所不同 ?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經這麼定義:「死亡,是你加上這個世界再減去你。」這句話常常警愓著我:「你在或不在,這個世界有沒有不一樣?」這個世界是否因為加進了我們而得著了某種光彩和溫度?這些正面的善意與能量在我們悄悄退場後是否仍然留存?   若是能夠常常如此思索,我們不管青春與年老,對時間的運用就會有不同的態度。   因此,美國詩人伍立曼所寫的「青春」這首詩裏的這幾句,對我們是最好的鼓勵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光,     青春是心情的一種狀況。     歲月並不能使人老邁,     使人老邁的是捨棄了理想與信念。

徵稅與發錢

    因為疫情導致的經濟活動中斷,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發給民眾現金,幫人民渡過沒錢生活的困境,這大概是歷史上少見、政府不是向老百姓徵稅而是扮演聖誕老公公發錢的角色。     當然,這是特殊狀態,但是在人工智慧起飛的時代,機器人將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有專家估計,未來至少會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工作人口永遠找不到工作,而且這個比率會愈來愈高。     因此 「無條件基本收入」又被拿出來討論。當民眾無法有工作來養家活口時,那該怎麼辦 ? 世界人權宣言明白表示 : 「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如果這是基本人權,那似乎政府就責無旁貸了。     或許有人會以為每個老百姓不做事就拿錢,會拖垮國家財政,但是以窮人最多的印度來說,這筆預算只會佔他們國內生產毛額 GDP 百分之三點二,跟現行百分之二的社會福利支出差距並不大。     其實 2011 年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助下,曾經在印度十多個貧窮的村落試辦過一年多的計畫,這些地區每個人每個月都可以獲得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收入,試辦結果非常好,除了增進孩童的健康外,居住環境跟衛生條件也改善了,不會像質疑者所害怕的,有政府給的基本收入之後導致人的好吃懶作,相反的,這些受補助者反而更敢以小小資本創業,帶來更多勞動產值。    其實這個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實驗,早在 1974 年就在加拿大做過,涵蓋偏鄉的一萬多個居民為期四年,結果也是非常正面,可惜因政黨輪替整個計畫被擱置封存而無人聞問。     2016 年瑞士舉行了全世界矚目的公投,決定是否要實施無條件基本收入,或許顧慮會鼓勵移民與,所以當時提案被否決,不過這個想法也提供就業消失的時代,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這些年來,全球資本化進展已造成貧富差距愈來愈大,而且恐怕很難改善,若再加上人工智慧的自動化,像這次疫情下,全世界所有政府都「搭直昇機撒錢」的政策,可能疫情後也會成為常態。     如果以積極面來說,如果人們可以從活著只為求溫飽中解放,能有尊嚴的選擇想過的生活,不管是志工服務或更有創意的生活方式,我想,應該會增進整體社會的利益,至少,到目前為止,在幾個國家所作的實驗證明是成功而可行的。

人際不糾結的方法

  最近看了一本執業六十多年的日本律師的書,覺得頗有趣的,通常想像中律師就是應該幫委託人打贏官司,但是她累積一輩子訴訟的經驗,卻說 「別讓輸贏浪費了生命」,因為人心不能靠法律來裁判,法院所判的「勝訴」或「敗訴」,不能用來決定人生真正的幸褔。     她看過許多勝訴者的人生過得更苦,而敗訴者的人生卻輕鬆愉快,特別是起源於人際關係糾紛的官司,尤其是家事法庭更是如此,每個人都會主張自己是對的,想要戰勝對方,但是當對方落敗後,事情又會如何發展 ? 短時間或許自己會有勝利的喜悅,但懲罰對方後的空虛感,想必仍存在內心深處。     她認為想要解決人生遭遇的痛苦,關鍵從來不在過去,只要繼續執著於過去,就會讓自己無法重新開始。     與家人朋友對簿公堂當然是不得以的事,我們也希望永遠不要跟人有官司糾紛,但是任何人在生活中與人有紛擾不愉快一定是難免的,作者的解決之道是,與人多保持一點距離,因為距離太近,線繩就容易糾結在一起,只要比原先想的再多保持一點與對方的距離,就會發現自己會變得更溫柔,因此持續尋找當下與他人之間剛剛好的距離,也就是舒適的人際互動關係,是成熟大人的課題。      她處理過將近一萬件離婚案件,發現絕大部分夫妻要結婚的理由跟離婚的理由都是同一個。     比如說,起初認為對方「很有領導能力、有決斷力」而結婚,後來卻因為「愛強迫別人個性又固執」而離婚;婚前覺得對方好浪漫很大方,婚後卻覺得花錢太快太花心疑似出軌。婚前覺得對方很有義氣人緣很好,婚後卻抱怨整天為了朋友不顧家庭。當事者說 : 「結婚後他就變了」,但旁觀者卻很清楚,對方個性原本就是如此,不是他變了,而是自己的觀點變了。     雙方熱戀,神魂顛倒時,會把對方的個性習慣視為優點,但是婚後共同生活,原本的個性也許就變成致命的缺點。     不過作者最後還是提醒,跟人的距離拉遠一點,不是主張過孤獨不合群的人生,因為沒有人是只靠自己存活在世界上,我們還活著,就代表一定靠著許多人的手,跟很多人的互動,才能夠活下來。不管與人的關係是平順還是糾結,我們要利用長壽而得到的「重新整理人生糾結」的時間,將糾結纏亂的事物,重新整理成幸福結局。

飲食清淡也會有高血脂

  最近有位長年吃素的朋友在健康檢查時發現居然有高血脂,甚至有些血管還有堵塞的現象,他很納悶,明明吃得很清淡,根本不吃大魚大肉,為什麼膽固醇還會那麼高呢 ?     這是很多人都會有的誤解,以為不吃大魚大肉就能確保身體健康,其實以膽固醇來說,將近三分之二以上是來自於肝臟自行合成的,飲食習慣的影響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比基因的遺傳佔的比重還小呢 ?     據統計五十歲以上的人,將近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膽固醇超過標準,不過,只看膽固醇的數量是不準的,而是要看細項分布的比率。     健檢上總膽固醇的數值是低密度脂蛋白加上高密度脂蛋白加上三酸甘油脂 ( 又稱中性脂肪 ) 然後除以五。     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又稱為壞膽固醇,因為它會堆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斑塊脫落若堵塞在大腦或心臟就會形成大問題,也就是現代人聞之色變的心血管疾病的原凶。     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又稱為好膽固醇,因為它會將堆積在血管壁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分解掉,也就是打通血管,解除中風堵塞缺血的風險。     肝臟之所以會合成膽固醇,是因為大腦與肌肉的組成與運作,需要膽固醇,也是維持我們身體健康,發揮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物質,但是當膽固醇太多時,也會變成致命的壞東西,其實這跟體內大部分組成的元素一樣,太少不行,太多也會有問題。     而這些膽固醇和中性脂肪都屬於脂肪類,無法直接溶解在血液裡運送到身體各個需要的部位,因此會跟蛋白質形成脂蛋白的顆粒,換句話說,脂蛋白就像載著膽固醇到處移動的船。     所謂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將肝臟合成的膽固醇運送到全身細胞,算是配送業者,也就是快遞,但是假如運出來太多,身體各器官用不了這麼多,它就會瀰漫在血管中,然後就堆積在血管壁上。     而高密度脂蛋白就像是回收業者,會將這些用不掉,多餘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代謝處理掉。     因此,低密度與高密度脂蛋白要維持一個適當的比例,若回收業者 ( 高密度脂蛋白 ) 太少,就會讓太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堆積在血管。     當我們了解這個運作原理,才能理解不能只看總膽固醇的量,而是要看低密度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否則即使膽固醇量不高,但低密度脂蛋白遠遠高於高密度脂蛋白時也會有問題。     其實除了膽固醇的量之外,三酸甘油脂,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脂肪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把三酸甘油脂的數量降低,好

有樹、就還有希望―「樹的秘密生命」推薦序

圖片
  這是一本太不可思議,也太令人感動的書了 !     感動 ? 說不可思議大家應該沒有意見,因為書裡揭露了許許多多我們從來沒有想到的知識,但是,充滿知識的書會像扣人心弦的戲劇或電影般使我們感動嗎 ?     沒錯,是感動,那些我們以為很熟悉的樹木,那始終不言不語矗立在大地上的樹木,居然也有情感和記憶,有感覺而且會思考,樹木彼此間會溝通,合作,甚至一起抵禦外侮,這太令人震撼了,但是 「樹的秘密生命」卻用詳實的研究證據與作者自身長期的觀察,引領我們重新看見樹木。     雖然每個關心環境,關心人類未來的民眾都知道,也都願意保護大樹,因為樹木不僅提供我們果實木材,其所形成之森林除了穩定氣候、清淨空氣、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還會防止土石流,山洪暴發;一方面使人類免於水災,一方面也使我們免於乾旱之苦。一棵樹木等於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有許多藤蔓、蕨類與蕈類都依賴著樹存活,還有數不盡的微生物、昆蟲、鳥類與哺乳類也都棲息在樹上。我們可以說,森林是生物多樣性的根源,也是人類生存的命脈。     除了這些實用的價值之外,許多能欣賞與感受到自然之美的人,仰望一顆巨大的老樹時,心中總會充滿莫名的感動,想到那麼悠久且堅韌的生命,以及庇蔭了多少的生物在此綿延,就會對老樹充滿感激之情。     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就曾經這麼寫 : 「老樹本身就是地球的殿堂,無須人為的修飾,老樹就是廟宇。」     同時,大樹自古以來就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起居密不可分,老樹也像是時光機一樣,讓我們回到往日時光。許多社區或人們的老家旁邊,目前都還有著令人懷念的老樹。在社區裡能留下一棵老樹,就有機會讓人重新感受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真的是非常珍貴的遺產。一個地方會不會形成我們精神上的故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是否充滿了與自然生命的互動,因此,都市裡的老樹,不僅對當下的生活品質有助益,長期上也可以凝聚愛鄉土的情懷。     當然,這些都是以人類本位主義來思考樹對人類的實用價值,「樹的秘密生命」還讓我們真的了解樹跟人一樣,是有知覺有情感有記憶的,是個獨立存在的生命個體,就像是有位好朋友多年前曾經跟我說過的經驗。     他跟我一樣,也是個牙醫師,不過從學生時代就開始登山,也是位高山嚮導,有一年他到大小鬼湖,在原始森林中,看到一顆有如電影龍貓裡的巨木。那時他突然覺得,

空氣汙染與肺腺癌

  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已有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證實,這也是大家愈來愈害怕的原因,尤其周邊親朋好友不時就傳出罹患肺腺癌,偏偏這些人都是沒有吸菸的人。 ( 抽菸會得到的癌症是肺支氣管癌 ) 。     已經連續多年,台灣每年有將近一萬人因為肺癌而過逝。     每年衛福部公布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當然還是癌症,在眾多不同的癌症裡,肺癌已經連續九年居冠,而是幾乎可以斷言,這個冠軍頭銜還會繼續保持下去,因為台灣空氣污染的情況,恐怕短期之內是無法改善了。     空氣汙染裡的懸浮微粒,也就是現在大家已耳熟能詳的 PM2.5 ,除了會引起肺癌之外,也跟心血管疾病,其他呼吸系統疾病都息息相關,甚至也有研究發現,也會造成早產,老年癡呆與腦癌等等病變。     肺癌為什麼這麼令人關注 ? 除了這些年罹患率節節攀升之外,也因為肺癌很難早期發現,往往一有症狀就是末期,幾乎沒有辦法治療,近年來有不少名人,包過不菸不酒,生活規律的宗教大師們也得到肺癌,更讓人懷疑近年來不斷惡化的空氣品質,真真切切會對許多較為敏感體質的人有致癌的風險。     2016 年底開始實施空氣品質指標,自有統計以來,南部大部份的日子空氣處在不良的狀態,中部稍微好一點,也是有將近一半的日子處在空氣不良的粉塵中。     只有花蓮與台東空氣品質最好,真的是台灣僅存的淨土。     不過這也想起二十多年前令人捏把冷汗的往事。     在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曾提出產業東移政策,為了促進東部居民的就業率,鼓勵企業到東部設廠。     其實這是一個相當荒謬的政策,內需型的產業在西部已經生存不易,搬到東部難道是跟自己的鈔票過不去 ? 外銷型產業若在台灣西部工業區都活不下去了,到花東就能起死回生 ?     不過當時總統一說,也沒人敢說什麼,就風風火火開始進行各項基礎建設,比如開路、蓋電廠以及運煤碼頭。當時在花蓮的水璉村要蓋一個燃煤火力發電廠,在水璉海邊蓋一個運煤碼頭。     大家都知道,台灣東部從宜蘭尾端、花蓮到台東,一邊是太平洋,一邊是高聳的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中間是非常狹窄的陸地,一旦燃煤火力發電廠開始運作,若是風向是從海面吹向陸地,電廠排放的汙染越不過中央山脈,那麼一年起碼有一半的時間,從宜蘭花蓮到台東勢必就會像被煤煙蓋子罩住的人間地獄。     幸好當時這個發電廠

從藝術欣賞到自然體驗

圖片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要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存在是為了發現美,除此之外,只是等待。」的確,在漫長的人類演化過程中,從狩獵時代與野獸搏鬥掙扎著活下來,到今天高度的文明,哲學家懷海德曾經這麼形容:「自有人類以來,不知道也多少落日時光,忽然有一天,看著西方的落霞,而『呀』了一聲,人類的文明自此開始。」     懷海德認為,野蠻與文明的分野,始於對自然美好的感懷與詠嘆,換句話說,這種對美好的感受與生存的實用價值是不同的。因此,哲學家康德這麼定義:「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提醒我們,若是所作所為都考量到「實用目的」的時候,就喪失了美的可能性。     不過,我覺得透過藝術的欣賞感受到美,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更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因為人們藉此接觸到比這短暫人生更為宏大,更為長久的事物,可以安定我們浮躁的心情,並且連結到整個人類共同的心靈互動。     不過在從事藝術教育的過程中,許多人不免好奇,一件作品到底是藝術,還是工藝品,兩者如何區分?一般而言,美育課程所包含的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等行為,通稱為藝術。藝與術這兩個字,都含有很強的技能、技術的意義在內,但是一個工匠或是成為藝術家的區分在於觀念的創造以及思想情操的表現,也就是從單純的技術層次提升到思想或情感。     換句話說,藝術的開始,往往都是情動於中,我們可以明確地說,沒有感動,就沒有藝術作品。因此「美」的感受,往往就是自己生命內在的經驗,記憶、渴望或理想,也就是藝術作品的創作或者是欣賞,都是每個人自己內在生命品質的呈現。     這也就是著名詩人、也是個藝術家與美術教育者席慕蓉會這麼說:「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裡沒有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乾而脆的落葉,我就沒有辦法教他美術,因為,他沒有第一手接觸過美。」     我也認為,美的教育並不等於美術課,美應該是生活的、全面的,如同美學大師蔣勳老師所說的:「少一點美術課,寧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一個孩子去凝視一朵花的綻放,恐怕比美術還重要。」     因為藝術作品既然藝術家被真實世界的美所感動,然後希望

陪孩子探索人生與自我

圖片
  寫了幾本陪伴孩子成長的書,得罪不少老朋友。因為他們的老婆不時拿我當例子給他們壓力,其實大可不必,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   周邊許多當爸爸的朋友都比我辛苦多了,從幫忙餵奶到接送孩子上下學、指導功課,樣樣都做,而我只是當個自然觀察家,向來只看不動手。因為我很同意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所說,只要做夠好的父母,不必做完美的父母,身為父親也不必擔心做得不夠多,只要像山一樣存在就好了。   而且,男女角色有別,興趣能力和視野也不同,我若真要在孩子的生活照顧插上一腳,一定不符合太太的標準,還會惹著她不高興;不過,我有信心,隨著孩子的成長,我的父親角色可以發揮到作用。   我有一對雙胞胎女兒 AB 寶,太太懷她們的那一年,荒野保護協會正在籌備,她們跟著荒野一起成長,是不折不扣的「荒野小孩」;孩子小時我們在生活中建立常規,培養習慣,透過影片和閱讀,探索人生重要的信念及價值觀,實踐著「浪漫」的教養。   當孩子中學後,我只會在她們主動詢問我的意見時,提供一些想法或可以作為參考的幾個選擇。我秉持著當孩子長大後,父母就應該當他們的顧問,顧問的角色是當客戶有需求時才回應,客戶沒問你時就不要指指點點的。隨著孩子年齡漸長,她們的世界及視野擴大,不再以父母的建議作為唯一參考,她們也會跟我們分享她們的經歷,逐漸發現,二代之間所要面對的世界如此不同,父母過去的經驗及意見,對她們來說或許不再有用,她們的未來必須自己去面對。   時代變化太快,愈來愈不可測,沒有人敢斷言未來會是什麼模樣,該做什麼準備?面對這個不確定的世界,年輕人迷惘其實是正常的,鼓勵孩子勇於冒險,並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找到未來的自己,那個自己也喜歡的自己。   恰逢新冠肺炎襲捲全世界,幾乎所有的企業與行業都受到波及,即將面對的是混亂且更不可測的世界,長輩們該如何了解 Z 世代年輕人的徬徨與想法, A 寶 ( 李欣澄 ) 的《向世界投履歷──找到未來的自己》,或許值得年輕人與父母參考。   年輕的世代,必將目睹父母老去的事實,從跟著父母身後的小孩,蛻變成在前面領路的大人,當這個時刻到來,彼此何妨一起從舊關係中畢業,重頭開始享受新關係吧! ( 李偉文與李欣澄於 110 年 9 月 15 日 ( 三 ) 主講「選擇與承擔─浪漫教養的世代對談」,詳見泰山

台灣有海洋文化嗎?

圖片
  有一個台灣地理的常識題:「花蓮靠不靠海?」   我想絕大部份人一定會直覺的回答:「廢話!這還用問嗎?」甚至還會補充說明全台灣只有南投縣沒有與海相連,其他所有縣市都靠海。   但是這個題目的答案是:「花蓮不靠海,花蓮靠消波塊!」這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當然我們也可以補充說明,台灣的西半部靠堤防,因為沿著海岸線都是快速道路,高高的堤防阻擋了人與海接觸的機會,甚至彰化以南全都是沿海工業區,不然就是垃圾焚化廠,至於東半部只要是人可以接近得了的地方都丟滿了消波塊。   我們常常號稱台灣是個「寶島」,但是這些年來大量的海埔新生地、海港、海岸公路不斷建設,也丟下了大量的消波塊,造成如同「監獄台灣」般的水泥圍城,台灣「寶島」變成了台灣「堡」島。   即便以防範強浪與海岸侵蝕的功能而言,專家學者早就不斷呼籲,珊瑚礁,紅樹林等自然海岸,才是人類對抗天災最好的屏障,除了可以省下人民的納稅錢之外,也能夠讓民眾親近海洋,認識海洋,這也是建立海洋文化最基本的條件啊!   這些年來,有許多人夸夸而談台灣的海洋文化,說台灣是個海洋國家,其實,直至目前為止,我們從來沒有傳統的海洋文化,更不是海洋民族,所以當然更談不上是個海洋國家了,雖然幾百年來,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絕大部份民眾都是住在海島上沒有錯。   從歷史上來說,幾百年來,台灣民眾不管先來後到,大都是從大的陸地板塊那一端來的,所以從歷史文化到風俗民情,或起居作息,都還是屬於陸地的思惟,甚至到了台灣島這數百年來,因為很少接近海,很少看見海,所以也沒有產生新的屬於海洋的文化,甚至在地理上,我們雖然是一個海島,但是這個海島是個非常特別的海島,因為台灣的高山非常多, 三千公尺 以上的高山就有二百多座,這麼多的高山擠在一座海島上,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面積是高山林地的島,我們簡直可以形容說:「台灣就是從海底冒出的一座山。」   的確,台灣是個島,因此我們離海很近,但是,我們卻是住在山裏頭,或者山邊,山腳下。   所以,說我們是海洋民族基本上是個誤解,台灣人是山的子民。   不過,台灣的確是個島,海洋文化所代表的寬容壯闊,勇於冒險,視野胸襟的恢弘,甚至常常面對海天一線自然生命所領悟呈現的純真浪漫,的確是值得追求或塑造的文化意象。很可惜的,若是我們沒有改變我們的環境,改變我們與海洋接觸的關係,在先天不足加後天失調的情況下,台灣的

追求夢想的兩個前提

圖片
  曾經應陽明大學人文醫學研習營之邀,跟學生們有一場座談。     這些大都是對於人文領域有興趣的醫學系學生,主辦的學生幹部認為我雖然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但是又出了不少書 ( 大概就是這跟所謂人文有點關係吧 !) 所以應該能夠給他們一些意見。     看到他們準備給學員的資料還蠻豐富的,顯然也做了些功課,甚至把我出版過的三十多本書依主題內容還分為好幾大類。     其實我還蠻喜歡這種小場地小規模的演講,不喜歡在學校那種三、五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禮堂演講,因為小型座談會才能藉由學生發問,從互動中聽到學生的想法。     這些會參加人文營的醫學系學生,想必大都對文學有興趣,只是因為太會考試了,因為成績高,而被 「強烈建議」讀職業比較有保障的科系。     果然,就有同學說,她的師長就以我為例子,說服她選醫學系──「因為可以像李醫師那樣,一方面當醫生,一方面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其實這十多年來,已經不知道聽到多少像這樣的例子,有的是父母老師直接感謝我,有的是如這次般,到醫學院演講,學生自己私下跟我說的。     唉,對於向來主張要追求自己的興趣與夢想的人而言,到底我算是「妥協的失敗」例子,還是「永不放棄」的成功案例 ? 我自己都搞不太清楚了。     因為我中學時的確對文學,對為弱勢伸張正義的報導文學有興趣,但是當時看到建青社的學長、同學,甚至學弟,個個比我有才華,想一想,自己的天分不夠,還是應付考試比較容易做得好。但是自己內心對文學對公益的關懷還是常常呼喚著我,而我也不曾放棄,持續努力至今。     不過,對於興趣與夢想的追求,我認為應該有兩個前提,第一,要先能養得活自己,才能侈言談自己的夢想,換句話說,要爭一時也要爭千秋。不能以追求夢想之名變成啃老族,而是必須要有能獨立自主,不再跟家人拿錢的骨氣,然後用上班之餘,以及周末假日長期的投入與累績,來證明自己是認真看待這個夢想。     第二,興趣不只是我們喜歡的事,那些做起來舒服自在的休閒項目,真正的興趣是我們願意投入我們的時間與汗水,願意接受相關的挑戰與試煉,再辛苦再累仍然不願意放棄的,才能算是我們的興趣,也才能形成真正的職業生涯。     其實我相信在中學與大學階段,就具有很明確的專業能力趨向的人並不多,百分之八九十應該都算是通才,還在人生道路上摸索,在還沒明確知道那個

關在家裡,時間變長還是變短?

圖片
  居家避疫這幾個月,究竟是多出來的,還是消失的歲月 ?     有研究顯示,人類在被迫降低與人實際接觸,也就是社交隔離的初期,會很開心,甚至興奮,名正言順地睡覺睡到自然醒,不用上班打卡整天上網追劇,真是撿到的幸福時光,但是到了第三周開始,情況開始轉變,欠缺與人接觸的孤立與寂寞感讓人的壓力增加,情緒不穩定,開始影響生理健康。     不過台灣很幸運,至今都還沒有嚴格的居家限制令,雖然許多中大型活動停辦,但是大家還是可以正常上課、上班,上街購物喝咖啡,維持小規模的與人互動,以及基本的日常生活,所以上述研究的結論還不至於大規模出現在台灣社會。     但是各行各業今年上半年的行程的確都被打亂,大部分活動都取消了,也就是除了日常之外,特殊的活動都不見了,我們日後會如何回憶這段日子 ? 是變得更長還是更短 ?     不必研究愛因斯坦的 「相對論」,人人在現實生活中都體會得到,時間的流逝不是客觀且絕對的,而是主觀且變動的。我們焦慮地等候情人的一小時,絕對比跟好友開趴的一小時還來得漫長,雖然在時鐘計量上都是一小時。     而且隨著年齡漸長,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困惑 : 為什麼年齡愈大,時間過得愈快 ?     多年來已有許多心理學家研究這個主題,有很多不同的假說,一八七七年法國哲學家珍妮特就認為,這或許與人本身的壽命比例有關,比如說,對一個十歲的孩子而言,過一年就是他人生的十分之一,而對五十歲的人來說,一年只是他生命中的五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比五十分之一大得多,所以一年一年過去,對年長的人來說是愈來愈短。     第二種假說認為,年輕時我們遭遇的,往往都是生命中第一次遇到的事,比如第一次約會、第一次受傷、第一次出國 …… 每個第一次都帶有非常強烈的情緒與留下深刻的印象,回憶起來,就顯得那些年非常豐富而顯得時間過得很慢,隨著年齡愈大經歷愈多,之後遇到的都是日復一日習以為常的事,我們的大腦就混在一起,區分不出這一件跟另外一件有什麼不同,因此回憶起來,就是一片空白,所以日子似乎一下就過了。     人對時間的感受的確有這種矛盾的雙面性,如同卡謬在「異鄉人」這本書的描述,主角因殺人被關進監獄,在那裡,除了回憶和晝夜交替,沒有什麼事可以做,時間就這麼過去,他說 : 「我無法理解那些日子為何那麼漫長同時又那麼短暫。日子漫長難耐,但是時間又過得飛快,以致最後渾然

因為愛的緣故

圖片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夠在二十多年裏,放棄可以工作賺錢的時間,為社會公益奔波於各地? 或者有許多同樣在環境運動路上的伙伴會質疑我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樂? 大家常常看我笑口常開,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其實我是太在乎了,我的無所謂其實是太有所謂了。 大家都以為我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者,其實我經常得和自己的無力感在對抗著! 只是我體會到,要有效的造成事情真正的改變,並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了,我們必須以多大的毅力去讀書以獲解決問題的能力或判斷力:同時我們也必須以多大的紀律去做苦工,腳踏實地,一對一,面對面地,一步一腳印地付出勞力與血汗或者一字一句地寫,一封信一封信地寄;當然,還必須委屈求全,面對既得利益者,面對刁民或金權勢力等等我們不以為然的人事物,我們理就算再直,氣卻必須更和婉更低下的來溝通或妥協。 經常夜裏就是在與自己的灰心沮喪與無力感對抗著! 無力感往往源於想達到的目標太過龐大,或者問題癥結是體制,是現代的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因此個人再怎麼努力,似乎看不到具體成效所產生的無力感。 至於灰心,是最常見的,只要在做事的過程中,碰到別人冷漠的對待,伙伴的誤解,甚至其他單位或團體的批評或中傷,都會使我們灰心。 我想,從事社會運動或在公益團體當志工的朋友,常常會有「理直氣壯」的態度,往往因為「我又出力又出錢來做好事」,所以對於別人的誤解,甚至批評或中傷會特別敏感。我自己在公益團體當志工已有二十多年,早些年常常情緒會因為別人的冷嘲熱諷,或者有意無意的曲解或中傷而氣憤而難過。 每一次能讓我重新振作起來的力量,就是腦海中荒野伙伴們真摯地眼神與無怨無悔地付出;當我想到一幕又一幕的畫面,一次又一次荒野伙伴面對環境破壞所流下的眼淚,眼界大千皆淚海,這是我得以鼓起勇氣的動力來源。哦不對,不止是因愛所流的淚,還有因愛所產生的歡笑,以及伙伴們彼此溫暖的對待與體貼的打氣,等待,與陪伴,這都是我們得以繼續往前走的動力啊! 多年以前,李育青伙伴擔任荒野合歡山體驗活動的領隊,當他帶著伙伴們坐在山頂,望向被蠶食鯨吞的山林,不禁當場哭了起來。 曾經擔任高雄炫蜂一團團長蔡亦琦伙伴,帶著小蜂做自然觀察,忽然看到一棵大樹被人破壞,她站在那裡哭了半小時,讓小蜂們嚇了一跳。 這些都是因為愛的緣故! 在荒野剛成立那一年,第一次辦花蓮的自然體驗活動,黃雍熙、廖惠慶帶著孩子全家參加

心跳次數與壽命

    記得以前在各寺廟都擺有許多善心人士助印,免費贈送給民眾的勸人惜福行善的書,這些自古流傳下來的故事裡,有許多都提到,人一出生,福分與祿份是固定的,當你太過奢侈浪費,提早把這一生該享有的福祿消耗掉,就會陷入貧困。     這種老調牙的勸誡,卻似乎在現代某些科學家的觀察中得到有趣的印證。科學家發現,大部分恆溫的哺乳動物,在小到老鼠,大到大象,或者馬,牛羊或人,心臟一輩子跳動的次數是固定的,約二十億次,呼吸的次數約五億次,跳完、吸完,生命就結束了 !     當然,大部分的醫療保健專家不會將這理論用在實際生活,倒是有一位在日本及台灣都非常知名的南雲則吉醫師相信這觀察,因此他主張絕對不要劇烈運動,讓心跳跳得太快,他自己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挺胸縮腹大步健走就是最好的運動。     記得以前醫療專家對於運動的建議,提出 「三三三」的標準,也就是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而且必須運動到心跳至少每分鐘一百三十下。但是現在已有不少醫生改口建議心跳次數已降至一百一十以下,所以也有人提出新的口號 : 「一一一」,也就是每天至少運動一次,每次至少十分鐘,每次達心跳一百一十次。      理想的運動心跳次數雖然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但是有益健康的呼吸次數古往今來,大家的看法都很一致 : 多深呼吸,最好是腹式呼吸,同時降低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尤其大多建議要拉長吐氣時間,最好能達到吸氣與吐氣比例能維持一比四,也就是假如 5 秒鐘吸氣,那吐一口氣就要緩慢拉長到二十秒。     楊定一博士認為,用腹式呼吸不但能增加身體的能量,也能改善許多慢性病,而且在拉長吐氣中,甚至能夠達到「息」的境界,將身體的氣脈完全打開,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境界。     那是中醫自古的說法,若以西醫研究來說,呼吸時若將吸氣縮短,吐氣拉長,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增加,血紅素也就比較容易將攜帶的氧原子釋放出來給細胞,增加細胞的代謝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