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3的文章

錫蘭式邂逅

圖片
    Serendipity 有人翻成錫蘭式邂逅或錫蘭式偶遇,但是若要讓沒見過這個名詞的人更了解的話,也有人翻成偶發力。這個名詞不斷在書中出現,因為不但愛迪生他一生二千多種發明中,許多關鍵性的靈感都來自於偶發力,旅人在旅途中能獲得的真正成長與改變,往往也是來自於偶發力。     偶發力這個名詞來自於十八世紀一個童話故事「錫蘭三王子歷險記」,故事描述古代錫蘭的國王要求他三個兒子出國旅行,體驗人生增加歷練,這三位王子原本各有自己追尋的目標,但一路上卻用他們已準備好的知識,在旅途中有許多意外的發現,也幫助了許多人。     這個當時家喻戶曉的故事,被某個貴族借用,創造了新的英文單字, Serendity ,表面的意思指沒有預期,意外的發現,如果要更詳盡地定義這個詞,通常是指一個機靈的心智,經過刻意的尋找,卻偶然撞到原本毫無預期,一無所知的新發現。     這裡的機靈的心智與刻意的尋找,除了帶著任務或問題後開始的準備過程,這裡的準備有主題式的蒐集資料,但是更多的是來自於一生的準備。     有趣的是,偶發力的敵人是太專注的追尋,以及太過嚴謹與規律的安排,這往往會喪失意外的可能,換句話說,形式越自由,對不確定的容忍度愈高,碰觸到的偶發力的機會就更多。        人生其實是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未知,更是自我的無窮探索,因此,出門旅行的真諦,不只認識世界,也是認識自己。     閱讀,就像旅行,都是尋找意義的過程。不管我們現在能不能起身到世界各地探索,但是當我們拿起書,開始翻閱,就能立即開始屬於自己的尋找意義之旅。

要不要背古文?

圖片
  這十多年來,只要我一出新書,就會接到來自飛碟廣播電台宜蘭分台的主持人彭瀞儀的電話邀訪,因為她提問的問題都很有深度 ( 表示很仔細地閱讀過這本書 ) ,讓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三年前,她建議是否能當每個月固定採訪的來賓,我也就欣然同意。 每個月都要訪問,我出書的速度沒那麼快,瀞儀就會從我臉書或部落格寫的文章當引子,就當下大家關心的議題詢問我的看法。 前天的節目她從我前幾天在部落貼出的,二十來年前寫的舊文章「孔子期盼的大同世界」,除了談到荒野的起心動念,她也想問我對古文教育的看法。 我們是讀國立編譯館全國一致的標準課本長大,最痛苦的記憶是要背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也就是論語、孟子。但是進入社會後,那些強記下來的字句,卻常常在我們面對某個處境,某個人生選擇時就跳出來,發揮關鍵的影響力。 因此,我覺得好的句子還是必須背下來,背下來後才有辦法隨時想到,才有機會用出來,也只有滾瓜爛熟到已經成為自己靈魂的一部分時,我們才能趨近於那個我們嚮往的境界。 現在的考試已經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背誦,因為現在的素養考題強調理解,強調有自己的觀點,當然這是回應時代需求的一種進步,但是大量閱讀與理解及邏輯推理能力的訓練跟把好句子背下來,我覺得這兩者並不會衝突。 古文是精鍊的文字,跟成語有點像,少少幾個字卻能承載很多的意涵,而且這些自古流傳的名句也呈現民族文化中共同的價值或象徵。 生活中我們會享受或期待精緻的美食,那麼在思想上,我們為什麼要放棄這些美好的而精緻的文句呢 ?   綠滿窗前草不除     這一輩子我最感激的事,就是父母親培養了我喜歡閱讀的好習慣。   民國五十幾年時讀小學,那時候整個台灣經濟正從農業慢慢轉型為工業,大部份的家庭雖然清苦,但是社會風氣純樸,也相當具有人情味。還記得拿著玻璃罐到巷口雜貨店「打」花生油的情景,當時家裏買雞蛋也是挑較便宜的破蛋,可是即便生活這麼拮据,父母親還是會省出一點錢讓我們到牯嶺街的舊書攤買書。   閱讀是一種享受,全世界最會寫故事的史蒂芬金這麼形容:「書是一種獨一無二可以攜帶的魔術,像是隨身帶著一扇可以從現實中解脫的逃生門。」的確,書就是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可以幫我們暫時跟這個令人挫折、煩躁的現實社會隔離開來,喘口氣,然後才有精神再繼續跟它周旋。   閱讀使我們對身處的世界保持「又即又離」「既出世又入世」的態

由書帶領的美好人生―「閱讀誌.書-人生」邀稿

圖片
  我在自己的牙醫診所裡設置的社區圖書館,提供民眾免費借閱的書本數量比現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獨立書店還多,而且在行動上網盛行之前,每天到診所來看書借書的民眾比看診的人多。     住家的藏書也不輸診所,算是不對外公開的私人圖書館,套用咖啡癡的名言 : 「我不在圖書館,就在去圖書館的路上。」     除了一起生活的家人知道我是個非常自閉,只要有書什麼事都無所謂的人之外,所有認識或不認識我的朋友,都以為我是個整天往外跑,喜歡朋友喜歡大自然的過動兒。為什麼會有這麼矛盾的人生或分裂的生活,當然是書害我的,或這講具體一點,就是幾本書害的。     原本我應該是個因為從小被書 「銘印」,然後 單純就是 喜歡看書,終生與書為伍的人。     一九六 0 年代的台灣正從農業慢慢轉型為輕工業 ( 那時謝東閔省主席全力推動客廳即工廠 ) ,當時也正是台灣人口急速增加的階段,我讀的老松國小人數超過一萬人,是世界第一,因為校舍不足,學生只好分為上午班跟下午班共有一間教室,也就是全校一半的班級這星期上午上半天課,隔周就改成上午放假下午上課,小學生活過著只有上課半天的悠哉日子。     印象中有許多沒有玩伴的漫長午後等著打發,家住萬華火車站後面大理街一間小小的兩層小公寓,二樓上還有個斜斜的小閣樓,我常常一個人坐在閣樓窗戶邊看課外書,在安靜閱讀中憧憬著窗外那個似真卻又跟書中虛擬存在混淆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從小愛看書的人大概都跟我一樣,發現書中迷人又廣闊的世界後,就捨不得浪費太多時間跟街坊鄰居完幼稚的遊戲,不知不覺就會變成別人眼中自閉的怪人。幸好透過閱讀,讓我知道人生可以有很多選擇,那時候我就知道,只要把功課顧好,考試每次都滿分的話,就不會有人來煩你,管你在幹嘛,就像長大之後,我也很清楚的知道,當醫生,尤其當一個自己開業自己當老闆的醫生,也就不會有人來干涉你的生活作息。     是的,原本就應該是這樣單純地以一個愛看書的人過完一生。但是在我看過的無數本書裡,就是有幾本書的印象特別深刻,也一直留在我身邊,冥冥中這幾十年的生命歷程也受這些書所影響。     小學階段有兩本,一本是東方 出版社的「十五少年漂流記」,描述一群少年因意外漂流到小島,一起分工合作解決困境的求生冒險故事,另一本是「櫻桃園」,水牛 出版社 出版,內容是英國倫敦四個孩子,因為身體虛弱,父母把他們

人氣與好感度

圖片
    很多人勤於在朋友的臉書貼文按讚,也不吝於在 Line 上用可愛的貼圖回應,更會把握機會參加各種聚會,因為我們希望有好的人際關係,渴望獲得別人的好感。但是專家說這些刻意的行為,或許會讓我們很有人氣,可是不會讓別人真正喜歡我們,而且一味追求人氣,只能帶來短暫虛幻的快樂,只有別人對我們的好感,才能擁有真實而長遠的幸福。     專家認為,跟別人互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呈現「真誠、正向、關注」三項特質,才能獲得別人真正的好感。     我們或許喜歡別人的討好,讚美甚至阿諛,但是沒有感受到他的真誠,我們對那個奉承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好感,因為我們討厭虛偽的人,每個人內心都喜歡坦率、能表現出真實自我的朋友。     至於「正向」的意思並不是指生性樂觀才能獲得別人的好感,而是在跟人互動中,彼此能有正向的態度,讓人覺得安心,愉悅、甚至能受到鼓舞。     最後「關注」是指在互動過程中是全心全意的,不會一直看著手機,或者心不在焉,一直想著等一下要去處理的重要事情,當然,如果能與朋友找到彼此共同關懷或興趣喜好,那就更加分了。     研究也發現,我們與別人互動的態度會影響到對方的,而對方感受又會回過來影響到我們,而這種好感,能讓對方表現出最好的一面,也願意跟我們合作。     有一個研究很有趣,研究人員將職場上會與我們共事互動的人分為四大類──能力強但不好相處、能力差但很好相處、能力強又很好相處、能力差又難相處,讓受試者選擇。     扣除後兩項幾乎無疑義之外 ( 誰都喜歡和能力強又好相處的人共事,人人都討厭能力差又難相處 ) ,比較有趣的是能力強但不好相處及能力差但好相處這兩類。     幾乎所有老闆跟主管都認為能力強比較重要,但是研究人員進一步追探究老闆實際的選擇時卻發現跟他們表示的不一樣,大家還是喜歡好相處的人。     這跟我們平常在與朋友互動類似,如果一個人惹人厭,那麼他有沒有能力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根本沒有人想跟他相處。

出神入話談月老

圖片
  有人說今天七夕是華人的情人節,但是一般情人還是會以二月十四日的西洋情人節來表達情意。 有學者認為,情人節不該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而是應該訂在上巳節(農曆三月三日),應為早在唐朝,到了上巳這個節日時,就像現代學生辦聯誼一樣,是古代未婚男女可以大大方方一起出遊踏青的日子,甚至大家自由自在地在廣場空地跳舞,據說還會在在河邊洗澡,大家藉著這些活動尋找心動的對象。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到了理學興盛,對女生要求嚴謹戒律的宋朝,元宵節才是真正的情人節。因為元宵這天,家家戶戶點燃各式彩燈,街上有許多表演與攤販,平常不能拋頭露面的未婚女孩子,這時候才能假藉著出門賞燈,與男生約會。 這兩天正在看經典雜誌出版的「出神入話」,是2020年疫情爆發後在雜誌連載的專欄集結成書。訪問了台灣120座宮廟,完成十三篇報導,詳細介紹了此時此地,台灣民眾與神明互動的生活,除了耳熟能詳的媽祖、土地公之外,還有月下老人、文昌、財神、醫神、瘟神、動物神……等等,也包括了神像、神轎、香燈、彩繪……等相關的篇章,也有關於家將、神將、官將等相關陣頭的敘述,還有關於乩童的專章,看了之後,才真正明白我們生活中多多少少會接觸到,但卻始終搞不太清楚來龍去脈的儀典與習俗。 七夕情人節大家想到的就是月下老人,而祭祀月下老人最出名的就是台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不過廟既然是城隍廟,主祀神明當然是城隍,所以來此祈願時,備妥供品、金紙、點上清香祈拜時,第一句一定要說:「誠城隍老爺做主。」下一句才是:「請月下老人幫忙。」最後則說:「眾神明保佑。」 不過隨著時代演變,民間信仰通常是很能夠適應社會變化與需求而調整,高雄鼓山的地獄殿,因為問事的民眾很多都與感情困擾有關,因此2019年雕奉了月下老人,更有趣的是,還多了一尊較少見的斷緣仙師。月下老人牽緣,斷緣仙師則斬斷情緣,這也是因應現代社會情感流動率高,所產生的新需求。 斷緣仙師的造型是右手拿摺扇,意指扇(散)去緣分,左手持金斧頭而不是剪刀,因為俗諺說「剪不斷,理還亂」,所以是用斧頭,毫不留情地劈斷緣分。 高雄地獄殿在問事服務的統計上,事由為「感情」的比率約為四成,而這其中,同志朋友來問的高達五、六成以上,而且有一直增加的趨勢。 這是一本很好看、也很實用的書,身為台灣人,理應知道台灣的民間信仰,不管我們是信或不信,至少可以藉由閱讀此書而貼近台灣民眾的「集體潛意識」,融入這個與信仰共榮共存的

沒有個人專屬的學習類型

    到現在還有不少人提倡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類型,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偏好 ( 圖案、文字或口說 …… 等等 ) ,也有自己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有人是視覺型、有人是聽覺型、有人是觸覺型 ...... 等等,甚至還有些課程教你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風格。     但是根據德國神經生物學家,漢寧貝克博士在 「打破大腦偽科學」就很明確地說,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偽科學,之所以會那麼流行,或許是來自於它迎合我們的需求,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特別,而且暗示用簡單的方法就能學得更好,同時也是個很好的藉口──若我們不好,也許是方法用錯 …… 。     科學研究證明,學習成就與是否用偏好的方式處理訊息一點關係也沒有,學習類型的觀念其實是自我欺騙。而且有趣的是,研究可以測出哪些人特別喜歡掉進學習類型的陷阱,比方說,認為自己是「視覺型」學習的人,會以「自己比較適合用圖片學習」為藉口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經過一段時間好像真的就成了視覺型的人,其實這些都是自我催眠。     大腦神經科學已經很確定,神經網絡應盡可能地接收到各種不同的刺激,之後會比較容易活化,只用單一管道來學習的效果並不好。     每個人其實都是全能型的學習者,能結合不同的方式,文字閱讀、口說、寫下來、畫圖輔助、講給別人聽,這種大雜燴通通都用最好。

退休前靠職業維生,退休後以興趣維生―訪問江育誠總經理

圖片
  前些天在廣播節目中訪問「退休練習曲」這本書的作者江育誠總經理。 三年前疫情剛爆發沒多久,今周刊在這本書出版之前安排了我與江總的對談。時隔三年,他的氣色更好身材更是標準,活力十足,完全不像七十歲的人。 一見面他就很興奮地說他跟太太剛從法國巴黎 long stay 回來,實現他多年來的願望,也很認真地浸淫在這個藝術之都。 我幾乎沒有見過意志力像江總這麼堅強的人,當他在五十歲,也就是工作最忙的時候,覺悟到要為退休做準備,開始拜師學畫,而且決定要畫就要成為大師,以十年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來規劃。這表示每年一千小時,持續沒有間斷每天將近三小時的練習。 他那時工作忙碌的情況恐怕很少人比得上,包括身兼四份工作,嘉裕西服總經理,台文針織副總,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秘書長以及裕隆籃球隊協理,加上紡織公會理事等等三個頭銜,加起來總共七份工作,而且這樣身兼多職的情形長達數十年。 他如何在這麼忙碌的生活中,每天額外擠出三個小時學畫 ? 他盤點一下自已工作之餘的時間,把原本最喜歡的高爾夫球運動停掉,再加上不再看任何電視節目,就擠出這三小時。是的,他從五十歲後就再也沒有打開電視機。 江總說 : 「退休前靠職業維生,退休後以興趣維生。」他對待興趣不是當做消遣打發時間,而是以一種一生懸命般的修行態度來面對。 我看著他手機裡秀出的畫作,清楚地標明,第一百小時的畫,第一千小時的畫,到一萬小時的畫,如今他已開班收徒弟教別人畫畫了 ! 他的另一個興趣是修古董鐘,他所蒐集的古董鐘大概是全台灣數一數二的,而且長期免費幫人修各式各樣的古董鐘,他也自豪的說,如果他的鐘表零件種類是全台灣第二齊全的,沒人敢說是第一。 他有七座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堂鐘,有的重達數百公斤,剛送到家時像一堆破銅爛鐵,就如同其他四百多個古董鐘,他專買壞掉沒人會修的,因為價格非常便宜,也可以考驗他的修復技術。 他對退休的規劃真的是當作重大志業來經營,除了畫畫修古董鐘這兩種靜態的興趣之外,他也選擇能夠鍛鍊肌力提升心肺功能的登山運動。 他怕自己怠惰,在登山時順便拍昆蟲,而且又以一貫的目標管理來自我要求—要拍到 99 種昆蟲正在交配的照片。哇 ! 這是非常困難的挑戰,登山途中要找到 99 種不童的昆蟲已經不太容易,何況要拍到牠們正在交配 ! 不過他還是非常厲害,如今已拍到七十多種昆蟲。 他提醒大家,很多人

回味經典的N種可能

圖片
  昨天下午應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之邀,與時報文化的趙政岷董事長一起搭配,針對公共圖書館的館員以及學校的圖書教師,進行一場線上座談。 這也是以經典作品為主題的系列演講中的一場。 經典文學很重要,某個觀點來看,有點像我們為什麼要保留古蹟一樣,這些歷經時代考驗與淘選而留下來的作品,其實也保留了時代的集體記憶,集體情感,或者彰顯出時代的關懷與追求的價值。 但是我在小學推廣閱讀時,又認為不該讓小學生讀世界名著的綱要版,因為綱要只剩下基本的故事情節,沒有細節,也就失去了感動人的力量。更麻煩的是,小時候讀過那種摘要版的世界名著後,就以為自己讀過了,長大後也不會想找全文本來看,因此就喪失了接觸經典的機會。 我們鼓勵看經典名著,這些書當然都是好幾十年前的書,我懷疑,在網路興起,智慧型手機吸納了我們所有關注力與時間後,在我們這個時代會有新的經典產生嗎 ? 一本書要變成所謂的經典,基本條件就是要有廣泛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一方面來自普及性,也就是銷售數量,另一個是討論度,而且這個討論不是流行當下話題性的討論,而是過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之後,還持續有人在討論,不斷有後代作者以模仿、變造,複製或再創造 …… 等等方式來向這個作品致敬,而且這種討論不是在獨特的小圈圈,而是會跨界,整個社會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層的人,多多少少都受到影響,那麼這個作品才有可能成為經典。 若以經典形成的這麼多條件來說,現代已經很難產生未來的經典,因為這是個極度分眾再加上急速更替淘汰的時代,不要說一個作品會被持續,沒有間斷地論二十年、三十年,現在很多當下流行得不得了的事物,恐怕過不了三個月半年,就沒有人會再提到,甚至早就遺忘,彷彿隔世。 後面附上我的演講綱要,今天的演講實況錄影過幾天後,會掛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網頁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觀看。   回味經典的 N 種可能―線上講座綱要 112.08.01   ( 一 ) 什麼是經典 ? 卡爾維諾 : 經典是不同年齡再去讀它,永遠會讀到不同東西的書。 ( 二 ) 經典的時代意義 改變歷史,影響思潮的具時代性的書。 ( 三 ) 會有新的經典產生嗎 ? 在這個還沒有開始流行就已經過時的年代,也就是極度分眾又急速更替淘汰的時代,會有新的經典產生嗎 ? 又或是該如何看待經典這個概念 ? ( 四 ) 為何讀

人生何來早知道?

圖片
     有一回,一個人脫光衣服跳到仙人掌上。當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答道:「當時我以為這樣也不錯。」            -美國持槍歹徒.維恩     常常會聽到有人懊惱的說:「早知道就好了!」其實我總是覺得人生沒有所謂早知道,事情只有當下的選擇與承擔之後的結果。我之所以從來不提早知道,是因為後來我知道,有些事就算早知道,也是莫可奈何的。別人的經驗自己非得依樣走過一次,甚至跌得鼻青臉腫,才會甘願,才會死心。   如果經驗的傳遞那麼困難的話,那麼為何要到處奔波去演講?   有無數次,在身疲力竭下,我質問著自己。   常常,對人生的感慨,很難對人訴說。比自己年長的人會覺得你還年輕,懂什麼?比自己年幼的人會覺得你在說教。因此,演講者必須面對一個弔詭的兩難困境,聽得懂的人,也不必由你來說;聽不懂的人,說了也是白說。   那麼,為何要去演講?   我告訴自己,從自己的經驗還有一些研究報告顯示,別人會忘記你說過的話,你做過的事,但是他們不會忘記你給他們的感受。   是的,你給他們的感受,原來我是希望用自己的熱情傳遞給聽眾一個感覺:「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可能性!」   記得有好多次千里迢迢到偏鄉,或到一些根本沒聽過名字的職業學校或科技大學,花了許多車程時間與耗盡我的精神體力,甚至即便到頂尖大學演講時,看著底下學生如同某位教授形容的「人型墓碑」,還是會興起所為何來的感慨!   或許真如我曾安慰某個滿懷歉意,邀請我到偏鄉的老師所說的:「這些成長環境不理想的孩子,才是我們更要關切與影響的,因為我們後半輩子還是會留在台灣,我們能不能安渡晚年就看這一群孩子長大後爭不爭氣了!優秀的孩子也許會到國外發展,這些沒有能力離開台灣的孩子,才是台灣未來的希望啊!」   也或許我知道演講的內容聽的人很快就會忘掉,他們會記得的是講者整體氛圍留下的感受。因此我上台前總會再回顧一下自己的初心,找回自己對生命的熱情,警惕自己不要變成照本宣科的錄音機。   至於真正要讓人記住的實質內容,我知道只有透過文字才有可能,因此我花時間寫文章,貼在部落格與臉書裏,也出版書,希望讓這些心得留在虛擬的網路空間或一本本的書裏,留待有緣人的撿拾。   雖然,內心深處還是常常響起攝影大師李屏賓的感慨:「有的時候心中有事,嘴裏懶得說;有的時候心中有事,覺得沒有必要說;又有的

今天有什麼好玩的?

圖片
   從孩子上了小學高年級以後,每天下班回家見到她們所說的第一句話一定是詢問:「今天有什麼好玩的?」然後就輪流分享一些今天發生的好玩或有趣的事情。     因為我知道隨著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會有許多剪不斷理不清的煩惱,若是將這些負面情緒加上逐漸加重的功課壓力一併帶回家,對身心健康以及學習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我也藉著這個問題提醒自己,將白天所遭遇的種種事情逐一過濾,轉化成正面樂觀且值得記憶的故事。     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已變成我與女兒間的一種儀式,養成了我們即便經過一整天的辛苦與忙碌,回家之前要把所有不舒服的情緒留在門外的習慣,讓全家人共處的時光都充滿快樂溫暖的力量。同時,久而久之,也讓孩子養成正面積極看待事情的態度,不會變成憤世嫉俗,只會埋怨的憤青。     另外,在她們上床就寢時,我也會溜進她們房間,擠到她們床上,跟她們聊個十多分鐘,這時候我們談的主題通常是今天新學到的知識或訊息,因為我也想藉此養成她們一個習慣,能夠自覺地回顧今天的見聞,檢視有沒有虛耗掉大好的光陰。     我總是覺得身為父母親能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有形的財產或物質享受,而是好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這些無形的禮物除了來自於身教典範之外,其實也必須藉助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互動中來培養。     或許是因為與孩子相處的每個時刻,我們都是在聊天,除了評論所思所學之外,更多的是心理的感受,所以雖然我工作或社團的事務很多很忙,其實與孩子共處的時間非常有限,但是孩子卻願意跟我們分享她們生活中的大小事,大概就是來自於我們家這兩個習慣吧!     我知道很多父母也很想跟青春期的孩子有良性的互動,但是一方面孩子根本不想理大人,同時父母似乎也找不到什麼話題,即便大家都在家,也是看電視或各人做各人的事。     我們家沒有電視機,但是會挑選適合的影片,用投影機大銀幕在類似電影院的氛圍下,全家人一起很專注地看,然後趁著被感動,心最柔軟的時刻,分享彼此的感想,這是拉近親子間心靈距離的好機會。     不過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趁機教訓孩子,那些充滿道德八股教條的話語,正是孩子受不了父母的主要原因。     我常覺得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父母師長一定要誠懇。所謂誠懇就是不要說一些我們自己也不相信的話,比如說我們常常理所當然的鼓勵孩子:「好好用功就可以考得好成績。」「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可

為什麼要看經典電影或世界名著?

圖片
    為什麼要看經典電影或世界名著?原因當然很多,其中會被大家忽略的是看老電影還有「對話」的作用,就像大人會偷瞧年輕人在流行看什麼書,什麼影片一樣,看以前年代流行的東西,也可以與年長朋友多一些「對話」互動的題材。    同時從老電影最能夠感受到不同時代生活的軌跡,從服裝、居家擺設,到劇中主角的言語與生活,真的就是活生生的歷史啊!   當然,經典電影或經典名著的作用不只於此。有人說,經典具有豐富性與恒久性,它能碰觸到人類各種永恒且終極的問題。因為古今中外能夠被稱為「經典」的作品,都歷經時代的考驗,經過無數人的研讀與討論,而經典所關注的問題與提出的看法,也常常對時代的潮流與演變有巨大的影響,因此也可追索出不同時代的文化氛圍與深度。   傑出的出版人郝明義先生就曾這麼比方:「當代作品提供給人們的是可以直接使用的財富來源,而經典是個存摺,它提供給我們不是馬上使用的鈔票,它可能是個金元寶或金錠子,雖需多一道手續提取,卻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這些道理我同意,但是我卻不贊成讓幼稚園或小學生看世界名著,因為一本書能夠成為世界名著,起碼要符合幾個條件,第一它是古代的,第二它可能是外國的,對一個小孩子來說,對於古代的歷史背景,各國的風土民情完全不懂,我不太認為孩子精神上能進入名著所描述的世界,而且世界名著所關心的主題大概都是大人關心的,比如愛情、生死永恒,或者正義、背叛、人性試煉 …. 等等,我相信孩子也無法體會。   再加上為了給小孩子看,這些世界名著就必須改寫成非常簡單,甚至只剩下故事大綱。故事大綱沒有感情,也沒有氣氛的蘊醞,不可能感動人,也不會引人深思,簡直是糟踏了世界名著。我覺得世界名著閱讀的方法應該是已經喜歡閱讀,已經進入閱讀的美好世界之後,到了高中或大學之後,再自己去尋找世界名著的原版(或全文翻譯版)來看,才能領略到世界名著真正的精髓。

常規與紀律是終生學習的基礎

  在生活中常看到許多驕縱奢華,目空一切的小孩,感慨之餘不免想到,難道他們的父母親不知道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嗎?甚至也有許多家境一般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到了三十來歲,在保護之下變成了逃避工作與挑戰,無所事事在家當米蟲的「啃老族」。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一個要什麼有什麼的孩子,最後會非常不快樂,美國有個調查也發現,富裕家庭長大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是平均值的三倍。   孩子若是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以及過度安排之下,會養成了既被動又不成熟的個性。總覺得我們必須容許孩子可以受苦,可以難過,甚至也可以受點挫折好好的哭一場。   我也看到許多家長誤解了開放教育的意思,覺得要當孩子的朋友,甚至以為從小讓孩子自由自在毫無約束,才能養成豐富地創造力與發展天賦才能,可是德國哲學家亞斯培卻曾說:「沒有權威,便沒有自由。」我深深以為,孩子的常規養成,是教育最重要的核心。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才氣縱橫的大人,到頭來卻一事無成,我想主要原因是缺乏某些紀律的訓練,不要說在類似馬拉松賽的人生旅程中,面對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與挑戰,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也要有堅強的毅力與面對挫折不氣餒的靭性,這都要有紀律以及自律的習慣,因此,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常規,也許比什麼才藝或考試成績來得重要。   生活常規包括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在生活習慣方面,比如我家的雙胞胎女兒,從一出生起,我們就很注意她們的生活作息,必須嚴格遵守幾點鐘就要熄燈就寢,幾點鐘起床,同時飲食習慣也是嚴格要求,家裏沒有任何包裝飲料或垃圾食品,只能喝白開水,正餐簡單但符合健康要求,上了小學之後除了上學的東西都得自己打理之外,每天也必須分擔家事,另外因為要她們養成運動的習慣,因此鼓勵她們加入運動型的社團並且參加成為校隊,透過比賽與每天的練習,養成每天都會運動的習慣。   至於生活態度方面,我們比較重視養成她們積極且正面的思考,不講別人的閒話,更不能批評別人,協助她們學會訂定計劃,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之後,在生活中就給她們很多自由選擇權,並且要她們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因為有之前的常規要求之後,長大一點的放任她們自由選擇與安排自己的生活時,身為家長的我們也可以比較放心。   我相信許多家長也知道常規養成的重要性,但是卻因為每天得跟孩子大小聲,不斷指責之下親子關係弄得不好之外,大人身心也很疲累。其中最大的關鍵,除了父母自己

為什麼要讀書?

圖片
  曾經 到新竹女中周會演講,結束後有幾位學生留下來希望我幫忙在書上簽名,有位高二學生很興奮地分享她的閱讀經驗。說她非常喜歡看小說,也喜歡參加社團活動,覺得課本既枯燥乏味,以後也根本用不到,原本打算放棄學校課業,但是看了我書上寫的一段我與讀中學的女兒討論的讀書的目的,被我說服了,所以現在又乖乖耐下心來面對課本跟考試。   在旁邊的老師聽到我們的對話,忍不住問我到底是如何跟孩子說的,怎麼這麼有效?   我笑了笑,跟老師說,通常我不會跟孩子講虛偽的話,會先同理她們的心情,然後再跟她們一起面對事實,之後才有機會與她們討論:「那我們可以怎麼做?」   比如以討論為什麼要讀書為例,當孩子抱怨讀高中數學或物理化學或背一堆公式,以後也用不到,幹嘛花這麼多時間與生命浪費在用不到或會被淘汰的知識呢?   首先我會很老實地承認,高中的課程真的有些難度,有些科目若非以後從事相關行業,的確是用不到,而且現在背下的資料也許幾年後就會被淘汰了,先同理孩子的情緒之後,我再要她們面對現實,可是目前的制度是,若你想讀頂尖的好大學,就必須考到一定的成績,而且當我們必須把這些我們不喜歡,又枯燥又難念的課程搞懂,的確要有堅靭的耐力,一旦我們能勉強自己克服這些困難之後,也會獲得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以後遭遇的挑戰。   我提醒孩子把這些自己不擅長不喜歡但又是必考的科目,當作是人生達成目標途中的障礙,也當作是學習才藝或運動技能一定得反覆練習的基本動作,基本功。   當然我知道,這樣的說法對我的孩子或新竹女中的學生有用,是因為她們對讀書與考試已經有不錯的底子與信心,而且對未來也有較強烈的期待,她們的迷惘只是一時的煩躁或沮喪,這些人是能夠適應目前社會主流價值的人。但是,其他的孩子怎麼辦?   有許多孩子已經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挫折而自暴自棄,如何協助他們找回學習的熱情與對未來的憧憬?   課本或考試所能評鑑出的,只是所有「能力」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且在全球化競爭及知識產出與淘汰如此快速的時代,未來在職場上謀生所需要的技能或工具,恐怕現在都尚未出現,顯然我們沒有辦法「學」現在「不存在」的東西,因此讀書不應該是個別知識的背誦,而必須調整或最基本能力的養成,個人素養與求學態度的建立。   這種能力是想像力與創造力,是主動求知的熱情以及具有高度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的個性。讀書不只是為了考

意料外的回響

圖片
    前幾天因為臨時多了颱風假,在家裡閒來無事,就在臉書的粉絲團貼了一篇舊文章,內容是談台灣環境的特色。     原本只是隨意貼,一 方面是墊檔的性質,另一方面因為颱風來,大家正密切關心颱風路徑時,談談台灣地理位置以及環境特色,也有點應景之意。     想不到貼出後有那麼大的迴響,第一天就有一萬多人按讚,二千多個分享轉傳,直到現在第五天仍在增加中,已經有二萬四千多個讚及四千五百多次分享,看一下粉絲團的洞察報告,這一篇貼文已經觸及一百六十四萬多人。     非常訝異,因為這篇貼文有點像以前學生的教科書報告,充滿太多知識,若是我在演講時,分增添許多小故事跟手勢、語氣的配合,聽眾會更有感。     這個主題也是我在政府機構講環境教育時,偶爾會拿來詢問大家的。通常我會先強調 「前提」,是環境方面的特色,而且所謂「特色」就是只有我們有,其他地方沒有的,同時也會補充,或者暗示說,台灣因為這個特色,有了今天的美麗與豐富,但是也由於同一個特色,形成今天與往後的苦難與災難。      這樣的說明應該很清楚了,可是還有不少人會胡亂回答,像是 「台灣的特色是有夜市」、「有檳榔西施」、「台灣人很友善 …… 」就像在貼這篇貼文的四百多則留言中,也是有十多則 ( 應該還算是佔少數 ) 用政治化語言或者是滿懷酸氣或怨氣的回應。     我覺得講台灣環境特色最簡單的概念是 「台灣是一座高山島」,而且是位在一個非常獨特地理位置的高山島。     高山把來自全世界最大陸地板塊 ( 歐亞板塊 ) 的季風與來自最大海洋 ( 太平洋 ) 的颱風,這 2 個來自不同方向的豐沛雨量都被台灣的高山給攔下來了,若不是高山,原本地球的南北迴歸線所經過的陸地是不太下雨的 ( 地球上的沙漠分布在南北迴歸線兩側 ) ,台灣不但下雨,還高於全世界年平均雨量好幾倍。也因為有這麼多降雨以及累積下來的地下水,台灣才得以容納那麼多人 ( 沙漠沒什麼人是因為缺水限制了人口的數量 ) 。     而且高山也代表不同的溫度帶,高山收容了因為 冰河時期 一路從歐亞板塊往南遷,適合不同溫度生存的物種 ( 冰河時期,海平面比現在低一百多公尺,那時候台灣海峽是陸地沒有海水的,因為台灣海峽很多地方深度只有 60 到 80 公尺,冰河時期當地球從南北極一路往赤道結冰時,許多動植物就往溫暖的地方遷移,當時台灣沒有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