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3的文章

氣功與太極拳

圖片
     雖然周邊有許多朋友都開始上健身房找教練,肌力訓練也朗朗上口,但是另外有一群朋友卻開始練氣功,打太極拳。     有一天朋友們聊天談到運動的重要時,練氣功的提醒只顧練肌肉的朋友,認為年齡愈大反而比較適合練氣功或者像太極拳之類的運動。     他比較了兩者的不同,運動通常只強調動,但是氣功有靜有動,而且所謂有氧運動重點在耗氧,但是氣功兼重吐和納,有進有出,練功時著重保持 「細慢長勻」的呼吸,所以練完心平氣和,而運動後氣喘如牛,心跳加快,血壓上升。     而且運動稍不小心就會形成運動傷害,而氣功除了養生健身之外,還能修復傷害,同時運動往往只加強身體的某部分組織,比如說打羽毛球的人手臂很粗,騎單車的人腳很粗,但是練氣功的人往往身材勻稱,體態優美,最後他強調,運動追求的是具體可見的表面功效,但是氣功最後達成的是天人合一的身心靈平衡。     練氣功的朋友講得頭頭是道,說得一堆上健身房的人目瞪口呆啞口無言,另一位打太極的朋友也落井下石 : 「太極拳也算是氣功的一種吧 ? 打太極不但具有運動的好處,還能幫助氣血循環,不要看打太極動作慢慢的,它可是一種全方位的運動,結合了心肺功能及肌肉鍛鍊,更棒的是,沒有年齡限制,到九十歲一百歲仍然可以隨時練,而且不用找場地,隨處可練。」     說著說著,他就起身示範 : 「太極的精隨在於中心穩定不動,利用關節的力量挪移身體,動作、呼吸、甚至心念都必須專注,動作慢,也代表拆解肌肉關節運動的軌跡,讓大腦有意識地且專注地思考肌肉關節的組合與協調性;同時在動作時,微蹲或半蹲的姿勢,就是在鍛鍊核心肌群的穩定,大腿、小腿及腳掌的肌肉力量及平衡力,都在慢慢挪動中加強。」         記得 二十多年前荒野保護協會剛成立時,李鳳山老師曾參加過我們舉辦的自然生態體驗營,之後也曾在荒野辦公室地下室小小的演講廳教大家幾個氣功的招式,這些年我有空也會做些李老師推廣的平甩功,以及小甩手、大甩手,算是我唯一持續得較久的 「運動」,因為很簡單,又方便。     後來知道跟著李鳳山老師學氣功的弟子非常多,也創立梅門一派,算是當代非常有影響力的氣功大師。     李鳳山老師曾經解釋,氣是一種意境,一種哲學,與生命是分不開的,它是人突破軀殼障礙,與宇宙萬物溝通的一把鑰匙;說實際點,就是修行的一種方便法門。古人說修行是「飢餐渴飲倦

新型帶狀皰疹疫苗上市了

圖片
  水痘病毒是經由空氣飛沫傳染,感染力非常強的病毒,幸好發病的症狀不嚴重,絕大多數人很快就康復了,但是病毒就潛藏在我們的背根神經節裡,在數十年後,忙碌疲憊或睡不好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就會再度活化,沿著神經的分布而蔓延,最終在皮膚表層長出伴隨劇烈疼痛的水泡,因為常常會呈現線性帶狀,所以稱為帶狀皰疹。 給嬰幼兒打的水痘疫苗 1998 年台灣開始進口,當時自費施打一劑要二千元,但是已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去打,到了 2004 年,政府將水痘列為公費疫苗,注射率大幅提升,所以可以說現今二十歲以下的人長水痘的機會應該非常低。 反過來說,三十歲以上沒來的及打水痘疫苗的人,每個人的神經節裡幾乎都有水痘病毒潛伏著,伺機而動,以帶狀皰疹之姿重出江湖。據統計,台灣平均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得,尤其如果年紀大一點免疫力不好的人,即使在痛苦幾個月之後痊癒了,還會有相當百分比的人會伴隨長期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這是會讓人痛不欲生,幾乎無藥可醫的可怕長期後遺症。 前些年台灣有進口默沙東藥廠的減毒活性疫苗伏帶診,自費施打約五千元,施打後到第六年保護力會下降到百分之三十幾。去年底台灣又進口了葛蘭素史克藥廠最新的產品欣剋疹,這是由基因重組的非活性疫苗,對免疫機能不全者較安全,保護力也較大,施打後七年還有百分之九十幾的保護力,但是必須在二到六個月之內打第二劑,而且每劑八千元。 得過帶狀皰疹的人據統計有百分之七的人會復發再次得到,因此能夠的話,在康復後一年可以再施打疫苗,以提高抗體濃度。 打過舊型疫苗的人也可以再打新型疫苗,增加保護力。至於什麼疫苗都還沒打的人,則要隨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只要年過五十,身體有一些疹子,又有一點疼痛,要立刻懷疑是否是帶狀皰疹發作,把握黃金 72 小時及時就醫服用抗病毒藥。 若等到大量疹子冒出來,往往就錯失治療時機,通常一開始看不到疹子,只是有局部痠痛或針刺的表淺抽痛,不舒服二、三天後皮膚才會開始出現小紅斑跟群聚小水泡,尤其是出現在眼睛、耳朵、會陰部,要特別小心,因為恐怕會傷到視神經、聽神經與生殖泌尿道神經,影響視力跟聽力 …… 等等,一定要盡早就醫及時服抗病毒藥。 總之,新型疫苗來了,跟附近的診所或醫院家醫科預約一下,抽個空去注射吧 ! 預防可預防的疾病     雖然知道帶狀皰疹已有疫苗,也想去注射,但因為忙,也就拖下來了,直到最近看到作家瓊瑤寫的「當雪花飄

補上一堂人人必修的生命課題―「陪你善終」推薦序

圖片
  聖嚴法師曾提醒 :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但是,絕大多數人或許來自內心深處對死亡的恐懼,所以總是以忙碌工作或追逐聲光刺激來逃避,不知不覺陷入華人社會對人最惡毒的詛咒 : 「不得好死。」其實這句罵人的話,也顯露了我們對善終的渴望。 根據專家,也就是本書作者臨床宗教師的經驗,能不能善終,直到生命終止前一秒都很難說,有時候病人看起來已經接受死亡,但進到臨終階段,意識不受理智掌控後,內心深處的死亡恐懼才突然湧現。 或許你沒聽過隸屬於安寧療護團隊的臨床宗教師這個名詞,這是近年才出現在台灣的專業,引導病人進行瀕死前的準備,讓他們能夠無所畏懼的面對死亡,產生內在的生命力量,進而學習超越生死障礙的能力。 這是現存的這一整代人,不管多大年紀,所欠缺的生命課題。因為現代的醫療制度,已將衰老失能及臨終過程,隔離於我們日常生活之外。 二次大戰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家裡終老與過世,所以從小孩到大人,都能夠自然而然地經驗到人的衰老與死亡過程,但是現在幾乎都在安養院終老,在醫院過逝,我們已經不再有機會學習與準備,這也是臨床宗教師回應時代需求的使命。 臨床宗教師並不是來傳教的,而是協助臨終病人探索生命與死亡的靈性層面,當醫學到了極限,疾病無法被治癒時,臨床宗教師可以協助我們思索生命的意義,存在的價值這些靈性課題,當病人確信死後的歸處,會比較安心,在朝向死亡時才有力量面對未知的未來。 人人都需要信仰,因為人活著就必須面對兩個問題 : 「生命是怎麼回事 ?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 」以及另一個終極問題—「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 ? 我活著有什麼價值 ? 」我們必須相信生命是有某種意義的,而這種意義就是我們信仰之所在。我們相信在這個一切都會變化的宇宙萬物之外,最終存在著一個更崇高、超越一切生命的根源。這種相信讓我們安心,也讓我們充滿希望。唯有相信自己的生命即將融入更大的生命,把自己看成隸屬於一個更大的整體,才能平靜喜悅地迎接死亡的來臨。 我們常說人生是一趟旅程,任何旅行最終總是會回家,死亡,就是我們結束這趟生命之旅的回家。就像我們把死亡說成往生,是前往另一趟生命的開始,信仰,讓我們有如此信念。 「陪你善終」內容豐富,融貫中西,清晰易懂,非常好看,大概也是國內第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談善終的書,面對這個人人必修的課題,這絕對是一本經典級

荒野行腳

圖片
  一九九五年六月荒野保護協會成立時,我們的目標是用環境教育與全民參與的方式,來守護生物棲息地。因為供萬物生長的棲息地型態很多,所以我們常笑說荒野是包山又包海,這從我們環境行動的三個面向——永續山林、生態城市、無塑海洋,可以看出。 對於陸域生態的守護是從成立之後就開始,隨後沒多年就開始推動公園生態化當作生態城市的起點,無塑海洋是從西元二千年開始號召民眾淨灘,開台灣淨灘行動的先鋒,隨後這些年全世界都開始關心海洋垃圾與塑膠污染的問題,我們也還逐漸從海灘垃圾往上游回溯,開始淨溪與淨山。 從二 0 一九年開始,荒野一群志工定期沿著北部橫貫公路,進行山林行腳活動,沿著公路,撿溝渠山坡的垃圾。 或許有人會懷疑靠少數人這麼偶爾的沿著自然景點的馬路撿垃圾有用嗎? 或許就像所有的環境行動一樣,活動本身只是環境教育的一環,對參與的人而言,撿垃圾能夠提供體驗的機會,同時我們也了解,環境教育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有效果,而是必須三年、五年、十年持續做下去才會看得到改變。 當然,以荒野來說,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單憑山林行腳的活動能立刻帶來什麼成效,但是除了行腳,荒野還拜訪了復興區清潔隊、經濟部水利署水資源局,也邀請高公局相關人員分享道路清潔的經驗,並促成環保署邀集相關單位開會尋求解決方案,並且也開辦山林現況工作坊,同時也不斷邀請各媒體共同來關心山林垃圾的問題…。 多管齊下,窮盡一切可能方法來努力,就像荒野保護協會在守護環境的其他眾多議題所秉持的態度 ― 只要願意行動,持續努力,就會慢慢接近目標。 而且,對參加過次活動的人來說,或許會像我的老婆大人一樣,往後在自然野地健行旅行時,包包裡會多帶個垃圾袋與工作手套,看到垃圾就隨手撿,當一個人撿,二個人撿,撿的人多了,相信丟的人也會少一點。 從山林行腳回來,隔天老婆大人早上在社區散步時,就順便帶上夾子與垃圾袋,邊健走邊撿拾道路旁的垃圾。在美麗的山林間,只要出現一罐罐棄置的空瓶空罐,殘破的塑膠袋或煙蒂吸管咖啡紙杯……看起來就會很礙眼。 隨手一丟很輕易,要把它撿起來往往是不容易的。像是前幾天在北橫公路上,老婆大人爬過護欄去撿拾邊坡上的瓶罐,以為踩踏的是邊坡的泥土地,不料卻是懸空的落葉枝條,一瞬間就滑到坡下的溪裡,幸好高度只有三、四公尺,很快就爬上來了,不過滿頭滿臉都是泥土。這番驚險沒有讓她退縮,反而更加勇猛。 我常常想,那

練習與自己相處

圖片
  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除了必須在分工合作中才得以生存之外, 生命 意義與價值,也在與人互動中彰顯,因此人際關係往往是決定我們幸福快樂最主要的因素。     提到人際關係通常我們會注意到與親人、朋友及同事客戶這三大領域,但是 往往 忽略了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與自己的關係。     如何接納自己,喜歡自己,擁有自信與自尊,這是 一輩子 的課題,若打算修習這些學分, 首先須 從獨處開始練習。      在現今的生活型態中,想要能離開家人朋友以及周遭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刻意尋找一個獨處的時間空間及心情,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才必須「刻意」練習。         能夠獨處,甚至喜歡獨處的人,在退休後會比較快樂,如英國小說家波伊斯說的 : 「我們越老便會越孤單,這表示,喜歡孤單的人,老後快樂會增加。」         若     從積極面來說,獨處除了可以面對真實的自我, 甚至 能夠有與自然融為一體,達成天人合一的感受。          自古以來,幾乎不管什麼宗教或靈修團體,都把獨處當作是尋求來自上天啟示必要的手段,透過獨處,人類才能與超越的靈界交流,當然,不管我們是不是相信有這麼一個最高的主宰存在,在大自然裡獨處,有機會體會到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經驗,那種人與眼前景色似乎已經不再有界線的神祕體驗,如同祈禱,幾乎不可能發生在身旁有人吱吱喳喳講話時。          獨處似乎能讓我們所有感官更加敏銳,自然作家梭羅說得很有道理 : 「似乎有條法則規定你沒辦法同時與人和自然產生深刻連結。讓你親近其中一者的特質,會讓你與另一者疏離。當心智清晰察覺到自然之美,便會立刻自人類社會中抽離。」 那麼如何練習獨處 ?            如果一天中真的沒什麼機會找到安靜沒被干擾的獨處時刻,至少晚上上床睡覺以前給自己十分鐘十五分鐘應該是做得到的。但是靜下來後要做什麼事呢 ? 如果不想靜坐數息,其實恢復從前最古老的習慣—寫日記,也是很棒的一件事。          這日記跟我們在社群軟體每日發文的作用完全不同,這個睡前日記最好是用真正的紙張與真正的筆,目的就是寫給自己一人看,跟自己對話,因為生命中的確需要保留一塊完全私密的空間給自己,就只專屬於自己,用筆書寫的原因是很神奇的,當我們用真正的筆一筆一劃,有點緩慢地,用適合思考速度寫的時候,可以呼喚

遺忘讓我們幸福

圖片
    永遠的革命象徵,切格拉瓦曾說過 : 「我走上了一條比記憶還長的道路,陪伴著我的,是朝聖者般的孤獨,我臉上帶著微笑,心中卻充滿了悲苦。」     多年來我一直好奇,這個讓革命家悲苦的是那些記憶 ? 是受苦的民眾還是背離的同志 ? 如果有一本筆記本,只要在上面寫下任何想忘掉的事情,記憶就從此消失,該會是多好 ?     但是這種魔法只能存在小說跟電影裡,在現實生活中,假如我們提醒自己該忘記某件事某個人,其實只會讓自己更容易想起來。     但是大腦天生的遺忘和選擇性記憶,卻是大自然使人可以繼續活下去的重要機制,我們選擇對我們重要的東西去注意,同時也忘記使自己痛苦的事。     遺忘也有很大的優點,對一些美好的事物,彷彿初次相遇,可以重新再享受最初的心動。     對許多人而言,記憶不只是個人所擁有的,家人跟朋友,是與我們擁有共同回憶的人,對於美好的經驗,也唯有跟所愛的人一起分享才有意義。因此,當共享這些記憶的人已經不在,往往這些美好的記憶就變成了負擔,因為它提醒我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不過,有許多科學研究證明,大多數人年齡愈大會愈快樂,主要原因是選擇性的遺忘,這應該可以算是年長者的智慧。換句話說,我們無法控制過去發生在自己人生裡的事情,但是我們卻能夠聰明的將那些不幸慢慢地淡忘掉,細節愈來愈模糊,也不再去回想了;或者用另外非常正面的角度來重新詮釋那些事。     當然,大腦這種能力並不只有年長者擁有,各年齡層的人在面對太大的痛苦或屈辱時,有些人的大腦也能發揮這種自我保護的功能。     學者這麼解釋大腦這種「特異功能」,在我們四十多歲時,記得職場上犯過的所有錯誤是有好處的,因為這可以記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但是到了九十多歲,最好是全都忘了,因為記得那些事只是徒然增添心煩;就像中年時必須知道那個人是會背後暗算你的小人,但是到了老年時忘了早年的仇人其實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這種自我保護的大腦功能,在每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強度不同,有些人,或者有些民族,比其他人更能夠記住痛苦,但是若能懂得遺忘痛苦,只保留美好記憶,就能夠享有幸福且平靜的心寧。

遇緣則有師

圖片
  佛光山出版的星雲大師全集共有 395 冊,早已超越著作等身的程度。十多年前,大師有一套「人間萬事」,其中有一冊他談到環境保護相關的書,邀請我寫序文。 很榮幸也很開心地寫序,想不到書出版後,有一天接到電話,提到大師剛好到台北,希望能邀請幾位寫序的朋友一起餐敘,以表達感謝之意。 很可惜的,那一天因為已另外有演講的行程,所以無法赴約,但是大師這樣忙碌,卻還能關注到這麼小的事,很令人感佩。   遇緣則有師──「人間萬事」推薦序   佛陀曾說:「遇緣則有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看見的事物,都是我們關心或是正在尋找的,因此大智慧的佛陀在說法時非常重視契機,也善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渡引大眾。     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科學技術一日千里,知識、訊息的累積更是以年年倍增的速度迎面而來,在所謂全球化競爭的高度壓力下,如何讓一般民眾能夠靜下心來接近佛法,也許必須用更貼近現代人生活方式來引導了,不然或者會如同日本哲學家川端康成所說的:「佛雖常在,卻不存在現實,可歎的是,佛只在靜寂無人喧鬧的破曉前,朦朧地在夢中隱現。」   因此,星雲大師的「人間萬事」在這個時代裏,就具有特別的意義了。大師以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以及關心的事物當引子,以多種角度開啟我們不同的視野。常會覺得,具有很多知識或許是聰明的,但是真正的智慧是能夠以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同時在看待人間萬事時也能以多種角度考慮不同的時空與環境的因素。     大師的開示不儘是深入淺出,而且還是「深者不見其淺,淺者不見其深」,相信不同背景,不同知識領域的人,都可以獲得深刻的啟發。  

情人伴侶到荒野家庭

圖片
  今天二月十四日,是所謂西洋情人節,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也祝天下眷屬依舊是彼此的有情人。 我們說西洋情人節,表示也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情人節,大多數人都以為是農曆七月七日,所謂七夕情人節,但其實這是商業機制炒作出來的,古代華人實質的情人節是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尤其在宋朝明朝理學禮教箝制婦女的時代,只要從女孩長大到少女之後,就得遵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禁錮生活,唯一能「放封出門」的日子就是元宵看花燈,這也是有情男女看對眼之後相約後花園或私奔的唯一機會。 話題扯遠了,在情人節想應景的跟大家推薦一集 Podcast ,這是今天上線的「早安荒野」裡訪問「藍鯨與鱸鰻」這對荒野夫妻。 荒野成立近二十八年,不知湊合多少對夫妻了,記得我在荒野成立後的第三年或第四年,在荒野快報裡就做過一個專題,介紹因為加入荒野當志工而互相認識進而結婚的伙伴,早在二十多年前已有十來對,至今大概很難數算了。 也有當年一起參加荒野兒童營的孩子,從兩小無猜一路長大到結婚的伙伴,也著實令人讚嘆累積的力量,再再證明一個持續成長發展 ” 壽而康 ” 的團體,可以發生許多不可思議的美好事物 ! 我覺得在荒野裡認識的情人們,彼此因為擁有共同的關懷與價值觀,會比較有韌性對抗家庭日常柴米油鹽繁煩人瑣事的耗損。 除了年青男女在荒野各個不同群組付出與成長而互相成為伴侶之外,荒野這二十年還有個龐大的親子團,他們是真正的荒野家庭,大人帶著孩子優游在荒野,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不是暖化嗎? 怎麼這麼冷?

圖片
  今年冬天真的好冷,若對台灣人說這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相信大家會點點頭不會挑戰你,但是若跟有將近一半國民不相信氣候變遷的美國人來說,他們可能會取笑,天氣太熱說是暖化的關係,天氣太冷也是暖化 ? 其實這種冬天極冷也真的與全球暖化有關,因為北極震盪與極地渦漩所導致。    話說從頭,地球自轉不是繞著南北極長軸垂直地旋轉,而是偏一個角度斜斜的轉,而且地球繞太陽的公轉也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形,這使得太陽光照到地球的角度不是很平均也不是很一致,但是卻又有一定的規律,這產生了地球上大部份地區有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長期來也會有冰河時期與非冰河時期的間歇性變化。不過,氣候的變化雖然有跡可尋,但是因為會造成影響的可變因素太多了,所以任何預測都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地球的大氣與海洋一樣都會流動,影響流動有二個因素,一個是地球自轉與地心引力拉著它們動,另外就是太陽光照量不同形成的冷熱溫度的差異所形成的流動。空氣與水都會熱漲冷縮,一膨漲密度就低,會變輕,就會上升,冷縮密度大會變重就會下降。地表陸地比空氣容易吸熱,另外赤道與熱帶地區也比寒帶地區來得熱,冷熱不同空氣的流動,形成幾個大氣環流,也就是氣象報導常常說的什麼熱帶海洋氣團,副熱帶高壓這些名詞。     在北極圈內因為日照非常少,所以有非常冷的空氣,形成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的極圈氣團,而且因為冷空氣會下沈,北極上空就會形成逆轉的低氣壓,也就是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的北極渦旋。換句話說,極圈氣團是離地面比較近的冷空氣,而極地渦旋是高空快速旋轉的冷空氣。新聞報導所說的北極震盪就是指北極與附近地區,比如北美洲歐洲,靠近地面的氣壓強弱的消長,就像翹翹板一樣,有時候北極中心氣壓高,北美洲歐洲氣壓就低,相反的,若是北極中心氣壓低一點,南邊的氣壓就相對會高一點,這就是所謂震盪。    或許可以想像成極地渦旋是一個冰箱,極地渦旋夠強時,自己轉得很快不會散掉,就像冰箱門關著,若是渦旋不夠強,它就會被地球自轉及其他力量所衝散,冷氣就往外洩出,也就是往北美洲歐洲擴散,帶來超級冷的氣流。    雖然地球的氣候變遷非常複雜的,但是有許多學者研究顯示,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北極海冰的消失,打亂了原本北極振盪以及其他氣流循環的規律,未來會更常出現嚴寒的冬天,因為北極海冰的消失減弱極地渦旋的強度,反而會提高北極冷氣團入侵南方陸地的機會。

孩子不需要廉價的鼓勵

圖片
    現在的父母師長頗難為的,眼看網路資訊的誘惑愈來愈多,當孩子不專心於學習,將大好時光白白荒廢掉,大人在焦慮之餘,卻又不能打罵孩子,只能好言相勸或訴諸於正面鼓勵。     可是,不管是勸戒或鼓勵,一次又一次反覆叮嚀,其實在孩子眼中就是嘮撈叨叨,煩都煩死了。     父母的憂心當然是有道理的,在這競爭愈來愈激烈的全球化世界裡,一個失去學習動力的孩子,未來的出路的確堪慮,可是若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誰不願意被讚美 ? 誰不願意被賞識 ? 孩子何必忍受父母的叨叨唸,老師的失望,同學的眼光而自暴自棄 ? 我想,孩子逃避學習一定曾遭遇某些瓶頸,某些困境無法克服,乾脆就放棄了。     這種逃避的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我們大人假如兩天後要交一篇不知從何著手的報告,也許今晚就開始整理書房,拖地板,希望暫時忘掉那件令人心煩的工作。     因此,我們若是對孩子虛度光陰的行為只是嘴巴講講,我覺得那恐怕是非常廉價,甚至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教養方式,因為我們只是 「把事情做完」就算了,而不是努力嘗試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協助孩子。     美國有一個俚語 : 「不要教豬唱歌。」意思是豬不會唱歌,但是我們硬要教牠唱歌,結果只會把豬搞得很煩,我們也會不高興。     在這個時代我們不會去教豬唱歌,但是我們卻每天在做一樣的事 : 明明這樣做沒有用,我們卻還是用同樣地方法反覆做,卻希望出現不一樣的結果,這樣不是緣木求魚嗎 ?     如何讓孩子重拾學習熱情 ? 如果來得及的話,最好避免孩子迷上線上遊戲,也不要太早有智慧型手機,然後鼓勵孩子參加社團或到公益團體擔任志工。     如果孩子已經有手機,同時大人已無法誘導孩子參加營隊,那只有更加費心思地安排,然後拜託孩子擔任小他二、三歲或三、四歲的家教,不管是教課業或其他才藝都可以,從指導別人當中,找到自信,而且往往在教導別人當中,自己體會地會更多。     若身邊沒有這樣的親朋好友的小孩讓孩子教導,那就尋找比孩子大二、三歲的或三、五歲的大哥哥大姊姊來跟孩子互動,當孩子有羨慕或信服的對象,他們簡單說幾句,比父母唸個千百句還來得有用。     除此之外,最有效的是與孩子同年齡的好朋友,如果他們的死黨都是積極認真的人,那麼孩子想偷懶也不太容易,所以若是父母能幫孩子找到一群正向的好朋友,幾乎從此就不必再為孩子煩惱了。

甚麼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

圖片
  這些年因為科技與資訊的進展,再加上全球化的大資金與大規模生產影響下,所有東西都愈來愈便宜,功能也愈來愈多,在典範快速轉移之下,許多產品,甚至許多行業都不見了,那些技藝也隨著老職人的凋零而消失。     當然,同時也有許多事物以創新之名不斷出現,在免費又無遠弗屆的網路推波助瀾之下,許多搞怪,玩創意,希望一夕成名的速食文化也成為社會主流,一切東西朝向短小輕薄式的速成,每個人都慌慌張張地過日子,也忘了如何安心地好好做自己的工作。     文化就是生活,是一群人住在同一個地方,長期累積出的共同情感與共同的價值觀。為什麼文化產業最貼近人的幸福感 ? 因為這些物品不只是提供我們在日常生 活使用,它們還可以撫慰我們的心靈,因為裡面有我們與先人共同的記憶。     這些職人手做,有溫度的老字號,或許在過去是被忽略甚至輕視的行業,反而在現代有了無可取代的時代意義,而這些技術也不只是流汗勉強求得溫飽的老功夫,而是一種活生生的文化傳承。     總是覺得一個有根的民族會活得比較安心,比較駕定,而且保留並記憶這些過往的事物,並不只是懷舊、滿足自己的鄉愁,而是一種感恩的心情,更是尊重前人們的努力。   作家董橋就曾經寫過:「不會懷舊的社會注定沉悶、墮落,沒有文化鄉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董橋說的,大概是指我們不能忘掉整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因為這是一個社會的靈魂與國家的精神吧!   也有位朋友說,若是回憶得愈少,表示你的性情愈來愈冷酷了,我想這是因為我們通常會回憶的都是一些美好的時光,而這些時光一定與當時與我們相處的人有關,因此念舊通常也會抱持感恩的心情,感謝曾經陪伴我們成長的人。   有時候會覺得台灣是一個沒有記憶的地方,一切都在迅速的消逝、替換中。在這所有的過去不斷地被抹殺、否定中,我們能肯定今日擁有且重視的東西不會遭到相同的命運呢?很羨慕歐洲人能活得那般自信與篤定,也羨慕他們能在祖父、曾祖父坐過的咖啡館繼續沈思。我們需要一些往事,一些共同的往事,使我們被分散孤立的心情,可以重新連接整合起來。  或許每個月可以挑一個周末夜晚,在溫暖的燈光下靜靜地回顧過往,也許我們都會訝異地發現,其實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都是不實際的,而最美麗的,往往是看不見的回憶。     有一本像是攝影集又像是繪本的「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 」―的書腰介紹上這麼寫著 : ―「一

走入自然荒野享受樂活

圖片
    住在山裡的社區有一個最特別的景觀,就是從大清早到深夜都有人在散步。清晨散步的大多是已退休的資深公民,至於晚上散步的大多是上班族下班後邊散步邊遛狗。總是覺得,願意接近大自然的人,都是有福氣的人。 接近大自然的好處,除了對身體健康或多識鳥獸蟲魚的名字這種心智上的增進之外,還有心理上的好處,比如紓解壓力放鬆精神緊張,以及重拾好奇心與對生活的熱情;但是除了這身與心兩個層次之外,其實還有更高階的,屬於靈的部份。     其實這對在課程中沒有哲學課,或者在學習或成長中也沒有宗教課的華人教育系統中,尋求生命意義,也就是人從哪裡來,人會到哪裡去,人的生命與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為何 ?...... 這種屬於靈性的大哉問,通常也是宗教所嘗試的解答的,也是尋求已矣的人類最終安身立命之所在。     但是,大部分的華人在成長中沒有太多機會思考這靈性的層次,大都只在為求生存奮鬥的物質有形世界中打轉,當然,我們還是有些所謂民間信仰的祭祀,但是很多還是為了解決我們在現實社會所遭遇的困頓。     可是生命的意義為何 ? 這個大哉問總會在某個時刻逼問我們。選擇某個宗教信仰,然後全心託付,是大多數人的解決方法,但是,若不想依附宗教信仰的話,如何安頓自己 ?     或許我們可以回到宗教的源頭,也就是所有宗教的創始先知悟道的所在―大自然,直接進入那思考生命本源的場域去感受。是的,所有宗教都是在大自然中誕生,在大自然中傳道的。     不過,也有許多朋友問我 : 「退休後,每天走步道,經常在大自然裡頭,為什麼我看山還是山,看樹還是樹,看鳥也還是鳥,從來沒有感受到你所說的自然生命與自己的生命在流動著,到底是我沒有慧根,還是你只是說說而已 ! 」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看周遭的世界時,花就是花,樹就是樹,流水就是流水,陽光就是陽光,可是當某一天,某個時刻,我們能夠與自然萬物共鳴時,就會像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的翰繆爾所說的:「讓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   當然,這種情境不是很多人可以體會的到的,因此,多年來心中一直有個夢想,想推動一個運動:「給荒野 24 小時」,這個口號是仿效「饑餓 30 」,透過實際不進食 30 個小時來體驗非洲難民在饑餓邊緣掙扎的情境,我想提倡的給荒野 24 小時源自於我小時候參加童軍,有一個人獨自移動露營的經驗,以及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