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1的文章

崇高的信念與清晰的願景―荒野領航員培訓營行前感想之2

    前兩天引述了企管學裡的賽局理論談生態保育,賽門西奈克在無限賽局這本書裡提到,要以無限思維領導一個組織,需要具備五個條件,其中作者列為第一項的崇高信念,倒頗值得我們參考。     記得在千禧年前後,荒野的理監事們開了好幾次共識營,除了以企管的角度分析荒野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四個構面外,還擬定了荒野的願景。     賽門西奈克所指的崇高信念與荒野的宗旨及願景有點像,他認為崇高的信念是關於未來,它指出我們將前往的方向,描述一個我們希望生活的世界,一個我們願意努力打造的世界。     因此,崇高的信念指的是一個尚不存在的具體願景,這是一份邀請,邀請大家加入荒野,一起推動比自己更偉大的願景,願意加入的人不是要得到什麼,而是想盡一己之力來付出,這個一開始吸引伙伴的理念,會在行動中逐漸變成自身的信念。要注意的是, 「願景」之所以稱為「願景」,是因為它必須是「看得見」的,能描繪出具體的畫面,說明這願景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這個美好的世界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更重要的是,這個信念與願景,是我們支持並相信的事物,而不是我們對抗或反抗的事物。     通常會參加環保團體的人,大都對當下的社會有些意見或不滿,想改變或反對某些既存現象,因此領導者能夠很輕易地號召人們反對某些議題,或煽動人們恐懼或憤怒的情緒來激起人們的狂熱,但是相反地,真正崇高的信念必須超越當下的議題,雖然「對抗」容易引起關注,但是這是有限賽局的爭勝負思考,無限思維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打造美好的未來,讓人覺得被鼓舞,被啟發,以充滿希望的態度點燃熱情。     當然,採無限思維的組織也要用清晰的語言把這信念寫下來,因為寫成文字才能不斷推廣並且流傳下去,持續啟發之後的世代,書面的文字可以防止混淆或分歧,特別是對於不在現場的人。     化為文字的信念就像羅盤,每個從現在到未來的領航員就能拿著這個羅盤,航向未來,航向共同的願景。       很期待後天與各位荒野領航員的相聚,剛剛擬好後天上午將與各位討論的荒野組織與文化的演講綱要,附在後面,這些問題各位先看看,或許在上廁所或車程路途中稍微想一下,當然,能寫下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的思緒聚焦,那是最好的,不過這不是行前作業,壓力不必太大。   演講綱要 : 荒野的組織文化與願景― 110.04.15       ( 一 )

留下一片荒野

圖片
    這個星期日上午要到高雄美術館演講,他們指定的題目是 「留下一片荒野」,因為高美館前一陣子清除了園區湖畔的外來種銀合歡,重新種植了多樣化的複層植物,營造出適合生物的棲地,也比較像是生態化的公園,因此他們希望我講保留荒野對都會環境與生態的重要性。     荒野保護協會二十多來除了積極保護自然野地之外,也努力在都會裡創造出自然荒野,提倡公園生態化,保留生物廊道,讓都市成為人類與各種生物共同生活的空間。     這次講題的內容我幾乎重新準備,除了荒野對生態的重要外,還想分享對人類的重要,包括這些年很流行的「自然處方箋」。     其實這個周末不只高美館這場演講,週六上午先到新竹培英國中講「與孩子悠遊在自然荒野」,下午到台中的七七讀書會講「一定要幸福」,週日上午高美館「留下一片荒野」,周一上午彰化花壇國中講「閱讀與思考」,下午在二林高中講「未曾選擇那條路」。     總共五場,五個完全不同的主題與不同類型的對象,有一般民眾、有退休族為主的讀書會,也有家長老師,最後再加上國中生及高中生。     後面附上「留下一片荒野」部分演講綱要。   演講大綱―留下一片荒野 110.04.21       ( 一 ) 荒野的定義     * 未經人為干擾的地方     * 雖經人為干擾,但干擾去除後,此地又逐漸走向荒野     * 若讓某個生態系自由發展,會達到高度複雜 ( 多樣性最高 ) 的狀態,稱為頂級群落。       ( 二 ) 森林生態系     * 地表下是連結在一起的真菌     * 地表層有苔癬、草本、小型木本與灌木叢     * 樹幹有各類攀爬與附生植物     * 樹冠也分數個層次     * 昆蟲動物依附在這多層次生態系裡生活       ( 三 ) 親生命假說     * 哈佛威爾森提出 : 人類天生具有一種尋求與自然及其他生命形式連結的傾向     * 思源 埡 口的討論     * 演化形成共有的偏好 : 疏林草原,可攀爬的樹,對人有益的樹       ( 四 ) 人往城市移動     *2008 年世界上過半數的人口住在都市,並且迅速增加中     * 從住在自然中到在居住空間中創造自然     * 研究發現,生活愈是高科技,就愈需要更多

第二座山導讀

圖片
  今天應台南市政府之邀,導讀了 「第二座山」這本書。     多年來負責政府文官訓練的專責機構「國家文官學院」每個年度都會挑選十二本書,推薦給公務人員進修,除了辦講座,也會辦閱讀心得比賽, ( 雖然有獎金與記功的鼓勵,但是往往也要各機關半強迫地指派人員參加。 )     前幾天我稍微數了一下,在這十五年裡,我幫忙導讀了十一年,共十二本書 ( 有一年導讀兩本 ) ,以往是文官學院會從十二本年度推薦書中選出四本進行導讀與心得寫作比賽,但是這幾年開放選項,十二本都可以選。所以以前我準備一本書的導讀,可以在全國各縣市政府或部會機關講二十場以上,這二年也不知是否書種變多加上疫情的影響,每本書只有三、二個單位的邀請,有點划不來,因為每個新題目都要花不少時間準備,只講個一次二次效益就很低。     有趣的是,為何國家文官學院每年十二本書的徵選,我除了當選書委員,心得寫作的評審外,還有那麼高的比例找我當導讀人 ? 答案很簡單,每年的公務員選書很多是國外的翻譯作品,找不到作者來講,因此只要主題是有關生態環保,或者全球環境變遷,生涯選擇 ( 如今年的第二座山 ) ,就會問我有沒有空幫忙做導讀。     更好玩的是,今年台南市政府的承辦人員說是在還沒看到文官學院開列的導讀人推薦名單,就決定找我,因此沒有透過文官學院合作辦理這場講座,否則就可以拿到一些文官學院提供的書來送給現場的聽眾。     下個月會到清大導讀,屆時現場應該會有五到十本「第二座山」這本書送給出席的人,有興趣的朋友記得不要錯過了。     後面附上演講綱要,或許可以當作名言佳句來閱讀吧 ! 第二座山演講綱要   第一座山 .. 建立自我、定義自己,成為不斷力爭上游的精英主義者 第二座山 .. 擺脫自我、放下自己,貢獻社會,成為平等主義者,與需要幫助的人平起平坐、並肩同行。 兩種不同的道德觀─為自己而活,還是為服務他人而活。   第一座是關於「征服」,第二座是屬於「臣服」。 臣服什麼呢 ? 臣服於你內心對家庭、志業、信仰、價值的承諾,奉獻於社會、織就親密關係、踐行寬厚的利他主義,如此才讓一個人擁有豐盈的性靈與真正的幸福。   第一座山,重點在於無拘無束的自我、個人成就、創造一個每個人可以自由做自己的社會。 在第二座山的社會,是個關係緊密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組織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