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9的文章

關於閱讀演講與選擇

圖片
  有朋友知道我周末下午要到一個偏僻且位在巷弄中的小小書店演講,覺得很訝異,而且當他得知書店的空間只要擺上十來張椅子就擠得動彈不得時,更是大惑不解。因為他知道我很忙,常常拒絕各種邀約,包括演講費很高或者聽眾非常多的邀約,或者會來聽的是很有影響力的企業家或有錢人 ...... 這些在一般人看來似乎機會難得的邀約,往往我也是經常毫不猶豫的婉拒。     「你難道傻了嗎 ? 錢少、人少、地方遠,這麼沒有效益的演講,你也答應 ? 」     我聳聳肩,不知該怎麼回答。      就像昨天我花了一整天在苗栗,上午下午在不同的國中演講,我們住在都市的人很難想像,一個公立國中全校學生總數才一百多人,下午那個國中人更少,全校才五十多人。     或許邀請的朋友為了跟學生表達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邀約,致詞時說 : 「我們的地方比較遠,經費比較不足,跟很多的作者聯絡,大家都不肯來,很難得李醫師願意來到我們學校 …… 」     聽到這些話,站在台前的我也只能尷尬的苦笑。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答應 ? 我也搞不太清楚我選擇或拒絕的標準。我只是常常會想到創意人盧建彰導演談到有關獨立書店的一段文章 :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書店的存在,那你為書店做了什麼 ? 你以為書店一開門就有錢拿嗎 ? 我們常說交給市場機制,卻忘記我們就是市場,我們應該投票,用鈔票投下贊成票,實際支持我們喜歡的事物,否則它們會消失。     你知道,你對喜歡的事物跟不喜歡的事物,如果都一樣默不關心,那對這世界來說,你有沒有喜歡,根本沒差。我的意思是,有你跟沒你,到底差在哪裡 ?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書,你就該買書;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看小說,你就改買小說。否則,你喜歡的,遲早會成為你懷念的。」     對於獨立書店是如此,對於書本是如此,對於偏鄉的教育也是如此吧 ! 當我們在感慨時,或許也可以為我們關心與在乎的事情,付出些實際行動吧 !

夢想像孩子,要養才會大

圖片
  最近幫幾本書寫推薦序,發現作者不約而同的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天賦並且追求自己的夢想,其中有的書也介紹了許多新的職業典範,所謂新,是因為他們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賺大錢或有名的成功人士,但是他們都有一股熱情,將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做到完美,這些事或許不是傳統主流價值裏所看重的行業,但是這些年輕人眼睛都亮著光茫,充滿幹勁又快樂。     的確,現今台灣社會必須建立新的生活價值與職業典範,因為每個社會在全球分工之下,會隨著時代變遷而轉變,當一個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到工商業社會時,經濟快速成長,每個人只要努力就會出人頭地,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是當一個社會已高度成熟且人才過剩時,必須替現在的年輕人與學生,找到新的出路,已經不太能套用過去所謂成功致富的模式。   以前的時代,每一份工作的內容都很清楚,很固定,甚至從學校畢業進入一個公司,往往在同一個辦公室,跟同一群人,做同樣的事,一直到退休,可是我們知道,這樣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即便我們在同一個公司,工作的內容與形態也會常常改變,甚至趨勢專家也指出,未來每個人一生的職業生涯中,至少會轉換四個不同的產業,不是同一個產業四家不同公司,而是不同的產業呢!     雖然我不相信人生是可以規劃的,像工廠生產線一般,原料丟進去,預期中的產品就出來了。     但是,人生雖然不能規劃,卻很需要夢想,而且夢想最好是抽象的,是向上向善的願景,夢想應該不是可以計量的成就,不是經由管理手段可以達到的目標。   理智的規劃常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淹沒,而心願是種神秘的力量,會召喚出許多的貴人與機緣前來助我們一臂之力,而且我覺得具體的目標會形成生活的壓力,使我們充滿了挫折,而夢想卻給予生命熱情,讓我們每天迫不及待地起來面對新的機會。     這樣的夢想可以指引出一個方向,讓我們遭遇挫折或各種意外時,還可以滋生出不斷前進的勇氣,也不致於偏離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望。      可是我也知道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的確,要確定到底什麼是自己的夢想,有時候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也許有許多事情我們似乎都喜歡也有能力做得不錯,但是另一方面父母長輩也會告訴你們「做什麼事對你比較好」,因此你們就逐漸分不清楚什麼是夢想、什麼是目標了。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是當你聽到或看到某些前輩,在他們那個行業或領域的努力時,會很感動,或

積存時間越來越美麗的人生

圖片
  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就沒有跟太太上戲院看電影,後來孩子漸漸長大,也都習慣全家人在家用投影機權充家庭電影院看影片,但是當知道 「積存時間的生活」這部日本紀錄片在台灣上映時,總算與太太重溫幾十年前兩人約會看電影的浪漫情懷。     紀錄片播到一半,在黑暗中太太握住我的手,就這樣兩人手牽手直到影片終了。     津端修一與津端英子這對老夫妻,讓我們有信心迎向越老越美麗的人生,而這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並不是用錢買的,而是花時間經營出來的。     津端修一是一個九十歲的退休建築師,他的太太是個八十七歲的的家庭主婦,紀錄片如實紀錄了他倆在自家院子種菜生活的日常,就像津一所說的,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只是每天以平凡的心情去做平凡的事情而已,但是不知怎麼回事,整部影片只是老人家認真地做著一件一件小事,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看著看著,卻令人眼眶濕潤。     尤其津一的一生真是太令人羨慕了,他是屬於那種沒錢的「專業人士」,但是一輩子卻可以依自己理想與信念來工作,太太也支持他駕帆船這種有點昂貴的休閒活動,早早退休後,在母親贈送給他的土地上,自己設計一棟小小的房子,然後空出三百坪的土地種各類蔬菜水果,最最令人嫉妒的是,九十歲的修一上午照例到菜園除草,工作後想要小睡一下,並且請太太煮碗湯給他喝,平靜地睡著後就沒再醒來,這樣無病無痛,平靜自在地告別人生,簡直太好命了。     兩個已八九十歲高齡的老人家,生活一切事物都自己打理,他們那小小的農地種了八十多種植物,一年四季隨時都有蔬果可以採收,然後用各種醃漬或烹調的方法,做成美味的食物然後分送給親朋好友。     看英子非常仔細地處理不同的水果,那種繁複的製作流程以及呈現的耐心,簡直就是一位藝術家,她自己說 : 「要說麻煩的確是很麻煩,但是生活就是繁瑣小事的日積月累,所以我一點也不介意這些麻煩。」     修一的勞動也不遑多讓,他認為真正的富裕是活動自己手腳的生活,因此修剪樹木,修繕房子這類粗重的事情,即便到了九十歲,還是自己做,甚至享受這種費時耗工的生活。而且除了農作與房屋維修及日常家務大小瑣事之外,他還會主動找點樂趣,比如依著季節更換屋裡的擺設,其實這種感受四季變化也是珍惜每個時間的心情,更是使生活豐富的方法。     我覺得這種事事親自動手做的習慣,不只給修一與英子因為勞動帶來身體的健康,對

培養與孩子的的親密感可以用什麼方法?

圖片
     很多父母詢問我,培養與孩子的的親密感可以用什麼方法 ?   我想,若是孩子還小,在小學高年級以下的話,大概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年齡較小除了比較會黏父母之外,也願意與父母分享任何事情。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後,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同伴,自己關心的事,心裏「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也慢慢增加,這時候若是原本互動不多的家長突然開始想「瞭解」孩子在想什麼,恐怕彼此的摩擦或壓力是免不了的。   尤其青春期的孩子最討厭父母師長正經八百地想跟你討論什麼大道理,他門習慣以笑謔、打鬧,在看似隨意的話語中傳達自己內心的憂慮,恐懼或徬徨。   因此,我覺得這些突然空降的父母親,可以透過最自然,且最平常的家庭娛樂──看電影,來搭起親子互動的橋樑。只要挑選適當的電影,全家專注地一起觀賞 ( 用單槍投影的大銀幕,把家裏電話等干擾拿掉 ) ,這是一種「藉由別人的故事,洩漏自己的心事」的好管道。   但是看完電影父母不要太急著逼孩子講自己的心得 ( 若像是學校一樣,每參加活動後就要寫學習單,不禁煞風景,且會形成虛應事故的反效果 ) ,只要大人自己願意拉下老臉,配合劇中人物的故事,分享自己當年的糗事或荒唐行徑,那麼,逐漸的 ( 或許要看很多部電影之後 ) ,孩子也會打開自己的心防,透露出自己的心事。   後面附上很久以前蘋果日報副刊的專訪的文章。 蘋果日報專訪 ── 97 年 7 月 28 日   我們開車經過綠意盎然的蜿蜒小路,抵達李偉文新店山區居家前,只見雙胞胎姊妹 A 、 B 寶急忙的想要騎單車來段晨間運動。李偉文居家附近就有登山步道,可隨時帶小孩接近大自然,他的教養理念,也是先轉頭看自己周圍,是否有長期被忽視的免費資源?   惜福動手 培養人際關係   太多父母為暑假孩子的去處傷腦筋,李家卻不安排孩子參加昂貴的夏令營或遊學團,而是把自己親朋好友間有接近同齡小孩的家庭,結合 3-4 個組織成暑期寄宿聯盟。在接近半個月的假期中,每一家只負責 2-3 天,所以輪到的父母都必須抽空帶這幾個孩子,照顧生活起居與安全並一起玩樂,比如說鄉下家庭逛田野看螢火蟲,都市家庭看展覽甚至學畫畫。另外也可以找出政府機關或民間社團舉辦的免費親子活動參加。李偉文認為,參加營隊活動會接觸來自各地的同儕,但和學校裡彼此競爭的同學關係不同,一定有必須互助完

跟著時辰過日子

圖片
  搬到山上後,對於一年四季的變化,感覺上具體多了,不再像都市人必須透過電視來告訴你:「大閘蟹的蟹黃大餐上桌了,所以,秋天到了!」或者是靠百貨公司換季大拍賣或春裝上市的廣告來報訊,甚至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也許從每天一早起床,到地下室開車,然後停車在辦公大樓的地下停車場,一天 24 小時幾乎都在空調的人造環境裏,對溫度、氣候的變化幾乎無法感覺出來。     而且,因為臥房一面牆有兩片大大的窗戶,另一面牆是面向山谷的落地窗,每天破曉後沒多久,陽光就會潑灑在我床上,不起床都不行,因此這些年也改變生活作息,回到依循日月星辰節奏來過日子。     中醫在很早以前就有氣血循環,在不同時辰運行到不同器官的說法,所以主張晚上十一點以前就要睡覺。我當然很早以前就知道這個理論,但是總覺得這種說法未免太玄了,也沒有認真看待。只是近年看了許多西醫的研究,發現調控各種生理機能的內分泌,會隨著一天 24 小時不同的時間而改變,而關係到器官、細胞甚至大腦神經修復的幾種荷爾蒙都是在晚上十一點到半夜二、三點我們在就寢中才能分泌,換句話說,這個時間醒著,其實是喪失了調養身體的機會。     真想不到中醫數千年來所說的依時辰氣血運行的古老理論,就是二 0 一七年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得獎的項目。三位得獎者發現人的生理時鐘是來自細胞裡的一組「計時基因」,每個細胞透過分泌某種蛋白質,然後經過 24 小時蛋白質被分解然後又啟動新的循環,來產生計時的效果。     這種內建的計時器從昆蟲到哺乳動物,甚至植物都有,這是生物在地球上演化,配合地球 24 小時自轉一次,白天黑夜交替的節奏而形成的,我們的體溫,血壓,以及內分泌的濃度各種生理現象幾乎都與大自然的晝夜同步,當我們的外在環境跟原本的生理節奏有差異時,體內的生理時鐘也必須跟著重新設定,這也是我們搭飛機,跨越換日線到與我們晝夜顛倒的國家時,需要調整時差,有的人甚至會有好幾天頭昏腦脹身體不適。     「寂靜之聲」這本書也這麼提醒 : 「時辰所代表的意義,乃是要我們跟著每日真正的節奏生活,活得極有自覺,在真正的韻律中,我們才變得更真實。」     是的,為了健康也為了找回真實的自己,晚上記得及早關掉電視、電腦與手機,跟著大自然的節奏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