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1的文章

浪漫的理想主義者

圖片
    曾經有人問攝影大師力金史密斯說: 「人們稱你為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你對這個稱呼作何感想?」 他回答:「我不曉得那什麼意思,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於他們在生活中嘲諷憤世,並受盡挫折,所以什麼也信不過了,而當我堅持信念時,他們就稱我為浪漫主義者」 尤金史密斯是一個報導攝影記者,他在日本小漁村住了四年半,揭發了一家工廠排放含有水銀的廢水污染,這也是二十世紀全世界最大的公害案例,水銀中毒事件。甚至他在調查其間,被工廠派出的打手差一點打死,在醫院急救了好幾個月。可是他依舊不屈不撓,堅持信念,完成報導。 尤金史密斯這一段話幾十年來一直忘不了,是因為從學生起,我就常被同學們以「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稱之。可是我覺得很冤枉,因為我認為我的每個所謂的「理想」,其實都是切實可行,基本上我是個很實際的人,做事講求效率,怎麼會被誤以為像不食人間煙火般所謂浪漫的理想家?至今,多年不見的老同學或久未往來的朋友,得知我年紀已一把卻仍在社團中奔波,仍堅持不隨著「撈金」行業多賺些錢而搖頭說:不改理想主義個性。  可是,若是跟我在一起努力的伙伴,會說我是現實主義者,因為我的每個構想,每個步驟,都是可以達成的,而且效率及效益都很好。  這兩種極端不相容,好像對立的屬性,我從來不認為彼此是矛盾的,因此,我會稱呼自己是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首先,一定得現實,因為你得先活下來才能談到其他,可是活下來不只是隨著眾人苟延殘喘,應該是得朝著理想前進。如何兼顧所謂的理想與現實?我始終認為「技術問題一定可以解決的。」  因此,我從來不認為有什麼好為理想掙扎的。有時候,一些年輕的朋友會自尋煩惱地徘徊於「理想與現實」之間,好像很痛苦地猶豫。我覺得這些大概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之類的無病呻吟。 不過,我之所以認為「技術問題一定可以解決的」,也願意去面對解決煩瑣的技術問題,來自於我也了解到人心的軟弱與黑暗面,所以儘量不去指責批判那些對我們不友善甚至懷有惡意的人,不讓挫折干擾我們的情緒。 很多年前,曾經看到專門出版兒童讀物的小魯出版社社長陳衛平先生寫的一封信(寫給他們社裏出國進修的同事),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慨: 「理想是必須的,但實踐理想的方法卻是迂迴的、妥協的,甚至是委屈的。在古代,知識份子要為天下蒼生做點事,往往要通過忠君來實現,那個君是聖賢還是混蛋,你都得忠,不然就要

努力過著不生病的生活

圖片
  十年前,有一本在日本與台灣都非常暢銷的書,叫做 「不生病的生活」,作者是在美國及日本行醫的腸胃科醫生新谷弘實。醫生出版養生的書不稀奇,但是特別的是新谷醫生有幾個其他醫生很難以比擬的成就。     首先他是在 1969 年發明一個裝置完成世界首例,沒有進行開腹手術,進行「內視鏡息肉切除術」,開創了內視鏡外科的領域,從此許多腸胃道的小型手術不再需要開腸剖肚,造福無數民眾。     在出書當年,他已在美國及日本做過 30 萬例腸胃內視鏡檢查,及 9 萬例息肉切除術,是腸胃道權威醫師。      他推廣「新谷飲食健康法」,他數以萬計大腸內徑被癌細胞侵侵襲的患者,都能恢復健康,癌細胞沒有轉移或復發,而且他自己從 19 歲罹患流行性感冒後,這四、五十年從來沒有生過病。     他的飲食健康法在現在來看,已經大多成為常識,比如要多吃讓腸道益生菌生長的食物,少吃肉多吃新鮮且沒農藥的蔬果,養成好的生活作息與習慣……等等。     比較特別的是,他除了反對喝牛奶之外,也不建議喝優酪乳,也反對喝太多茶,包括大家都以為含有兒茶素,屬於優良健康飲品的綠茶,因為他從臨床上觀察到,每天大量喝茶的人,會出現萎縮性胃炎,這是胃癌的前驅症狀。     他認為,雖然茶中的兒茶素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的一種,是好東西,但是數個兒茶素結合,就會變成丹寧的物質,丹寧是植物中澀味的成分,非常容易氧化,與空氣或熱水接觸很容易變成丹寧酸,而丹寧酸會使蛋白質凝固,對胃黏膜產生不良影響,讓胃不健康,而且他認為,市面上銷售的茶葉,栽種過程用了許多農藥,造成另一重的危險。     因此,他建議不該用茶來取代水的需求,若真的喜歡喝茶,要確保是無農藥栽培的茶葉,同時要避免空腹時飲用,以減輕對胃黏膜的負擔,而且一天不要超過二、三杯。     他不主張多吃肉的原因是缺少食物纖維,同時含有大量脂肪和膽固醇。就他腸胃專業的觀察,持續且大量吃肉,腸壁會逐漸變硬,變厚,而且因為缺少食物纖維,糞便量會比較少,為了排出少量的糞便,腸子必須過度的蠕動,最後造成腸壁肌肉增厚,導致腸子變硬變短,內腔變窄,腸子內部壓力增加,會將腸道黏膜由內往外推,而形成袋狀的突出物,稱為憩室。     當腸壁上有憩室的話,糞便會進入這些袋狀的凹陷處,更難排出,這些累績無法順利排出的糞便會有壞菌滋生,產生毒素,使附近細胞容易發生

益生菌可以增強免疫力嗎?

圖片
  前幾年跟一群老朋友出國,也許旅途勞頓或者水土不服,途中有人輕微地拉肚子,也有人便秘。同行的醫師朋友拿出些益生菌保健產品給大家,居然第二天起,不管是誰拉肚子或便秘,都有明顯地改善。     從此,大家對於這個既傳統又時髦的保健之道多了些關注。     說傳統,是因為我們小時候吃的養樂多或健素糖,以及眾多打著活菌酵母乳之類的飲品,其實就是益生菌。     說時髦,是因為這幾年國際上有許多引人注目的研究,都是有關腸道細菌以及寄生蟲的功能,包括一些困擾於過度殺菌的都市化生活中,新產生的自體免疫疾病,似乎是來自於腸道內細菌種類的不平衡所致。     對於愈來愈多,年齡層愈來愈下降的免疫性疾病,包括各式各樣的過敏症,目前的醫療是束手無策的,頂多是症狀的壓抑,沒有辦法徹底根除來自我們身體防衛細胞攻擊自己器官的反疫反應。     近年的新研究,似乎與我們體內數量以兆計種類以千計的各種細菌的不平衡有關。嗅覺敏銳的廠商看到這裡的龐大商機,於是許多所謂增加我們腸道 「好的細菌」的保健食品就不斷上市,而且打著增強免疫力的宣傳。     不過最近倒是看了一些報導,對益生菌提出質疑。     若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益生菌是種活的微生物,當吃下足夠的數目時,對宿主的健康可以提供保護的作用。     所以益生菌也是細菌,若要活生生的通過胃裡面強烈的胃酸考驗,再加上各種消化酶,其實是很不容易的,若是有倖存者順利來到小腸大腸,跟原本腸道內近百兆、重達兩、三公斤的菌群數目相比,恐怕也是微不足道很難起作用,因此,研究已證明,口服益生菌的保健食品,無法改變腸道菌群,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辦法達到廣告宣稱的效果。除了益生菌本身之外,另外的保健食品是各種提供腸道內益生菌繁殖的食物,比如所謂人體無法消化利用的纖維素就是天然的益生菌食物。     目前益生菌比較熱門的菌種主要是乳桿菌跟雙歧桿菌,但是台灣有很多產品還有使用糞腸球與屎腸球菌這二種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歸為不該使用的菌種,大概因為培育這兩種菌株價格非常便宜,廠商為了號稱產品有上百億的菌種數目,所以會用這種安全有疑慮的細菌來充數吧 !     益生菌利用於食品加工的歷史很悠久,比如酸奶、乳酪、酸菜及各種發酵食品,安全當然是沒有疑慮的,但是若脫離天然食品範圍,而以 「藥品」面貌出現的,也幾乎以藥品的價值販賣,卻以營養

向電腦遊戲學習

  如果讀書能像玩電腦遊戲這麼吸引人那該多好 ?     或許我們可以學習電腦程式設計師在設計遊戲時所採用,符合大腦獎賞機制的方式。     首先,如果你想要讓誰持續做某件事,就像在驢子眼前吊著胡蘿蔔,也就是向他們保證絕對有獎賞,但要注意的是,並不保證每次都一定拿得到,不定期且間歇性的獎賞是驅動力最大的誘因。但是嚐試的失敗次數也不能連續三次以上,最好每次嚐試,都多多少少有一點點進步,有點收穫。     而且,電腦遊戲的回饋很快,玩的人可以利用這些回饋改進自己的操作方式,同時,我們從遊戲中學得的任何知識,幾乎都可以立即運用,換句話說,不會有不相干的訊息佔用我們玩遊戲的時間與耗費我們的注意力。     電腦遊戲藉由不斷出現的挑戰與成功的感覺,刺激大腦裡的荷爾蒙多巴胺的產生,而多巴胺正是人類演化過程中驅使我們去做某些事情的動力。

留給後人的遺產

圖片
  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會想用什麼標準來評斷我們所度過的一生呢?     我們當然可以依據自己賺了多少錢,貯存了多少物質財產來做為評價,但是,就像一部戲劇著名的台詞所說的:你不能把它一起帶走!     如果我們什麼都帶不走,那麼唯一真正重要的,就是我們留下了什麼!     這段話是「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作者霍華李曼所寫的,他曾是美國大型畜牧場的經營者,可是他在自己脊椎腫瘤差點癱瘓後,挺身而出揭露了畜牧業的黑暗真相,並且深自反省:「我們是否已盡力為後代子孫做了一切能做的事?世界上的樹木是否比我們出生前還多?空氣是否更新鮮?水源是否更潔淨?人們是否過著更長久、更健康的生活?飢荒是否更少?這個世界是否是一個更和平的地方?」     我相信我們辛苦的工作賺錢無非是希望我們及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可是當我們不擇手段賺錢,是否得到完全適得其反的結果?為了錢殘害環境,禍延子孫?即便留下一點錢,剛好可以讓孩子上醫院治病。     那麼到底什麼是我們可以留給下一代最好的遺產?     從生態經濟學的分析可以知道,一塊原始大自然對人類萬物,長遠上是價值最高的,可是一旦經過人為開發,即便短期可以獲得經濟或物質上的利益,但是每一年、每一年它的價值會遞減,終究比不上保留完整的自然野地。同樣的假如有一筆預算,若我們買一樣流行商品服飾,很快會老舊丟棄,但是當我們種下一棵樹,就是在投資未來,創造子孫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霍華李曼揭露工廠化的畜牧業為了追求獲利、提高產量,餵食牛隻的是含有高劑量農葯、生長激素以及多種動物屍體磨碎而成的飼料,畜牧業對人類以及我們賴以為生的環境與土地已造成難以彌補的嚴重影響和傷害。     因此他很嚴厲地提醒:「在一個被毒化的星球上,人類是無法長久生存下去的,一個環境保護者吃肉,就好比一個自稱為慈善家的人卻對慈善事業一毛不拔一樣令人存疑。」     記得幾年前也曾替「糧食戰爭」寫過導讀,也因為這本當年的公務員選書而到過二十來個中央機關與地方政府演講有關糧食問題,也很感慨其實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每天吃下什麼東西,這些東西從那裏來,造成世界什麼影響?     全世界所有人類的生活,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了非常巨大的改變,首先是將生產砲彈炸葯的軍需工業直接改成肥料農葯殺蟲劑的工廠,開始了單一作物大量栽種的所謂「綠色生產革命」。

小心得到冷氣病

  近年氣溫屢破紀錄,在烈日高溫下活動或工作,若一不小心會得熱衰竭,或者中暑,這可是容易被忽略卻會出人命的危險情況。     中暑是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汗出過多而脫水,體溫會升高,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出狀況,體液細胞的電解質失去平衡,感覺頭暈倦怠,然後不醒人事,休克,甚至死亡。     這種體溫過高的中暑在中醫理論算是 「陽暑」,另外「陰暑」是體溫沒有升高,但是身體內的火熱無法從體表散出,導致頭痛、胸悶、呼吸不順的症狀,稱為「陰暑」。     通常我們處在高溫環境身體會藉由擴張皮膚表層的微血管,透過流汗跟體表的毛細孔來散熱,也就是將身體內過多的熱量帶走。     很多人從戶外高溫環境走進冷氣很強的室內時,寒冷的空氣會讓皮膚表面血管收縮,停止流汗,身體內的熱量排不出去,這就是中醫形容的「寒包火」,也就是體外有寒氣,體內卻上火。     這也是很多人在夏天高溫下,經常進進出出室內室外時,身體會不舒服,或者一吹冷氣,頭就會痛的原因。也有人夏天喜歡大口喝冰飲料,啃食冰塊,也會在體內形成另外一種「寒包火」,長期下來,身體對溫度調節能力下降,免疫力也會降低。     身體感受溫度以及排汗的功能,除了氣溫直接影響之外,空氣中的溫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曾經有一個研究認為,當環境溫度 30 度,但是相對濕度 70 度時,體感溫度為 35 度;若相對溼度提高到 90 度時,體感溫度會高達 41 度。也就是濕度愈高,我們就會愈不舒服,高溫是如此,對低溫而言也是如此。     這也是很多人的生活經驗,比如冬天到北歐,零下七、八度,感覺卻沒有比台灣寒流來時溫度在零上十來度時冷;或者到沙漠旅行溫度動輒四十多度,感覺卻沒有台灣氣溫三十多度時來得難受,這就是因為台灣是海島、又多山,濕度往往非常高的緣故。     因此,夏天在室內若是以除濕機搭配電風扇,冷氣其實不見得需要開,若真的要開,溫度也不必調得太低,因為只要濕度降下來,我們感覺就會舒服一點,但是要記得多喝水。     在冬天也一樣,開除濕機,濕度降下來,感覺就不會那麼難過。

從氣候變遷、空氣汙染到肺腺癌

    聯合國 12 月 10 日發布的 2020 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排名全世界倒數第三名,只贏過川普執政的美國及沙烏地阿拉伯。     這個評比的計分項目有四,分別是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的發展,能源的使用及氣候的政策。     台灣排名那麼差其實蠻令人意外的,因為政府不是說傾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嗎 ? 為何年年名次下降 ? 也難怪因為溫室氣體排放沒有改善,衍生的空氣汙染,也成為近年選舉民眾最關切的議題。     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已有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證實,這也是大家愈來愈害怕的原因,尤其周邊親朋好友不時就傳出罹患肺腺癌,偏偏這些人都是沒有吸菸的人。 ( 抽菸會得到的癌症是肺支氣管癌 ) 。     已經連續多年,台灣每年有將近一萬人因為肺癌而過逝。     每年衛福部公布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當然還是癌症,在眾多不同的癌症裡,肺癌已經連續九年居冠,而是幾乎可以斷言,這個冠軍頭銜還會繼續保持下去,因為台灣空氣污染的情況,恐怕短期之內是無法改善了。     空氣汙染裡的懸浮微粒,也就是現在大家已耳熟能詳的 PM2.5 ,除了會引起肺癌之外,也跟心血管疾病,其他呼吸系統疾病都息息相關,甚至也有研究發現,也會造成早產,老年癡呆與腦癌等等病變。     肺癌為什麼這麼令人關注 ? 除了這些年罹患率節節攀升之外,也因為肺癌很難早期發現,往往一有症狀就是末期,幾乎沒有辦法治療,近年來有不少名人,包過不菸不酒,生活規律的宗教大師們也得到肺癌,更讓人懷疑近年來不斷惡化的空氣品質,真真切切會對許多較為敏感體質的人有致癌的風險。     2016 年底開始實施空氣品質指標,自有統計以來,南部大部份的日子空氣處在不良的狀態,中部稍微好一點,也是有將近一半的日子處在空氣不良的粉塵中。     只有花蓮與台東空氣品質最好,真的是台灣僅存的淨土。     不過這也想起二十多年前令人捏把冷汗的往事。     在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曾提出產業東移政策,為了促進東部居民的就業率,鼓勵企業到東部設廠。     其實這是一個相當荒謬的政策,內需型的產業在西部已經生存不易,搬到東部難道是跟自己的鈔票過不去 ? 外銷型產業若在台灣西部工業區都活不下去了,到花東就能起死回生 ?     不過當時總統一說,也沒人敢說什麼,就風風火火開始進行各

全國最美校樹選拔

圖片
     前幾天在線上參加評審會議,這是第四屆全國最美校樹的選拔。     依四項標準進行評選,除了這棵樹的樹形與樹勢之外,還要有大樹的健康維護計畫與紀錄,第三項是學校有沒有將大樹開放出來跟在地社區互動及生活文化的結合,最後一項是學校有沒有規劃與這棵樹有關的生態保育課程及活動。     從這四項要求,就可以知道這是非常嚴格的選拔,每屆也都從眾多參賽學校選出樹勢與人情皆美的優勝學校。其實從評審的角度來看,學校願意參加比賽就應該給予鼓勵,因為我們知道,老師主任與校長平日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與行政工作就很多,還願意增添許多麻煩,費心來參加這項額外的比賽,是很不容易的。     不過話說回來,校園裡若有一棵數百年的老樹同時樹形美麗的巨樹,的確應該好好珍惜與利用,而且若是大樹已存在數百年,顯然比學校存在的時間還長,那麼這棵樹一定與社區居民過往的歷史是息息相關的,也乘載了先人們的情感與記憶,若能透過比賽的機會,好好挖掘與梳理這些故事,也是給學校學生最美好的教育。     這次參加的學校有不少是來自高雄市,特別詢問了主辦單位,原來是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特別用心鼓勵高雄地區的中小學來參加,數除了給予行政上的支援,也承諾得獎的學校相關人員將記功並且公開表揚。     希望其他縣市政府也能效法高雄市,因為這是一件對孩子在校環境與學習很有效益的好事。

原來什麼時候睡比睡多久來得重要

圖片
  五十歲以後改變最明顯的生活習慣就是睡覺的時間,從國中之後將近四十年的歲月每天晚上一定是到半夜一點左右才甘願上床,然後大約七點鐘左右起床。     過了壯年期,身體出現許多小小訊息,提醒自己應該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第一個改變就是每晚儘量在十一點以前睡著,然後第二天清晨在五點起床,長度一樣是六個小時左右。     中醫在很早以前就有氣血循環,在不同時辰運行到不同器官的說法,所以主張晚上十一點以前就要睡覺。     當然,這個理論很早就知道了,但是總覺得這種說法未免太玄了,也沒有認真看待。只是近年看了許多西醫的研究,發現調控各種生理機能的內分泌,會隨著一天 24 小時不同的時間而改變,而關係到器官、細胞甚至大腦神經修復的幾種荷爾蒙都是在晚上十一點到半夜二、三點我們在就寢中才能分泌,換句話說,這個時間醒著,其實是喪失了調養身體的機會。     因為從不同期刊,不同研究都看到類似的結論,而且每個研究都很嚴謹,有數據,有作用機轉,不由得我不信,這也是當我開始想 「養生」這件事時,最優先選擇的原因,另外也因為這是耗費成本最低的選項,不用費錢去買健康食品或麻煩的報名健身俱樂部,只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睡眠長度依舊,也不需要我多耗費時間躺在床上,那麼方便又好處多多,怎麼能錯過。     想不到中醫數千年來所說的依時辰氣血運行的古老理論,是今年 (2017 年 ) 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得獎的項目。三位得獎者發現人的生理時鐘是來自細胞裡的一組「計時基因」,每個細胞透過分泌某種蛋白質,然後經過 24 小時蛋白質被分解然後又啟動新的循環,來產生計時的效果。     這種內建的計時器從昆蟲到哺乳動物,甚至植物都有,這是生物在地球上演化,配合地球 24 小時自轉一次,白天黑夜交替的節奏而形成的,我們的體溫,血壓,以及內分泌的濃度各種生理現象幾乎都與大自然的晝夜同步,當我們的外在環境跟原本的生理節奏有差異時,體內的生理時鐘也必須跟著重新設定,這也是我們搭飛機,跨越換日線到與我們晝夜顛倒的國家時,需要調整時差,有的人甚至會有好幾天頭昏腦脹身體不適。     研究發現,如果我們沒有根據外在環境來過生活,也就是晚上不睡覺,白天卻埋在被窩裡,搞亂了細胞裡的計時器時,會引發各個器官與組織裡的連鎖反應,比如會使得脂肪細胞失去節制,愈長愈肥,代謝後的有毒廢棄物堆積在器官甚至大腦裡,沒

為善的信心與方法…「善良的逆襲」推薦序

  老實說,看到這個書名以為又是一本心靈雞湯類的勵志書,可是翻開書稿,就看到作者一開頭就舉 2012 年倫敦奧運開幕演出的策劃人、波易爾導演秉持著厚道的原則號召萬名志工共同參與的過程,真是令人驚艷,接著就欲罷不能地一路跟著作者寫的真實故事,在不斷地擊節讚嘆中,看完這本精彩的書。 這十多個故事的主人翁與事蹟,我們已耳熟能詳,但是在作者巧妙的比對之下,帶給了我們全新的思考角度,讓我們撇除宗教與道德教誨外,對當一個好人更有信心,畢竟每個人內心多少會傾向馬基維利在「君王論」這本書裡說的,努力為善的人,到頭來是自我毀滅。 不過空有理想卻缺少手段也不行,所以這本不落入「心靈雞湯」般的天真之處,就是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技巧來輔助厚道良善。 比如說,同樣希望把事情做好的飛行員與醫生,為什麼航空界可以把人為失誤減到最低,而一心秉持救人的醫師,至今仍有無數被掩蓋的疏失? 作者也用大航海時代英國海軍布萊船長的故事,說明在不同環境,同一個人可能是天使,也可能變成惡魔。的確,我從自然生態裡學到一件事,就是人很容易被環境影響,這也呼應作者提供的三個關鍵方法「傾聽、給予與自我保護」,也就是透過傾聽和環境互動,然後採取行動與環境互利共生,同時也要懂得保護自己抵禦其他人的傷害。 環境社會學有許多研究發現,可以經由環境的設計預防犯罪,也就是某個人在某個環境很可能會犯罪,到了另一個環境就不會想犯罪。換句話說,只要有適合的環境,人人都可能犯罪或不犯罪。 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創造良好的環境與制度,讓為惡的誘惑減少,另一方面,假如當一個光明磊落的好人,也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那豈不是最棒嗎?這本書提供了我們這個信心與方法。

重回荒野尋找生命的源頭―「登一座人文的山」推薦序

圖片
      在翻開書稿前,單單看書名,不太確定會是怎樣的內容,但是從目錄、作者序,一路往下看,越看越覺得驚艷,謝謝作者能為大家整理了古往今來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歷程,如同搭乘著時光機看著快速流動的場景,想像著智人在廣漠的荒野中演化著。     覺得驚艷的原因,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來愈習慣從事物的表象往深層去探究,也就是如同這本書一般,溯向行為與文化的最源頭。     作者觀察,民眾對戶外活動態度的差異,除了來自各國政治、制度與產業發展的不同外,根源還來自於文化形成脈絡的不同。我個人以為,其中宗教信仰應該佔很大的影響因素。     最早的狩獵採集時代,原始宗教屬於崇拜各種自然現象的多神論,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尤其對於山林的敬畏與崇拜是根深蒂固的,因為樹木的靈性就是生命的象徵,小小一粒種子就能長成巨大樹木,人在樹木的蔽蔭下生活,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來自樹木所賜。     但是從一萬年前左右,人類發展出農耕畜牧,必須開發自然野地,因此原本的自然神、動物神、植物神都因為妨礙人類的自然開發而必須被替換,自此出現了以人為形象的神。     從另一個角度看,在人類演化過程中,人一直是自然界的一員,和其他動植物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但是隨著發展出農耕與定居的文化後,就走上了征服自然與破壞環境的歷程。     但是東西方的宗教文化有些差異,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是超越人格神的一神教,而東方的佛教或日本的神道教或印度教,算是多神教,還保有原始宗教的痕跡,所以對於自然的關係就與西方世界有些不同。舉例來說,日本的神道教就是自然崇拜,日本的神社一定有森林,所謂神社就是神所住的地方,也就是森林,換句話說,最傳統的神社只有一個「鳥居」,也就是神社入口,除此之外就是整座的原始森林,沒有建築物,更沒有神像,換句話說,原始森林就是神,這跟台灣原住民在進入森林前要祭拜山神有點類似,這種精神也在台灣登山文化中傳遞著。     當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到都市後,的確如同作者寫的 : 「荒野是產自城市的心理狀態,人的生活若太貼近自然環境,反而不易有鄉愁或懷舊的情感。」但是一大堆到森林尋求鄉愁的都市人,除了基本的技能外是否具有精神層面的共同價值觀 ?     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自我覺察很重要的一環,就像夜晚穿越森林,不知身處何處,突現眼前曙光乍現,當我們走出森林,才能看到自己原來是

馬太效應

    聖經馬太福音有一節是這麼說的 :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心理學家把這段話描述的現象稱為馬太效應,幾千年來,我們幾乎在所有領域都可以看到這個效應,包括這些年各國或世界動盪原因,也是為人詬病的,財富都集中到少數人手裡,有錢的愈有錢,窮人愈來愈窮。     在運動比賽也是如此,一開始的小小優勢會累積成最後的贏者全拿。比如說,就有學者發現,在加拿大非常盛行的曲棍球比賽,為什麼選手的生日都是集中在年頭,一、二、三月 ? 原來各級學校在選拔代表隊時,是以年齡為分級,每年出生一至十二月為同一個等級,在年頭出生的小學生當然比年尾出生的同學成熟度較好,體能也較好一些些,比較容易勝出,而當選為選手後比賽及練習的機會多,技術就愈來愈好,一路選拔上去,所以最後能勝出的當然就是小學時年紀多了那幾個月。同樣的,有的運動是以學期制作為選拔分級,也就是七月至隔年六月為一屆,那麼最後成為選手的人,生日大概就是集中在七月到九月。     記得看過一個研究,科學家設計了好幾種不同類型的遊戲,讓多個人一起玩,遊戲結束時一定是某個人贏得所有籌碼,同樣也呼應了馬太福音說的,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僅有的也要奪過來。     如果從大自然到人為社會組織都是如此,也就是若放任自由運作結果必然是大者愈大時,為了人權與公平正義,政府的適度介入與合理的控管,恐怕就是責無旁貸的事。

惱人的下背痛如何處理?

圖片
     下背疼痛不會要人命,但是很煩人但似乎又很難改善,這可以從下背痛是同一年用健保卡看同一個疾病就診數量排行第一可以看出來。     下背痛最常見是因為椎間盤突出或長骨刺,往往讓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有平躺時才稍微好一點,因為站著時椎間盤承受的壓力是平躺的人的二到四倍,坐著時更是平躺的四到八倍,有人會穿戴護具,是為了彌補腹背肌力不足,減少腰椎受力,可是假如長期使用,可能反而會讓腰部及背部的肌肉力量降低或逐漸僵硬,所以也不能隨意使用。     下背痛除了明顯的突然外力受傷之外,大多是慢性發炎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 ’ 常常一開始是支持脊椎穩定度的肌肉、韌帶拉傷或痠痛,變得沒有力量,再慢慢進展到脊椎的椎體本身產生結構性改變,像是椎間盤突出、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炎 …… 等等。     因此,對於平常的腰痠背痛不要掉以輕心,以為買個中藥貼布貼一下就沒事,最好要檢視自己的坐姿,因為這種反覆的腰痠背痛通常來自於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當然,有時候是彎腰,扭轉腰部或提重物時傷到。     我們現在的生活形式真的很容易一坐下來就是一、二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都沒離開座位。在上班工作時或許是不得以,但是下班了,或退休後我們也常坐在電腦前上網或追劇,一集又一集,二、三小時一晃眼就過了,而我們身體卻一動也不動。     專家建議我們每坐二十到三十分鐘,就要起來走一走,動動肩頸腰背,緩解一下腰部累積的壓力。這話說起來簡單,但真要做到卻不容易,或許可以用碼表計時器的倒數來提醒自己,每次坐下來之後就按下,二十分鐘到了鬧鈴響了可提醒自己動一動。     有人因為腰痛,所以反而不敢做太大的動作,其實在急性的疼痛緩解後,一定要勉強自己把腹肌及背部的肌肉練起來,同時加強肌肉的耐力與柔軟度,據專家說,百分之九十的下背痛患者,持續運動四個星期以上,就有機會擺脫下背痛的困擾。為什麼肌力鍛鍊重要,是為了防止因腹背這些所謂核心肌群力量不足,而導致脊椎結構性改變,因為強健的肌肉才能將整串脊椎骨保持在正常的位置,否則年紀大了,除了變成駝背不好看之外,還會產生一系列身體健康的退化。
     認知心理學家曾志朗教授曾提出高層次學習的五個步驟 :     第一,最基本的學習機制是模仿,但對大腦神經而言,模仿不是複製,而是重建,並不是錄影和放映的被動裝置,而是收集分析後並重新組合的過程。     第二,模仿學習得來的經驗是有限的,知識的擴張必須來自於別人歸納過的智慧,如聽演講或閱讀書本。     第三,學習儲存大量的知識,以應付變化萬千的世界,而且行為的彈性 ( 隨機應變的能力 ) 來自多樣且大量的知識,但大量的儲存必須靠有意義的編碼,才能順利輸入與提取。      第四,人類學習的精隨,在於建構了有效的語言 ( 程式 ) 做為介面,使有限的元素可以轉換成幾乎是無限量的訊息內容,舉例來說,同樣的元素,因不同的排列組合,就能產生完全不同的表面徵象。     第五,也是高階學習最關鍵的步驟,就是一個知識模和另一個知識模組會因依附在環境裡的共同平台而連結在一起,形成智慧的網絡。

花草藝術與樂活手作

圖片
  疫情三級警戒把大家困在家中,除了追劇看影片之外,有些平常沒空下廚的朋友開始嘗試自己烹調,糕點烘焙也成為新顯學,至於平常就負責家中一日三餐的朋友,就把這多出來的時間,利用陽台或庭院的植栽,做一些有趣或實用的作品。     原本就有藝術美感天分的,將植物的葉片或花朵,用石頭滾壓,將植物裡天然的色素印染在胚布上,就是幅多用途的衣料素材。     也有撿拾落葉、樹枝、果實或製作壓花,然後拼貼成一幅又一幅藝術作品,送禮自用都很適合的家居擺設裝飾品。平常有辦活動任務的伙伴也趁此空檔,不管是做葉脈或壓花卡片、書籤、還是種子飾品 …… 留當活動贈送的紀念品。     另外也有技術與設備更專業的,自己做植物精油,手工香皂,天然防蚊液,天然藥草洗髮乳,護唇膏 …… 等等。     這些花草藝術與樂活手作不但紓壓,還可以將創作成品分贈給親朋好友,促進社交,增進情誼,真的是好處多多,值得推廣。     這些活動,其實也都屬於近年很夯的園藝治療的一環。雖然利用接近大自然來療育身心的歷史可以遠溯至古埃及時代,十九世紀開始面對肺病或不知名的身心虛弱與障礙時,當時的醫生也會開處方 : 「到空氣清新的鄉下」,但是真正有系統地推動,大概要從二次大戰後,用在治療肢體障礙或創傷症候群的退伍軍人。    美國從 1973 年成立了園藝治療協會,開始進行專業培訓及園藝治療師的資格認證,後來歐洲各國及亞洲的日本、韓國、香港及台灣也紛紛成立相關的團體。     所有生命都是來自於自然荒野,有學者主張,人的天性就有接近自然的傾向,從生理而言,綠色是人的眼睛最舒適放鬆的顏色,而接近大自然可以紓解精神壓力,我們在演化中發展的免疫系統,也在大自然中最有活力,因此,對於久居都市,在太多噪音與視覺干擾下的慢性疲勞,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口愈來愈多,所以自然處方箋或許是現代人都必須定期服用的。     近幾年,園藝治療被廣泛用在樂齡長者的長期照護中,對於照顧者來說,園藝治療是一種低技術高報酬的技能,比起其他人的心理治療或復健,沒有甚麼特別高深困難的理論,也不需昂貴的治療設施與費用,沒有操作不當引起的後遺症,而且幾乎對所有人都有效。     參與者,不管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不必花多大力氣去學習與準備,只要安靜下來去感受,開啟我們的視、聽、味、嗅、觸各種感官,自然生命就會回饋給我們身心的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