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2的文章

粉紅超跑與台灣的朝聖之旅

圖片
    粉紅超跑正要返駕,雖然疫情又起,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大家隨媽祖神轎行走的堅定意念,從大甲媽祖到白沙屯媽祖,以及其他富有歷史的媽祖廟的繞境,已成為全台灣年度盛事。     這種類似西方朝聖步道的長程徒步旅行,從各地的媽祖廟開始,也有許多人規畫各種不同類型的 「朝聖之旅」,比如有文化歷史悠情的「淡蘭古道」或「彰之細路」、「山海圳」、以及更早先的環台徒步旅行 …… 等等。     為什麼全世界各式各樣的朝聖之旅有蔚為風潮之勢 ?     或許當今物質太豐盛以及資本主義下的消費主義已經無法滿足精神上的渴求,我們期盼生命有更多的意義,我們也希望賦予日常生活裡能有更神聖的價值。     因此,朝聖之旅已不全然是屬於宗教的,真理也不在道路的終點,事實上真理跟踏上神聖道路的人一樣多,雖然走的或許是同一條路,但是每個人走向的是每個人內心屬於自己的神殿。                   走路是一種修行       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行走更可以是從養生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宗教的虔敬者以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甚至可以說是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     自古以來,僧侶有種修行的功課,就稱為「經行」,不斷地走路,有意識地藉著走路靜下心,進而觀照全身。澳洲原住民從遠古至今足跡穿梭於廣漠的大地,編織成夢的路徑,他們經由記誦吟唱夢的歌聲中,找到自己與腳下土地的位置。     十多年前,來自比利時的朋友巴特在家裡用電腦秀出他花了數十天徒步行走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旅,這段旅程就成了我等待中的夢幻之旅。     這些年周邊好朋友一起蝸行台灣,漫遊徒步行走台灣的步道後,一些世界知名的朝聖步道就成了我們朝思暮想的夢幻之旅,除了這條從歐洲各地前往西班牙西北邊的聖雅各大教堂外,還有近點的日本四國的遍路八十八間廟的一千多公里步道的旅程。     前些年我們真的到日本四國去走遍路之旅,不過因為時間關係,無法空出五十多天,所以我們就去了頭幾間寺廟跟最後幾間寺廟,也算有始有終吧 !     四國遍路是追隨日本平安時代的空海大師 ( 又稱弘法大師,是唐朝時到中國長安留學的學問僧 ) 的足跡,這八十八間廟大致繞著四國島一圈,位於四個縣內,也因此被分為四個道場,第一間廟從面對鳴門海峽

回顧荒野成立階段關於塑造文化與制度的思考歷程

圖片
  上週六天到荒野台北分會投票選出第十屆會員代表 . 這 100 位員代表將在下個月選出第 10 屆理監事 。   荒野保護協會下個月即將成立滿 27 年,將在台北青年公園召開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將選出下一梯隊的核心幹部,這批伙伴將領導荒野邁向三十年。 ( 荒野每屆幹部任期三年。 ) 隨著第九屆劉月梅理事長的卸任,荒野從籌備至成立第一年加入的伙伴將全面退出常務理事會,交棒給荒野志工資歷「只有」十五年左右的領航員 ….     思議那不可思議的 ―回顧荒野成立階段關於塑造文化與制度的思考歷程       ( 一 ) 草創期的祕書處     荒野保護協會 1995 年 6 月 25 日在台北幼獅文藝中心舉行成立大會,當天有近四百位會員出席並依籌備處建議的名單勾選出第一屆理監事,成立大會結束後立刻召開第一次理監事會議,選出常務理監事與理事長 。     原先沒有想太多,我擬定的建議名單就依會員編號的序號,我排序 2 號,也就順利當選為常務理事。但是之後很快的因為來往正式公文書的需求而發現,理監事有法定職權,秘書長也有既定的職權,成立之初沒有找到適當的秘書長人選 ( 籌備期的所有行政事務都是在我診所由我跟診所助理還有老婆大人處理 ) ,於是我在隔沒多久特別召開了第二次理監會中辭掉常務理事轉而擔任秘書長。     也因為是不拿薪水的秘書長,所以扮演身兼志工與行政專職的雙重角色,這在荒野組織初期不管制度或文化的建立階段,對於志工與專職伙伴之間,互動與協調的順暢有很關鍵的好處。     荒野的秘書處伙伴,至今大致也如同我當年一樣,身兼志工與專職的角色,因為專職,所以必須把分內的行政支援周密的完成,因為也同時是志工,所以下班後及假日往往也都貢獻給荒野。        ( 二 ) 一個小小的心願     從 1994 年 4 月初,成立荒野的想法在思源埡口廢棄軍營裡萌芽,在一年多的籌備裡,進行了數十次的會議,勘察,及自我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問自己 : 「已有那麼多環保團體的台灣,已有那麼多老前輩前仆後繼的努力中,為什麼要再增加一個新的團體 ? 我們努力付出心力,對台灣有何特殊意義 ? 」     當時,我很清楚地認知這點,我們既然發願不為名不為利,無私地奉獻, ( 放棄生命中其他選擇與可能性 ) ,我們希望荒野將是屬於全民的

陪孩子安心探索大自然―媽咪寶貝2008年3月的專訪

圖片
  什麼是自然 n   愛因斯坦也說 : 「對大自然及宇宙的神秘感是所有科學的起源。」太多太多從自然中的學習和啟發是無法量化的,然而究竟什麼是自然 ?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認為,雖然所有的東西都來自於大自然,但是其中「具有生命力」的才是自然。而親近大自然是人類的本性,即便是現代人習慣於現代化的生活,沒有接觸過自然的經驗,但只要走進自然中,基因裡對自然的親近性會被催化出來,他比喻,就像看孩子們堆沙丘,不過就是一堆沙,他卻可以不厭其煩,每次都玩個老半天,而具聲光效果的玩具可能一下子就玩膩了,最單純的東西卻是可以創造出多樣的變化。   接觸自然的時機點 n   接觸自然的環境只要對小嬰兒來說是無害的,溫度不是極冷極熱、聲音不是極嘈雜的噪音,在不具危險的安全範圍之下,小嬰兒接觸大自然並沒有年齡的設限。 雖然小嬰兒還沒有行動能力,可能是被抱著或坐在推車裡面,只要在自然的空間裡面,因為充滿了不同溫度產生溫度覺、陽光曬在皮膚上形成的觸覺、眼睛看出去不同的色彩及對光線反應的視覺,綠草的味道嗅覺,聽到鳥兒啾啾的聽覺刺激,自然之中有太多太多的刺激,這些都會活化孩子腦部細胞對於知覺的辨識,對嬰兒各方面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因為 0~3 歲是孩子的感覺動作期,這個時期嬰幼兒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透過他的感覺和動作,而大自然正好提供絕佳的嬰兒動作與知覺發展的絕佳條件,能讓嬰幼兒利用感官及知覺,有第一手接觸自然的經驗,對於嬰幼兒的發展有以下的幫助。   感覺動作 n   比方說不同質地 ( 沙地、草地 ) 的觸覺與高低 ( 上、下坡 ) 地面的平衡推進,能協助孩子發展動作的協調性與肌肉的控制,對孩子而言是最天然的遊戲學習場域。   感官刺激 n   大自然多樣的色彩帶來的視覺刺激、超越家庭環境所能給予的清新空氣的嗅覺刺激。   情緒變化 n   在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去探索自然的歷程中,學習和環境中動植物做友善的互動。   大自然是最好的紓壓管道 n   「大自然提供給孩子未來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時最佳的紓壓管道,」李偉文認為,在現在的社會中,去除競爭的壓力是不可能的,即使家長對孩子說 : 「不要那麼在乎成績、不要有壓力。」孩子一定還是有孩子的壓力,社會的氛圍、同儕的壓力、老師的期待,這都不是家長告訴孩子 : 不要有壓力,孩

創造親子談心時刻…Cheers快樂工作人專訪2014年八月

圖片
  再忙,每天都要創造親子親子談心時刻 李偉文的身分很多,除了是牙醫師,擁有一間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診所外,還是荒野保護協會的發起人,終身環保志工。他也是十分多產的作家,不僅在多家媒體上寫專欄,還擁有超過數十本探討環境保育與親子教養的作品。 另方面,他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父親。李偉文當然重視親子關係,只不過,「我也不希望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人生,」他說。忙碌生活中如何兩全 ? 李偉文對關係的經營之道,完全反映在他對每天「工作之餘」的充分運用與紀律上。 確保下班後相處「質量」 : 到家就是家庭時間,孩子睡前不碰 3C n   拍照當天,來到李偉文在新北市山上的家中,雙胞胎女兒之一趁著暑假出去玩了,留下來的一位,自然而然在互動中流露出和父親的親暱。青春期的大女孩,和父親對話時,完全是一派隨意自在,兩個人的好感情展露無疑。 情感帳戶最需要長期累積,從女兒小時候,李偉文就每天不間斷地努力「儲蓄」。 女兒剛出生時,正是荒野保護協會草創初期,李偉文是首任秘書長,前後大約有 7 年時間,白天看門診,晚上與協會志工開會。不過,在這個階段中,他一定會趕在女兒睡覺前回家,陪她們一起躺在床上聊天 10~15 分鐘,「即使再忙,都要做到每天至少有段共同相處的時間。」 隨著女兒進入小學,李偉文擔任協會理事長的重責,雖然依舊忙,但是他很少把工作帶回家裡 : 「到家就是家庭時間,心思就要在孩子身上。」所以,他們沒有電視機;女兒睡前,父母也不碰電腦、不打電話。 n   李偉文分析,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 第一,是讓孩子感受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不管是學校課業、生活、人際關係,父母都展現耐心傾聽;第二,因為父母以身作則,雙胞胎女兒從小到大都沒有沉迷網路的習慣。父母與子女間的相處,就這樣一點一滴建立起來,而不是回家後,各自躲進房間忙自己的事情。   安排「共學團體」小旅行 : 利用 2 天以上假日,幫孩子找好友 n   一旦子女進入叛逆期,父母因為不放心、想了解更多,很容易引發「管愈多,反抗愈大」的親子衝突。關於這一點,李偉文的做法是 : 跟著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一起玩。 從幼稚園起,李偉文就幫女兒建立了兩個「共學團體」。這些團體涵蓋了 4~7 個家庭,成員來自鄰居、親戚,或是同事與社團,彼此有年齡相仿的小孩、教養觀念也近似。李偉文會利用周末假日,不定期安排家庭一起旅

為什麼要寫文章―鄭志凱的觀點

圖片
  偶爾會覺得人還蠻有趣的,有時候朋友住得很近,想說隨時可以見到面,一晃眼多年沒見,反而長居國外的朋友,只要一回國,總是會排出時間彼此碰個面。 CK 就是一位每次回國,大伙就會相約碰面的好朋友。我是 CK 的鐵粉,這十年來,他在天下雜誌的專欄文章,我總是再三拜讀。這個「再三」不是誇大的形容詞,而是真實的描述。 因為他的文章知識密度非常高,值得反覆閱讀與思索。我曾問他,他一篇文章要寫多久 ? 因為以同樣是創作者的角度來看,他的每篇文章從選定主題,尋找資料數據,然後再把視野拉大,從地區到世界,思考縱深也跨越不同時空,最後凝聚出能說服人的觀點,這除了來自他因創投接觸到五湖四海的能人志士所淬煉出的創意與胸襟之外,還是得下許多考察資料與思索的時間。 因為距 CK 出的第二本書「小國大想像」已有五年多,這次見面特別問他何時出第三本書 ? 他回答 : 「應該不會有第三本書了 ! 」 咦 ? 他的專欄還在寫,累積的文章數量也應該夠了,不集結出版實在很可惜 ! 不過,其實我也知道,網路無數的訊息及社群媒體已侵蝕人們購買書籍或好好讀一本書的時間,所以像 CK 這種知識性散文 ( 或者放入書寫分類算是雜文類 ) 在現今的出版市場的確很難行銷。 看到我滿臉遺憾的樣子, CK 連忙安慰我 : 「雖然無法出成書,但是最近我有四篇文章被選入高中生有關閱讀的參考書裡,能讓年輕人藉由文章多點思考的機會也不錯,也不一定要集結成書 ! 」 的確, CK 跟我寫的文章多半屬於知識性雜文,題材廣泛,剛好適合現在 108 年課綱教改後,國文課從文學性轉成思辨的養成,考試題目也從考字詞轉變成給一長篇知識性散文後,再用題組來考學生的思考能力。 也大概是這樣的趨勢,所以這幾年,我已有六篇文章被選入中小學國文課本的課文 ( 還有一篇經教育部國教院近二年的審查,最近才通過,今年下半年小學四年級的課本會採用。 ) 也因為曾經有教科書編輯曾經來函說文章沒通過教育部審查,所以只能放在習作或給學生的補充教材,我才知道,原來從二十多年前國立編譯館時代開放給民間編教科書後,課本還要經過官方審查。 大概也因為許多篇文章被選為課文,所以這三、四年每當出版社要編新的參考書或測驗卷那二、三個月,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收到至少二、三件要求授權的合約書。往往授權費很少,卻要簽一堆資料,又簽名又蓋章的,實在

國家公園與林務局花落何處

圖片
  2022 年 5 月 5 日有一則大家都不太注意到的新聞,行政院會通過「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明年開始進行新一波的組織改造。 其中與環境保育較有關係的是環保署將改制為環境資源部及農委會改成農業部。 上次行政院修組織法修訂是 2010 年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其中與民眾較相關的變動是衛生署改制成為衛生福利部,成立海洋事務委員會 ( 原本是規劃成立海洋部 ) ,以及國家科學委員會升級為科技部 ( 但是 2021 年卻又降回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 環保署升格改制成環境資源部已經討論很久,但是或許牽涉到的資源分配太過巨大,很難溝通協調,乃至拖延至今。記得在約二十年前,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時,在他兼任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席,而葉俊榮政務委員擔任永續會執行長時,就曾在永續會的議程中,花了一到二年討論組織改造,後來無疾而終,畢竟組織改造是相當大的工程,因為牽涉到太多的權力與資源分配。 當時我們環保團體期望能將環保署升格為環境資源部,並且把與環境及生態保育有關的機關全都歸入環境資源部,其中當然包括管理台灣自然資源與土地最大的二個機關──林務局與國家公園 ( 台灣土地面積將近七成左右是隸屬於這兩個單位。 ) 但是林務局是歸在以經營利用為主的農委會之下的單位,而國家公園就更有趣,它是內政部營建署底下的一個單位。 有沒有搞錯 ? 由負責開發規劃的營建署來管理國家公園 ? 這好像有點邏輯錯亂的組織架構,背後有個有趣的故事。 在蔣經國時代,擔任第一任營建署署長的是張隆盛先生,他在那個全台灣正努力地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各項經濟開發 ( 如十大建設 ) 正要全面展開之際,張署長在這關鍵時刻,說服層峰,引進國家公園的概念,並且趕緊把尚未被經濟開發染指的台灣山林圈護起來,在任內成立四座國家公園,確保在國家公園之內不得有任何開發行為,張署長對台灣生態保育貢獻很大,也因此有人稱他為台灣的國家公園之父,但也就是因為他個人的關係,國家公園自此就被放在內政部營建署之下。 這次組織改造,是將國家公園從營建署移出,另外成立國家公園署,一樣屬於內政部管,而不是納入即將成立的環境資源部。 林務局也是一樣,林務局所管轄的國有土地如同國家公園一樣,都非常龐大,有資源就有權力,要從原本的部會移出很困難,所以這次的組改林務局一樣留在農業部裡,只是整併退輔會

教孩子讀出主題式的思辨力

圖片
  中學英雜誌、 2017 年 8 月號專訪   依成長階段推薦讀物,家庭溝通新選擇 當我們一打開紙本書、開始閱讀,書就會消失。」以牙醫師兼親子作家身分廣為人知的李偉文,如此形容紙本閱讀的神奇,「透過閱讀,孩子可以進入作者的思緒或學問所構築的世界,學習更專注、吸收更深刻。」 長期耕耘教養領域的李偉文,育有一對雙胞胎女兒,目前分別就讀政大傳播學院和國防醫學院。李偉文從孩子幼時便透過閱讀來陪伴、引導他們學習,並持續記錄教養心得,著有《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等書,他強調 : 「從小培養閱讀習慣,長大後父母就不必過於擔心孩子的學習狀況,甚至品德問題。」   家裡隨處都是書 閱讀讓孩子對世界好奇 「我認為閱讀的意義在於價值觀的養成。」李偉文回憶,大一開學前夕,他在宿舍通霄讀完鹿橋的《未央歌》,深受書中年輕人對生命的憧憬、純真的理想與積極的態度感動,也影響了他的人生觀。從閱讀中獲得無數寶藏的他,自然希望能夠藉由書本來啟發孩子。 為了營造不受干擾的閱讀環境,李偉文家中沒有電視,到處擺滿了書,書成為了家裡主要一景,「孩子不管走到哪裡,都可以隨手拿起一本書。」當孩子還小時,李偉文讓她們閱讀各類型的繪本,「這時候陪伴的意義大於知識的學習,以共讀讓孩子感受到愛、建立心靈連結。」長大後,則視孩子的學習領域或遇到的問題,針對某個特定主題,推薦適合的書給她們自行閱讀,大人、小孩都讀過後,再一起討論。 「我們都知道現在網路很發達,上網 Google 一下,要找什麼知識都有,但網路提供的資訊很片段、破碎,透過網路搜尋來學習,往往會被廣大的資訊淹沒,失去組織和思考能力;而透過主題式的閱讀,能建立更完整的思維架構。」李偉文堅定地表示。 此外,他建議家長「別急著推銷世界名著」,必須針對孩子的年齡,選擇能解決孩子困惑的書,例如《哈利波特》等當代作家專為孩子寫的故事書,「文字是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情節是孩子能夠體會的情境和所關切的問題。」透過精采的故事情節,孩子能夠自我投射,和書中角色一起冒險、歷練,從而找到困境的解決之道。 若想拓展孩子的國際視野,閱讀也不失為成本最低的方法之一,讓孩子坐在家裡也能接觸天下事,「我們不會把焦點放在她們的成績,而是能激發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和對知識的熱情,並且能夠以更宏觀的視野去看待世界。」不過,他提醒家長,不要打壓孩子讀他們自己喜歡的書

蝸行與深度之旅、見學參訪、登山健行有何不同? ―蝸行十年系列之2

圖片
    疫情這二年多不能出國旅行,所以國內旅遊大爆發,除了熱門觀光景點當然人滿為患之外,因為有更多的需求尚待滿足,所以一些較高價的深度旅遊及特殊領域的見學參訪也逐漸形成,那麼蝸行跟這些旅遊方式有何不同 ? 首先,蝸行包括了深度旅遊、見學參訪跟登山健行這三項的核心要素 : 會有深度解說,在地人文學習及一定時數的走路健行,另外,也是最特別的一點是我們結合了公益的參與。 蝸行的召集人汪仁珮對這一點是特別堅持的,通常我們到各鄉鎮蝸行時,會先聯絡當地的公益團體,然後在行程中撥出一點時間去拜訪他們,聽他們的簡報,了解這個扎根於地方的志工們的努力與關心。 若時間允許的話會有意見交流,最後以捐款表達我們的支持,通常每個人會捐五百元到一千元左右,以每次一台遊覽車的人數 , 大概可以有二萬到三萬元左右,錢雖然不多,重點是其中的心意。 雖然每個志工都不為名不為利的付出,但是如果他們的努力能被看見,欣慰的心情,或許是他們遇到挫折沮喪時能再撐下去的力量。 就像社會評論家南方朔寫的 : 「許多事,必須一直做下去,始能漸漸被人明白。能被明白,就彷彿暗夜旅人有了一燈相照,那是值得,也是幸福。」 後面附上 2015 年 12 月所寫的文章,收錄在「活得興高采烈」書中。   輕重平衡的生活     很多朋友退休後很開心地過著上班時一直很嚮往的遊山玩山的生活。但是這麼輕鬆自在的日子頭半年頭一年真的是很享受,但是時間再久一點,難免就覺得虛浮沒有重心。     但是他們也很擔心一旦參加公益團體當志工,大家會不會認為他們退休了,時間很多,就把許多事情推給他們結果搞得比上班還累,心理負擔更大 ?     這樣的顧慮與心情我是能夠體會的,因為我在五十歲生日時,曾經許下一個心願,盼望從組織人蛻變成自由人,不再將自己的心力耗費在溝通協調處理人的問題與諸多行政事務,雖然這些事也很重要,但是做了二、三十年也可以交棒給其他人,希望將多出來的時間分配來重拾自己,實實在在自己動手做點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因為過去的努力與付出,我們也累積了不少經驗與人脈,真的完全做個閒雲野鶴,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社會而言,都是太可惜的資源浪費了。     如何在忙與不忙,輕鬆與負擔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     我在五十歲之後,跟一群年齡相近的朋友,以徒步的方式旅行台灣,我們自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