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智慧的差別

   以前的學校教育,課堂上大部分的任務都在學習知識,也就是一個又一個對我們周遭世界(包括人際互動,人的創造物及自然世界)理解後所描述的獨立事實。

    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知識的產出實在太快,無論我們如何努力,窮盡幾十輩子,都無法預先在課堂上將我們以後人生會用到的知識事先準備好,所以我們被迫從知識的學習,進展到能力的培養,最後進階到現在以素養為學習目標,若不要用素養這麼新名詞,換成古典一點的角度,這些學習進展的歷程,有點像以前學者討論知識與智慧的差別。

    早在一百年前,多位教育專家就曾在冗長的會議中討論出智慧的五個定義:抽象思考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適應生命中新情境的能力,獲得知識的能力及從既有知識和經驗中獲取教訓的能力。

    後來發現這五個其實可以合併為兩個:從經驗中吸取教訓的能力跟能夠適應環境的能力。

    最後又發現,其實可以再整合成一條:在環境中適應各種情境的應變能力。這個智慧的定義,其實就跟108課綱所期待達成的素養是一致的。

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

 為什麼我們會要求學理工的人要有人文素養,但是學人文藝術領域的人卻可以理直氣壯的不理會科學素養的養成呢?

    尤其這二十多年來,大學高舉通識教育的大旗,似乎強調全人教育,但是窺諸其內容,還是以人文藝術或近乎才藝性質的軟性課程為主。

    而且,在生活或旅遊中,若有朋友對眼前的歷史古蹟或藝術文物的掌故信手拈來或娓娓道來的話,會讚佩他們知識淵博,相對的,那些學理工科學的人就會被笑說是不解風情的木頭人。


    當然,對於過往歷史典故如數家珍,的確是茶餘飯後增添情趣的重要媒介,但是在這愈來愈複雜的世界,能否擁有思辨的素養才能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更清楚的判斷力。

    而思辨能力就是科學素養的基礎,除了令人頭大的非PQ之類的邏輯推理之外,歸納法與演繹法使用的條件與限制,論述的可證否性,以及科學事實及科學實驗中最重要的控制變因,設計對照組及採用為了排除安慰劑效應的雙盲測試……這些都是身為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但是,若是在年輕求學時放棄了這些科學類的科目,長大後恐怕也沒有機會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或許這也是一個不理性或弱智又迷信的社會的源頭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