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就醫與健康新定義―西蒙波娃有聲書導讀之3

     或許在西蒙波娃那個時代因為就醫不方便再加上沒有全民健保,所以她當時的觀察認為,和年輕的病人相比起來,老年病人比較少看醫生,比較少吃藥。他們是在一個比今日較少接受治療的社會中養成的。這跟有完善全民健保,看病可以說是不用錢,就醫又這麼方便的台灣是完全不一樣的,台灣的醫院十之八九都是老年人。

    不過,西蒙波娃發現老人雖然很少看病,但是他們對自己健康的漫不在乎其實只是表象,而非真實。要是我們細查,我們會發現他們很焦慮。

    五十年前法國的老人很焦慮,到了現在,不管在哪一個國家的老人,相信也都是一樣地焦慮,因為現在的醫療科技讓人人都有病,社會上已經找不到一個健康的人了。

    早些年我在醫學院讀書時,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全都良好的狀態,而不僅僅是疾病的消除。

   也因為當年的定義,所以醫療資源大多放在生理跟心理適應不良的恢復,換句話說,還是針對一個一個特定疾病的治療。但到了二0一五年,世界衛生組織已轉變高齡醫學的健康重點,強調維持生活中的功能表現,換句話說,當全世界進入高齡化社會後,我們必須接受大部份的長者都必須帶病生活,以台灣來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齡長者都至少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所以重點已不再是一定要將所有人的所有病都治好,而是期待即使有病,還是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功能,繼續維持原本的生活與步調。

   人人都有病,除了來自人口高齡化之外,醫療科技的進步,創造了很多新的疾病也是原因。有人說:「如果你覺得自己還算健康,那只是表示你做的檢查不夠多。」也有人很厭世地說:「只要不去看醫生,你就永遠健康。」

    不過仔細想想,不管我們身體有什麼疾病,假如這一輩子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一輩子生活也都可以自己處理不用麻煩別人照顧,那麼究竟有沒有得到什麼病,病有沒有治好,其實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主張的原因,認為老年人的健康指標應該以功能為主要考量,而不能只從各別的器官或疾病的治療來努力,否則搞不好會變成「手術很成功,人卻死了」或原本能走能吃,治療後卻要插管終身臥床的下場。

    若要維持生活自理不需別人照顧,能夠自己行走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而老年人能不能行走,就得靠肌肉是不是有力量,骨骼是不是夠強壯,這也是現在全世界健身房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而健身教練也成為最夯的行業的原因。

    近年有研究指出,老年人的走路速度是預測失智的機率及預期的存活歲數最有效的指標,比任何醫學檢查的數據還來得準,換句話說,平常走路速度越快的老人家,他的預期壽命就愈長,這跟我們俗語說的: 「人老腿先老,養生先養腳」的說法是一致的。

    因此現在判斷一個人健不健康,不是看他得什麼病或醫院檢查的各種數值,而是看他是不是生活得很有品質很有活力,也就是避免失能跟失智,所以提前利用營養跟運動來為自己多存些老本就非常重要了。

    若不刻意鍛鍊肌肉,每一年肌肉會照著一定的比率流失,即便身體看起來沒有變化,但實質上可能變成「瘦瘦的胖子」,也就是肌肉少了脂肪卻增加。而且身體的肌肉量可以增加基礎代謝率,防止體重增加,同時可以防止骨骼疏鬆,也有研究發現,在肌肉訓練中乳酸的濃度會上升,能夠刺激身體的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激素就負責合成肌肉與分解脂肪,對抗老化及對皮膚的光澤都很有貢獻。

    現代有進步的科技讓我們知道該如何促進健康跟保養身體,但是以前的人只能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力來克服身體的病痛,西蒙波娃就引述了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的文章:「在我裝滿骨頭的神經皮囊裡,有一隻嗡嗡叫的胡蜂,而且在泌尿管裡,我有三塊瀝青。我的臉就像稻草人。我像一塊在乾旱日子裡曬在田裡的抹布,足以嚇跑烏鴉。在我的一隻耳朵裡藏著一隻蜘蛛,另一隻耳朵裡則躲著一隻整夜鳴唱的蟋蟀。患有卡他性炎讓我氣悶,我無法睡覺、無法打呼。」

    西蒙波娃在寫這本書時正好六十歲,在當時算是高齡的長者,所以已經能體會那種心情,她說:「衰老最讓人痛心的,可能就是那種不可逆的感覺。生了病,我們有機會痊癒,或者至少讓病不會再更嚴重。由意外導致的殘障就只會是它造成的樣子。因衰老而引起的這個退化是無可挽回的,而且我們知道退化只會一年比一年更嚴重。這個退化是注定的,誰也逃不了。」

    現在到大醫院去,幾乎到處都是已退休的高齡長者推著坐在輪椅上更高齡的父母親,不然就是語言不通的外傭照顧著長輩,就這樣愈來愈多的輪椅在醫院的各科門診之間遊蕩著。

    因為過去醫療科技的進步,發展出許許多多的專科,而且大多數以各別疾病或器官的診治為目標,而高齡長者的健康特性是多重疾病跟身心失能並存,醫療專科化的結果就是讓老人家多重的就診跟多重的用藥,已有許多研究指出,這種重複就診模式不但浪費醫療資源,對病患的健康與生活品質更是有害,因此,現在許多醫院已經開始設置老年醫學門診,有點像是單一窗口一站購足的概念。

    這也可以免除一般專科門診的醫生不喜歡照顧老人心情與壓力,因為老人家通常毛病很多,只擅長某個特殊專科的醫生實在應付不來,同時老人家耳朵聽不清楚,眼睛也不好,記憶力又差,醫生在看診時很費力,許多問題往往都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必須花上很多時間,而且他們的身體同時有很多種疾病,而且這些毛病可能已經持續三、五十年,如果那麼多年都解決不了,怎麼可能在一次門診就能改善,所以病人只好反覆地來看診,反覆地掛很多科別,病人跟醫生的寶貴時間就耗費在這惡性循環裡。

   假如有了老人醫學的新專科門診,就可以有效改善這種情況,雖然老年醫學門診通常沒有很厲害的治療或很炫的新技術,因為許多老年的慢性病其實無法根治,只能控制與緩解症狀及病痛,所以看診模式比較接近心理諮商,強調的是全人醫學與整合性醫療,甚至有人開玩笑地說,老年醫學其實比較接近哲學。

    陪伴長輩前往醫院就診時,除了檢驗數據提供醫生參考外,病人訴說病情的進展狀況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疼痛的描述非常主觀,而且是從外在檢查不出來的,也因為醫生看不到,所以我們能提供給醫生的訊息就很重要,可以幫醫生在多種可能的病因中理出頭緒,比較有機會作正確的診斷。

    因此在到醫院前,最好做好以下幾點紀錄,第一,痛了多久?是昨天開始,還是已經一個星期或更久?

    第二,每次從哪裡開始痛?然後那些地方連帶也都會痛?

    第三,每次痛會持續幾分鐘?一直痛,還是痛一陣子好一些,然後又痛?一天會痛幾次?還是多少天痛一次?有沒有注意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引起疼痛?

    第四,是哪一種痛?是悶悶地痛;還是像針刺到的痛?還是像電到一樣?

    第五,很痛,還是普通痛?

    第六,在這次看病以前曾經有這樣的痛過嗎?是幾個星期,幾個月或幾年前?那時候有去治療嗎?還是這次是第一次這樣痛法?

    要完整回答以上六個問題,在家就必須先仔細觀察,並且在紙上個紀錄,不然到了診間,若是病人很多,醫生問診的時間就不多,若是一下子想不起來說不完整的話,醫生也只能根據有限的資料,甚至是「錯誤的揣測」來下診斷,無法藥到病除,雙方都只有浪費時間耽誤病情地一次又一次嘗試錯誤,很可惜。有這些紀錄,若是不能由自己陪伴長輩到醫院就診,也可以託給看護交給醫生。

    當我們有機會陪伴著長輩,從他們身上的病痛來學習,一定要趁著還來得及的時候,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醫療科技如此進步的時代裡,重視自身健康已不再是私事了。年輕時若不在乎,年紀大了病痛纏身,醫療科技將讓我們「死不掉」,不只自己痛苦,更不堪的是漫無止盡的「延長死亡時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造成家庭與整個社會的負擔。

    注重健康不是為了讓自己活得久,而是讓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好。不管現在幾歲,不管有時間沒時間,最重要的就是開始力行健康的生活習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