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的八百多根煙囪
將近三十年前,到高雄參加活動時順便去找大學同學,他選擇到高雄工業區附近開內兒科診所。 晚上在路邊的小吃攤吃消夜時,他仰頭乾了一杯啤酒,恨恨的說 : 「同樣繳稅,為什麼我們高雄人喝的水要一桶桶買,不像你們台北人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 ! 」歎了一口氣,他又說 : 「診所有很高比例的兒童都罹患上呼吸道過敏,我猜跟空氣污染脫不了關係。」 今年小女兒當實習醫生,也選了高雄的醫院,她說想用一年的時間認識這個城市。 十一月全家到高雄去找她玩,她特別帶我們到被濱海工業區包住的小漁港,然後說 : 「住在這裡的人,每天都要經過八百根巨大的煙囪才回得了家。」 看著暮色中閃閃發亮的擎天巨柱,想起了一個寓言故事。 在山腳下有一個農村,山泉甘甜,空氣清新,村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有一天,村邊多了一座,二座、三座的工廠。不久後,有推銷員上門賣濾水器,空氣清淨機,最後甚至口罩防毒面具都來了。 村民覺得很奇怪 : 「我們不需要這些東西啊 ? 」 推銷員很篤定 : 「不久你們一定會需要的 ! 」 果然,工廠一天 24 小時不斷趕工生產,汙水排向溝渠,煙囪的黑煙也始終壟罩在村莊上空久久不散。 於是家家都需要濾水器,雖然人人都要戴著口罩與防毒面具,但是工廠賺錢,在工廠上班的人賺錢,推銷員也賺錢,政府收到稅收,人人誇說經濟成長改善了生活。 其實這不是寓言故事,故事裡的村子當然也不特別指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