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一個花蟲季的夢
二 0 一九年四月底,間歇下著微微小雨,我坐在小公園水池前的塑膠椅上看著舞台上的表演,旁邊坐著幾位很久不見的老朋友以及剛認識的社區新朋友,在聊天與看表演的空檔,思緒也飛回十多年前的日子。 我們是在 AB 寶上小學那一年來到花園新城,那是 2001 年的暑假,感覺上那些年也是我最常在社區遊走的一段日子。 當時我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上山之前就有不少荒野伙伴住在社區,之後陸陸續續也有許多荒野的志工幹部在此落腳,當時我隨便算算起碼就有二十多位,不管是辦活動或是私人聚會,家裡幾乎天天都有人進進出出。 其中對社區最重要的荒野志工,大概就是謝水樹了,他是荒野自然解說員,他在我之後搬上山在花園新城成立了一個定點小組, ( 這是荒野志工群組的正式編制 ) ,他卸任組長後,擔任荒野親子團台北第三團的團長,固定活動地點也是在花園新城,也就在那些年,水樹選上里長,然後創立蘭溪自然與人文協會,就在匯聚了民間團體 ( 荒野協會與蘭溪協會 ) 及政府部門 ( 粗坑里里長 ) 雙重資源下,花蟲季也熱熱鬧鬧地飄盪在整個社區。 記得當時我與 AB 寶在沒有參加活動的假日,總會從梅崗樓散步到蘭溪,主要是沿路串門子,敲門看有誰在家,就進去聊幾句話。 當時的花蟲季橫跨了三個周末假日的活動中,也有到住在社區的藝術家串門子的邀請,也記得在 2007 年母親節的閉幕式之前,在小公園水池裡曾搭木棧道與平台,在池邊仿效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與好友在春天的「曲水流觴」千古佳話,在詩人管管的主持與號召下,也舉辦了花園新城的曲水流觴。 時間飛快, AB 寶上了中學,我也卸任荒野理事長,假日的散步依舊,但路線已改走後山往四分子,因為許多當初串門子的朋友都各有生涯規劃搬離山城,而隨著水樹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