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演講與選擇

有朋友知道我周末下午要到一個偏僻且位在巷弄中的小小書店演講,覺得很訝異,而且當他得知書店的空間只要擺上十來張椅子就擠得動彈不得時,更是大惑不解。因為他知道我很忙,常常拒絕各種邀約,包括演講費很高或者聽眾非常多的邀約,或者會來聽的是很有影響力的企業家或有錢人 ...... 這些在一般人看來似乎機會難得的邀約,往往我也是經常毫不猶豫的婉拒。 「你難道傻了嗎 ? 錢少、人少、地方遠,這麼沒有效益的演講,你也答應 ? 」 我聳聳肩,不知該怎麼回答。 就像昨天我花了一整天在苗栗,上午下午在不同的國中演講,我們住在都市的人很難想像,一個公立國中全校學生總數才一百多人,下午那個國中人更少,全校才五十多人。 或許邀請的朋友為了跟學生表達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邀約,致詞時說 : 「我們的地方比較遠,經費比較不足,跟很多的作者聯絡,大家都不肯來,很難得李醫師願意來到我們學校 …… 」 聽到這些話,站在台前的我也只能尷尬的苦笑。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答應 ? 我也搞不太清楚我選擇或拒絕的標準。我只是常常會想到創意人盧建彰導演談到有關獨立書店的一段文章 :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書店的存在,那你為書店做了什麼 ? 你以為書店一開門就有錢拿嗎 ? 我們常說交給市場機制,卻忘記我們就是市場,我們應該投票,用鈔票投下贊成票,實際支持我們喜歡的事物,否則它們會消失。 你知道,你對喜歡的事物跟不喜歡的事物,如果都一樣默不關心,那對這世界來說,你有沒有喜歡,根本沒差。我的意思是,有你跟沒你,到底差在哪裡 ?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書,你就該買書;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看小說,你就改買小說。否則,你喜歡的,遲早會成為你懷念的。」 對於獨立書店是如此,對於書本是如此,對於偏鄉的教育也是如此吧 ! 當我們在感慨時,或許也可以為我們關心與在乎的事情,付出些實際行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