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人的溫柔革命 -「環保一年不會死!」的有趣生活實驗

我覺得每個認為自己是關心環境問題的人,或者會為人類的未來憂心的人,都必須看這本書。請放心,作者柯林貝文不是個激進的環保聖戰士,也不是滿口數據讓我們充滿道德壓力的環保專家,這是一本非常精彩好看的書,最重要的是,在哈哈大笑拍案叫絕之餘,我們真的會在生活中做一些改變,不是被迫的,而是從作者的實驗中獲得的信心。 作者住在全世界最資本主義,物質消費最鼎盛的紐約市中心,而不是遠離紅塵的郊區曠野中,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實驗是否可以過著盡量不傷害地球的生活,比如不製造出任何垃圾、只吃在地東西,不買新物品、不用電、不用衛生紙 …. 等等,幫我們重新省視那些我們早已視為理所當然,卻會在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破壞地球的便利品,到底有多少必要性?我們消費的物品有多少真正帶給我們快樂,又有多少只會讓我們成為金錢的奴隸,甚至導致心靈的空虛?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當他們家不再用電,所以全家人多了很多到戶外大自然裏的活動或者與朋友渡過美好時光的機會,當然,晚上家裏點蠟燭除了有氣氛之外,也能專心陪伴孩子,彼此分享及心靈的互動。 紐約可以算是物質文明的代表,同時在全球化運輸體系下,商品的包裝是個人垃圾最大來源,如何不製造出垃圾恐怕是都市人困難的挑戰,就像作者說的「對披薩的渴望並不是問題,它被裝在紙盤裏才是問題」,就像我們一坐進速食店,沒多久就會被垃圾包圍起來,首先是紙餐墊和餐巾紙,接著是吸管和吸管套,裝飲料的杯子 …. 等等。有時候不是我們想不想要,而是整個系統用什麼方式提供那些我們需要的東西。因此,我很佩服作者居然可以在紐約做到零垃圾的生活,當然,他是冒著被別人視為瘋子的危險! 這是個顛倒的世界,所謂的正常,其實是完全瘋了,就像我們習慣從住家開車搭車然後坐電梯到冷氣空調的健身中心,然後花錢在跑步機上走路流汗。 作者不是基本教義派的環保聖戰士,只是有一天他忽然發現他關心環境,關心未來,但是總是在指責別人,希望改變世界,但是卻後來沒有要想到要改變自己,他花太多力氣鄙視別人做得不夠多,卻允許自己得過且過,抱怨連連,卻繼續過每天的生活。這個驚醒與覺悟,是這個實驗的來源,這種從自己做起的改變,正是荒野保護協會這些年來所信仰的「溫柔革命」! 這些年來,總是覺得環境運動最大的困境其實是在「環境保護」成為普世價值之後。在以前,關心環境的伙伴不管是為哪一個議題或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