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5的文章

別時容易

圖片
  多年來,每到歲末時的情緒,都是蠻複雜的,一點的懷想、一點感傷、一點感恩、還有一點期待、一些休閒的歡樂。在這麼多高高低低的情緒混雜中,自己總是喜歡以「別時容易」來做為一個總結。「別時容易」這句話來自於李後主的詞「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多年以前曾刻了個章,每到歲末,就在每封給朋友的信末,慎重的印上這個章。在人世走這麼一遭,不管我們認真的收集與累積,不管是珍惜的物品、心愛的人、甚至我們這有限的生命與歲月,不都是要一再的割捨與告別,呵!別時容易,但是見時難呀!隨著歲月的流逝,我也愈來愈能體會楚戈他所說的:「就是一生都在遊戲和等閒中過去,也是無所謂的。」該如何表達我這樣的情緒呢?我想,我會認真做每一件值得做的事,真心對待每一個有緣的人,疼惜每一個我曾擁有過的時光與人物,但是我知道我不會太執著,因為別時容易!   因為別時容易,所以,對於身邊發生的小小事情,對於世間的許多邀約,我不願錯過。 有一個成語「一緣一會」,是日本人常用的,意思是一生只有這一次因緣,會這一次面。這也是提醒我們,不管在任何時刻,遇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珍惜,因為這一生可能只有這一次會面。       對於一些活動,對於一些與朋友的會面,我願抱持著這一緣一會的心情。甚至在平凡如日常生活瑣碎的事情,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繼續,有很多人,你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見到面,於是我們轉身離去時,心裏想的是以後將再見面的篤定,甚至,連這想法都不會感覺到,因為認為以前日子既然這樣反覆,以後應該仍舊如此吧 ?  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不同的。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我們一轉身的剎那,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緣一會,我將把那些還來得及的約會,定下來,然後,用一種美麗的心情,赴約。   生命中的老朋友   總是覺得,擁有許多好朋友是我們所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但是朋友又分為許多種,比如因工作上來往,比如社會脈絡連結的(同學、親戚),還有就是除掉以上兩種,屬於生活上不為什麼而互相往來的。當然,依熟識深淺又可分為新朋友,普通朋友及老朋友。  老朋友最棒的地方就是自在,像是舊鞋子、夫妻、老狗一樣,是我們生命困頓時,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

泰有趣泰幸福花新泰國行―花新小組活動報告

圖片
  很開心能夠以眷屬身分參加荒野花園新城定點小組由日日春主辦的泰國之旅。 能夠有這趟旅行當然是因為花新前組長蓮霧與無花果賢伉儷這一年多移居泰國的關係。無花果是因服務單位響應政府南向政策,奉派到泰國擔任駐泰代表,而蓮霧已退休,就順勢一起過去定居。   大家都知道蓮霧是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從他為花新小組做的厚厚一本解說手冊就可以看出,因此當 2024 年春天,在花新群組裡看到日日春號召年底到泰國找無花果與蓮霧玩,當時看看行事曆剛好有空,就跟蘊慧報名參加。泰國之旅的群組建立後,蓮霧就開始在群組裡分享他在泰國的生活札記,我在十二月初臨行前將他寫的文章稍微整理編排一下列印出來,居然有四十多頁 A4 紙張之多。   36 年前我與蘊慧渡蜜月的地方就是泰國,但是留下的印象就是很多金碧輝煌的寺廟,坐在長尾船上遊水上市場、騎大象、人妖秀以及芭達雅海灘的拖曳傘及水上摩托車,除了熱鬧的活動之外其他有關泰國的一切都不太清楚。   泰國是台灣的鄰居,也算是地緣政治裡的共同生活圈,但是我們卻不太關心也不太認識泰國。   我們到達曼谷那天是 12 月 5 日,泰國的國慶日,是九世泰皇蒲美蓬的生日,後來訂為泰國的父親節,是放假的國定假日。   放好行李蓮霧帶我們搭捷運到朱拉隆功大學參觀,這是泰國最好的大學,有趣的是學生必須穿制服。朱拉隆功是第五世的泰皇,也是電影「國王與我」裡面,被從美國請來的家庭教師安娜所教導的學生。   在歷史上備受泰國人崇敬的朱拉隆功大帝 ( 泰國人對歷代君王中,少數極有貢獻的才尊為大帝 ) ,從八歲到十四歲這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刻,剛好是在安娜的教導下,因此後來泰國的現代化,引進西方的教育及各種制度與設施,全都是在朱拉隆功大帝手上完成。我們在校園一邊漫步,一邊聽蓮霧講故事,看到校園中朱拉隆功大帝與他父親的雕像,在雕像前不時有民眾前來虔誠地跪拜、默禱、誦經。   晚上到位於湄南河畔的 Icon Siam 購物廣場吃飯,才剛坐定,就看到湄南河上正在放煙火,對了,這一天是泰國的國慶日啊 !   泰國的購物中心都很大,這個 Icon   Siam 在冷氣空調的室內,還打造了人造水上市場,沒有仔細數,但是百多個攤位應該跑不掉吧 ! 我們都以為台灣夜市...

追求更真更善更美的飲食文化―休閒農產業評論雜誌邀稿

圖片
  ( 一 ) 灃食夢想計畫 灃食教育基金會以推動更真更善更美的飲食文化為己任,所謂真,是指實事求是,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推動飲食教育,除了長期舉辦良食脈動的系列講座之外,網站上也有三百多篇破解飲食迷思的精彩文章。 求善是設身處地,以共善共好的方式推動飲食教育,比如舉辦校廚大賽,讓在學校辛苦的廚師能踏上紅地毯被人看見,之後也舉辦食育教師大賽 …… 等等。 求美是兼顧內心層次,兼容創意與文化的價值呈現,從早年幫學校改裝具有美感的食育教室,重新設計具有美感的餐盤餐具,也請五星級飯店主廚入校手把手教導校廚,設計菜單,讓每個孩子都能吃到除了營養好吃又具有美感的「營養 5 餐」 ( 每個星期有五天在學校享用美好的午餐 ) 。 近年灃食教育基金會推動灃食夢想計畫,鼓勵全國小學與幼稚園的孩子,從日常飲食出發,提出新的創意想像,讓「吃」不僅只是吃,還能啟發孩子對環境、社會與文化有更多面向的思考,而且透過行動的實踐內化成為自己的文化素養。 ( 二 ) 你瞭解最新的良食脈動嗎 ? 灃食教育基金會邀請各界學者專家與組成智庫團,並舉辦系列講座,同時也將演講的內容整理成一些簡單易讀的問答式文章,放在網路上供民眾參考。 以下列出我以永續飲食的角度,所講的五個重點。     1. 食物怎麼選,有助於環保減碳?     想要減碳愛地球,從每日三餐裡就能做得到。那要怎麼吃,才能減少食物里程呢?     「食物里程」的意思是,從產地到餐桌的食物里程愈短愈好,這樣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日常生活中有三個原則可以珍惜資源、愛護地球。     選擇在地、當季食材,並以食物的自然原態來料理,例如,蔬菜的生長週期短,需要的能量資源較少,因此碳排放量也是所有食材種類中最低的。而現代人飲食習慣較少攝取蔬菜,容易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所以飲食中別忘了多吃菜,幫助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儘可能選天然的食材,因為過度加工的食物往往經過加工和長途運送,也為了要保鮮,容易耗費大量能源,增加碳排放。     吃適量、選多樣,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這樣不但能維持理想體重,也不製造剩食、廚餘。...

文創小物語斷捨離

圖片
  多年來不管是擔任評審時,參與競賽團隊分送的文創小物,或者當廣播電台主持人受訪來賓帶來的紀念品,甚至到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群組演講時,志工親手製作的自然物紀念品,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拿到一些文創小物。 麻煩的是,那些東西通常不是日用品 ( 或者不是我平日習慣用的文具用品 ) ,無法被使用,只能塞在抽屜裡或紙箱中,其實還蠻困擾的,但是人家好意送你,不拿似乎也不太禮貌。 尤其這些年進行斷捨離,陸陸續續在清理身邊用不到的東西,也才發現,我們每天會使用的器物其實是非常少的,想起年輕時,從大學住宿舍到當兵入伍,身邊最常用的東西就是鋼杯。 不管是一早泡牛奶,還是刷牙漱口,喝水,晚上喝茶或泡速食麵,無時無刻離不開鋼杯,換句話說就是一個鋼杯就搞定生活大小事,有點像沿街托缽化緣的老和尚,一個缽就可以雲遊四海。 鍋碗瓢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杯子與容器,是否如老子所說的 : 「令人目盲心發狂 ? 」 除了五花八門的生活用品,那些生活中用不到的文創商品真的需要那麼多嗎 ? 但是對於回家鄉辛辛苦苦想在地方生根,創造能自給自足的經濟收入,想方設法製作些文創商品,似乎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     有時看到那些公仔或者手機吊飾,或者桌上擺飾,總是提醒自己,不能因為我不收集任何物品,而且從小對那些小玩意沒有興趣,就以為別人也都沒有興趣,或許那些公仔或抱枕也撫慰了許多人 !     而且的確也有不少人喜歡收集一些有趣的小文創產品,不至於陷入玩物喪志反而可能有怡情養趣的效果。想到這裡就釋然了,這些我要斷捨離的東西或許是別人心目中的寶貝呢 !

從自主行動到社會永續議題的實踐

圖片
  前幾天天晚上應荒野親子團伙伴林其昌教授之邀,到東海大學的博雅書院跟大三的學生演講,因為這些學生將要利用大三的課餘時間,提案並進行自主學習計畫與服務學習,因此,他給我的題目有點硬——「自主行動到社會永續議題的實踐」,後面附上這場演講的部分綱要。 清華大學也有博雅書院,多年前曾去與學生演講及座談過,政治大學也有, A 寶當初也曾經甄選後入住書院裡。 或許有點像哈利波特電影裡的各個學院般,共住、共膳、共學,也有濃厚的師生或學長學弟的家族傳承文化。學院裡的學生雖然來自不同系所,但是學院有屬於自己的課程及學分,更棒的是有許多熱心且具有教育使命的老師陪伴,這些家族導師也是由來自不同科系的教授擔任。 博雅書院是國外頂尖大學提倡的博雅教育的具體實踐,期望培育全方位的領導人才,透過課程與行動實踐,讓同學們發現天賦與培養職場的軟實力。 在這批聽演講的大三學生中,有二位親子團的孩子,一位來自竹一團的雨傘節,另一位是嘉一團的紫斑蝶。   從自主行動到社會永續議題的實踐   你對什麼事情有熱情 ? 你對這個社會那些事情關心 ? 你是否想解決世界上那個問題 ?   如何找出真正想做的事? 問自己:我對什麼事感動?我羨慕什麼人? 我們認識很多人,古人跟現代人或小說中的人物,這些人我最欣賞誰?羨慕他們那些特點? 感動代表內心深處的嚮往,就把力量朝那方向發展   自我求生之道   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讓事情發生的人; 一種是看事情發生的人;最慘的是連事情發生都不知道的人。   典範轉移迅速下的未來競爭力。       帶著問題 去生活 . 去行動        帶著問題去旅行,否則一隻豬遊歷了全世界,還是一隻豬。   蹲點、田野調查,地方故事,找出亮點創造體驗。   見多識廣不夠,見得深,識得有獨特見解。思考、沉澱與反芻。             如何思考 ? 過去 : 什麼原因導致這個現象發生 ? 現在 : 這個議題會如何影響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