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遇見熊
    2017 年 在台北舉行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台北市政府用 「熊讚」為宣傳大使,這是以台灣黑熊為原型的 Q 版吉祥物,其實觀光局在國外宣傳「台灣觀光年曆」,邀請世界各國的觀光客到台灣參加四季民俗慶典或嘉年華會時,也是透過一隻取名為「喔熊」的台灣黑熊為代言人。       台灣黑熊是台灣的特有種,辨識率非常高,因為牠的胸前有一道非常明顯的,也是象徵勝利的 V 型白毛。       我們喜歡用台灣黑熊來代表台灣,原因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熊,不管是布偶的泰迪熊,還是動漫電影中的功夫熊,紀錄片中令人難忘的北極熊,或者動物園裏胖嘟嘟好像玩具的貓熊,童話故事中總也少不了熊的角色。       熊變成全世界孩子都喜歡的玩偶來自一百一十多年前,美國老羅斯福總統,媒體暱稱他為泰迪,他曾經跟朋友去狩獵時,大伙為了討他歡心,用繩子將一頭熊栓在樹上,想讓他一槍擊斃,當作狩獵的戰績以供宣傳。       但是老羅斯福總統拒絕開槍,還說出一段令人傳頌的名言 : 「我以身為獵人為榮,但是如果我開槍殺了一隻又老又累還被綁住的熊,就會再也瞧不起自己了 ! 」       這段軼聞流傳開來後,有玩具製造商就設計了兩隻熊布偶,並且取名為泰迪熊 (Teddy ’ s Bears) ,沒多久,這個玩偶就成為時髦的商品,至今百餘年,仍不斷有新版的泰迪熊問世。       為什麼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歡以熊為造型的玩偶或卡通 ? 有學者認為這股愛熊的風潮,是因為隨著工業化與都市化,人們愈來愈嚮往自然世界,也害怕自己與自然的隔絕,這種與自然生命逐漸疏離所引起的空虛、焦慮,可能促使了人們將可愛的熊做為撫慰心靈的事物。       這些熊的造型與模樣都非常可愛,但是熊是陸地上最大且最強壯的肉食動物,原本牠在生活中是沒有天敵的,除了人以及因為人的行動所造成的環境改變。     全世界總共有八種熊,有巨大雪白的北極熊,生長在北美洲、俄羅斯以及東歐荒野地帶,擅長捕魚的棕熊;北美洲叢林裏的美洲黑熊以及包括台灣黑熊在內的亞洲黑熊;當然也有大家都很熟悉瀕臨絕種的貓熊,其他還有幾種只分佈在少數特定地方,如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