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到樹上看世界

 身為父母親的我們這一代,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寒暑假回爺爺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在鄉下當個野孩子,在跟同伴打打鬧鬧中,其中少不了的就是爬樹,在枝枒間躲貓貓的日子也成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不過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爬的第一棵樹應該會是榕樹,因為榕樹有許多鬚根,最好爬而且幾乎每個大人乘涼泡茶下棋的地方,不管是廟埕,村頭巷尾,都一定會有一棵大大的榕樹。

    其實平常我們走入森林時,往往忘記抬起頭來,將思惟向上攀升到樹梢,直到近年來,因為爬樹方法的突破,才使得我們得以窺見這立體多樣的未知領域。我們以為很熟悉的樹木,竟然如神秘的外太空一樣,存在著我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世界。

  森林的樹冠層是地球生物最後的生存疆域。一般人恐怕很難想,在雨林裡,多數昆蟲生活於樹冠層內,鳥類當然更不用說,甚至還有許多哺乳動物,終其一生不曾離開樹冠層。

    2003年前蘇俊郎從美國花費百萬元取得爬樹執照的教練,回台灣後放棄當新聞攝影記者的工作,轉行以爬樹為專業,當時他也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自然解說員訓練,當解說志工,一邊也推動以爬樹為環境教育的新工具。

    2018,荒野新竹分會的解說志工恒斌,也出了一本「樹上看的世界」,描述他這幾年以爬樹為專業的生活。原來一個專業的攀樹師除了帶領民眾以不同角度看世界之外,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必須倚賴攀樹的專業,比如科學研究的調查,保育的種子採集,乃至於樹木修剪及危樹移除……等等。

    在森林裡除了做調查與生物學家的研究之外,在台灣,林務單位每年每季都會進行一響很重要的工作――採種。「採種」就是採集樹的種子做為造林、物種保存及研究之用。有些樹木可以等到果熟落地之後收集,但有許多樹的種子容易隨風飄散或被鳥連果吃掉,就必須在樹上採集。由於用來採集的竿子最長不超過十公尺,所以過去的採集或研究工作,大都僅限於十公尺以下。過去如果必須採集更高處的種子,除了用鉅樹截肢的方法外,只能聘請山地青年徒手上樹,但不慎摔下的傷亡意外新聞也時有所聞,更遑論繼續往樹上研究了。但是就像「攀樹人」裡所描述的,攀樹師的技能可以減少對原始林木的損傷之外,也讓我們看見一個全新的世界,也可以進行過去無法觸及的研究。

    其實,除了採集與研究之外,爬樹也是環境教育,甚至是孩子學習獨立挑戰自我很好的活動。這幾年台灣的自然體驗活動中,偶爾可以看見一群大人與孩子,吊掛在大樹上看世界,攀樹以環境教育的項目被引進後,已有越來越多民眾有機會進到樹冠層,這個我們又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一座成熟的森林可以分為五層,由下而上分別是「地被層」、「草本層」、「灌木層」、「林下層」及「樹冠層」。樹冠層是一座森林最高的地方,這段大多是橫向生長的樹枝,叢生的枝葉交疊成一片隱密的世界,成為許多生物渡舒適又安全的家園。根據統計,目前已知的生物種類,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棲息於樹冠上,包括會飛翔的鳥類、部分有飛膜的囓齒類,以及擅於爬樹的靈長目動物等。一棵樹就代表著一個小小的生態系,從高高的樹冠、樹幹到土壤裏延伸面積廣大的樹根,有成千上萬的物種依靠著樹而生存。

    除了原始森林裡的大樹是眾多生物的家園之外,我們住家附近的大樹更是珍貴與難得。社區裏一棵生長了數百年的大樹,代表著這片土地,這個環境,這小小的生態系在數百年裏都沒有任何改變,大樹是台灣土地與生命真正的守護者。

    蘇俊郎在美國受訓期間,也曾見到第一次學爬樹的小女孩,無法克服恐懼,站在樹上進退兩難。此時,坐在樹下的母親因為知道安全措施完善,只簡單交代幾句注意事項,便不再多加理會,繼續專心看書。

    「爬樹能讓小朋友學習獨立,還可以學習用三度空間來思考事情,這樣心胸也會變得更加開闊。」據他自己說,從學爬樹至今,還沒發過脾氣呢!

    因此,十多年前我問俊郎接下來想做什麼?他的回答令我驚訝,竟然是帶領行動不便的肢體障礙朋友攀樹,當時我擔任荒野理事長,也正在推動針對特殊對象兒童舉辦免費的自然體驗活動。俊郎贊成我們推動的計畫,認為肢障朋友只是行動不便,不應該剝奪他們接近大自然的權力。

    我相信每個喜歡大自然,以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為職志的人,都會羨慕俊郎與恒斌的專業與工作,也正如恒斌在書中所描述的,站在大樹的樹冠上俯視森林是種帝王般的享受:「如果恰巧有陣風吹來,還可以看到所有樹一層層地從遠方如波浪般搖曳過來,等風吹拂過來時,就跟著樹一起搖曳。在那個瞬間我沒有絲毫擔心或害怕,只覺得自己跟森林有一樣的頻率。」   

    他的幾個觀察也很有趣,比如溪頭這個每天遊客成千上萬的觀光區,他掛在大樹上,三十公尺外充滿喧囂,但樹上的他卻像脫離塵世,如平行世界般的存在。又比如在步道旁的大樹上,許多登山客來來往往,甚至坐在樹下吃午餐,卻彷然不覺頭上幾公尺處有人掛在那裡。

    每當我仰望一棵巨大的老樹時,心中總會充滿莫名的感動,想到那麼悠久且堅韌的生命,以及庇蔭了多少的生物在此綿延,就會對老樹充滿感激之情。

  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就曾經這麼寫:「老樹本身就是地球的殿堂,無須人為的修飾,老樹就是廟宇。」

若有機會的話,讓我們將平常仰望大樹的視野,拉昇到樹冠層,看見其中繽紛精彩的世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