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宗教的緣分
偶有新朋友會問我有沒有宗教信仰?
這是個簡單的問題,但是我卻不知該怎麼回答。因為我相信人的心靈必須在超越現實世界的信仰裡安頓,但是我到目前為止,卻還沒有足夠的機緣依託在某個特定的宗教,而是從大自然與閱讀中尋找心靈的平靜。
不過,這些年卻跟幾個宗教有些美好的緣分。
多年前曾跟法鼓山聖嚴法師在電視節目裡有二次對談,對談的內容法鼓山還集結成書出版,之後也有多次到法鼓山演講。
同樣也有好多年了,曾應佛光山星雲大師之邀為他的書寫序,書出版之後,大師還客氣地邀請一同餐會,同樣的,這些年也常有機會到佛光山的各地道場演講。
因為有許多好朋友都是慈濟的長期志工,所以這些年來也常有機會參與慈濟在各地辦的活動,以及靜思書軒邀請的演講。
看起來我似乎跟佛教比較有緣分,但是其實身邊也有不少朋友是虔誠的基督徒,近年也陸續接觸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
總覺得所有正信的宗教都是謙卑而仁慈的,在探索人從哪裡來,將往何處去的問題裡,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除了各個宗教外在呈現不同儀式與戒律之外,本源精神是很一致的。
信仰安頓我們的生命
曾經到小琉球參加迎王平安祭,六十幾艘船載著六十多頂神轎遶島,之後連著五整天,這些神轎走遍全島每個巷弄,經過每戶人家的門口為大家祈福。
每頂神轎少則五六十人,多則七八百人輪流扛,從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全都有,可以說是全島民眾人人參與這個盛大的祭典,很難想像年歲這麼大的長輩可以跟著神轎走完全程,甚至扛著重重的神轎,這大概是信仰的力量。
當地朋友給我看一段視頻,他的退休物理老師當神明降臨的乩童的畫面。我有點訝異:「物理老師?」其實是我少見多怪,因為在很多人心中,科學、理性與靈性、信仰,彼此不會形成衝突。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人生有許多經驗,其中最美的莫過於對世界的神祕與奧妙的體認,這是藝術的根源,也是科學的起源。我們如果從來沒有懷抱著好奇心,並且以敬畏心情來沉思這些奇蹟的話,就是虛度此生。有許多東西是沒有辦法理解的,卻真的存在,感受這些無法探究的智慧與真理,就是宗教情操的核心。」
人人都需要信仰,不見得必須透過特定的教派,宗教只是保存信仰的人為機構。人活著就必須面對兩個問題,生命是怎麼回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然後是另一個終極問題,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我活著有什麼價值?
要能安心且積極地過生活,我們必須相信生命是有某種意義的,而這種意義就是我們信仰之所在,而意義的尋求可以透過各種型式,許許多多不同的宗教或教派只是各種讓人得以進入的方便法門而已。
而且,如果說那些科學無法理解的事物是虛幻不實的,那麼為何有那麼多大智慧的人,到了生命某一個時刻就會全然託付於宗教信仰?他們看見了什麼?
或許這是生命最後的課題,如同作家龍應台她父親過逝後才憬覺到:「有一個世界,我們肉身觸不到,肉眼看不見的世界,可能存在,不能輕忽。三四個人,開始談起自己的『親身碰觸』」的經驗,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處不無魂魄之漂泊。」
你相信奇蹟嗎?
我相信奇蹟,「活著,能看,能走,一切都是奇蹟,我是用從一個奇蹟到另一個奇蹟的方式過生活。」這是天才鋼琴家魯賓斯坦說過的話。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對於許多窮困或受壓迫的人而言,信仰是生命的安慰,但是對於一般生活尚稱自在富裕的人來說,信仰往往是一種機緣。
不過我認為不管境遇順遂或困苦,智慧高或低,任何人面對死亡時的恐懼是人之常情,唯有相信自己的生命即將融入更大的生命,把自己看成隸屬於一個更大的整體,才能平靜喜悅地迎接死亡的來臨。
我們常說人生是一趟旅程,任何旅行,最終總是會回家,死亡,就是我們結束這趟生命之旅的回家,就像我們將死亡說是往生,是前往另一趟生命的開始。信仰,可以讓我們有如此的相信,然後能夠在這個世界找到安身立命的篤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