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遺忘與記得之間的青春與夢想 -「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不老騎士」
台灣現在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二百多萬人,很快就接近佔人口百分之十四的高齡化社會,而且目前需要24小時全天長期照護的老人家已達六十萬人,除了少數在安養中心與聘用外籍看護之外,四十多萬人全留在家中由親人照顧。
老化的確是世界人口問題的夢魘,在十幾二十年後,也就是孩子長大進入社會時,不少西方國家及亞洲的日本、台灣,65歲銀髮族將佔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老化的醫療與照護成本是未來社會嚴重的挑戰。換成個人來說,現在的孩子被六個大人寵著(父母與祖父母、外祖父母),但相對的,以後就是一個小孩子照顧六個大人。
因此,與孩子討論這個即將老年化的社會,可以從幾部紀錄片著手。
「被遺忘的時光」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發行,楊力州導演花了兩年時間拍攝,紀錄聖若瑟養護中心六位得到阿茲海默患者的故事。「青春啦啦隊」紀錄高雄長青學苑土風舞班的銀髮族學員在素蘭老師和家人支持下,一路跳進高雄世運會的故事。「不老騎士」是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2007年舉辦的不老騎士環台的過程,這17位年齡超過81歲的長輩騎摩托車環台的故事,也引起國際媒體的興趣與報導,可以說鼓舞了全世界老人家的夢想,讓老人不再是被照顧者,而是仍舊能夠展現生命價值的人,而且讓年輕人瞭解,即便七、八十歲,爺爺奶奶們心裏還是有春天,還是有他們的感情世界。
看「被遺忘的時光」心情是最沈重的,對拍攝的導演而言也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經常跟某位長者聊天一小時,可是一轉頭,他立刻就忘了你是誰,通常電影故事是記憶的累積,所以要以電影紀錄遺忘幾乎無法著手。後來楊導演忽然想到,遺忘不會單獨存在,它之所以存在,因為有個東西叫做記得,於是又花了一年時間問他們還記得什麼,故事才得以推展。等到拍攝完畢在剪接後製時導演才恍然大悟,原來重點既不是遺忘也不是記得,而是在這兩者中拉鉅的忘不了。
其實說是沈重,但是導演以詼諧角度捕捉老人們可愛的一面,所以整部影片算是活潑有趣的。不過失智症的確是現代社會迫切的問題,雖然罹患失智症的比率只佔65歲以上人口的百分之五,但隨著人口高齡化,失智症人數也隨之增加,加上醫療上沒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所以會造成家庭或社會長期照護的負擔。
楊力州導演連續拍了幾部有關老人的紀錄片之後,有些許的憤怒,覺得這些長者在過去青春時都奉獻給家庭或社會,但是到了現在,除了他們的孩子之外,沒有感受到整個社會有一種支持與關懷老人的氣氛。
或許這也是我們陪著孩子觀看這幾部紀錄片的心意,不管是讓我們淚中帶笑還是笑中帶淚,希望以後都能夠更貼近老人家的心情。
就像楊力州導演所說的:「被遺忘的時光是一群被困在時間裏的老人家,他們很想努力去記得很多事,可是那些事情因為疾病的關係,慢慢就忘記了,所以他們在跟時間拉扯,青春啦啦隊的老人家也是在跟地心引力拉扯,跟年紀的老化拉扯,他們都非常努力。」
是的,我們要鼓勵並支持老人家,有夢就要去追尋,不管是多大年紀,同時即便因疾病而腦袋空白,我們還是可以用愛來填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