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空白填滿行事曆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剛上任時,強調他的即知即行,曾講了一句名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的確,在時時刻刻與全世界連線的時代,有人說「誰也不比誰傻五秒」,在過去往往期待追求完美,面面俱到的工作方式,也隨著時代變成「快還要更快,先做了再說」,因此產品從一點零,一點一,每隔一小段時間就出新版本,相對於消費者而言,就如同搖滾團體「皇后」所唱的:「我全都想要,而且現在就要!


    像瘟疫一樣,人人都如同「活屍」上身,幾乎找不到一個正常人肯用十年或二十年前的速度來過日子,有位主持創意與思考訓練長達三十年資歷的講師曾說:「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再也沒有人願意為任何事情多等一會兒。當我要求學員思考一個問題一、二分鐘,結果他們十秒鐘就開始看自己的手錶。」

    有些事當然不得不快,比如若我們知道別人的耐心愈來愈短,我們就必須很快回覆別人的訊息,以免得罪人,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知道,這世界上有很多複雜的事,甚至可以說,重要的事幾乎都是複雜的事,這些事就不能用快速的解法處理,作者就認為,快速解法從來就沒有辦法真正處理任何事情,往往還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甚至很多時候快速解決比乾脆不處理還糟糕。

    比如說,前些年全世界最有錢的公益基金會「比爾與米蘭達蓋茲基金會」,這個全球首富很急著想解決全球醫療衛生最大的問題,他提供了一百五十億台幣徵求解方,很快地,全世界湧入了一千多項提案,比爾蓋茲在這些提案中挑選了四十五項提供充裕的經費去執行,結果五年後一切回歸平淡,砸下大錢希望快速解決的目標還是沒有辦法如願,即使最被看好的方案,離提出真正解決之道仍有漫長的路途,最後比爾蓋茲自己也承認:「我們一開始太天真了!

    的確,任何有意義的創造,都需要經過漫長地醞釀,我們必須長時間浸潤在問題之中,所謂靈感或創意,才能出現。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或多或少有類似的經驗,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在我們洗澡或散步時,突然靈光一現,但是要注意,要有「靈光一現」,之前得經過漫長的「百思」。

比爾蓋茲與股神巴菲特曾經同時接受媒體採訪,記者問比爾蓋茲:「巴菲特教了你什麼?

    他緩慢而慎重地說:「巴菲特教我用空白填滿行事曆。」這時,巴菲特從衣袋抽出一本比他手還要小的日曆記事本,輕聲細語地說:「時間是唯一沒有人能買的東西。」

    行事曆中為什麼需要空白的行程?

    因為我們必須主動給自己沉思的時間。

    行動上網,無所不在的訊息浪潮與手機叮咚響,已剝奪了我們沉思的時間,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我們朝四周看,除了正在急速行走的人之外,人人都在低頭看手機,已經看不到放空發呆或沉思的人。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泰迪韋恩說:「數位媒體訓練我們成為高頻寬的消費者,而非沉思默想的人。我們立即下載或串流一首歌、一篇報導、一本書或一部電影,看完或聽完它(如果我們沒有被無限的其他清單攔截的話),再進到下一件無關緊要的東西。」

    的確,人人都只有24小時,我們把空檔時間花在這裡,就不能同時花在另一件事上,而且網絡的特性養成我們「快還要再快」,一個訊息滑過一個訊息,不自覺的把我們的注意力分割的破破碎碎的,長久下來,會耗損我們深思熟慮,同理與反省的能力。

    股神巴菲特所提醒的,唯一沒有人能買的東西,就在那瞬間生滅,了無痕跡的訊息中消失了。

    手機很方便,網路更是能讓老虎飛翔的翅膀(如虎添翼),但是必須要有自覺地使用,雖然這很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常常有意識地不斷提醒自己,時時刻刻覺知每個當下自己在做什麼。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