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憶往

 前些天回母校中山醫學大學演講,邀請的圖書資訊處熱情地做校園導覽之外,也在演講前約了校長、副校長及牙醫學系主任一起聊聊天,(看來自己真的是很資深了,他們都是學弟,年紀比我小)


其實我算是常回母校演講的,只是每隔二、三年回去校園總有些變化,舊的建築不斷拆掉改建新大樓,很難想像,當年讀書時的所有建築只剩下二棟,一棟是連著三間大教室的實驗大樓,另一棟是我大五時才蓋好的教室及女生宿舍。

甚至這僅存的二棟老建築也即將拆除改建,屆時當年的記憶就無所依存了。尤其實驗大樓的大教堂後面的迴旋樓梯更是每個中山人最深刻的印象。

有無數的傍晚,就坐在階梯上望著旁邊的天鵝湖及從另一側操場緩緩下降的夕陽。這裡也是情侶約會談心的地方,也是從大教室翹課的逃生梯。

不過據說新蓋的大樓會復刻這座迴旋梯,讓老校友記憶有個依附之處。

以前,我們自稱中山是木棉花城,因為沿著學校圍牆有一整圈的木棉樹,每到春天厚厚的木棉花繽紛地舖滿校園,隨風飄盪的棉絮有如下雪。

當年學校四周都是稻田,我就租住在學校操場最遠端圍牆外的四合院裡。大二時,房東在原本的一樓平房加蓋了幾個房間,我就搬到二樓住,學校圍牆內的木棉樹枝椏伸到我的窗戶邊。風和日麗的午後,我常拉張椅子坐在陽台看書,邊看邊隨手抓下飄到我身邊的棉絮,集成一大袋,一些充當枕頭的棉絮,剩下的就塞在寄給朋友的信封裡,然後要他們往上一灑,想像滿天空都是棉絮的浪漫感覺。

但是隨著校園的擴展,所有的木棉樹都消失了,若是現在的學弟妹看到我們以前的刊物總是以木棉花為名,一定會大惑不解。

現在學校幾乎算是三鐵共構(台鐵與捷運在大門兩側,而高鐵站也在10來分鐘的車程),校園四周都是超大馬路,現在的學生很難想像當年學校四周都是稻田,唯一對外的通道是比產業道路還小的路,小型巴士校車經過時,原本騎自行車上學的學生就可能會被擠下稻田,真的有幾次同學上課遲到的原因就是摔到田裡面。

現在的校舍宏偉壯觀,交通方便,但是我卻蠻懷念當年的校園氛圍。我大一進中山時,學校只有牙醫系、醫學系及護理系;我大二時學校增設營養系,老婆大人就是營養系第一屆的學妹;我大三時時學校又增加了醫學技術系。因為科系少,班別不多,校園又小,所以全校每個人彼此都會在校園磨肩接踵的遇到很多次,大家就算不認識,但是臉孔總是熟悉的,也大概知道對方是什麼系幾年級的學弟妹或學長姊。但是,現在學校已有二十個系,七八千人,已經很難有共處一個大家庭的氛圍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獨特而美好的回憶。我懷念四十多年前的校園,但是相信此時此刻正在中山就讀的學弟妹在三、四十年後,也一定會懷念現在的校園。

這就是人生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在未知中不斷前行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