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棋音樂舞蹈防止失智症

 


 2018年任職日本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的飯塚醫師,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中發表了一篇論文,證明下圍棋對於抑制認知機能衰退,也就是在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都有效果。

    飯塚醫師在失智症照護機構中找了一群年紀大約八十九歲左右,不會下棋的老人家參與,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找專家教他們下棋,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共十五次,另一組是對照組,維持原本作息,沒有下圍棋。

    四個月後測試,不管是智力測驗,臨床觀察跟核磁共振掃描大腦確認,學棋組的長者在處理複雜資訊的「運作記憶」及免於摔跤的「注意機能」……等能力都能維持甚至提高,不學棋的對照組的大腦功能則持續衰退。

    飯塚醫師認為圍棋的規則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學會,只要記住「你下完換我下」,「下在線與線的交會點」「在上下左右包圍對方的棋」這三點就可以了,因此即便已經罹患失智症的人也能學會下圍棋。但是當我們一開始下,棋盤可以落子的地方很多,就會開始思考想要下在哪裡,這可以鍛鍊意志決定力,而棋盤具有空間感,因此也可以訓練空間能力,同時也要學著注意對方如何出手,計算誰占地較多,這些都是思考與動腦,能夠增加大腦神經的連結,也就是促進大腦皮質的活化。

    其實以目前科學研究確定對大腦健康最有幫助的是運動,尤其是跑步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但是假如有的年長者因生病或肢體有障礙不方便運動的人,就可以選擇下棋或各種益智遊戲來活化大腦,反之,若為了照顧方便,只讓長者整天呆坐著看電視打發時間,對大腦非常不健康,因為電視是所謂「零度媒體」,雖然對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吸引力,但是看的時候對大腦而言是被動接受訊息,尤其長時間觀看下,大腦會呈現被催眠,似乎是無意識的狀況,而要促進大腦神經突觸產生新的聯結,必須是有挑戰性的,也就是有點困難,甚至有點吃力不舒服的狀況,換句話說,要主動的付出努力。

    在過去,大家都認為所謂的益智遊戲,比如拼字填字遊戲,或數獨與七巧板……等,甚至坊間也出了一大堆電腦遊戲,無數廠商看準高齡化社會新的需求這龐大商機,近年出了太多遊戲商品都號稱能活化大腦。

    就像日本這個新的研究,其實也如同這些年華人社會鼓勵年長的父母找牌搭子打牌,好預防失智症的傳統作法很像。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這些益智遊戲大多是線性活動,也就是只需動用簡單的思考處理,若以專業一點的術語講,這種益智活動所需的簡單記憶與思考,只會透過少量的局部連結進行編碼,只侷限在大腦單一小區域的小型網絡,何況當這些遊戲已經熟悉到變成習慣或自然反射動作時,就不會產生新的聯結,因此對大腦面對正常生活機能所需要的非線性複雜的需求,幫助是很有限的,因此,假如將長者有限的精力(以及時間或金錢)投注在只能提供少數好處的活動,其實是有點可惜的。

    研究顯示,複雜且個人化的活動為大腦提供更好的保護,所謂複雜是活動時會動用到大腦多個區域,讓大腦所有的區域都有交流,個人化的意思是活動是有變化有彈性的。

    比如說,每天花同樣的時間開車,公車司機每天走固定路線而計程車司機卻不斷變化與嘗試不同路線,兩人的大腦聯結與年長後對大腦認知的保護作用就大有不同。

    若以活動或遊戲來說,音樂演奏就是多領域多功能的活動,比如彈鋼琴要按下正確琴鍵需要運動技能,而身體在空間移動與看譜,需動用視覺空間技能,以及將樂曲演奏中的複雜程序需動用大腦的執行功能,另外還有注意力及情緒、語言……等等功能也不斷在樂曲演奏出同時完成。舞蹈也同樣是複雜的活動,包括了協調、運動控制、記憶,情緒以及對音樂的複雜性理解。

    若以大腦的複雜性訓練來說,也有研究顯示,一輩子從事高度認知需求的工作,比如醫生、律師、工程師,或者與輔導他人有關的行業,比如社工人員、牧師神父、心理諮商人員……等,也比較不易罹患失智、或者失智的進展比較緩慢,同樣的,也有調查發現,較長的正規教育或不斷自我進修,包括學習第二種語言,這些不斷給大腦刺激與挑戰的活動,正是保護大腦最好的方法,至於坊間賣的任何號稱可以預防或治療失智症的所有保健食品,都經不起科學的驗證,因此,其實這些錢都可以省下來,多思考,多看書,多分享、多跟人接觸,才是不花錢又有用的健腦方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萬冠麗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