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科學

 


因為科學知識與技術工具的進步,我們已經愈來愈能夠仔細觀察生物,並且更容易從他們身上獲得靈感,創造出更多改善生活的發明。

    比如老鷹幾乎不用拍動翅膀就可以自在地在空中飛升或盤旋下降,科學家觀察到這些猛禽在飛翔時,翅膀尾端的羽毛是彎曲的,這種稱為「翼羽」的羽毛還可以張開,讓氣流從中間穿過。

    受到老鷹的啟發,工程師嘗試著在飛機的翅膀尾端加上垂直的小翼,結果發現讓飛機飛得更有效率,不只速度比以前快,而且燃料的消耗量也少了百分之四。

    另外我們也看到游泳比賽的運動選手穿的泳衣似乎跟我們穿的不太一樣,這種稱為鯊魚泳衣的設計也是從鯊魚身上學的。

    鯊魚的表皮是稱為「盾鱗」的結構,鱗片像牙齒一樣突起,而且布滿了小溝槽,這種結構能引導水流順著身體向後流,可以減少阻力,當然就可以游得很快。

    除了泳衣,現在有些船和飛機的外殼所塗的油漆,也仿效鯊魚皮的「盾鱗」,來減少阻力,除了速度快,也可以減低燃料的消耗。

    現在流行的綠色節能減碳的建築結構,「被動式空調」,就是不主動地用一些冷氣設備及耗費能源來降溫,這種單單透過建築物的設計就能維持舒適的天然空調,就是跟白蟻學來的。

    非洲的白蟻窩外表最高可以達到八尺的小山丘,裡面有縱橫交錯的許多通道,外面不管陽光如何強烈,氣溫再怎麼高,室內還是有著舒適的溫度,因為在蟻丘底部會挖出深入土壤的好幾公尺的通風管道,空氣從地面的進風口進入地底冷卻後,沿著管道往上流動,因為熱空氣會往上升,當來自地底的冷空氣逐漸升溫後,會從頂部的通道口流出,這流出的吸力,也能夠繼續把地下清涼的空氣往上帶。

    現在正在研究的是,熊在冬眠時,長時間不活動,肌肉卻不會萎縮?因為人類只要生病臥床一段時間,或者如太空人漂浮在沒有重力的環境一段時間,肌肉就會退化,骨頭變得脆弱,身體會愈來愈虛弱,毛病百出,如果能夠從熊身上找到我們人類可以仿製的化學物質,那該多好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東北虎,出來玩

萬冠麗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