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是為了成年而準備的


 總是覺得黃聲遠建築師其實是以建築當作攪動社會的環境改革者,建築師是他的偽裝,二十多年來他深耕宜蘭,透過公共建築的營造將空間釋放出來,一點一滴改變了宜蘭人的生活。

    黃聲遠喜歡看著孩子徜徉在大自然裡,他說:「鄉野田邊,綠地溪畔都是很好的玩樂地,只要在大自然裡,孩子就會自得其樂,整個空間感拉大,他們的視野,心胸會較開闊。」

    對於孩子的成長,他也有急迫感:「利用周末和孩子親密的互動,是我最在乎的,因為明白人生有極限,不知道能陪伴孩子多久,所以有機會就和孩子一起體驗生活,共同建構美好的回憶。」

    他太太李靜慧也喜歡充滿鄉土感的宜蘭:「孩子多親近自然鄉土,會慢慢產生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歸屬感。稻禾蘆葦,水鳥粉蝶都是童年的養分,這些鮮明的記憶,將悄悄在孩子心中萌芽,終將長成蔽蔭大樹。」

    我很同意靜慧的看法,這也是荒野保護協會這二十多年來,傾全力推動兒童自然教育,希望孩子童年在大自然玩耍與土地及自然生命產生的連結的用意,並且希望能成為長大後鄉愁的來源,而這也是孩子成長後自由翱翔於世界時心靈穩定的力量,就像讓風箏得以高飛的那條線。

    他們夫妻倆晚上在家與孩子一起閱讀,繪畫創作,不會看電視用3C產品,沒送孩子去補習,也不擔心孩子課業,因為只要孩子愛看書,對自然生命充滿好奇,這遠比考試多幾分少幾分來得重要。

    他們不急著把孩子推向高度競爭的世界,靜慧說:「童年不是為了成年而準備的。」說得真好,我也認為讓孩子享有完整,百分之百的童年是重要的,千萬不要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而犧牲了他們寶貴的童年。

    父母能專心陪伴孩子一起過個完整的童年,是親子關係中最幸福與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的少年夢―康軒版六下國文教科書第七課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從花園新城到荒野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