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把大提琴走入人群走入生活
雖然正當盛夏,但是雨後的傍晚還是有陣陣涼風,在四周綠蔭環繞下,近距離傳來大提琴的樂聲,是非常扣人心弦的動人經驗。
今晚在社區老鄰居黃俊雄邀請下,二十來個人在他家的院子參與了一場很難形容的聚會,餐點是一戶一菜,主角是在社區長大的孩子陳暐,目前正在法國里昂高等音樂院主修大提琴,放暑假回台灣,他想帶著大提琴,走入一般的家庭空間,演奏給平常很少聽古典音樂的民眾,他也想想藉此聽聽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的回饋。
我很喜歡他的想法與做法,音樂應該走入生活,不,生活中應該有音樂,或者,生活跟音樂應該是融在一起的,而不是西裝比挺正襟危坐在音樂廳裡,才會發生的事情。
我也很喜歡他樂於將美好的事物分享給周遭的人的這種心情,正如場地主人俊雄與荷英賢伉儷退休後正在實踐的事情。
新店的花園新城社區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除了美好的自然環境、清新的空氣、還有就是這裡的人,總覺得這裡應該是特立獨行的人密度超級高的一個區域,如果用生態學的角度來講,這裡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
雖然已經是超過半世紀的老社區,但是還有許多年輕人在這裡成長,然後出外學習、工作、奮鬥,最後還是會住回花園新城,正如陳暐所說的,只要在這裡住過的人,就再也離不開這裡了。
詩酒樂天真──山城的花蟲季文化節
晚上十一點四十分,建築師李兩成看一下手錶,很感慨地說:「你在全世界可以找到那個地方,能夠在這樣的時間,就在自家社區裏,與一群好朋友,喝著酒,躺在水池中,看著池邊椰子樹與層層疊的山色相互掩映著?」
話才說著,一隻夜鷺就飛到池邊悠閒地散著步,似乎也在呼應兩成兄的話語。
時間是五月七日星期一半夜,已接近新店這個山城一年一度長達三個星期的花蟲季文化節的尾聲(花蟲意指油桐花與螢火蟲,文化乃是指社區裏住了許多藝術創作與文化工作者),花園新城社區裏的小公園(其實這個公園也不算小,只是對比於周遭的大山與自然環境,只好委屈地稱它為小了),水池裏搭了一個臨時木棧道與平台,後面三十多公尺長的舞台,也如去年,搭了一個非常雅致的布幕燈光造景。我們一群人就躺在水池中的木造平台上吟詩賞月。
古代文人認為最風雅的事情,就是一面泛舟,一面與好友喝酒吟詩,因為江上泛舟是為了遠離塵囂,甩脫名利,找回澄明寧靜的心,而與好友相伴更易找回心底的一點素心,若再加上淡酒助興,更能樂享天然,任性自如,所謂詩酒樂天真大概說的就是如此了吧?我們在池中木台上對飲,也彷若在湖中泛舟。
其實提到文人雅士的聚會,除了江上泛舟之外,還少不了曲水流觴及人文茶會。
前些天下午,也就在這個池邊,效法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與41位好友,有個發生在春天的『曲水流觴』的千古佳話,今年社區也在詩人管管的主持與號召之下,邀集了數十位詩人雅士,在波動的水面上,取順流而至的流觴杯,賞詩飲酒,(為了造成池面的波動,還特地加裝馬達暗岸在池底,形成一個可以循環且載得動木杯流觴的水流)。
上星期六也在花園新城的桃李館舉行了桃李人文茶會,邀請藝術家,音樂家與生態觀察家等人文雅士,以茶會友,談心敍舊。
曾經有一位禪師說過:「當你喝一杯茶時,要有與愛人相會時那樣歡愉與期待的感覺,當你把茶杯放下時,也要有與愛人分離時那樣纏綿不捨的心情。」
日本茶道也目當強調『一期一會』那種把握當下的珍惜之心。
也想起古人所感觸的:「盡日尋春不是春,芒鞋踏遍嶺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的確,人的快樂與幸福,是不可能向外追求能得到的,只要心念一轉,那便平凡如我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夠享受到生命的樂趣。
周末是整個花蟲季文化節的閉幕式,會邀請整個山城裏八十歲以上的母親們接受大家的祝福,除了精彩的節目之外,也有跳蚤市場,二手家用品的流通,以及一戶一菜的流水席聚餐。
前一天晚上,若是天氣晴朗,兩成兄將拿個睡袋睡在水池中的木造平台上,呵!以穹蒼為帳,以大地為床,難怪兩成兄會說:「我比荒野人還像荒野人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