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汪洋中的那一滴水:匯聚改變世界的溫柔力量

 近三十年前,荒野保護協會籌備期間,便已觀察到一個重要的環境運動困境:當「環境保護」成為普世價值後,反而難以推動實質改變。

過去,環境工作者總是用數據和資料,試圖說服不同意見者,相信只要觀念改變,環境就會改善。然而,時至今日,幾乎人人都同意環保的重要性,但當我們所說的一切都得到認同,卻無從「說服」起時,環境惡化卻依然持續,這正是環境運動的深層困境。

因此,僅靠更多的環境教育已無法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專注於縮小「認知」與「行動」之間的鴻溝。

一般人所認知的「革命」,常是基於自認掌握真理,以強烈姿態指責他人,甚至訴諸暴力。但「溫柔的革命」恰恰相反,它從個人的改變做起,透過尊重、包容與耐心等待,讓周邊的人因親眼所見而產生共鳴。這種發自內心的感動,才是真正且持久的力量。

當今重要的環境議題,如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以及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貧窮與資源耗損,已與早年保護某片森林或某條河流的單一目標大不相同。過去,我們面對的是具體的對象,策略明確;但今天,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


我們發現,唯有當一個人親身成為志工,他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才會真正產生改變。這也是荒野保護協會持續發展志工組織的核心原因。

我知道,許多人面對這些挑戰時感到悲觀,認為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當我們發現便捷的生活與舒適的享受,竟是問題的根源,更難免感到沮喪。

面對全球八十多億人口和龐大的經濟體系,我們每個人都如汪洋中的一滴水,顯得如此渺小。然而,整個海洋不正是由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水滴匯聚而成嗎?因此,每一滴水都有其責任,每一個人的貢獻都具有其意義。

個人的努力如同一滴水,但如何讓它永不乾涸?答案是匯入大海。也就是將個人的努力,匯聚到一個能夠長久運作的良善組織中。這場根植於台灣的溫柔革命,若有更多人加入,必能形成一股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溫柔力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的少年夢―康軒版六下國文教科書第七課

為自己取一個自然名

從花園新城到荒野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