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還有參加荒野的活動嗎?

這些年應邀演講與主辦單位的主管聊天時,他們常會問我 : 「你現在還有參加荒野的活動嗎 ? 」 這個問題很單純,但是我常常猶豫著不知該怎麼回答。因為若是一般人認知的,參加活動是網路上有公告,需報名的活動,那我的確多年沒有參加活動,甚至我還在當荒野理事長時也早就沒空參加這類公開活動。 但若是以荒野志工幹部的角色,所參與的荒野非對外活動,那麼一直到現在,每年都還有非常多場,或許也因為荒野的志工團隊非常多,單單不同團隊的志工訓練或各個層級的幹部訓練,這些不是表列民眾可以參加的「活動」邀請我去上課的場次就不少。 而且若荒野活動的定義再擴大來看,只要是荒野伙伴在一起所從事的活動,就稱為荒野的活動,那麼我幾乎出門只要不是演講或看門診,十之八九就都算是荒野活動了。 這麼多不同層次的「活動」對非荒野人很難解釋,他們也很難理解,至於為什麼要把一個單單純純的生態保育團體搞成這麼一個「無所不在的荒野」 ? 也把自己搞得那麼忙,這其中當然包含了我們對未來的許多想像。 後面附上一篇多年前曾跟 AB 寶聊到,組織的文化與制度各自對組織發展的功能與限制,或許可供有志從事 NGO 的朋友參考。 帶著團隊飛翔的兩張翅膀―與 AB 寶談組織發展 7 之 1 不管是活動還是一個組織機構的運作,我們從表面上看得見的是技術、業績、專業知識、規章以及制度……等等,背後看不見的是人際溝通、理念想法,態度風格乃至於價值選擇……等等。」 停了會,我才繼續說 : 「就以你們現在已經開始在經營一些團隊來說,一開始一定是有個共同的目標,然後經過大家討論,決定該用什麼方式達成這個目標,這種方式就是所謂組織的流程,當事情愈來愈多,就會發展出一些具體可行的規則或模式,也就是形成制度,這些過程相信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可是當組織愈來愈大時,就必須輔以組織文化來協助,否則單單是靠制度最後會產生許多後遺症。你們先說說看,制度對組織發展有什麼好處或壞處 …. 全文請見連結 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