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5的文章

你是汪洋中的那一滴水:匯聚改變世界的溫柔力量

圖片
 近三十年前,荒野保護協會籌備期間,便已觀察到一個重要的環境運動困境:當「環境保護」成為普世價值後,反而難以推動實質改變。 過去,環境工作者總是用數據和資料,試圖說服不同意見者,相信只要觀念改變,環境就會改善。然而,時至今日,幾乎人人都同意環保的重要性,但當我們所說的一切都得到認同,卻無從「說服」起時,環境惡化卻依然持續,這正是環境運動的深層困境。 因此,僅靠更多的環境教育已無法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專注於縮小「認知」與「行動」之間的鴻溝。 一般人所認知的「革命」,常是基於自認掌握真理,以強烈姿態指責他人,甚至訴諸暴力。但「溫柔的革命」恰恰相反,它從個人的改變做起,透過尊重、包容與耐心等待,讓周邊的人因親眼所見而產生共鳴。這種發自內心的感動,才是真正且持久的力量。 當今重要的環境議題,如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以及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貧窮與資源耗損,已與早年保護某片森林或某條河流的單一目標大不相同。過去,我們面對的是具體的對象,策略明確;但今天,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 我們發現,唯有當一個人親身成為志工,他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才會真正產生改變。這也是荒野保護協會持續發展志工組織的核心原因。 我知道,許多人面對這些挑戰時感到悲觀,認為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當我們發現便捷的生活與舒適的享受,竟是問題的根源,更難免感到沮喪。 面對全球八十多億人口和龐大的經濟體系,我們每個人都如汪洋中的一滴水,顯得如此渺小。然而,整個海洋不正是由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水滴匯聚而成嗎?因此,每一滴水都有其責任,每一個人的貢獻都具有其意義。 個人的努力如同一滴水,但如何讓它永不乾涸?答案是匯入大海。也就是將個人的努力,匯聚到一個能夠長久運作的良善組織中。這場根植於台灣的溫柔革命,若有更多人加入,必能形成一股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溫柔力量。  

女兒不落地

圖片
  上星期五晚上到荒野雲林分會的第六期解說員訓練上課,周日上午一大早到台中新社的童軍營地,台中地 26 期解說員訓練。 雲林分會長海豚上任三年,辦了三期自然解說員訓練,不管參加的人數多寡,每年總是盡量能持續開辦訓練,讓志工的能量不要散掉,至於台中分會成立二十多年來,一直很穩定的開班,一年一期,至今第二十六期。 我最重重視志工訓練了,從荒野成立至今,常常跟荒野的志工幹部說 : 「你們辦了大活動,即使市長會來或部長會來,我都不一定會參加,但是只要志工訓練邀請我,人數再少,我也一定出席。」三十年來,我一直都信守這個原則,因為我知道生態保育是一場無限賽局的,而面對無限賽局最重要的就是有沒有新的伙伴加入,一棒接一棒的持續守護我們的環境。 雲林人口不多,資源有限,生態保育方面的公益團體要發展很不容易,因此荒野雲林分會 雖然成立近 15 年,但是很多時候志工訓練常常因為招不到足夠的人數而無法開成,但是海豚上任後即便面對只有個位數的學員也不放棄,是的,荒野伙伴都是不死心的人。 這次到雲林看到她那「不落地」的女兒已經大落地四處亂跑,之前因為她是家族都生男孩中少見的掌上明珠,備受長輩疼愛而此始終抱在懷裡而有「不落地」之稱 ( 後面附上前些年寫的文章「女兒不落地」 ) 。 至於台中分會,印象中近十年似乎解說員結訓的地方卻在新社的露營區,安排課程的伙伴也都很好心地給我一整個上午,三個多小時讓我有充裕的時間聊聊荒野的稗官野史。不過即使有一整個早上,我準備的投影片從來沒有講過超過十分之一的內容。 有朋友問我,常常四處奔波會不會累 ? 累 ? 怎麼會 ? 能夠看到各地方都有荒野新的伙伴承諾為環境的付出心力,這是非常振奮人心的,尤其像是這次台中 26 期的伙伴,每個人眼中閃現的熱情光芒,對我而言,那可是強效無敵的能源啊 !   女兒不落地― 112.08.23   前幾天到雲林跟荒野的志工演講,課後大伙一起吃飯聊天。因為大部分是親子團的家長,話題難免多多少少會提到孩子們的事。 聊到男孩女孩的差異時,有伙伴說荒野雲林親子團裡男生比較多,似乎台灣新生兒也是男生較多。這時雲林分會長海豚忽然語出驚人的說 : 「因為現在大家都喜歡女兒,頭一胎是男生,因為想要女生,就繼續生,結果又生男孩,有的就放棄不敢再生,有的繼續努力,結果又是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