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1的文章

愛在荒野流動

圖片
     過去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夠在長達二十年裏,放棄可以工作賺錢的時間,為社會公益奔波於各地?   或者有許多同樣在環境運動路上的伙伴會質疑我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樂? 大家常常看我笑口常開,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其實我是太在乎了,我的無所謂其實是太有所謂了。 大家都以為我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者,其實我經常得和自己的無力感在對抗著! 只是我體會到,要有效的造成事情真正的改變,並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了,我們必須以多大的毅力去讀書以獲解決問題的能力或判斷力:同時我們也必須以多大的紀律去做苦工,腳踏實地,一對一,面對面地,一步一腳印地付出勞力與血汗或者一字一句地寫,一封信一封信地寄;當然,還必須委屈求全,面對既得利益者,面對刁民或金權勢力等等我們不以為然的人事物,我們理就算再直,氣卻必須更和婉更低下的來溝通或妥協。 經常夜裏就是在與自己的灰心沮喪與無力感對抗著! 無力感往往源於想達到的目標太過龐大,或者問題癥結是體制,是現代的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因此個人再怎麼努力,似乎看不到具體成效所產生的無力感。 至於灰心,是最常見的,只要在做事的過程中,碰到別人冷漠的對待,伙伴的誤解,甚至其他單位或團體的批評或中傷,都會使我們灰心。 我想,從事社會運動或在公益團體當志工的朋友,常常會有「理直氣壯」的態度,往往因為「我又出力又出錢來做好事」,所以對於別人的誤解,甚至批評或中傷會特別敏感。我自己在公益團體當志工已有二十多年,早些年常常情緒會因為別人的冷嘲熱諷,或者有意無意的曲解或中傷而氣憤而難過。 每一次能讓我重新振作起來的力量,就是腦海中荒野伙伴們真摯地眼神與無怨無悔地付出;當我想到一幕又一幕的畫面,一次又一次荒野伙伴面對環境破壞所流下的眼淚,眼界大千皆淚海,這是我得以鼓起勇氣的動力來源。哦不對,不止是因愛所流的淚,還有因愛所產生的歡笑,以及伙伴們彼此溫暖的對待與體貼的打氣,等待,與陪伴,這都是我們得以繼續往前走的動力啊! 多年以前,李育青伙伴擔任荒野合歡山體驗活動的領隊,當他帶著伙伴們坐在山頂,望向被蠶食鯨吞的山林,不禁當場哭了起來。 曾經擔任高雄炫蜂一團團長蔡亦琦伙伴,帶著小蜂做自然觀察,忽然看到一棵大樹被人破壞,她站在那裡哭了半小時,讓小蜂們嚇了一跳。 這些都是因為愛的緣故! 在荒野剛成立那一年,第一...

環境運動真正的敵人

    曾經搭高鐵到高雄演講,因為是平常日又是非尖峰時刻的直達車,所以車內的乘客並不多。坐在走道另一側的年輕人朝我看了一陣子,似乎鼓起勇氣般的過來詢問:「請問你是李偉文嗎?」然後就坐在我旁邊,請教我一些問題。   對話主題大致來講,他是有點困惑,為什麼我可以那麼快樂?在面對台灣那麼多不公不義的事情,那麼多令人傷心難過的環境災難──為什麼你不生氣?   其實我知道那位年輕人,正如同許多熱血青年一樣,對於像我這樣的大人是不滿的,就像當年我還在當荒野保護協會當理事長時,有時候在環境議題緊急關頭,那些憤怒青年看到我還在寫一些有關藝術、音樂、生活雜感的文章,狠狠地批評「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為什麼我不生氣?   一方面是因為個性關係,再加上我也不擅長罵人,多年來我的習慣是,若我幫得上忙就直接去做了,幫不上忙,但想得出具體可行的建議,那就會想辦法把意見傳遞到使得上力的人;若幫不上忙又想不出好方法,我就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去批評。   而且即便當年我站在環境運動第一線時,我也盡量不要把抗議對象妖魔化,而是讓他們有機會說出想法以及顧慮到他們的立場,不會以『我們是好人,他們是壞人』這種思維方式,而是鼓勵對方能做出一些正確的事,達成彼此可以接受的協議,即便再小再微不足道。我認為只要在阻力最小的地方踏出一步,造成一些變化,就有機會引出下一步,然後一步步往前。   這些年來我也深深體會到,企業或政府部門並不是單一對象單一思維,在這些機構裏面也是有各種聲音,各種不同意見,因此,我們必須鼓勵好的人與好的行為,讓那些聲音可以在他們單位裏取得更大的影響力,變成主流意見,甚至形成新的決策,產生改變。這從『彫堡內突破』的方式,不只是對企業有效,對個人而言,這種從內而發的改變,才是真正的力量與真正的改變。   環境運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基本上已經是一種普世價值,也就是人人知道,人人同意的價值觀。但是,這也是環境運動現在面對最大的挑戰與瓶頸:「你如何去不斷告訴別人一個他早已同意的觀念呢?」   環境運動的關鍵已不在於民眾知不知道,同不同意,而是民眾願不願意改變生活,願意付出代價?   我也深深體會到,環境運動的真正敵人是我們自已,是我們內心的貪婪,為了物質享受捨不得改變生活方式;是我們的懶惰,只想抄捷徑搶短線,找最容易的路走;是我們...

跨界,讓環保成為最大公約數

圖片
  有一些伙伴曾問我,為什麼要參加許多與荒野看似不相關的會議或活動?他們知道我平日要工作看診以養家活口,再加上荒野原本就多得不得了的活動與各種義工訓練,若是連一些與荒野,甚至與整個自然保育或環境保護幾乎不相干的聚會都去,我的身體怎麼受得了?   其實真的很感謝這些伙伴們的關心與貼心,可是,或許大家無法感受到我內心裏的焦慮與隱憂,因為我這些年來深深體會到,台灣環境保護最重要的關鍵,是在環保團體之外啊!是在社會上百分之 95 以上,對環境不關心也沒有行動的人啊!   我有好幾次經驗親自聽到或聽伙伴轉述官方或開發業者或利益團體的人說:「反正他們環保團體,一定就是會反對的!」   一旦被認定是「一定會反對」,而且這些人只是「一小撮人」,那麼,我們這些環保團體自以為代表「社會良心」的訴求,在那些有決策權的人心中,已不佔有關鍵份量,因為他們已根深蒂固認為──你們這一小群不食人間煙火的環保份子,反正我們怎麼做你們都會反對,那我何必理你們!敷衍敷衍就是了!   相對而言,若是其他一些社會各階層人士,一些他們意想不到的人也表達不同意他們的做法時,官方或業者就會重新思考:「咦?!連他們也反對,那麼是不是社會大多數人都不贊成?」   這種意見的表達, 愈是間接愈是有效 。   直接的話,決策者會以為這些裹著不同外衣的只是環保份子的偽裝或是被環保份子游說或「脅迫」來表示立場。   所謂間接的,就像行銷學所談的「夏娃效應」,影響我們判斷與選擇的,往往是一些細微且不經意的事件。往往決策者周邊朋友的閒聊,或者所謂「枕邊細語」,那種一言半句的評論,反而勝過洋洋灑灑數十點理由的環保團體說帖。   當我有了這種體認後,我只有勉強自己把握機會,接觸與環保團體完全不相干的人,與他們作朋友 ( 至少讓他們願意看你寫的東西,收你的 E-mail) ,然後盼望他們在各自的生活圈中發揮那「夏娃效應」。   可是要一個人看你寫的文章,並不容易,通常若是見過面,聊過幾句話、打過招呼,就比較有可能維持在「網路上聯繫」的朋友。   以上就是我為什麼這兩年會比較勤快與人交換名片,以及演講後儘量想辦法留下聽眾 E-mail 的原因。     記得以前寫過一篇文章談論「跨界」 ( 後面附上 ) ,其實環保問題真的是二十一世紀全人類必須面對的最大課題,環境境保護應...

相信著年輕時相信的事

圖片
  日本作家春上村樹在 「挪威的森林」書中寫到,男主角渡邊幫女主角直子過生日,直子對於就要二十歲這件事還沒有心理準備 : 「就好像有誰從背後硬推了我一把。」她認為,人的年齡應該就是定格在十八歲到十九歲之間,也就是過了十八歲之後就是十九歲,然後過了十九歲之後再回到十八歲,這樣的話,很多事就可以輕鬆一些了。」     的確,十八、九歲這些年,該是一個人最值得懷念的歲月,不只青春無敵這般籠統的喟嘆,而是往後人生的選擇及遭遇,幾乎都可以溯及這段雖然懵懂,但卻影響深遠的日子。     會想起春上村樹這段話,是因為與大學時代的伙伴碰面時,太太在旁聽了我們開心地話當年,忍不住插話說 : 「你們倆看起來都不太像六十歲的人,大概是因為心中始終如同大學生,總是懷抱著夢想的人。」     我們同意她的觀察,也認為現在看自己年輕時寫的文章,遇見年輕的自己,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因為我們一直相信著年輕時相信的事,也一直做著年少時夢想的事。

評審的隨想

圖片
     前幾天擔任一個紀錄片比賽的評審,因為疫情,與另外二位評審,沈可尚導演及黃慧偵導演就在線上討論,雖然有幾部片子彼此有不同看法,但是討論後,大家還是很開心地接受最後的結果。   我蠻喜歡這種有充分時間討論的評比,因為可以從其他評審那裡學到不少東西──他們怎麼會用這個角度看 ? 我怎麼沒有發現這個優點或缺點 …… 經過彼此的說明與分享,然後就為自己喜歡的作品辯護拉票,然後再經多輪投票,選出最具共識的作品。    最無聊的就是將所有評審打的分數加總平均,然後就依分數來排名,這種沒有討論的評比,尤其若是評審打的分數是不公開的,很容易有問題。若再加上打的是以一百分為級距的,更是不公平,最好是每個評審用排序,或幾個級距等第來打,比較不會因某的人的極端好惡而有落差。    比如說,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寫到某個補助案的徵選。從一百多件申請案要選出十件給予獎助金,由幾位位評審以百分位打分數。結果有位評審給跟他有關係的五件申請案打 100 分,其他都打 0 分,如此一來,不管其他評審怎麼打分數,他屬意的案子絕對可以通過。     這個評比沒有安排討論,各評審把評分表交給主辦單位,就直接公布入選名單,後來是承辦的人員實在看不過去,透露給其他評審,才揭發此事。結果那位有私心的評審還振振有詞,說他是依規則評比,完全合法,反而一狀提告那位洩漏的承辦人員「瀆職洩漏公務機密」     我想這應該是特例,二十多年來平均每年幾十次的評審經驗裡,我從來沒碰過敢那麼囂張又離譜的評審,但是不管任何比賽,只要有某位評審對某個競賽單位或作品有強烈偏好,的確多多少少會左右最後的評審結果。      不過,只要給予評審有時間討論,每個人都要說明為什麼會覺得這個作品好,你為什麼把另一件作品打那麼低,只要你能說出一套道理,不管別人是否能接受你的觀點,只要有充分討論,我覺得就會比較公平。 當評審也可以是一種專業? ──寫於 2007.6.13   自從有機會開始担任評番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這個世界竟然對於從一堆人事物中挑選出一些優勝者的需求是那樣的高!正如同開始担任委員之後,才知道台灣從中央到地方竟...

到舊金山戴朵花

  已經過了四十多年,但是偶爾還會不自覺地哼著這首輕快甚至有點浪漫的歌曲。我想,已屆中年或曾是「文藝青年」的朋友,都忘不了那六 ○ 、七 ○ 年代,理想正在燃燒的年輕時代。      那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年代,在西方(尤其是美國),整整的六 ○ 年代至七 ○ 年代初,(影響到臺灣,大約晚了十年,也就是西元一九七 ○ 年之後,)令人懷念是因為那是個各種可能性正在誕生的時代,將近十年來可以說是一種革命,甚至在形式上呈現出年輕人的集結,一種學生知識份子的運動,一種年輕的文化革命。    但是要革什麼命呢?     似乎誰也說不清楚。    包括為黑人爭取民權、女性平權、性解放、反戰、對教育體制甚至家庭結構的革命,乃至四海皆兄弟的世界一家思想,宗教心靈的追求,乃至於毒品(輕毒品,比如大麻)的開始盛行,還有流行音樂開始躍居主流文化力量 …‥ 豐富而多元的訴求,年輕人以各自的嚮往與理想在集結著,嬉皮及到舊金山記得頭上插朵花的歌曲就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出現。     米蘭昆德拉在描述布拉格的春天時(這是蘇俄以武力侵略波蘭建立共黨政權的事件之歷史代名)說,那個時代是年輕人在集體反抗自己的青春。 也想起六○年代最後的浪漫英雄格瓦拉。這些天找出他的傳記一本又一本的讀,整個思想又回到學生時代那種年輕氣盛的心情,古人有云:「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現在回首有些荒唐的學生生涯,有些自傲、也有些心疼 …… 格瓦拉曾被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譽為「當代最偉大的英雄」,在浪漫的六○年,不管是歐美、拉丁美洲或其他開發中國家,那些有良心、有理想,對烏托邦充滿嚮往的學生知識份子振衣而起,波瀾壯闊的學生運動,那站在最前頭的偶像,就是格瓦拉。 他 1928 年生於阿根廷,父親是著名醫師,是上流社會的活躍人物,他本身也選擇習醫的道路,但當他醫學院畢業,面對著日益擴大的貧富不均,日益絕望的社會,他獻身於革命,從事游擊戰。他與古巴的卡斯楚併肩作戰,三年不到居然取得政權,他成為副總司令兼工業部部長。不久,他離開古巴,到其他拉丁美洲的叢林繼續從事革命的游擊戰事業。 1967 年 10 月 8 日 在玻利維亞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捉到,隔天就地處決。 他那張頭戴游擊...

在遺忘與記得之間的青春與夢想 -「被遺忘的時光」「青春啦啦隊」「不老騎士」

    台灣現在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二百多萬人,很快就接近佔人口百分之十四的高齡化社會,而且目前需要 24 小時全天長期照護的老人家已達六十萬人,除了少數在安養中心與聘用外籍看護之外,四十多萬人全留在家中由親人照顧。   老化的確是世界人口問題的夢魘,在十幾二十年後,也就是孩子長大進入社會時,不少西方國家及亞洲的日本、台灣, 65 歲銀髮族將佔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老化的醫療與照護成本是未來社會嚴重的挑戰。換成個人來說,現在的孩子被六個大人寵著(父母與祖父母、外祖父母),但相對的,以後就是一個小孩子照顧六個大人。   因此,與孩子討論這個即將老年化的社會,可以從幾部紀錄片著手。   「被遺忘的時光」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發行,楊力州導演花了兩年時間拍攝,紀錄聖若瑟養護中心六位得到阿茲海默患者的故事。「青春啦啦隊」紀錄高雄長青學苑土風舞班的銀髮族學員在素蘭老師和家人支持下,一路跳進高雄世運會的故事。「不老騎士」是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 2007 年舉辦的不老騎士環台的過程,這 17 位年齡超過 81 歲的長輩騎摩托車環台的故事,也引起國際媒體的興趣與報導,可以說鼓舞了全世界老人家的夢想,讓老人不再是被照顧者,而是仍舊能夠展現生命價值的人,而且讓年輕人瞭解,即便七、八十歲,爺爺奶奶們心裏還是有春天,還是有他們的感情世界。   看「被遺忘的時光」心情是最沈重的,對拍攝的導演而言也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經常跟某位長者聊天一小時,可是一轉頭,他立刻就忘了你是誰,通常電影故事是記憶的累積,所以要以電影紀錄遺忘幾乎無法著手。後來楊導演忽然想到,遺忘不會單獨存在,它之所以存在,因為有個東西叫做記得,於是又花了一年時間問他們還記得什麼,故事才得以推展。等到拍攝完畢在剪接後製時導演才恍然大悟,原來重點既不是遺忘也不是記得,而是在這兩者中拉鉅的忘不了。   其實說是沈重,但是導演以詼諧角度捕捉老人們可愛的一面,所以整部影片算是活潑有趣的。不過失智症的確是現代社會迫切的問題,雖然罹患失智症的比率只佔 65 歲以上人口的百分之五,但隨著人口高齡化,失智症人數也隨之增加,加上醫療上沒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所以會造成家庭或社會長期照護的負擔。   楊力州導演連續拍了幾部有關老人的紀錄片之後,有些許的憤怒,覺得這些長者在過去青春時都奉獻給家庭或社會,但是到...

吃全食物

  食物浪費是近年國際上很夯的議題,除了在產地與賣場被丟掉的食物外,在台灣丟棄的廚餘中,百分之九十是菜葉、果皮等尚未烹煮的生廚餘,其實這些我們不習慣吃,被扔棄的皮與葉子根莖,大部分含有比我們煮食的部分營養價值還高呢 !     尤其這幾年被醫藥營養界發現或研究的植化素,對身體的保健與抗老功能比過往我們強調的各種維生素或其他成分,高不知多少倍,可惜的是,絕大部分的植化素都存在於那些我們不吃的果皮與葉菜中。     為什麼會有植化素 ? 因為植物無法躲避強烈陽光紫外線的照射,而且昆蟲與各種病菌的侵襲它們也無從反抗,為了求生存,他們只好製造出植化素包裹住身軀最外層來保護自己,很可惜的,過去我們都把那些部分棄而不用,因此,現在有很多專家主張要吃 「全食物」,也就是食物的任何部位都吃下肚子。     作家詹宏志就曾回憶小時候媽媽都會把鳳梨皮跟鳳梨心熬煮成茶,甚至西瓜皮也能變成一道美味佳餚,其實以前的人愛物惜福,都會把食物做最妥善利用,比如透過醃製,就可以把較硬或較辛辣的外皮變得可口。     也有廚師建議,那些我們棄置的葉與果皮可以打成泥,而口感比較硬的梗或菜心,可以切片後切成細絲,下鍋拌炒後搭配其他食材一起吃。     南瓜的籽跟囊,剁碎後加上蛋與飯,就變成美麗又可口的蛋炒飯。     甚至吃剩的蝦殼、蝦頭,因為含有豐富的鈣跟甲殼素,可以油炸後剁碎入菜,不然蝦殼洗淨熬湯做成湯底也很美味。     其他幾乎大部份的水果皮,都可以想辦法再利用,記得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就曾提供香蕉皮入菜的烹煮方式。

最完美的保健食品

  到朋友家,看到餐廳的櫃子上擺了幾個藥罐,隨口問了一下,他說是健康食品,問他是什麼成分,有什麼功效 ? 他聳聳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 反正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吃了心安吧 ! 」     算一算,一顆小小膠囊狀的 「食品」,要價六、七十元,不禁搖搖頭,不過也忍不住消遣他,最完美的健康食品要價不到那個小藥丸的十分之一,卻絕對真的對身體有幫助。果然他好奇了,我才慎重地揭開謎底—雞蛋。     看他一臉匪夷所思的樣子,我才補充說明 : 「你想想看,一顆雞蛋,在沒有任何外加資源的情況下,可以孵出一整隻活生生的小雞,換句話說,一個生命所需要的任何物質,包括小雞的骨骼,血液、大腦、神經、肌肉與皮膚,所有組成身體的一切營養素,一顆雞蛋全部包括了,而且還是人體很容易吸收利用的元素 ( 相對於其他植物或食物,雖然號稱具有許多營養素,但是人體的吸收利用率見得高 ) 。」     雖然以前流傳說,蛋黃裡有豐富的膽固醇,年紀大或身體膽固醇過高的人最好不要吃蛋。但是這個至今還有人相信的迷思,在很多年前就被更正,原來人體的膽固醇百分之七十以上是人體自己合成的,跟所吃的東西關係沒有絕對關係,而且擔心膽固醇造成心血管堵塞,並不是看血液裡的總膽固醇含量,而是要區分低密度膽固醇 ( 壞膽固醇 ) 與高密度膽固醇 ( 好膽固醇 ) 兩者的比例。有研究顯示,適量的蛋,對身體的膽固醇含量沒有影響,而且蛋黃裡還含有膽鹼,這是人體移除多餘脂肪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素。     更棒的是,雞蛋裡含有最完整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必需胺基酸,在營養學上他是衡量其他食物含有人體所需蛋白質的基準,也就是 100 分的食物,以雞蛋為標準來評斷其他食物是三十分或八十分,更棒的是,雞蛋含有所有高價健康食品所不及的最完整營養之外,對現代人最擔心的熱量只有 75 大卡,比一根香蕉還少,更神奇的是,雞蛋又是這麼的便宜。     是的,令我們困惑的是,為什麼雞蛋這麼便宜?一瓶來源有問題的礦泉水 ( 比水龍頭打開的水還不安全 ) 都可以買上好幾顆雞蛋,為什麼 ?     或許是現代工廠化大型的養雞場所達到的「大量生產」與極致的...

孩子不同階段應該要有不同的閱讀策略

    我在關於閱讀方面的演講時,有時候問大家一個問題,看影片或滑手機算不算閱讀 ?     結果家長老師約有八九成認為不是,但學生卻有百分之百認為是。或許我們要從孩子的立場來思考,必須擴大閱讀的範圍,接受不管透過什麼媒介,都可以算是閱讀,但是我們也許要重新界定閱讀後的行為,才能協助他們做有效的閱讀。     也就是不管從任何媒介,我覺得看過任何文字,能夠用自己的話分享其中的重點,或者能夠進一步提出問題,甚至有自己的觀點,這才是有效的閱讀,也是高階學習力的訓練方法。     不過,閱讀除了對認知與表達力的幫助外,閱讀本身就是很美好的精神享受,但是,紙本閱讀跟在電子媒介上閱讀有沒有不一樣 ?     全球最大的出版電子書或者是線上購物集團亞馬遜在幾年前推出電子閱讀器時就做過研究,他們發現,實體書最大優點是它會自動隱形,當你翻開書頁開始閱讀,書的實體就不知不覺消失在眼前,只剩下書上的文字和作者的思維活躍在我們的意識裡,但是在網路的閱讀常常會被干擾,你會知道你正在閱讀或搜尋某個東西,換句話說,閱讀一本實體的書很容易一下子花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在作者所建構的世界中,書本不見了,一切形體包括自己也不見了,就只剩下抽象的心靈與想像的世界在流動,這是非常美好的經驗。     亞馬遜得出這個研究結果之後,他們所設計出來的閱讀器就很簡單,不酷炫,螢幕內容也只是用灰黑的單色呈現,總之他們想辦法讓讀者看電子閱讀器也跟看印刷的實體書一樣,一打開就忘了自己正在閱讀某個東西。這跟網路閱讀是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向,因為人們在網路習慣看得很快,所以快速瀏覽,喜歡東連結西連結,開很多視窗,跳來跳去,但是書本的閱讀是要沉浸進去,同時也要有時間理解複雜的內容,緩慢地進行思考。     在孩子不同階段應該要有不同的閱讀策略。     學齡前的親子共讀,主要是從中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專注陪伴他們所傳遞的愛,也是建立親子間的心靈連結的好管道。     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可以透過橋樑書,讓孩子從圖畫為主的繪本過渡到純文字的書本,現在市面...

六十生日感言

圖片
    我喜歡過節,但是我們家都是不過生日的,不管是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或者長大成家後的家庭,是不慶生的。     印象中的例外只有兩次。     一次是三十五歲生日,那時候在家裡辦讀書會民生健士會,其中有位朋友正在學廚藝,她以我生日之名辦了一桌精緻酒菜來慶祝,趁此展現也示出師之意 ( 那位朋友就是現今著名的美食評論家張瑀庭 ) 。     第二次是我四十歲生日,那時候剛接讓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以生日之名,邀請許多伙伴聚餐,也算是辦荒野的幹部聯誼。     其他五十八次生日,大概都沒有特別張揚或慶祝,這個習慣也擴及我太太跟兩個孩子,都不會因為生日而過得有所不同。     雖然生日不慶祝,但是我喜歡過節,生日就像其他節慶一般,可以讓我們在綿延的時光之流中劃出段落,人為的創造出許多節點,在每個結束時反省,也在每個起點都有重新開始的動力。     相信今天會如同有了臉書之後的許多生日一樣,會有許多朋友透過臉書捎來祝福。     對於臉書這類新媒體,內心是矛盾的,電子科技,非常有效率地幫我們克服朋友往來必然的耗時費工,但是,世間許多美好的事物是否也在追求效率中消失了呢 ?     以前要祝福別人生日,第一個難關就是要記得他哪一天生日,通常我們的腦袋只能記得二、三位至親家人,所以必須借助於記事本而且生日祝福是有時效的,不小心就錯失了時機,因此能收到來自於友人的祝福是很難能可貴的。     第二是,祝福可以是打電話,但是在那沒有臉書沒有行動電話的時代,比較慎重的當然是寄賀卡與小禮物。這就更費工夫了,你要去買卡片,買郵票,寫好內容,找到郵筒或到郵局 ( 寄禮物 ) ,才能完成對朋友的祝福。也因為費工又費心思,所以每個祝福後面都是重重的情意。     到如今臉書時代,你不用記憶任何朋友的生日,因為臉書會提醒你,而且你也只要花三到五秒鐘 ( 視打字快慢 ) 就可以完成對朋友的祝福。嗯 ! 非常有效率。   ...

邁向目的之路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者威廉戴蒙長期在最頂尖的大學任教,他觀察到現在的大學生雖然學經歷都非常優秀,卻大多數缺乏方向感,不想下定決心去做任何事,隨之而來的是高度焦慮與憂鬱。     他把學生分為四類、數量大致也都各占四分之一,分別是疏離者、空想者、半吊子,與有目的感的一群。     疏離者是指在調查或訪談中,表現出自己完全沒有人生目的的年輕人,有些人顯得冷漠且疏離,其他人則是把興趣與心力侷限在追求享樂或虛榮上,對於自己以外的世界,完全不關心。     空想者是指有些剛萌芽與充滿想像的想法,也許做了一點點的嘗試,但是沒有採取真正的行動將想法付諸實現。比如說,想從事電影表演工作,但是卻不了解在高度競爭的電影世界要成功,需要非常大量的訓練與努力,但是空想者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爭取必要的訓練與經驗。     半吊子是指已經參與一些看起來似乎有意義的活動的年輕人,但他們對於活動的意義,並沒有更長遠與更深入的了解。而且經常從一個活動跳到下一個毫無相關的活動,興趣太短暫,也不清楚這些活動跟自己希望在生命裡完成的事有何關聯。     有目的感的一群是指已經發現並投入一些有意義活動的年經人,而且已維持一段長時間,並且清楚知道自己想在世界上完成的事,並能幫助自己設計出一個具有連貫性的未來計畫。     作者認為,一個人至為重要的人生目標是在青春期孕育出來的。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表現出公民社會的關心,長大之後也不容易被喚醒。     但是如何讓青少年有機會參與公民社會,作者據他的觀察,提出 「神聖的不滿足」這個看法。     所謂「神聖的不滿足」指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對當下的環境與社會有不滿意的地方,但是大多數人抱抱怨就算了,但是有些人會在某個機緣下,嘗試去做點事,看看有什麼改變,然後就在這些行動過程中有所學習有所體會,並因此建立持續一生的熱情。

你家有大不出來的孩子嗎?―介紹「我大出來了!

    前幾天有位在私立小學教書的朋友到診所看診,她千里迢迢專程跑來當然不只是為了洗牙,而是詢問我有沒有出其他的繪本書,因為她用我在 2012 年出版的繪本 「我大出來了」當作學生上課的內容,效果非常好,所以也想找我其他的書來當作教材。     這個老師真有慧眼 !( 哈 !) 這本希望建立兒童良好飲食習慣的書,插畫的楊淑雅小姐畫得真的是非常生動有趣,其中有許多幅坐在馬桶上的漫畫,太好笑了,小學低年級或幼稚園的孩子,只要聽到「便便」兩個字或看到便便的圖畫,一定會樂瘋了,又跳又叫的 !     可惜這本繪本在坊間不容易買得到,因為這是國民健康局委託展翅協會的一個出版專案計畫,因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二十四條要求政府家長要「提供兒童具有充分營養價值的食物」,環扣著這個主題所特別寫的故事。當初出了幾千本,主要由政府單位拿去分送給各單位,好像只有幾百本分給展翅協會上市銷售,我在 2013 年跟朋友談到這本書,他們上網買就已經絕版了 !     當初我在構思故事的主題時,剛好看到有一則社會新聞報導小學生便祕事件,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是很普遍的問題,因為許多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只吃炸雞漢堡飲料,但是父母親似乎也不以為意,因此就設計個常常大不出來的孩子藉此談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物。     我很喜歡吃蔬菜水果,尤其台灣的水果多好吃啊 ! 所以很難想像居然有人不喜歡吃水果。     常常以為住在台灣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年四季都有非常多樣且豐富的蔬菜與水果,可以用非常合理的價格買到,尤其在夏季許多水果盛產時,居然可以在不心疼荷包的情況下,吃水果吃到飽,感覺上簡直奢侈得如同帝王。   因此,當聽到孩子在學校的同學們吃營養午餐時,水果都是拿來玩,很少人吃時,非常訝異。後來看到台北醫學大學的一份調查報告發現,學校營養午餐裏的水果,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沒有吃,甚至有將近三成的學童沒有每天吃水果,將近四成的學童水果攝取量不足。   現代的孩子已經不太吃「真實」的食物,在各種廣告商業行銷之下,養成了只吃加工過的各類「食品」,這些加工品中,除了含有許多對人體健康不好的添加物之外,纖維素也是缺乏的,難怪長庚兒...